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图

三国骑砍 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图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共六历,如今曹丕篡汉以来要革新气象,正以尚书郎监督,由太史令、太史丞等相关机构演算新的历法。

不用新历,那就算不得革新气象。

虞翻从益州赶来,来的不止他一个,同行的还有高阳公主、周侯张绍这对姐弟。

冬月十六日,虞翻至襄阳先拜谒刘备,不想刘备拿出田信送来的《夏历新表》给虞翻,虞翻一时无语。

这真的只是一张日历表,简单的只剩下日历表,连解释文字都没几个,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臣观河图洛书,得知黄道周日三百六十五余三时辰。故新历宜如此表,每年三百六十五日,四年一闰日,闰在二月二十九。”

“明岁是为章武元年,亦夏新历元年。”

“陈公国宜在冬月壬辰日施行新历,此一九之末,八卦坤日也。不用天干纪年,以汉年号、新历同行。”

感谢‘岁在甲子’,感谢某些游戏,田信记得183年,208年这两个经典剧本的时间,再推导现在的时间,自然是220年,这可是个闰年。

为了以后方便小学生计算闰年,所以设定明年为新历一年,就很必要了。

冬月壬辰日是十一月廿一日,一九第九日……也是个星期一,一切都为了小学生。

这个冬月、腊月在现行历法里又是庚子年,是个鼠年,十二元辰之首,也方便了小学生。

见虞翻审阅完毕,刘备询问:“卿以为如何?”

“臣未见河图洛书,不敢置言。”

虞翻恋恋不舍合拢帛书上的日历表,抬头说:“夏侯曾来信问臣,问黄道、赤道相交之法,究竟如何相交。臣知黄道、赤道会相交,相交角度亦可观测。可夏侯所问必有深意,臣不敢答复。”

刘备侧头看面前桌案上的吞吐的沉香:“朝廷百官也多如此看法,无有敢质疑的。这两日诸臣测算,皆说新历可用。如今推广夏之新历实系小事,陈公国国内之事而已。而河图洛书才是大事,可真有河图洛书?”

他对这两部经典中常常出现的神秘宝物十分好奇,仿佛存有质疑之心。

若真是那么神奇、宝贵,怎么可能失传?

可田信又说没有失传,就流行于当世,只是没人能识别。

这就很好玩了,如果真发现河图洛书就存在于各家经典之中,岂不是意味着先秦、两汉之际的大儒、经学世家、名士们都是草包?

连这么重要、神奇的东西都没发现,可见一个个名不副实,虚名在外。

“回陛下,河图洛书必然存在,无需置疑。”

虞翻面露微笑、向往之意:“河图洛书实乃祥瑞,不宜公布于世人。”

刘备微微颔首,嘱咐说:“卿此去昭阳邑,务必再三告诫孝先,万不可以河图示人。”

“是,臣知轻重。”

河图是天河之图,洛书只是解释河图的,就如经传一样,先有六经,才有各家注解的传,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如果公布河图洛书,别人可能会踹开洛书,以河图为根本,另做新的注解,来解释天命。

按照现在的经学思想,曹魏方面很是被动,内部可以说是人心惶惶。

军事上的问题日益严重,经学思想问题更是来势汹汹。

没见过河图洛书,曹魏思想根基依旧建立在经学之上,现在经学、五德相继学说对曹魏来说就是双刃剑。

曹魏需要经学、五德相继学说提供篡汉、代汉的舆论支持,也这么做了;可现在按着经学、五德学说来解释……刘备这里似乎更正义,更符合天命。

内部世家、官吏开始质疑曹魏代汉的正确性,这是很致命的。

曹魏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取代经学、五德学说,让人们去讨论另一个新的学说,不要沉迷于经学。

而古文经出身的郑玄兼备今文经各家学问后,所创立的郑学已完成了古今经的统合。

如果古文、今文之间没了扯皮,那还有什么好辩论的?自然就不热闹了,没人喜欢千篇一律、同质化的东西。

自然的,古文经、今文经的生命力在郑学集两家大成之后,算是日中而落,也该退场了。

可曹魏去哪里找一门新的学问来引导全民舆论?

难道乘着军队还控制在谯沛人、寒门武人手中,效仿江东孙权,狠狠的杀一顿?

估计曹丕前脚动手,后脚可能就暴毙,经学已经跟他绑死了。

夏新历真的是小事,值此汉魏争锋之际,田信就是规定一年十个月,也无碍大局。

可河图洛书消息就此出现,几乎可以被曹魏视为救命稻草。

不需要洛书,只要拿到河图,就能创造一种适应于曹魏的学说。

洛书是河图的一种解释;太极图是更进一步的河图解释,那真正的河图该有多么的神奇?

刘备自然是相信河图洛书的,现在公布出来没好处。

登基大典时,河图洛书可以视为祥瑞,可当时已经有太极图。

现在不缺河图洛书带来的威望加成,甚至不需要传国玉玺,现在汉军本就是正义的化身。

河图实在是太宝贵,价值远在传国玉玺之上。

别说河图,田信握着太极图,就能让家族富贵千年,没人敢忽视太极图带来的长远影响力。

刘备匆匆见了虞翻,就摆私宴见高阳公主、周侯张绍。

张飞入蜀以来,高阳公主、张绍就常居住在成都,也就张苞担任侍中时张绍离开成都,陪伴在张飞左右。

所以张家姐弟跟刘备相熟,不像关兴,对刘备有陌生感。

张绍年纪比关兴大两岁,见礼之后坐在那里拘谨受礼,眉目端正,有隔阂感。

不像关兴活泼,让刘备提不起兴趣。

如是关兴,坐在那里也能恪守礼仪,可眼睛会四处打量,有自己的想法。

关兴更自信,腰杆子很直;现在张绍有一种心虚,患得患失的忧虑……仿佛肩上的周侯、卫公世子身份有些沉重,压的无法挺直腰背。

询问几句张绍的学业进展后,刘备转而询问:“高阳,可瞧得上夏侯氏子弟?”

这是离开益州前,张飞、夏侯氏夫妇已有嘱咐的事情,高阳小家碧玉模样,略尖的下巴垂下,不是很情愿。

“若是无意夏侯氏,国内不乏俊彦。虞仲翔之子虞世方乃天下皆知的虎将,允文允武,系孝先左膀右臂,有兄弟手足情谊。”

刘备温声和气:“若是不喜虞世方,陆伯言长子亦是俊杰,当为良配,不辱家门。”

“伯父,女儿并无挑剔,愿听父亲安排。”

高阳抬起头,轻咬下唇:“只要能常伴父母左右,女儿无怨。”

“高阳,朕不愿委屈你,也不愿委屈翼德。”

刘备目光如炬,作出限定:“你既无中意人,待夏侯氏子弟来襄阳后,再做决定不迟。夏侯氏子弟不器,还有虞世方、陆伯昭、诸葛伯松、庞巨师、马彦节俱为良选。”

稍稍停顿,刘备又说:“习文祥之孙性情果敢,朕颇爱之,亦是一时良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