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起见,从决定搬家到真正搬到镇上,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眼下还有几天,就到了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了,文氏找人算了日子,选定了六月初六开张。
六月六,请姑姑。每逢农历六月六,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无论是娘家待客,还是闺女回门,好些人都会买点心,留兰建议提前两天试营业,趁着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品香坊搬家了,把开张和优惠的信息传出去,到那天人会更多一些。
这样的法子也不是没人用过,文氏、白氏和李珊商量了可行,也同意了,并开始着手准备。
这时节还没有水果都还没成熟,做不成果脯,文氏三人计划开张先只卖点心,等生意稳定了,鲜果也都收获了,再把果脯上架。李珊在他们准备搬家的时候,已经把重新开张的一应事物准备好了,移到这边就可以用,因此也不需要太多准备。
开张之前,便只有两件大事要忙。
一是庆祝乔迁之喜,二是着手送文泽几个入学。
学堂文氏已经选定了秦夫子那边,也给梁润田送了信,老爷子也同意了,催着李氏准备被褥之类,赶着六月初入学就把梁恩平、梁恩康送过来。李氏虽不舍得让孩子离开身边,但拗不过老公公,再说能读书毕竟是好事,不舍得也得舍得了。
束脩每月一百文,文氏一下子送过五个学生去,秦夫子只收了三个月二百五十文,一年下来一人正好一两银子,还不带笔墨纸砚的。寻常人家家里能有一个读书的就不容易了,文氏却把闻彻也送进了学堂,真正的与文泽留白一视同仁。闻彻也改了口。跟着文家姐弟喊文氏娘,喊白氏姨,周围的人也都认可了他是文氏娘家侄子的身份,对文清文泽跟着文氏姓,也都心照不宣。
文氏带着文泽几个出去买纸笔等入学所需的东西,白氏和文清忙着给他们几个做书袋,留兰闲着没事,在前院瞎逛悠,看看这儿,碰碰那儿。越看越觉得满意。
门外的大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留兰一直竖着耳朵听着,一直到快正午的时候。才听到让她激动不已的叫卖声,“卖冰唠——卖冰唠——”
她打听过了,镇上有冰窖,有好几间屋子那么大,里边铺着厚厚的麦秸、秫穰。数九寒天。从坑塘里把一尺来厚方方正正的冰块运过来,一块块码到冰窖里,随后再用厚厚的麦秸把四周和上面塞满盖好,再用干土培起来,堆成一个大土丘。到来年三伏天,就会有走街串巷卖冰的。她前些天也听见了。只是忙来忙去没顾得上。
留兰一溜烟儿跑回后院,瞅着白氏回屋哄留念去了,蹭到文清身边。“姐,你身上有钱吗?”
文清瞥她一眼,“你要钱做什么?又听见卖什么的了?”
这些天留兰自己追着要买,或者撺掇着留白追着买的东西可是不少了,虽然是抱着研究市场的目的。可仍然不好意思的噌噌鼻尖,“一会儿再告诉你。快点儿,要不就走了,两文钱就行。”
文清将信将疑,但还是掏出五文钱。留兰毫不客气的一把抓过来,省的下次还得腆着脸开口,反正她也不是因为嘴馋。
留兰跑到厨房拿了只碗,出门追上卖冰的商贩,看着他掀开蓑衣和棉被,用小锤子从大冰块上凿下几块碎冰,叮当落到碗里。宝贝似的抱在怀里跑回厨房又拿了三只碗,在井台上一字排开,把买来的冰块平均分成了四份。
“你这到底要干什么?”
文清突然在身后出生,吓得留兰手一哆嗦,差点儿把碗掉到井里去。
留兰拍拍噗噗乱跳的胸口,故作神秘的挤挤眼,“一会儿就知道了,你先去把我娘和大哥都叫来,快点儿。”
文清转身去喊人,留兰把煮好了吊在井水里镇凉的酸梅汤提出来,倒在了装着冰块的碗里。
一头雾水的白氏和闻彻也被文清拉到了井边儿上,“谁知道她要干什么,瞧瞧这满头的汗。”
“快,尝尝!”留兰把一碗酸梅汤送到白氏手边上,又催文清和闻彻,“你们也快点儿尝尝,一会儿就不好喝了。”
“过个一时半会儿,酸梅汤就变味儿了?不是早晨才煮的吗?”文清觉着奇怪,但也依言端起碗。喝了多少回的酸梅汤一入口,却惊喜的瞪大了眼睛,“呀!这么凉!”
闻彻晃了晃碗,没有融化完的冰块在碗底叮当作响,“你加了冰块?”
“还是大哥聪明!”留兰得意的噌噌鼻尖。
闻彻微红了脸,一气喝完了一整碗冰镇酸梅汤才恢复了神色,“用冰镇的酸梅汤,向来好喝,也更解渴。”
留兰正在兴奋头上,并没有注意他说的话,白氏却偷偷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娘,开张那天还是会很热,如果每个买点心的,我们都免费送一碗冰镇酸梅汤,说不定他们一高兴,以后会经常来呢!”留兰趁热打铁,把她早琢磨好的促销手段提了出来。
“的确是这样呢,吃过品香坊的点心的人不少,喝过酸梅汤的还没有呢。”文清眼睛也亮了。
“对呀对呀,说不定他们觉得好喝,还会买了乌梅和红果干回去自己煮着喝呢。”留兰拉到一个同盟,很是高兴。
“有买乌梅的,话梅慢慢的也会有人想尝尝,这两样都可以摆出来,和点心一块卖。”闻彻是第二个同盟,留兰都笑的看不见眼了。
白氏低头琢磨了一会儿,也笑道:“我看也行,回头也跟你文姨商量一下,让她打听一下冰是怎么卖的。”
话没说完,文氏也带着文泽留白回来了,“打听冰做什么?想吃在大街上买两文钱的就是了。”
走了一身汗的文泽听她这么说,把怀里的东西一股脑塞给闻彻,“哥你拿着,我去买,要不人家就走了。”
文氏嗔他,“看你急的,走了不会明天再买。”
“二哥,你要去买冰吗?先尝尝这个!”留兰拉住文泽,把她没喝完的酸梅汤递给他。
“对,得拿着碗去。”文泽满心都是冰,接过碗,一仰头全倒进了嘴里,冰凉的碎冰划过喉咙,才回过神来,“你在里边加了什么?不是井水镇的吗?”
“是加了冰块儿。”文清接过留白怀里抱着的东西,把自己碗里的冰镇酸梅汤给他喝了,留白喝完,咂摸咂摸嘴,“好喝,还有吗?”
“酸梅汤还有,冰没了。”留兰摊摊手。
“再去买一些。顺便问问,是哪里的冰窖运来的。”文氏给了文泽五文钱,又对闻彻说:“他怕是问不出来,你也跟着去看看。”
留兰知道文氏的用意,是让闻彻多出去走走,没让他跟着去买东西,是担心他身子受不住,赶在撅起嘴的文泽表达他的不满之前,拉着两个人往外跑,“大哥二哥,我们快些去!”
三个人在街尾赶上卖冰的小贩,买了五文钱的冰,留兰起了个头,和闻彻一搭一档,问清了想知道的事,回到家,一边儿喝着冰镇酸梅汤一边向文氏汇报:“冰是从镇南杨家的冰窖买的,镇上就这一家冰窖,杨家没搬来之前,他们这些卖冰的小商小贩都要去几十里外的朱台镇或者直接到青州城运冰来卖呢。现在杨家挖了冰窖,省了工夫,还卖的比朱台镇和青州城便宜,这么大一块儿,才五十文呢。”
留兰虚空比划了一下,大约两个立方的样子,在闻彻技巧的问话下,刚才卖冰的小贩还说了,虽然这么大一块冰要在一天之内卖完,而且天越热越要吆喝的大声,挥汗如雨的很辛苦,但整块冰都卖完能赚五十多文,也算不错了。也正因为如此,小贩儿才不情愿被人知道冰块是哪里来的,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不会跟他抢生意。
文氏皱眉想了想,“杨家呀,听说搬到镇上还不到十年呢,如此看来,都说杨老爷是辞官归隐的大官,大概是不错了,想来挖冰窖也不是为了卖冰。”
“不是为了卖?那存下那么多冰做什么?”留白好奇的问。
白氏看他懵懂的神色,神色微变却又瞬间恢复,摸着他的头轻声道:“有钱人家夏天在屋子里摆上冰盆,可以凉快一些。”
“哦。”留白恍然,“那以后我也要挣好些钱,咱们也在屋子里摆上冰盆,就不热了。”
文清捏捏他的小鼻子,“好,等留白挣了钱,咱也不怕夏天热了,不过留白要长大了才能挣钱,还要好好读书,知道不?”
“知道了!”留白郑重其事的点头。
留兰一直看着闻彻,方才他喝冰镇酸梅汤的时候,他并没有和文清一般露出惊奇的神色,而且即时发现了碗底的冰块儿,刚才同卖冰的小贩儿打探消息的时候,也是他巧妙的让小贩儿开了口,那样娴熟的技巧被他应用的得心应手,这会儿白氏提到冰盆,她之前也有了解,但也装出了惊讶的神色,文泽留白,包括文清都是惊讶的,只有他的神色未变。
也许,这些都是他曾经十分熟悉的?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但好奇归好奇,留兰也没打算问他,无论之前的闻彻是怎样的,之后又会怎样,只要还是她的大哥,她就什么都不会问。。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520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
天气炎热,来一杯冰镇酸梅汤吧,祝夏日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