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烧烤吃到过戌时末才散,个个吃的畅快淋漓,被清甜的果子酒熏红了脸。
隔天一早起床,便开始忙碌起来,李珊带着李钊和梁恩平、梁恩康兄弟把做点心用的各式器具重又清洗了一遍,又清点了准备好的各样食料,检查有没有落下的,也好提前补充。
“面粉、米粉、黄豆粉、生粉、发粉、碱粉、茯苓粉……”
“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蜂蜜……”
“红豆、绿豆、豌豆、白芸豆、芝麻……”
“桂花酱、玫瑰花酱、牛奶、奶油、奶酪、猪油、菜籽油……”
梁恩平、梁恩康核对着李珊给他们的清单,一一清点着制作点心的材料,忍不住咋舌:“原来做点心,要用到这么多东西!”
“可不是,想要做出好吃的点心,用到的东西多了去了,现在咱们在城里,买这些东西也方便了,有些东西不便宜,但做出来的点心也好吃,好吃了也能卖的贵一些,在咱们镇上,太贵的就没人舍得吃了,城里有钱人多,贵一些也有人买。再说了,就算不贵,有些东西也放不住,总不能见天的往城里跑。”李珊忙着把红豆、绿豆等泡在水里,尤其是白芸豆要跑几个时辰,煮的时候才容易烂。
“那三姨你是不是要做我们以前没吃过的点心?”被分配把枣干和红果干拿出来晾晒的李钊也凑过来。
“可是有好几样你们没吃过的,不过呢,这城里不比咱们镇上,点心铺子那么多家,我会做的,人家也会做,我做的。还不一定比别人家的好吃,人家可不就往买熟的铺子里买,不来咱们这儿买了。”李珊前些天也抽空往别家点心铺子里看过,远的不说,在芳桂斋那条街上,就有一家点心铺子,各式的点心应有尽有,花样口味并不比她会做的少,不比在镇上,不管她做什么出来都是新鲜的。
梁恩平小心地问:“那夹心棒和饼干他们该不会做吧?”
“不管什么东西。都是不会的觉着难,会的觉着容易,学是很容易被学了去的。但留兰说的也对,不怕他们学,他们学去一样,咱们就再做出另一样来,就算都被学了去。咱们的名声也传出去了,不怕生意做不好。再说真正的老招牌也不好意思明着学,和咱们差不多的或者比咱们稍强一些的,学了去就学了去吧,做生意么,都不容易。”李珊拣出一套莲蓬状的点心模子。奇怪的道:“咦,这套点心模子,留兰让做了来。也没说做什么用的,还这么深,不像是做饼干的,钊儿,你去喊留兰来问问。”
李钊连忙跑去把留兰喊了来。留兰一见李珊手边儿的点心模子,抬手拍了拍脑门。“哎呀,我都忘了,我想了一样新点心,一直忙来忙去的,忘了试试能不能行了,珊姨,我们赶紧的试试吧,好吃的话正好赶上明天开张了。”
“那就赶紧的试试。”李珊说着便挽起了衣袖,“你说用什么吧。”
“面,蜂蜜,鸡蛋,菜籽油,糖。”留兰从案上的点心材料里挑出了几样。
李珊愣了愣,“就这些。”
留兰歪头想了想,不怎么肯定地道:“先用这些试试吧。”说着捡了两颗鸡蛋磕在盆里,加进一些白砂糖和蜂蜜,且问道:“谁来打发鸡蛋?”
“我知道怎么打,我来!”李钊接过盆,费力的打发鸡蛋。
“等鸡蛋打好了,分两次筛进面粉,调成面糊,倒进模子里烤就是了。”留兰仍然是只提供想法,剩下的都交给李珊解决。
“好,忙你的去吧。”李珊也已经习惯了,挥挥手让她走。
留兰又转到前面铺子里,文氏正带着文泽、李钊和留白把各式果脯蜜饯摆出一些,用纱罩罩起来。
纱罩并非原创,但也是改良版的,主骨架是梁怀全父子做的,将白氏和文清用细纱布做的纱罩撑成一个蒙古包的形状,还用碎花布掐了边儿,点缀了细碎的花饰,既美观又实用。
自从知道自己无意间的小创意交给桑芮就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之后,留兰就一直心心念念的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由此,她又想到了前世不用的时候可以像伞一样收起来的伞式纱罩,又给桑芮写了封信,让他参考原老先生的制伞工艺研究,一心等着他解决技术性问题之后,再交由白氏和文清进行艺术上的改造,势必将小小纱罩做成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兼备的生活类艺术品,最大限度提高它的商业价值。
不过桑芮似乎对食物类的东西不怎么擅长,她要的米纸,到现在都没能做出来,好在等着红果成熟还需要几个月时间,她也不着急。
锦绣坊那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各式的布料存放在库房里,可以随时取用,也可以供给上林镇的老店。这些布料,还是从易四奶奶的娘家范家的布料行里打得货,没办法,范家占了“衣”字,名下有青州城最大最全的布料行、最大最新的成衣行,最大最昂贵的皮草行,从范家的商行里打货,也的确省不少本钱。
白氏带着秦湘、陈如雁最后一次查验了锦绣坊里的布料、绣线等物,连绣花针都特意看了一下有没有短缺。
文清仍然负责后勤工作,在后院里陪着留念和刘阳,照看这两个满地乱跑的小家伙也是一项体力活,好不容易等他们玩儿累了,头对头趴在床上将要睡着了,留念却又一咕噜爬起来,抽了抽小鼻子,“香香的。”
刘阳也爬起来,学着她的样子抽了抽鼻子,“香。”
文清也仔细闻了闻,“还真是,大概是珊姨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去看看。”留念利索的拽过自己的小鞋子蹬上,又拿了刘阳的小鞋子帮他穿上,牵着他的手往门外走去。
文清无奈的笑笑,只好跟着他们一起往前边走。
留念和刘阳手牵着手小心翼翼的跨过厨房的门槛。仰着小脸儿问:“三姨,是什么好吃的?”
刘阳也跟着问:“娘,好吃的。”
李珊低头瞧见他俩眼巴巴的小样儿,乐了,“哟,你俩鼻子怎么跟小狗儿似的,这刚烤出来就闻到啦?等会儿哈,不烫了就给你们拿。”
“好!”留念刘阳乖乖应着,自觉的搬了小凳子坐着等,一脸排排坐吃果果的期待。
“珊姨。可是好了?”留兰也钻进厨房,瞧着排排坐的两个小人儿,也乐了。“看来这款蜂蜜莲蓬蛋糕肯定很受欢迎,连这两个都引了来了。”
李珊点头,“这莲蓬样儿倒是讨巧,我还加了碎核桃仁儿,去把你娘她们都叫来一块儿尝尝。”
留兰把文氏等人都喊了来。一人分得了一个蜂蜜莲蓬核桃仁蛋糕,尝了第一口便皱眉道:“偏甜了些,我加糖加多了。”
“嗯,的确偏甜了些,不过味道还好,松松软软的。老人和孩子应该爱吃,瞧这两个就知道了。”白氏指指吃得津津有味的留念和刘阳。
“也是,我再做一次。少放一些糖,给单老师傅他们送些去尝尝怎么样。”李珊拍拍手,重又准备食材。
刘阳吃完了一个,又张着手要,“还要吃。”
“不吃了。再吃又该不吃午饭了。”文清拉着两个小人儿离开厨房,喊住留兰。“你看着他们两个,我去做饭。”
留兰只好留下来看孩子,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提议请个奶娘,好让文清腾出手来潜心研究厨艺和绣技。
等吃过午饭,大家凑在一起互相商量还有哪些没准备好的地方,并商定了明天的具体的分工:李珊负责厨房,李钊和梁恩平给她打下手,文氏带着文泽和梁恩康负责铺面,绣坊自然是由白氏带着秦湘和陈如雁照应着,留白跑腿沟通三方,留兰给自己定了个旁观者的角色,负责观察客户的反应以便后期进行调整。
“坏了,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正商量着,留兰才想起托元颂刻的印章还没有取回来呢,搬到城里这十来天,一直忙来忙去,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匆匆跑到印章铺子,竟然还是元颂在守着,她一个没忍住,又得寸进尺的让他帮忙画一幅画,自己却坐在一边,看着他低头作画的样子,也像是在看一幅画一般,只有画中的人才这般完美,也只有画中的人不需要言语,不会让人发现他的不能言语。
哎……
留兰长长地叹口气,抬眼却撞进元颂含笑的清眸里,像被他看破了心思一般,心底猛地一颤,忍不住弹跳起来,“画好了么?”这样完美的人,怎么会需要别人的怜悯。
元颂看着她略有些惊慌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竟像是听到了她的话一般,微微点头。
留兰顾不得深想,掩饰性的低头看画,画上一个女娃娃,眼睛大大睫毛长长鼻子嘴巴一小点点,不大符合当下的审美,可看到她可爱的样子却又忍不住会心一笑。如果把她的头发换成卷曲的金发,再戴个蝴蝶结,衣服换成天空蓝的洋装,可不就是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前几天一时说漏了嘴,跟文清提起了布娃娃,她就一直惦记着要做一个给留念玩儿,可惜留兰的绘画水平一直停留在抽象画的层次上,只好趁此机会找元颂帮忙。可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元颂可是能出画册的人,画这个实在是大材小用。
怕被元颂看破心思,留兰不敢多待,借口隔天铺子开业,家里忙,卷着画像揣着印章逃一般离开了印章铺子。出了巷子口,又后悔起来,想她内芯可不止十岁,哪那么容易被人看穿,可再想想元颂那潭水一般清澈见底,却又像能看穿一切的眼睛,还是不要冒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