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漫威咸鱼氪星人 > 第194章 爱的等级

漫威咸鱼氪星人 第194章 爱的等级

作者:歹丸郎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3:2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本文化如此含蓄吗?”赫本女士问道。

“应该说亚洲在东方文化影响下的圈子都是如此。他们的文化中虽然有‘爱’这个字,却不会在男女情感上轻易地使用这个字眼。”

“为什么呢?羞于出口吗?”

亨利想了想,说道:“应该说这个字眼在东方文化中属于很强烈的情感。假如两人间从初识的陌生人到失去彼此,另一半都有可能尾随而去的那种强烈情感,分成一到十的等级。

“西方文化圈的人可能在三或四的阶段,就会使用‘LOVE’这个字眼。而且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孩子,适用的对象非常多。

“也因此这个字眼所代表的情感,给人的感觉并没那么强烈。相对的在东方文化圈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情感表示字词。

“像是敬爱、友爱、关爱等等,爱这个单字词比较限于男女之间。而且感觉可能要到八,甚至九的程度,才有可能在床第之间说出这个字眼。

“他们甚至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对着自己的爱人使用。不过这是在百年之前,两个文化圈子的交流还不彻底的时候,才有这样的区分。

“现在的话就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了。甚至男女为了一夜情,这个字眼已经廉价到可以随便说出口。”

奥黛丽·赫本好奇地问道:“那他们怎么表现自己的情感?难不成东方人都有超能力,看对眼的男孩女孩就会像搭起一个心灵桥梁一样,不用说话,就能知道彼此的心意。”

亨利笑了笑,说:“这怎么可能。只是他们更喜欢用一些比喻,用更艺术或抽象的方式,来描述心中的情感。譬如

‘只要我有了他,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一块立锥之地,我也会心满意足。’

‘眼睛为他下着雨,心却为他打着伞。’

‘你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如同满月居于夜空。’”

奥黛丽·赫本知道这些诗句的出处,甜笑着说道:“啊,泰戈尔的诗。”

“是啊,这位受印度传统文化熏陶,又和协地接受西方文化的诗人,在文学上确实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著作。”

“诶,人家可是公认的世界十大文豪。怎么在你口中就觉得他只是‘很不错’而已的水平。”奥黛丽·赫本笑道。

亨利能说这个‘世界’,仅仅只是以日不落帝国为首的世界嘛。

伊斯兰文化、东方文化,从来没有被归类这个‘世界’中。除非这些异文化出身的人主动走进西方文化圈子,遵照着西方的规矩。

套句星爷电影的台词,那就是:球证、裁判都是他们的人,想赢就是想屁吃!

似乎有些不服气的赫本女士问道:“那么亨利,你说说,你最喜欢用来表达感情的句子是怎样的比喻?让没听到‘爱’字的人,一样可以感受到那股强烈的情感。”

“还有!”女士伸出两只手,用上全部的手指头。撅着嘴说道:“情感的强烈程度要接近你说的十分。”

思绪一转,亨利笑着说道:“等我一下,我拿个纸笔。”

回来后,他就用钢笔在一本大的空白笔记本上,写下两行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中文?”

“是的。”

“什么意思?”奥黛丽·赫本满怀好奇。

“纵使是天再高、再长,地再宽、再久,也是有边有界的有形事物。但我的遗恨却是绵绵不尽,永无止期。”

“说的是恨?”奥黛丽·赫本瞪大了眼珠子问道。

“爱有多深,当这个情感被翻转时,恨就会有多深。同样的道理,恨得有多深,不也意味着在爱的时候是多么深刻嘛。”

“诶~,居然可以这么说。”奥黛丽·赫本看着被写在纸上的文字,细细品尝着,并由衷地感叹道。

赫本又问道:“这样的句子是出自怎样的作品,是爱情故事吗?”

“说是爱情故事也可以啦,不过是悲剧收场的那种。”

“可以跟我说说吗?”女士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

这双在电影中无比吸引人的大眼睛,被这么看着的人,没有几个不会举手投降的吧。至少亨利招架不住。

亨利也只能又提笔写下几个中文大字:《长恨歌》、白居易。一边说道:“作者是距今大约一千两百年前的人物,是当代有名的大诗人。而他这部作品则是描述……”

传统文学有一个特色,就是用典。三言两语可引用一个典故,而这个典故背后的故事,则是被默认大家都知道,或是读的人要去自己想办法知道的。

所以在向赫本女士讲解长恨歌的时候,还得讲解这些典故背后的故事,以及用在这里的作用。可能是隐喻,也可能是截取典故中的某项精神。

有时又不是用典,而是用某种形象来比喻。譬如‘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句子,是用来形容贵妃感动落泪,显得楚楚可怜的模样。

这时亨利就用铅笔素描,形象地描绘着梨花的模样,带雨又是给梨花加上了什么氛围。

况且《长恨歌》本身包含了两个故事线,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一是汉武帝和李夫人。要将这八百四十字的歌行体叙事诗全部翻译成英文,几乎要谋杀了亨利这颗超级大脑的全部脑细胞。

最主要还是因为奥黛丽·赫本不满足于太过平铺直述的翻译,而失去原始作品的美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亨利用素描图画,用大段叙述补充,才有办法理解了。

所以有时一个句子总要修改几回,甚至还引用欧美文学的诗歌,才能让女士感到满意。

这时亨利不得不佩服一位旅美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了。他居然有办法用英文写苏东坡传,并且将那些著名诗词,用符合欧美诗体的形式翻译成英文。

总之一部《长恨歌》翻译完,已经断断续续花了数天的时间。没有博闻多记的超级大脑做支持,这件事也没这么快结束。

期间,劳勃有时也会来帮忙提供感想,或是字词上的建议。

然后笔记本也用了三大本,包含不断删改的诗句、简笔素描,还有那些典故背后的故事,都在奥黛丽·赫本的要求下,一字一句地写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