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锦带

三国骑砍 第二百一十八章 锦带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值严冬,建业南郊。

甘瑰、甘述兄弟正在山脚为甘宁守孝,立衣冠冢以来,兄弟二人结庐而居,耕种、打柴度日,以至于形容枯败。

冬月二十二日,夏元年元月二日,是个星期二。

浑然不知外界事物变化的兄弟两个正坐在草庐前编织芦苇草帘,不想一伙人出现在陵园篱笆墙外,都外罩一领淡蓝色边纹对襟的新式吏服。

这种新式吏服以素色帛裁剪,缝制,外罩荆州地区流行的对襟衣。

这种对襟衣源头是田信的短身对襟绢甲,仿佛一个马夹。迅速风靡于荆州吏士、军民之中,又发展出长身对襟衣。

又是冬季,都喜欢外罩一领对襟衣做装饰,夏季时粗眼罗纱制成的对襟衣半遮半掩,网孔又适合用彩线勾补绘制花纹,从入秋开始就在江东地区流行。

这种对襟衣也不算奇异,考究形制,与裘氅一致。

不同于贵重的裘氅,麻布、丝帛刺绣、罗纱勾绘对襟衣适用于普罗大众。

以至于甘宁衣冠冢附近河边就有一座新立的瘟神庙,庙里新刻的神像就披着一领短身鲜红对襟绢甲……后来官吏屡次禁止,才改为长身对襟衣。

甘瑰、甘述兄弟疑惑之际,就见来人一脚踹开简陋柴扉小门,一名头戴崭新的武冠的军吏出仕腰牌:“我乃校事中郎吕懿,听闻二位私藏蜀锦奢靡之物?”

吕懿的乌纱武冠崭崭新,左侧装饰两枚蓝绿渐变十分光彩的短羽……这叫翠色,从翠鸟身上拔下的。

现在江东官吏不流行象征武勇的鹖羽,开始流行翠羽,取翠色代表的水德韵律。

翠色怎么看都跟水德色泽没联系,越看越像木德的色泽。

吕懿自然不会计较翠羽代表的德行,武冠两侧垂下的护帘遮住他脸颊,用一双冷冰冰目光盯着甘瑰兄弟:“是与不是?”

甘瑰昂首扬着下巴,眯眼看吕懿清瘦、刚毅面目:“此我父衣冠冢所在,岂会有奢靡之物?”

“呵呵,所以还请见谅,让某查一查。”

吕懿说着侧头看一眼带来的部伍,当即一拥而入冲进侧旁的草棚灵堂。

可见灵堂内悬挂两条青绿蜀锦刺绣而成的锦带,锦带上各悬挂七枚鸡蛋大小的铃铛。

若有风吹过,锦带轻轻摇动,偶尔会发出清脆铃声。

吕懿展臂指着身侧两条锦带,肃容询问:“甘校尉,此系何故?”

“先父喜爱铃声,故设此招魂而已。”

甘瑰拱拱手,不情不愿:“可有犯国律?”

“有。”

吕懿举起一卷竹简,卷开,高举念:“至尊令,为强大吴,当先正肃奢靡风气。故禁绝蜀锦、金银玉器。”

出示竹简内容,吕懿就说:“凡金银玉器击毁其形,蜀锦就地焚毁。”

甘瑰展臂拦住欲上前的吏士,难以置信问:“吕公要我兄弟死乎?”

“非我无情,奉国法昌我大吴国而已。”

吕懿拱拱手,放缓语气:“甘校尉,还请见谅。”

“如何能见谅?”

甘瑰面有哀色:“我父为国力战而亡,难道就留不得两条锦带?”

甘述抬手抹泪又深吸一口气,盯着吕懿二三十名穿戴新配色服饰的吏士,又低头看看因守孝而虚弱的双手。

吕懿没有说话,只是转身几步走出灵堂,随行吏士一拥而上拉开甘瑰兄弟二人,从梁上扯下两条锦带,铃铛哗啦啦作响。

任由甘家兄弟如何哀嚎、挣扎眼睁睁看着两条青绿锦带投入燃烧的芦苇束里。

见烈火焚毁锦带,吕懿嘴角抽抽:“铃铛哑了好,哑了好。”

周围吏士围观,见芦苇束将要烧尽,才随吕懿离去。

只是经过山下河边瘟神庙时,一众人不时扭头去看庙前悬挂的祈福、辟邪铃铛,这些铃铛都是用鲜艳丝带悬挂,还有附近的山民正在庙前参拜。

这里的山民就是传说中的丹阳山民,无不腰悬利刃。

丹阳山民依旧有农闲时冶铁锻打兵刃、铠甲的风俗,目前这种风气更为炽烈。

山民自然清楚手握兵刃穿戴铠甲,才能活的更滋润一些。

现在丹阳郡内的气氛有些奇妙,吕懿一众人经过瘟神庙时遭到山民警惕。

目送吕懿走远,一名酋帅手离开刀柄,朝地上啐一口,转身带着人继续跪拜在瘟神庙前为亲属、部民祈福。

“不能迎回父亲遗骸,我枉为人子。”

当夜甘瑰气急捶胸几度呕血,被亲眷围着,他一手牵着女儿小手缓缓递到弟弟手里:“又不能守父亲衣冠,又有何面目存于当世?”

又深吸一口气,他盯着甘述:“兄所愿,葬于父祖之地。”

甘述哽咽不能言语,即将承担这一切负担,强忍住悲怆:“是,弟会上奏至尊。”

“唉……这命……”

甘瑰闭上眼睛:“不可以父仇、兄仇为念,只望耕读传家。”

越想越气,又是一口血呕出,泪水从眼眶淌出,整个人呕血不已,渐渐不动弹了。

甘述听着妻儿、嫂子、侄女哭嚎,自己已哭不出来了,只恨没学父兄的厮杀、领兵本领。

另一边甘家发生的事情传入诸葛瑾、诸葛恪父子耳中,诸葛瑾只是连连轻叹:“吕懿擅权。”

诸葛恪犹豫说:“父亲,今三吴变法整肃风气,山民尤兴祭拜瘟神。”

在外温和的诸葛瑾扭头来看,诸葛恪顿感窒息,还是强忍着不安说:“今至尊不知还好,建业城外处处以丝带铃铛祭拜瘟神,至尊变法大业如同戏言。儿以为当劝引山民远离山野,编户齐民。如此最少可得十余万户口,精兵少则三万,多有四万!”

诸葛瑾只是一叹,现在潘濬正受大用,拜为辅翼中郎将,总领变法事项。

强势的张昭已被更强势的潘濬架空,潘濬的女儿跟孙权次子孙虑订婚。

得孙权授意后,潘濬又召集一众校事中郎宣传、执行变法内容,孙权连母亲吴夫人生活起居的蜀锦都烧了。

潘濬的校事中郎执行变法过程中遭到袁夫人阻拦,这位生育一名女儿的袁夫人被孙权赐死。

袁术女儿作为变法的祭品,潘濬迅速立威,校事中郎们也顿时威风八面起来。

潘濬、校事中郎们威名赫赫又如何?

谁敢让孙权知道丹阳各县流行的瘟神祭祀?

现在孙权正快快乐乐忙着称王典礼,你如果跑过去告诉他,瘟神祭祀正如火如荼蔓延于三吴之地……

不知道别人敢不敢,反正诸葛恪不敢,也不知道自己父亲敢不敢。

这个事情不能拖,各地官吏不作为,放任瘟神祭祀传播,甚至平日言论里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是江东世家余孽的反扑,这些人或许不敢站出来反对,但各种阳奉阴违实属必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