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候选王妃 > 第二十五章 贺寿(下)

候选王妃 第二十五章 贺寿(下)

作者:舟行水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回头看时,却是一位少妇正从外边儿进来,身上穿着水绿色织锦缎女衫,做“梅兰竹菊”四君子纹,领,襟、摆、袖口均做一宽一窄两道元色镶边,看着十分清爽。头上插的并耳上戴的,竟是一整套翡翠头面,颜色碧绿清透,水头儿极好的。梅清心道这位必定是曹敏的小舅母唐氏了。

从前曹敏提起,只说这唐氏出身商家,是小舅自己看上了,因着小舅自身没有功名,唐家虽说是商家,也有三两位子弟出仕,是以也算是门户相当,故此娶了进门,据说嫁妆是极丰厚的。进门后因是小儿子媳妇,兼且性子活泼,出手大方,故此上下都极喜欢她。

那唐氏将那画儿看了半晌,道:“哎呦呦,这可不是难为我们么?”陶宜佳便接口问道:“三婶这可是怎么说?”

唐氏便指了指门边儿一对两尺多高的冬瓜瓶,道:“你们先看看那个。”大家看时,原来那瓶上画的也是童子,一边儿两个男童在蹴鞠,一边儿两个女童在摘花儿。

“原先老太太只喜欢这对儿瓶儿,日日见了我们,只拿这瓶儿说话,见天的念叨孙子孙女,如今我和大嫂二嫂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哥儿两个姐儿,可算把这瓶儿的数凑齐了,如今又来了八个,这可不是难为我们么?都不知道要被老祖宗念叨到何年何月去了。”

那唐氏叽里呱啦这一通,当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时众人听了莞尔不已,芙蓉不敢出声,只做添茶避了去,梅清和刘芝兰只抿紧了嘴绷着,曹敏和两个堂姐妹却笑得软做一堆,老太太便指了唐氏,半日说不出话,缓了缓方道:“你个猴儿嘴儿,也不知道臊,不用扯你大嫂二嫂,这不够数的都要你来。”

众人热闹了一回,老太太又去看那画儿,见落款是“小东”二字,便问梅清:“这画儿何处淘来的?这小东先生倒是头次见到,且是画得传神,实在是大家手笔。回头我让她们再去淘几幅来。”

梅清见问,只得道:“不瞒老太太,这个不过是我画着顽的,趁个热闹而已,老太太既要,我回头闲了再画几幅就是。”

众人听了均是一惊,须知闺秀们一般书画均会那么两笔,可若是认真起来,当真像样的几乎没有,一则老师难寻,真正的大家自是不愿意为闺中女儿做教习的;便是有个把儿愿意的,教的也只是皮毛;二则闺秀们也难下苦功,毕竟尚有许多好玩儿的物事,书画再精通总是无甚大用。

如今听说这画儿竟是梅清自己所做,陶老太太和唐氏均正容又打量了梅清一番。陶老太太便道:“好丫头,我不过说说罢了,如今这一幅你婶子只在这里叫苦,再拿几幅来还不吃了你去。”众人自是凑趣又笑了一回。梅清只跟着微笑,打定主意少说话。

又坐了一会儿闲话了一回,见贺寿的人络绎不绝,曹敏便与陈刘二人告退,老太太便对曹敏道:“你好生招呼着,回头午膳的时候坐到我旁边儿来。”。三人便往园子里逛去。

陶家的园子不算大,胜在景色怡人,山水玲珑,粉墙曲折,最有趣园中一池荷塘,做成半月形,名曰“月塘”,据说乃是因着“月盈则亏”的说法,故此只做半月。

塘上设有小木桥一座,宽仅两尺,栏杆不过尺余高,如今夏日荷花开得且是茂盛,人行桥上如行花中,意境非常。塘边栽着垂柳,另有水榭长廊,在其中行走,即可赏景,又不虞日晒雨淋之苦,显是花了心思的。

转过月塘,却被粉墙阻隔,粉墙做波浪起伏,白墙碧瓦,中间是石雕的漏窗,花样繁多,雕工精细,细细看去滋味无穷。转过粉墙,便见一座凉亭,飞檐翘角,高悬一匾,写着“悠悠亭”,木质的楹柱刻着对联“清波荡漾听抚琴,莲池微醉看**”,也不知是什么人的手笔。

如此三绕两转,梅清早已失了方向,只随着曹敏四处走动,也遇见几位别家的女眷或是男子,均由陶府的人陪着,竟然还有两位也是理王府待选的秀女,应是陶家其他女眷请过来的。

想想也不奇怪,既然这类场合有相亲的作用,但凡像样些的闺秀都极可能是秀女身份的,看来风气要比想象的开放一些,皇家并没有吃不了那么多还非霸占着的意思,允许秀女们接受这样的邀请。除了当面介绍见礼,梅清只守着“千言不如一默”,虽说被暗讽了几句小家子气,自是不放在心上。

在悠悠亭坐了一刻,里面几位千金就着亭中的对联谈起诗词来,听了半晌,且是无趣。看看近午膳时辰了,梅清几人便缓缓向设席的溪桥阁而去。不想半路撞见陶三夫人唐琳正与两名青年男子走来,原来是唐琳的两位娘家侄子,算起来应该是曹敏的表哥。

一位是唐家大爷的次子唐凯,年约二十上下,一张四方国字脸,胡须刮得极干净,下巴上只见大片的青色,平添了几分刚毅。也不知唐家走了什么关系,如今在宫里做三等侍卫,又娶了兵部郎中沈文勇的小女儿。算是唐家小一辈里十分出色的人物了。

另一位却是唐家四爷的长子唐仪,今年才十六岁,以“仪”为名,果真生得仪容出色,长眉凤目,颇具书卷气。虽说年纪不大,已中了秀才,举止之间极是沉稳的,穿着浅驼色暗花缎长袍,上织折枝莲花,其间还有蜻蜓点缀,倒是十分映衬这夏日风景,袍子的领襟和下摆均用素色缎做边,做工十分精细。

梅清不禁多看了唐仪两眼,心想,这少年倒是挺讲究的。听说最讲究的袍子上的花都会变化,不知这个小家伙是不是这样的人物。心里想着,面上倒带出暗暗的笑容来。因为心理年龄实在老大不小,是以梅清看来这些男子都只是少年,一点春心都不曾荡漾。

忽听陶三夫人唐琳问道:“陈姑娘偷偷笑什么呢?快说来听听。”梅清便大方说道:“没什么特别,不过是看到唐公子这折枝莲花的袍子,觉得和头前儿看到的荷塘极是应景的。又想起个说法,据说有那极讲究的人家,出门穿的袍子上的花是会变的。譬如早上穿的袍子上花儿只是含苞,待到下午那花儿便开了。”

刘芝兰倒奇道:“这花儿是绣上去的,如何会变。”曹敏已是想明白了:“这必是两件一模一样的袍子,只是绣的花不同,一件是含苞,一件是怒放。”大家听了自是恍然。

刚说了这两句闲话,忽听唐仪道:“咱们这许多人在路上站着说话,岂不是碍着旁人通行,不如换个地方好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