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策略

大炎不良人 第四百四十七章 策略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启禀大帅,茅一山求见。”

“嗯?”

正在商议着西征军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守卫进来禀告,众人顿时一愣。

茅一山才来西征军没多久,属于寂寂无名之辈,无官也无职,但是,他是许一凡的学生,有这个身份就足够了,更何况,茅一山在医术上成就斐然,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和许一凡差不多的年轻人。

“请他进来。”殷元魁想也没想的说道。

“是。”

守卫在应承一声之后,就转身出去了,而很快,茅一山就走了进来。

“茅一山见过大帅,见过诸位将军。”茅一山抱拳恭声道。

“无需多礼,茅先生此来何意啊?是不是许将军醒了?”殷元魁问道。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茅一山,说实话,他们也很期待许一凡能够早日苏醒,许一凡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或许,这个少年能够有什么办法解决眼下的困局也说不定呢。

然而,在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下,茅一山缓缓地摇摇头,说道:“回大帅的话,先生还未苏醒。”

“唉......”

闻听此言,军帐内顿时嘘声一片,显然,他们对这个结果很失望。

殷元魁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表情,而是看着茅一山问道:“那茅先生此次前来,是......”

茅一山没有直接回答殷元魁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诸位将军是否在商议西征军该何去何从的事情?”

“嗯?”

众人闻言,又是一愣,但是,都下意识的点点头,而殷元魁也直接说道:“正是,茅先生有何指教?”

茅一山却摇摇头,说道:“大帅言重了,在下可没有那个本事干涉军政大事,我只是来传达先生的意思。”

“嗯?”

众人再次一愣,先是疑惑,随即,就喜上眉梢,纷纷看向茅一山,无比期待茅一山接下来的话。

“哦,许将军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有良策?”殷元魁也连忙问道。

“是不是良策,在下不知,不过,我在看过之后,觉得先生的策略,应该能够解西征军的燃眉之急。”

茅一山在说完这番话之后,直接从袖中取出一份类似于奏折的本子,双手拿着,递给了殷元魁。

殷元魁也没有避讳众人,直接接过本子,开始翻阅起来。

本子不大,内容却很多,足足有几十页,而开头的第一句,就让殷元魁下意识的睁大了眼睛。

“康城之危,寻常破解之法,很难奏效,唯一的办法就是死战,寻找机会,击杀申屠侯,使其军心大乱,敌军可退,康城之危暂解,然,西征军之危,不在西域联军,而在燕王.......”

这份奏折应该是许一凡在很早之前就写下了,只是,一直没有拿出来,而奏折当中,许一凡详细的剖析了西征军面临的各种危机。

第一,西征军主要的危机,也是眼前的危机,在于西域联军。

叛将申屠侯、伏虎大将军安德烈,降龙大将军康德,还有坐镇中军的法阿和尚,是西征军主要的对手,但是,从四月底,西域联军攻城开始,坐镇指挥的不是安德烈等人,而是申屠侯,这就说明,想要解除康城城破的危机,关键在于申屠侯。

申屠侯作为降将,他想要在西域立足,就必须做出相对应的功绩出来,而拿下康城,就是他最重要的功绩,如果能拿下康城,那申屠侯在西域的地位,肯定会极高,也会得到重用,从而保证他的荣华富贵。

若是拿不下康城,那申屠侯在西域是毫无立足之地的,所以申屠侯在攻城的时候,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申屠侯越是急于拿下康城,西征军越是不能慌乱,只要稳扎稳打即可。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要申屠侯着急了,那西征军就占据了优势和主动权,而想要申屠侯急躁起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西域联军造成极大的伤亡,杀敌在其次,给其制造伤亡才是重点。

然后,要让申屠侯觉得,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拿下康城,让其不断投入兵力,以此来消耗申屠侯的军队,使其陷入沼泽当中,无法脱身。

其次,让潜伏在敌国的探子,不断的散播申屠侯是诈降的消息,让其军心出现动荡。

最后,断掉申屠侯一切退路,让其无路可退,只有这样,申屠侯才会不断进攻,彻底的把西域联军陷在康城之战当中。

只要做到了以上这四点,申屠侯就算是想退,也无路可退,除了跟西征军死磕之外,别无他法。

想要做到这四点,关键在于康城的第一道城墙,绝对不能丢失,哪怕是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不能丢失,而这就是许一凡为何在第二道城墙建成之后,还要死守第一道城墙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许一凡看似跟童真赌气,以对赌的方式,亲自死守城头,是直接把申屠侯逼急眼的重要原因,除了第一天,许一凡利用松油石和面粉,大规模的杀伤敌人之外,最重要的是当天晚上,许一凡派了八百人夜袭敌军大营,彻底把申屠侯逼得无路可退,从而不惜代价的攻城。

很显然,许一凡成功的做到了,从第二天申屠侯亲自披甲上阵,就可以看的出来。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不管西域联军那边愿不愿意,想不想,他们都必须加大攻城的力度,而申屠侯作战不利,虽然他们想要把申屠侯换下来,这个时候也没办法换下来,而这才是许一凡想要的。

想要解决西征军眼下的困境,击杀申屠侯就是重中之重了,依靠刺杀和偷袭,肯定不会奏效的,就算成功了,敌军的军心也不会溃散,如果这样做的话,可能正是法阿和尚等人最想看到的。

想要打退敌军,依靠普通的兵力交战,肯定是不行的,或者说是不够的,而两军阵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申屠侯才是上上之选,只要申屠侯死了,那他所统领的十余万大军,会瞬间溃败,如此一来,西征军才能以最快的办法解决眼下的困境。

军心溃散,想要在短时间凝聚、稳健下来,是需要时间的,而西征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第二,在西域联军溃败之后,眼下的危机暂时解除了,可西征军真正的危机不在康城这边,而是在后方。

从殷元魁带领西征军开始西征之后,燕王的态度就很暧昧,预防其趁机作乱,是西征军首要的任务。

西征军要是不想步秦嘉涆的前尘的话,应该趁着西域联军暂退的时候,把重心放在燕王那边。

在西域联军没有拿下康城之前,燕王是不敢公开作乱的,在这个时候,西征军应该做的,就是要保住西洲、沙洲两洲之地,确保西征军有退路。

然,西征军一旦撤兵,退守西洲城,燕王肯定会阻拦,因此,西征军不能撤,至少,不能大规模的撤退,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去主持大局了,而主持大局的人选,正是西洲刺史封智鑫,还有沙洲刺史蒙楠。

西征军毕竟不是镇西军,对西北三洲的了解肯定没有这二人了解的多,想要应对燕王有可能趁机作乱,这二人很关键。

在奏折当中,许一凡提出了一个建议。

让封智鑫和蒙楠,召集西洲和沙洲的地方军,不管兵力多寡,不管战斗力如何,让他们聚集起来,开赴西凉两洲边境,跟燕王的大军展开对峙。

燕王的优势在于他在凉州经营多年,势力庞大,兵力强盛,但是,劣势在于,他的兵马大部分都是出自西北三洲,而不管是燕王的军队,还是封智鑫二人组建的军队,他们都是西北三洲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轻易开战的,就算燕王想开战,下面的将领和士卒,也不愿意同室操戈的,而这就是西征军的优势所在。

在确保康城依在的情况下,让燕王不敢轻易用兵才是上上之选,以此来确保西征军不会彻底的沦为孤军。

当然,想要燕王不用兵,单单依靠军队对峙是不行的,还需要在人心上做手脚。

关于这件事,许一凡也在奏折当中,详细的列举了几个办法。

首先,以大义说服燕王的军队,毕竟,不管是西征军也好,还是封智鑫的地方军也罢,他们都是炎朝的军队,代表的是整个大炎王朝,就大义而言,西征军是占据优势的,可以以此让燕王师出无名。

其次,以人情为重点,开始游说燕王的军队,都是西北三洲的百姓,都是西北三洲的将士,彼此之间,都是很熟悉的,知根知底的存在,让封智鑫他们以忠孝仁义为切入点,进行游说,从而使得燕王大军,军心动荡。

然后,给两支军队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这个敌人不用刻意去营造,西域联军就是现成的敌人,如果燕王的军队是中原人的话,这个效果可能不大,但是,对于常年,世世代代跟西域作战的西北三洲的人来说,西域这个敌人出现之后,往往会让他们同仇敌忾。

最后,就是动用一系列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了,比如让探子、谍子,在西洲、沙洲,包括燕王所在的凉州和庭洲,散播燕王遭到了西域人的胁迫,不得不选择投敌,在散播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定不能把燕王说心有反意,而是要把包装成一个被害者,被胁迫的人,让众人明白并且理解,燕王为何要如此做。

至于燕王被胁迫的理由也很找,就是燕王的儿子李嗣源,燕王只有李嗣源这么一个儿子,李嗣源失踪一年多了,他是被西域人带走了,燕王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不得不这么做,一切都情有可原。

如此一来,燕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让其没有任何作乱的理由,更没有任何同室操戈的借口,同时,又把燕王架在火上烤。

只要做到了这些,燕王的处境就很难受了,起兵作乱,无论是大义,还是人情,亦或者是其他方面,他都没有借口,都没有理由,而任何的起义,都是需要借口和理由的,没有了这些东西,燕王想作乱,也无从下手。

尤其是在最后一件事上,把燕王包装成一个为了儿子,不得不选择这么做的角色,可以迫使燕王大力配合西征军,如果燕王作乱,那就是不仁不义,会沦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如果他任由西征军单独对抗西域联军,那他就是不顾子女死活,无情无义之人。

不管是哪种情况,燕王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配合西征军,而且是不遗余力的配合西征军,至于说燕王为何选择这么做,真正的理由已经不重要了,而许一凡已经给他编造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而且是无力反驳的理由,看似燕王有很多选择,实际上,他已经没得选,只有配合西征军这一条路可以选。

如此一来,西征军现如今面临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而且不但解决了西征军可能沦为孤军的困境,还让西征军在兵力上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使得兵力大损的西征军,兵力不减反增。

什么叫兵不血刃,这才是真正的兵不血刃,许一凡提出的这个策略,不但彻底而有效的解决了众人的困局,而且还把西北三洲彻底凝聚在一起,根本不需要朝廷派一兵一卒,就凭空多出十五万的兵马。

“妙!此计甚妙!”

殷元魁在看完奏折之后,重重的一巴掌拍在椅子上,大声赞叹着。

其他将领虽然不知道许一凡的这份奏折上写了什么,但是,从殷元魁的表情和反应来看,许一凡肯定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殷元魁在看完手里的奏折之后,直接把其递给了汤芮,让他翻阅,而他在看到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殷元魁就笑着解释道:“许将军提出了一条策略,诸位一同参详一二,说说你们的看法。”

说完,也不等众人说什么殷元魁就大致的把这件事说了一遍,众人听完之后,一个个眼神放光,不是击掌而叹,就是抚须而笑。

很显然,许一凡的这个策略,很符合他们的想法。

如果只是跟西域联军作战,那无非就是打呗,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切靠拳头和实力说话,谁拳头大,那就是谁的在理,但是,面对燕王的十五万大军,是能不打最好还是不打,毕竟,这十五万人都是炎人,都是自己人,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仗,不但面子上说不过去,心里也很不舒服。

最重要的是,在场的众人都不是蠢货,根据许一凡提出的这个策略,他们还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一旦后方稳定了,那西征军完全可以以西北三洲为依托,在以康城为中心,跟西域联军展开真正的对决,康城能不能守住,暂且不说,就算暂时守不住,丢了也无妨,日后在打回来就是了。

只要保存了西征军的整体实力,那对于西域联军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没有了康城,西征军还有西洲城,就算西北三洲丢失了,也没关系,还有玉门关,只要玉门关不丢,之前丢失的土地,完全可以再拿回来。

最关键的是,西域联军想要拿下康城,收复之前丢失的国土,他们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想要拿下西北三洲,其付出的代价更是巨大的,西域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尚未可知,就算他们能够承受这个代价,拿下了康城,也拿下了西北三洲,他们还是没法入驻中原。

如此一来,西域付出如此大代价的意义何在?

要知道,西域联军之所以称之为联军,就是因为他们是由很多王国组成的,虽然,他们听命于佛门,可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利益的,当代价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肯定会有人退缩的,而一旦有人退缩,肯定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的。

在退一万步来说,想要入侵中原的,可不止西域一家,北方的北蛮,南方的南唐,都是虎视眈眈的,就算西域联军在付出沉重代价,拿下了玉门关,他们还剩下多少实力去跟北蛮和南唐争锋?

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只要西域人不蠢,他们都不会去做的,如果西域真的这么做了,那北蛮和南唐的人,肯定会拍手称快,高兴的不得了的。

另外,大炎王朝又不是一个腐朽的王朝,他们会坐视不管,任由西域一路横推,不断东征吗?

显然不会的!

这说的还是西北这边的局势,再往大了说,只要西征军成功的抵御了西域联军,让他们止步不前,那么,北蛮和南唐,肯定不会一味的猛攻猛打,肯定也会选择保存实力的,毕竟,谁都不想给他人做嫁衣,如此一来,局势又恢复到以前,几国之间相互对峙,一切又恢复如初。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基于许一凡的这个策略,能够成功并且最大化的完成,才能解决这个困局,如果失败了,那一切都是扯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