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田闲居 > 第040章 巧遇故人

花田闲居 第040章 巧遇故人

作者:知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氏打消了疑虑,开始分派工作:家里的栀子花刚栽上不宜折损,因此文泽留兰留白要在梁怀谷的带领下去山上折栀子花,并负责把栀子花晾起来风干,文氏、文清负责绣荷包,白氏负责给各人量体裁衣。

文氏裁了三色夏布:她与白氏的是浅绛色,文清留兰的是樱草色带细纹的,梁怀谷并文泽留白是石青色的,都是平纹苎麻的面料,清凉吸汗。

文氏再三嘱咐白氏不用急着制衣,一切以她的身子为重,白氏没有说不好的机会,只得苦笑着应下。

商量好了香囊的事,文氏才又带着几个小的把买回来的其他东西一一归置了,文氏拿了一包点心递给白氏,“上回留兰带回的九层糕,我瞧着还和你的胃口,又去买了些。”

白氏失笑,上回她胃口出奇的好,多吃了两口,文氏就不由分说的把留兰带回的那包九层糕全留给她了,这回又特意给她买了来,“我又不是小孩子,巴巴的给我买什么点心?”

“不是给娘吃的,是给妹妹吃的!”

留白一句话,引得哄堂大笑。

文氏摸着他的小脑袋笑出了眼泪,“你个小机灵鬼,这话又是谁教你的?”

“是大姐。”留白眨着无辜的大眼睛,把文清“招供”了。

文清边笑边摆手,“这话我可没说。”

“大姐明明说了。”留白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大姐说留白要乖乖的,留白乖,娘会高兴,娘高兴了才会好好吃饭,肚子里的妹妹也会好好吃饭,妹妹好好吃饭,出来的时候就好看,跟娘一样好看。”

这本是文清哄他听话时说的,他不见得听懂了,却记住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留白不懂大家为什么笑,也跟着笑,笑的小脸红扑扑的,留兰忍不住又扑上去捏他的脸蛋。

笑闹了一阵,文氏硬把九层糕塞给白氏,让她自个儿收好。白氏拗不过她,只好说天气热了留不住,不如分了吃了。

九层糕是由米浆加糖灌在特制的模具里蒸制而成,一层蒸熟了再加一层,反复添加蒸成九层,层次分明,**甜润。品香坊做的九层糕用的是糯米粉和栗子粉,一层乳白,一层褐黄,切成菱形,四角尖尖,好吃更赏心悦目,足见老板娘的精巧用心。

吃着九层糕,文氏又想起来一件事,“上回留兰说这九层糕是叫品香坊的点心铺子卖的,我打听着过去,竟然碰上熟人了,还是当年去青州城卖果脯的时候认得的,这眨眼间,三四年了,这日子,可是真够快的。”

文氏遇上的熟人,便是品香坊的老板娘李珊。

李珊原本也不叫李珊,她幼时家里穷,也没给她起个正经名字,只有个小名儿叫三妮儿。九岁时爹得重病死了,为了还给她爹治病欠下的债,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但还是天天有债主找上门。

这也是人之常情,穷人帮穷人,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儿不是。不得已之下她自卖自身,托了人牙子把自个儿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李珊这个名字还是主家嫌她的小名儿土气,取了“三”的谐音叫李珊。

李珊当年并未卖断终身,签的是十年的契,但也把姑娘家最好的日子都搭在了那个深宅大院儿里。但好在饭是主家管,衣是主家发,她几乎攒下了所有的月钱和主家的打赏钱捎给了家里,帮家里渡过了难关,给两个哥哥娶上了媳妇,也因此,家里人都念着她的好,等她契满归家,虽然已经是老姑娘了,也没催着她出门,还由着她自己挑了现在的丈夫刘康,不嫌他家穷,只图他人好。

李珊小时候护着弟弟不被人欺负,左边眼角处被树枝划了一道口子,留了浅浅的疤痕,影响了她的相貌,主家嫌她上不了台面,看她手脚麻利才买了她打发她在大厨房里干杂活。大厨房里做点心的是个怪脾气的婆子,偏李珊得了她的青眼,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她七八成。

李珊有了做点心的手艺,也得了主家的几分器重,也能趁着采买食材出府走动,因此认得了文氏,得知都是一个镇上的,心底觉得亲近,买了几回果脯,更是佩服文氏做果脯的本事。后来她因故又好一阵子没能出府,文氏的果脯也不需要再沿街叫卖,从此失去了联系。

李珊归了家,嫁了人,开了品香坊,做糕点用得着果脯的时候,也想起来文氏几回,但只知道姓文,住一个镇上的,也没问过是哪个村,即便是找也无从找起,却没想到文氏能上门买糕点,自然是一番欣喜。

文氏与李珊的相交不算深厚,聊了一番过往,李珊又与她提前约好了,要买她做的果脯,品香坊铺子不大,生意却还不错,她打算每个月都出几样新鲜的糕点,顾客吃厌了一样再给另一样,便会惦记着品香坊。

这也是好事一桩,而且青州城那家蜜饯铺子也早托人送了口信来,问今年的蜜枣能不能多送些,他们好分送到在别的地方的铺子里出售或者自用。

有生意上门,自然不能往外推,可果脯和蜜枣的需求量都提高了,原材料的供应量却收到了限制。大枣还好说,从家里有枣树的人家按市价买一些,其他的果子在近便处不大好买。

梁石桥村虽地势平坦,有溪流经过,土地肥沃,但能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并不算多,挨着村子近的西坡东洼还好说,可过了石桥,大片的土地都被镇上的富户买下了,雇了长工耕种,也有部分佃出去的,但多以种粮食为主,成片的果林,也只有梁石桥村的红果林和沈家的梅林,吕石桥村靠着山上的树林子做木工活的居多,唐石桥村则多养塘藕,要想买鲜果子,就得到南边儿的山里去。

南边儿山里是什么景况,嫁出来的李氏说过几回,房子建在半山腰上,庄稼也多种在山上,打了粮食只能用扁担往下挑,磨得肩膀都秃噜皮,可都巴不得肩膀秃噜皮,总好过荒年颗粒无收。按着李氏的说法,山里人的日子,便是不停的种粮食打粮食存粮食。还有一点是往山里走的没有好路,弯弯绕绕跟鸡肠子似的,她回趟娘家,即便是坐牛车,也得天不亮上路,天擦黑才到家。

一家人绕着鲜果子的事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文清出了个主意,“我听恩婷姐说,镇上的秦家,为了能省些本钱,每年都会往山里走好几趟,收一些核桃、栗子之类的山货,顺带着拉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儿去卖。不如等鲜果子成熟的时节,让他们帮忙捎回来一些也使得。”秦家是梁恩婷的未来婆家,开了个杂货铺名符其实,杂七杂八的只要能换钱什么都卖。

“这主意听着不错,可恩婷这也没嫁过去,咱们怎么好麻烦人家。”文氏也觉着这法子可行,但她想的比文清周全,两亲家虽常走动,但毕竟还没成亲。

留兰倒觉得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要不我们和他们搭伴儿一起到山里去,帮着他们一起卖杂货,收山货,还可以出一些路费。”好奇心作祟,她想到山里去看看。

“我跟着去,搬搬抬抬的能搭上手。”一直闷着头听着的梁怀谷也说话了,遇上这样的事,他总是抢在前头,而且不容白氏文氏反对,又接上了,“秦江秦川我都认得。”说完还挑了挑眼皮,示意你们都没这条件。

秦江便是梁恩婷的未来夫婿,秦川是他兄弟,秦家还有一个闺女夹在两个小子中间,和梁恩婷年纪一般大。

秦家近两年进山收山货都是兄弟俩去,除了梁怀谷,其他人跟着还真都不合适。虽然梁怀谷现在和自家人没什么两样,文氏还是觉得心里不落意,这事儿只好先搁下,先去忙别的。

闲置的东卧间的外间被腾出来布置成风干房,靠墙搭起一溜竹架,架顶上搭着可以移动的横杆,方便晾挂花束;中间靠下的位置加一层隔层,铺着竹帘子,接着脱落的花瓣。

门窗上也挂了同样的竹帘子,白日里就把门窗都打开,好保证采光和通风。

竹帘子是请梁怀全父子帮忙,制作材料简单,只用了他们弃之不用、通常只能晒干了烧火的竹身子和麻绳,四周用布条包边,简单大方还结实耐用。

梁怀全得了启发,琢磨着做出了更细致美观的竹帘子,琢磨着和竹扇子一起拿到镇上去卖。竹帘子用料简单,工艺也不复杂,价格也不会太高,老百姓消费得起,而且炎炎夏日门窗上挂上这么一副竹帘子,既能挡蚊虫还能保证屋子里通风凉爽,应该比较受欢迎。

风干房布置好了,梁怀谷又带着几个小的到野地里采花。恰好是百花齐放的时节,漫山遍野都是看着熟悉却不一定能叫上名来的野花。吃过了早饭出门,趁着日头不算太热,正好是采集鲜花最好的时机。

*********

40章了,12w+,牧之开文之前想都没想过的数字,不过为保证每天2更,每更3000+,这段时间的紧张倒是真真切切的,且不问文的成绩如何,单这个过程都让牧之心情愉悦,大概是某种叫做成就感的东西,好吧,牧之一定会继续努力的,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