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田闲居 > 第038章 篾匠手艺

花田闲居 第038章 篾匠手艺

作者:知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生活不易,背井离乡的生活更是要处处小心。幸而梁石桥村人口少,也相对单纯,相处容易些,或许沈子林当年选择在这里落脚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留兰虽然因为文氏母子艰难的过往有些难过,但也放了心,不再急乎乎的想着赚钱。这次买糖买盐花了半两银子,她一直很心疼,也担心她这一番折腾真的没有好结果。如今看来,有文氏在,这些顾虑都可以抛开了。

梅子酱隔了一夜再尝,苦味果然淡了些,封起来继续搁置着。

摘下树上的梅果也没费多少功夫。文氏尝了尝,虽然还是酸,但甜味也重了,和杏子差不多,和白氏商量着匀出一半来,给相熟的几家送去,特别是当初闯祸差点儿把梅林毁了的那几个小子家,一来显得他们家大度,不跟孩子一般见识,二来也是想挽回文氏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的梅果不能吃的话,证明鲜梅果也是能吃的,而且味道还不错,在别的果树刚刚落了花的时节,还是稀罕物儿。

剩下的一半,文氏在文清的建议下,答应做梅果脯。先用盐水泡两三天,换了糖水继续泡,再两三天后换了干净的凉开水加了糖再泡,之后每隔两天加一次糖,要泡半个月才能煮了晒成果脯。

听起来麻烦些,但比起腌梅子和梅子酒,算是简单的了。而且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晴天多雨天少,也适合晒梅果脯,留兰折腾着搭起来的竹架子也能派上用场了。

梅子的价值被充分利用了,留兰又开始打红果子的主意,提前垫上话,暗示文氏等红果子成熟后可以再试试做红果脯,因为这还得了两个雅称:一个馋猫,一个财迷,她都大度的笑纳了。

留兰跟着文清去梁怀全家送鲜梅果。

她如今不像以前,几乎天天都往外跑,接触到的人多了,即便是她认人无能,村里的人也差不多混了个眼熟。但所谓眼熟的概念,也仅限于在梁石桥村以外的地方遇到,知道是同村的人而已。比较熟悉的,也只那么两三家人。

梁怀全一家不用多说,两家比邻而居,常常“互通有无”,家里用的竹制品,全部出自梁怀全之手,由于梁怀全拒绝现金交易,不肯收钱,目前多为以物易物,且由于己方能提供的可供交换的物品较少,尚处于相对失衡状态,所以留兰琢磨着找机会使其恢复平衡状态,以保持友好关系: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才能让人心理平衡不是。

另一个是梁恩平、梁恩康的母亲李氏,李氏生的大手大脚,一看就是做惯了粗活的,可平心而论,她长得还算不错,只不过一双过于浓密的眉毛像是蘸足了墨汁的毛笔随意一勾,不大符合时下的审美。

留兰和她接触的多了,觉得她并不像最初听说的那样蛮横泼辣,反而觉得她很痛快,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不懂得遮掩迂回的性子难免会得罪人。性格也和她的表情一般,很是生动,尤其是大笑的时候,声音很有爆发力,身边的人很容易会被她感染。

足见,传言大多不可信,需要交往之后才能做定论,可这定论又往往是主观的,于是以偏概全,成为可信度有待商榷的传言。

双胞胎兄弟的二伯母唐氏和梁恩杏母女是梁石桥村少见的玲珑人物,似乎跟每家的关系都不错,和这样的人相处,至少能维持表面上的融洽。

再一个比较熟悉的,是梁恩婷的一个堂妹梁恩娟。

梁石桥村各家各户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留兰一直没能弄清楚各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村里各家除特殊情况,多为三代甚至四代同堂,一家十几二十口人一起住,户数虽少但人口颇多,其中的关系更是一时半会儿梳理不清楚。

留兰为此曾狠下了一番功夫,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归结其主要原因是辈分与年龄之间的矛盾:四十多岁的汉子称十几岁的小姑娘为姑姑,听着都怪异。

梁恩娟和梁恩婷同年不同命,她娘是她爹的继室,有两个同父不同母的哥哥,她爹去世之后,她娘性子软弱,两个哥嫂对母女俩并不好。她娘又生怕两个继子不管她们母女,整日里对梁恩娟耳提面命不得忤逆哥嫂,只能忍气吞声的过日子,养成了梁恩娟唯唯诺诺的性子。留兰在梁恩婷家见过她几次,对她的遭遇多有同情但也无力改变,家贫百事哀,村里像梁怀全家和睦的并不多。

文清留兰在梁怀全家门口,恰好遇到又来找梁恩婷的梁恩娟,眼睛红肿,目光躲闪,看到她们,脸上的笑意很是勉强,一看就知道在家又受了委屈才出来的。

文清与她打招呼,“恩娟姐,你也来啦,喏,树上刚摘下来的果子,有些酸,但也怪好吃的,你尝尝。”

梁恩娟涩着声音道了谢,接过文清递给她的鲜梅果,也不往嘴里送,只攥在手心里,同她们一起进了门。

家里有人,门便没关。

梁怀全和梁恩民在院子里划竹子,父子俩都闷着头,也不做交流,但配合十分默契,动作熟稔流畅,一气呵成。在他们两边分别堆放着青绿色的竹篾和白生生的竹身,削下来的碎竹枝也被清理在一旁堆成一小堆,院子里只有清脆的破竹声。

梁恩民先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嗬,文清留兰来啦,恩娟也来了。”梁恩娟比文清留兰身量都高些,但走在最后存在感较弱。

“怀全叔,恩民哥。”文清与父子俩打了招呼,把盛着鲜梅果的篮子送到他们面前,“树上刚摘的果子,虽然酸一些,但也脆甜的,给你们送些来尝尝。”

“嘿,这么水灵的果子,这时节可不多见,尝尝!”梁怀全沾着竹绿色的大手拍打两下,从篮子里捞出一个鲜梅果,也不去洗,只在衣服上蹭了蹭,一口下去,酸的龇牙咧嘴,“嗨,还真是酸,不过比红果子好吃,汁水多,解渴。”

那可不就是解渴,要不怎么说望梅止渴呢。

梁恩民听他爹说好吃,也拿了一个,同样不洗就吃。

留兰虽有些不习惯,但这些果子一无农药二无污染,顶多沾了灰尘,不洗也不是大问题。乡下人奉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入乡随俗,没得穷讲究。

“正想找你呢,你就来了,快来帮我看看。”屋子里的梁恩婷听到动静也出来了,同样是先看到文清留兰才注意到不自觉的缩在一边的梁恩娟,“恩娟你也来,也不知道哪里弄错了,总觉得有些地方的颜色不对。”

“恩婷,文清拿来的果子,你爱吃酸,自己留起来吧。”梁恩民对妹妹的宠爱可见一斑,也看出他性情敦厚,没多少心机,与两家亲近,就不把文清留兰当外人,和自家妹妹没区别。

梁恩婷拉着文清和梁恩娟进屋,又招呼留兰,“你也来,拿点心给你吃。”

非同龄人,小孩子级别的招待。

留兰知道她们要说的肯定又是刺绣的事,她不感兴趣,“屋里闷,我在院子里玩儿,看恩民哥划竹子。”

“划竹子有什么好看的?”梁恩婷也知道她对刺绣不感兴趣,“不过屋子里确实挺闷的,开了窗户才能透丝风,那你在院子里玩儿吧,小心别被竹子划了。”

留兰答应着,站在一旁看父子俩划竹子。

划了一阵,梁怀全直起身打量一番,“够用几天的了,先划这些吧。”

梁恩民也不应声,只用动作表示同意,把竹身子理顺了,铺到墙角的鸡窝上晒着。竹篾可以用来编各式各样的器具,竹身的用处却不大,多是晒干了烧火。

竹身白净柔韧,带着淡淡的竹香,而且父子俩划出来的竹身宽度厚度甚至长度都差不多,一条一条的很是规整,留兰觉得烧了有些可惜,但也不知道还能有别的什么用途。

梁怀全父子把地上的竹篾和竹身都规整的差不多了,一人拿了一把低矮的小竹椅,坐下来开始编竹器。淡青绿色的竹篾在他们的手中上下翻飞。

留兰看的眼花缭乱。

梁怀全手下不停,分神和留兰说话,“你们这果子,叫个什么名字?”

“叫梅子。”桃子,杏子,梅子,比较通俗易懂。

“梅子?这名儿好,咋个叫梅子呢?”梁恩民也插话。

“我爹说,它和梅花一样,冬月里开花,结的果子就叫梅子。”纯属胡诌,这年头没照片,沈子林也没留个画像啥的留念一下,和她说话除非托梦。但托梦这回事,换以前的沈留兰,还有可能。

“嗬,你爹就是有见识,红果子是一样,这又是一样,多少年了,都只知道吃不知道种,主要是咱不知道这是啥果子啊。”土地金贵,谁都不舍得拿来种连名儿都不知道的果子,那可是一家的生计,冒不得险,一个不好,没了口粮,全家就得喝西北风。

“我跟你说笑话呢怀全叔,我姨她们说,这果子在南边很多种的呢,咱们这儿少,才都不认得。”留兰听他说的真诚,怪不落意。

“那还不得有见识,才能认得。”梁怀全靠着一门手艺走村串店,虽然也只是在周边的村子转悠,但见识比窝在村里种地的人多一些,先前常一起喝酒聊天,对比他小几岁的沈子林很是佩服。

***********

【推荐】、【收藏】,活动一下手指就可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