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 > 第一百零三章:身至函谷关,归去在即

诸子之道,学说之争,以贤而立,以德传世,而若至于圣.

万世万劫而不衰不朽。

贤者,言之有理,即便**凡胎,亦可与顶尖地仙争雄。

德者,德行合一,举手投足有德加身,可搏杀寻常大品。

而若入圣,言出法随,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语可定三重天,不朽之天尊、佛陀,见之亦礼,若与天尊起争执,未必不可战而胜之。

“这便是【人圣】么?”

陆煊体悟着天地大道在自己身躯间游荡,他能感觉到自己似乎与人间天地相合,

觉得自己已飞于枝头,化为鸟雀,游于江湖,化为鲲鱼,采蜜花丛,化为虫蜂,立于天地,化为天地!

“这便是【人圣】!”

他垂首,不去看四周匍匐之万民万灵,不去看天上折腰之万仙万佛,亦不去看鬼门关后,黄泉河上,诸鬼群神之礼敬,

陆煊手持那一根普普通通的古树枝,闭着眼眸,低吟:

“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在吾身.原来如此。”

天上六万里紫气翻滚,一半落于孔丘,一半落于他身,手中古树枝微微震颤、嗡鸣,其上缭绕起玄而又玄的天地妙理,

此法理使此树枝,挥则天地震动,刺则雷鸣电击,挑则风嚎海啸,劈则日月失辉,更能鞭笞劫数,轻打气运,已成至宝。

陆子折返,一步踏出,道理做阶梯,便这般踩着阶梯,重端坐于青牛背上。

他体悟着自身变化,天与地与道似都在自己一念之间,一言之间,

至于此时此刻,陆煊虽然依旧站在九劫地仙的层次,但境界对他来说已然失去了意义,

即便有一尊不朽的天尊、佛陀站在面前,他也可与之争战!

若万妙加身,不朽未必不可杀。

此时,闭眼悟道的孔丘也睁开了双眼,明明安然的站在那里,却有天地之伟岸,山河之壮阔,

他做一礼,诚心诚意:

“老师讲道,学生受益无穷。”

“善。”

陆煊笑答,抚了抚青牛脑袋,又道:

“走吧,走吧”

“孔丘,汝已周游列国,今入圣境,当可行人间教化之事,吾虽于此间述大道,但尚未述于天地,还需行走。”

孔圣人再做礼:

“恭送老师。”

“慈悲。”

两人一言一语间,

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老农牵着青牛,青牛驮着陆圣人,一路向楚国国都方向缓缓行去,

牛儿步履缓慢,但承载圣人,踩地之时,莲花绽放,仙乐袅袅,山河颂声,天地赞歌。

赵政猛地回过神来,侧目看向吕娘蓉,飞快的说了一句:

“日后若有缘,你我或可在秦国再见若那时候寻不见赵政,便寻嬴政就是。”

说罢,他招手引起元气涟漪,将江陵城中豪院之内睡的香甜的小女娃引落而出,

怀抱着陆见雪,于无数人静默的注视下,赵政撒丫子就跑,朝着青牛追去,

而已救完灾与难的八十一甲、八百精怪,尽皆相随。

仙神佛鬼眺望,万民万灵再执礼拜下,孔圣人目送青牛影踪完全消失后,还依旧屹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天上,忽有西极天宫的仙人轻声道:

“如此一来,我等听道于陆圣人,若是来日,陆圣人上天问罪,该如何?”

一旁,另个与他相熟识的中央天庭大仙官笑道:

“自然是领罚且不论陆圣人讲道之恩,自身【人圣】之威,就说其师除了领罚,汝等还能如何?”

顿了顿,他俯瞰天下人间,俯瞰山川河流,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轻语道:

“诸君,以后都收敛些许吧,人间有【圣】了。”

“不。”另个大仙官目光深邃,摇了摇头:“【人圣】,顶多在诸子之道的加持下可媲美不朽,并不可怕。”

“或者说,可怕的不是陆圣人,是太上玄清啊。”

仙官神吏尽皆默然,无人再言。

………………

三十三重天之上,岁月光阴之外。

两方伟岸道宫并立,两尊大道君相对而端坐,任由寂灭混沌在身旁流转,只巍然不动。

灵宝大天尊目光深邃:

“元始,若真要如此冒险,现在不是个好时候。”

元始大天尊微微颔首,不咸不淡的道:

“太上不仁在前,此次若非你我反应的快,小煊已承太清之道.”

顿了顿,他把玩手中的三宝玉如意,又道:

“等小煊证不朽后,送他回遂古之初,传你我之道,于天地初开、阴阳才判之时,为道祖。”

“我还是担心太上那边”跛脚道人又有些忧心忡忡了起来,

他摸着自己依旧红肿的脸颊,回想到提着兜率宫气势汹汹的太上,打了个哆嗦。

“疼,是真疼啊.”

瞎眼道人沉默了片刻,轻轻咳嗽,又道: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两尊大道君相顾不言。

………………

春秋。

陆子传道第七年,再遇孔子,孔子请教大道,陆子叙之,双双成圣。

陆圣传道第八年,陆圣于楚国国都,宣讲道德经之一章,随行精怪已有九百之数。

第十年,于卫国国都,宣讲道德经之一章,随性精怪已一千之数。

第十二年,于

至第二十一年,于遂国国都,已宣讲完毕第十章,尚余七十一章未得宣讲,而随行之精怪,已有千二百之数。

陆圣之名,陆圣之势,如烈火烹油,蒸蒸日上。

………

青牛靠在河水边上,垂首饮水,八十一甲恭立在侧,千二百草木、兽禽等化作的精怪随侍一旁,

十四年过去,已然十七岁、出落窈窕的陆见雪捧起一汪清澈湖水,洗了洗脸,

水珠顺着她洁净白嫩如同凝玉的脸庞滑落,她侧目浅浅笑道:

“政哥,咱们应当快到齐国了吧?陆爷爷讲道,还要多久才能讲完?”

说话间,她装了一壶澄澈河水,朝靠在林边歇息的老农走了过去,

赵政此时摇了摇头,道:

“这我哪里知道?伱得问义父祖才行。”

陆见雪乖巧的哦了一声,旋而将水壶递上前,眉眼弯弯:

“老李老李,喝点水,看你快一天没喝水了.”

十四年岁月未曾让老农衰老一分,但却没人觉得不正常,都下意识的忽略了。

老农笑眯眯的接过水壶,道:

“小见雪,你啊听陆道长讲道十四年,虽未修行,但一身道理已然超凡,哪里还需要喝水食饭?”

陆见雪丝毫没有淑女的模样,一屁股坐在地上,撑着脑袋,笑道:

“老李,你这就不知道了,喝水食饭,皆是天经地义,是自然,我不需要,但也会想念吃饭喝水的滋味,尽管政哥说会增加我身体里头的【浊】,但些许浊罢了,哪里能和顺应自然的快乐相比呢?”

老农愣了一愣,捋着长须哈哈大笑:

“好好好,说的好,说的好呐.”

陆见雪见他笑的如此开心,不由的有些纳闷,但也没多想什么,转头安然的躺在草地上,嘴里不知何时叼起一根草来,失神色看着夜空。

她道:

“这时间可真快,一晃荡,就都十四年了哎陆爷爷讲道讲的真慢,会不会还没讲完那一卷道德经,我就老了呀?”

赵政此时也走了过来,笑着开口:

“见雪,你虽不修行,但体魄间密布道与理,又如何会衰老呢?”

“不会嘛?”陆见雪迷糊开口。

“不会的。”

苍老的声音响起,老道人平缓走来,亦端坐于一片树荫下,笑着开口:

“你这小丫头,听了十四年的道德,对天地妙理是通达了,但对人世间的一切却浑然不知如此,却也不知是好是坏。”

陆见雪撑起脑袋,好奇的偏了偏头。

而一旁,老农则是慢吞吞的开口:

“心若琉璃,澄澈而不染尘埃,这自然是好的,陆道长你两年讲一章道德,述完此经,还需一百四十个年头。”

顿了顿,老农继续开口:

“而即便过去一百四十个年岁,小见雪有天地道理护持,只要还未履红尘,便将依旧不染尘埃,不尘不垢,至静至诚。”

一个老农平淡的说出这样的话语来,赵政和附近在恭听的八十一甲、千二百精怪,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而陆煊则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笑着道:

“老李你的意思是,只要没亲走红尘,哪怕再过去一百四十年,见雪的心思,也依旧如同现在一般?”

“然也。”

“这真的能说的上是好么?”

陆煊摇了摇头,轻轻一叹,目光略微深邃了起来,揉了揉少女的脑瓜子,又笑道:

“罢了,让你自己去走红尘,怕是不知道还要惹出个什么乱子来,那便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陆见雪虽然快十八岁了,这十多个年岁,都跟在陆煊身旁,心灵被道理所充斥,未曾接触世俗,也并不了解世俗,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的她,单说心性,与几岁的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被保护的太好了。

但既然老师说没事,那便就没事吧。

在这出山林晚风中歇息了一夜,次日清晨,陆煊继续启程,两年讲一章道德,福泽一地。

这岁月光阴流逝间,一晃,便又是一百四十二年。

不破境,不涨法力,但凭圣人之身,道理润泽,一百四十二年间,陆煊之体魄,已可比拟上三品的真仙,

而再说各般妙法神通之领悟,已然尽数通神。

“还剩最后一章。”

道人骑着青牛,捧着道德,身边赵政一如既往,老农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老农,

陆见雪呢,一百多岁了,却还身姿窈窕,目光澄澈,不染尘埃。

身后八十一甲,个个都已入真仙之境,随行之精怪,也已至九千之数!

“此章讲完,吾道止于此,尽于此。”

函谷关前,道人如是悠悠说到。

来此上古,一百六十三年,述完此道,再走一趟西极天宫.也该回去了。

端坐在青牛背上,眺望着眼前宏伟至极的函谷关,陆煊神色逐渐幽深了起来,

春秋一百六十三年间,他之名,天上天下无人不诵。

且他在冥冥之中,有所预感。

【圣】不同于【贤】与【德】,【圣】脱胎于诸子之道,又凌驾于诸子之道.

换句话说,即便归去现世,他也依旧是【圣】。

足可以杀不朽的【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