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殷元魁的大将之才

大炎不良人 第四百四十八章 殷元魁的大将之才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一凡提出的策略是极好的,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毕竟,许一凡在写这份策略的时候,西域联军还没有退兵。

对于许一凡的策略,众人自然是一致通过了,接下来就是商量细节的问题了。

根据许一凡策略当中提出的,在西域联军撤兵之后,西征军不但要整军,还要分兵,把西征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固守康城,一部分随着众多徭役,退往西洲城,配合并且协助西洲和沙洲两位刺史,以最短、最快的速度,把这两洲的地方军给组建起来,跟燕王的军队展开对峙。

对付燕王的事情,封智鑫和蒙楠是主力,恰好封智鑫还在康城,也参与了这次议事,明白了大致的方向,具体怎么去做,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殷元魁在与众人商量一番之后,就决定让汤芮和库吉跟着封智鑫回到西洲城,从事这项工作。

汤芮是军中老将了,又在西北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西北三洲的情况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清楚,让他去协助封智鑫他们,是最佳的选择。

库吉是不良人,又是七十二司之一,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需要他去做,肯定会做的很好,很出色的。

至于负责镇守康城的将领,殷元魁决定自己亲自来,他毕竟是西征军的大帅,如果他这个时候退到了西洲城,那康城这边的军心,肯定会乱,士气也会低落下来,所以他不能退。

殷元魁留下来,秦之豹自然也要留下来,房子墨则需要居中调度西洲城和康城之间的一切后勤事务。

许凯歌和童真这两位副将,都身受重伤,虽然伤势初愈,还可以继续作战,但是,他们还是不适合都留在这里。

许一凡的策略是西征军兵分两路,但是,殷元魁却做出了改动,他决定兵分三路,除了固守康城,还有跟燕王的军队进行对峙之外,他决定把许凯歌派往北宛国,以最短的时间,把北宛国拿下,然后驻守在那儿。

北宛国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北宛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也就比庭洲稍微大一点儿,土地也很贫瘠,人口也不多,但是,它却位于大炎、北蛮、西域之间,紧挨着燕王的凉州。

说起北宛国就不得不说这个王国的特殊性了,北宛国在很早之前,是隶属于大炎王朝的,不过,在很多年前,差不多是七百多年前,北宛国脱离了大炎王朝,成为了西域诸国的一员。

但是,北宛国在成为西域诸国之后,也没有消停多久,在五百多年前,它又成为了北蛮的藩属国。

如果说西北三洲的苦寒,贫瘠的话,那北宛国就更加的贫瘠和苦寒了,凡是拥有它的国家,都很头疼,占领这个地方之后,别说收取赋税了,不赔钱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在大炎王朝拥有北宛国的时候,西北三洲的赋税,有三成用在了北宛国,可是,依旧没有改变北宛国多少,所以在北宛国被西域占领之后,大炎王朝也没有派人去抢夺回来,因为北宛国就是一个赔钱货,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

西域在占领北宛国之初,他们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距离中原,就更近一步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西域在占领北宛国没多久,他们就发现,北宛国是真的穷,从上到下穷的叮当乱响,他们占领的不是一只肥羊,而是一块烫手山芋。

就这样,西域也想把这块烫手山芋丢出去,而恰好那个时候,北蛮来了,他们占领了北宛国,而结果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在经历了三国的占领和抛弃之后,北宛国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属于三不管地带,大炎王朝不管,西域也不管,北蛮更是嫌弃的不得了,可以说,北宛国是一个很尴尬,又很特殊的地方。

殷元魁让许凯歌带兵攻下北宛国,其目的不是占有它,而是为了隔断燕王跟西域的联系,不管燕王跟西域有没有联系,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西域联军对于康城久攻不下的话,他们肯定会想其他的办法,而北宛国可能就是最大的突破口,所以在这个时候,以前人人嫌弃的北宛国,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只要占据了北宛国,西征军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许一凡提出的兵不血刃拿下燕王十五万大军的办法,就增加了一份砝码。

一旦汤芮他们带领西、沙两洲的地方军,跟燕王对峙,在加上许凯歌占领北宛国,隔断了燕王跟西域的联系,那燕王的就处于三面环敌,困守凉州和庭洲的局面了。

如果形成了这个局面,那燕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按照许一凡策略上说的那样,乖乖地配合西征军,另一个就是投奔北蛮。

对于第二种选择,看似是一个选择,其实,很难成功。

一来,北蛮现在正在嘉洲一带跟镇北军血战,根本没有时间搭理燕王;

二来,就算北蛮分兵,从庭洲进入西北,那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管的,北蛮来的人少了不行,不够西征军塞牙缝的,人多了,也不行,会影响嘉洲的战局;

三来,燕王如果投奔北蛮,那就是叛国,一旦如此,他麾下的十五万将士,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那就未曾可知了,就算十五万人都跟着燕王走了,在北蛮那边,这十五万人肯定也是炮灰一般的存在,不要以为北蛮会多么优待这些人。

如果许一凡的策略是在人心上做手脚的话,那么殷元魁就是在局势上下功夫,由此可见,殷元魁这个大将军,也并非浪得虚名。

除此之外,殷元魁还给童真下达了一个任务。

童真的任务就是在康城之后,西洲城之外的这片土地上征兵,这么做,既是让西域联军那边的奇兵无法继续破坏西征军的后方,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补充兵力,另外就是把当地的百姓,进行迁徙,迁徙到西北三洲去。

开疆拓土,不单单是为了扩大地盘,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人口,人口往往象征着劳动力、战斗力、财力,对于老百姓而言,谁当皇帝,他们不操心,只要能活下去,跟着谁混不是混啊。

最重要的是,殷元魁是做了最坏打算的,如果康城守不住,之前几十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丢失了,那也不能让这片土地完好无损的回到西域人手里。

西域不是以教义统治诸国嘛,而教义统治就需要信徒,信徒就意味着人口,土地还给你,人口我带走,没有了人口,看你拿着这些土地有什么用。

你可以继续从西域内迁徙人口过来,可是,这是需要大量时间的,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这个时间里,这些土地还是不是归西域管辖,还真的不一定。

好一个釜底抽薪,殷元魁这是直接把康城在内的六国,彻底的变成了一座座空城,这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不过,想要做到这些,也并非易事,迁徙人口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是,西征军有一个很好的优势,那就是喜土地掌握在他们手里,兵权也掌握在他们手里,文的说不通,那就用武力说话,在死亡面前,屈服是很容易的,而殷元魁让脾气火爆,行事荤素不忌的童真去做这件事,是很好的选择。

在商议好这些事情之后,众人就开始忙碌起来,趁着西域联军还没有卷土重来,难得的休息的时间,尽可能的做好这些事情。

等到议事结束之后,众人才缓缓地回过神,品出一些东西来。

对于殷元魁下达的那些命令,他们不感到意外,不但不觉得意外,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如果殷元魁没有这几把刷子的话,那他就不配成大将军,也不配成为西征军的大帅,但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还是许一凡。

许一凡的那份策略,是在西域联军还没有撤兵之前,就已经写好的,虽然,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动,可是,能够在很多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想到这一步,并且做出相对已的策略,这实属不易。

之前,众人还不明白,许一凡为什么要死守第一道城墙,现在也逐渐明白过来了。

许一凡虽然不是从军队当中一路摸爬滚打的将领,可是,他在军事上才能,丝毫不比他们这些军中老将差多少。

一场攻守之战,不但守住了,还打赢了,顺便还宰了申屠侯这个叛将,这本身就很了不起,另外,在许一凡带人守城的那几天,许一凡对战术的运用,可是让这些将领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管是各种守城器械的运用,还是各种军备武器的使用,甚至他连死人都用上,这可是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夜袭敌军大营的举措,更是让所有人备受震撼。

真正让他们佩服的,还是许一凡在人心一事上的造诣,守城三日,负责死守城头的,是四万九千的杂牌军,无论从军事素质,还是作战力而言,他们都比不上正规军,可是,也正是这支杂牌军,他们在这三天时间内,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比惊人的。

这近五万人的杂牌军,从被拉上城头开始,除了一开始有人畏惧不前,临阵退缩之外,后面的人,除了存活下来的人,剩余的人都战死在了城头上。

近五万的炮灰营,活下来的也就千余人,可是,这支以往被所有人看不起的人,现如今却赢得了整个西征军的尊敬和崇拜,而这种荣誉,不是谁给予,或者施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

没人觉得他们是罪人,也没人觉得他们是该死之人,人们只觉得他们是英雄,每个人都是英雄,当兵打仗,图的不就是一个名嘛,现如今,他们已经有了!

除此之外,许一凡在这段时间,展现出来的东西,还有很多。

从许一凡来到康城,就有海量的物资被送到了康城,其中一部分是朝廷送来的,但是,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原人送来的,这些物资,可不是买来的,而是被人馈赠来的。

从两个月之前,玉门关内,各个大洲,越是靠近玉门关的大洲,无偿赠送这些东西的人越多,而负责这件事的来了,也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他们不是朝廷的官员,也不是无处不在的不良人,更不是许一凡的人,而是从镇西军当中退下来的老卒。

镇西军虽然大部分的兵源都来自于西北三洲,但是,玉门关内的将士也是不少的,每年因为各种原因,退下去的老卒,更是不少,这些人在离开镇西军之后,单个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当他们汇集起来的时候,其造成的影响力是无比惊人的。

根据库吉之前无意间透露的信息,他们得知,这些站出来的老卒,是许一凡在从东海城出发的时候,一路西行的时候,一个一个找过去的,虽然他没有亲自出面,但是,负责出面的人,不是不良人,就是各地的官员。

如果没有这些垂垂老矣的老卒的鼎力支持,别说现如今固守康城了,就是之前的瘟疫,能否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根治,那真的不好说了。

众将领纷纷想起,在防疫战打响的时候,曾经有无数的商队,携带着海量的物资和药品,从玉门关而来,起初,他们以为是朝廷的补给,又以为是许一凡个人的准备,现在,他们才知道,这些物资和药品,是中原人馈赠而来的。

在这件事上,许一凡从来没有说什么,可是,他却告诉了所有人,不单单是西征军,更是告诉了西北三洲的百姓一件事,中原人没有忘记他们。

而且,他们最近还知道了一件事,许一凡在来到康城之后,就开始在西北三洲征兵,其到底征集到了多少兵马,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是,在燕王拿出十五万大军,准备占领西洲的时候,有一支三万人的军队,第一时间跟他们展开了对峙,而统领这支三万人军队的人是宁致远。

许一凡是西征军的参将,现如今看来,他更像是一个缝补匠,以他自己的方式和手段,不断的缝补着西北三洲之地,这些事情,怎么能不然他们佩服呢。

-------------------------------------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距离许一凡昏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他依旧没有醒来。

许一凡所在的军账,能够自由进入其中的,自由茅一山和觉有情。

许一凡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有几个人知晓,他们只知道许一凡受伤很重,虽然活下来了,可是,却一直昏迷不醒,至于他什么时候能醒过来,没人说的清楚。

觉有情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军账当中,专门负责照顾许一凡。

觉有情作为一个俘虏,却成为了整个西征军当中特殊的存在,在许一凡第一次昏迷的时候,她的特殊在于她拥有跟许一凡一样的血型,现如今,她的特殊在于她是一个普通人,又是一个女人,可以很好的照顾许一凡。

在照顾许一凡期间,觉有情对许一凡愈发的好奇起来,而知道许一凡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虽然,觉有情不是中原人,可是,她也知道,许一凡作为一个叛将之子,却能够在以军功说话的西征军,获得如此的尊重的是很不容易的。

在没有正式接触许一凡之前,觉有情眼中的许一凡是冷漠的,是霸道的,是高高在上的,可是,当她正式接触许一凡的时候,她又发现,许一凡是脆弱的,是稚嫩的,也是需要呵护的,他就像一只刚刚出生的小骆驼一般,需要有人照顾。

不知道许一凡身上是不是有一股魔力,让很多人认识他的人,在跟其相处久了之后,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他。

小时候,在安民镇的时候是如此,离开安民镇,去往东海城之后,还是如此,现如今,到了康城,来到军营之后,亦是如此,好像他每到一个地方,身边都会聚拢很多人,这种魔力正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此时,待在军账内的觉有情就是如此。

她按照惯例,在帮许一凡清洗完身体之后,就静静地坐在床榻边,一手托腮,愣愣的看着许一凡。

现在的许一凡,身体上已经没有黑色污渍的渗出了,在经过觉有情的不断清洗之后,许一凡整个人变得愈发的完美起来,皮肤白皙,吹弹可破,整个人就像一件艺术品一般,让人不敢也不远轻易出触摸他。

其身上原本纵横交错的伤疤,在这段时间,居然奇迹般的消失了,而其体内的两股真气,也再次消失无踪,许一凡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仿佛之前出现在他身上的奇异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一般。

觉有情在想许一凡什么时候能醒过来,茅一山也在想许一凡什么时候醒过来,殷元魁这些将领也在想,西征军当中不少士卒也在想,可是,此时此刻的许一凡,就像是一个贪睡的孩子一般,就是赖着不醒,让人无比的焦急,又无比的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