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兰心里琢磨着文氏晚上将要说的事,一个没看住,小留念竟然颠着小碎步跑到了店外街上,连忙追上去把她抱回来,扭头却看到王实在对面书斋门口向她招手,只好把小留念交给白氏抱着,走了过去。
“刚才有件事忘了问问你了。”王实笑眯了眼,“这么大个地方,我一个人住着,也怪浪费的,我刚才收拾了一下,前边一进用作库房,我也住在前边,后边一进倒可以租出去,一边儿走前门,一边走后门,也互不打扰,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往外租。”
这个问题留兰还真没想过,之前这宅子里发生的事,已经被淡忘了,如果是整套的租,可能还好租些,只租一进,恐怕不好租,毕竟这个地段的租金不便宜,租房住的大多集中在镇北,这样想着,就如实跟王实说了。
“哎,我只当这是宁江府了,听你这么说,这事还真是不好办。”王实有些失望的搓搓手。
“不过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你也可以往牙行去问问,说不定有人租呢。”留兰原本也是安慰王实,可话一出口,脑中一动,突然想起一个人来,“桑大哥有没有跟你提过他在镇上有个朋友。”
王实一时没明白她话里的意思,随口答道:“是提过一个人,说是姓秦,是位夫子。”
留兰点点头,“不错,是他,他们家的学堂设有食堂和宿堂,现在周边村子里有好些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他们学堂读书,过了年说不定还要多收一些学子,如果宿堂住不下,还是要租房子的。这里虽然离学堂有些远,但方便学子借书看,秦夫子应该会考虑的。”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秦夫子和桑大哥是朋友,原来他学堂里的学子可以免费借书看的,只有在约定的时间内换回来就行,桑大哥跟你说过吗?”
“说过,说过,桑老板特意交代过这件事,既然这样,那过几天我去拜访一下秦夫子,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多谢你给我出了个这么好的主意。”王实忙不迭的点头,有些明白桑芮为什么特意让他带信给这位小姑娘了。
“这不算什么。”留兰又指指对面的九香豆腐坊。“如果不方便走开,对面豆腐坊就是秦夫子的岳家,也可以让他们帮忙带个话。”
王实接着又是一通感谢的话。说的留兰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个宁江府来的伙计也忒热情了些,与桑芮比简直是两个极端,她甚至可以预测到,以前总是很安静的旧书斋会因为他的到来变得热闹无比。
文氏回来。文清多做了好几道菜,天晚了关了铺门,李珊一家三口也留下来一起吃饭,看样子,文氏是真的有话要说了。
留兰原以为会召开家庭会议,可吃过饭。文氏却打发她和文清带着留念和刘阳回她们屋,文泽、留白并梁家兄弟也被赶回屋做功课,她和白氏并李珊夫妻俩却关起门来。不知道要商量什么。
“姐,你说,他们到底在商量什么?”留兰忍不住问文清。
“你都不知道,我哪里知道。”文清笑睇她一眼,继续飞针走线。她绣的是一幅扇面。一丛兰草掩映下,一只花狸弓着身子。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只蝴蝶,似乎下一刻就要跳跃而起,将蝴蝶扑在爪下,花狸、蝴蝶都栩栩如生,是白氏在留兰的建议下,仿着小狸的动作画出的一系列狸猫图,小狸在白氏的笔下、文清的针下,或静或动、或坐或卧,足有十二幅。可以预料得到,这一系列狸猫图明年夏天一上市,势必再一次引起哄抢。
文清手里基本成型的狸猫戏蝶图吸引了留兰的注意力,让她暂时把文氏等人的谈话内容放在一边,翻开日记本,继续构思新的创意。
如今的锦绣坊除了每年缴纳十两银子的租金,已经和易家没有任何关系了。经营权完全在他们手里。
自从罗扇打开市场,留兰便建议白氏把绣娘分为两组,一组由梁恩婷带领,只做平日里接到的零星活计,诸如枕套、被面之类的,不忙的时候也做香囊。另一组则由白氏亲自带着,专做扇面。
扇面的要求要比香囊高出很多,且都是白氏亲自画出来的新花样,都是成系列的,一个系列八到十二幅不等,通常是由白氏和文清做出样品,再拿到锦绣坊让其他绣娘仿照着绣制。天冷了之后罗扇的销售几乎停滞了,现在绣的扇面不过是为明年夏天做准备。
至于干花香囊,一直是由梁恩娟和余琳负责制作干花,空余时仍然绣香囊。
留兰想了半响,在新的花样子上暂时没有好的想法,她倒想提个金陵十三钗的建议,诸如黛玉葬花、湘云醉卧之类的,可惜现在还没有红楼梦。
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别处去,目前为止,干花香囊和扇面基本能维持在供需平衡的状态,可明年的需求量一旦增加,就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而且现在的绣娘里,有几个家里也是种田的,偏农忙的时候正好是罗扇的需求量最大的时候,一个临时的大宗订单,就要忙活好一阵子,临时招工又很难保证质量,今年夏天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所以要提前想出应对之策。
留兰嘴里念念有词,手里写写画画,列了个大概的思路出来,想着还要再详细计划一下才能跟白氏说,便暂时放下了笔。留念和刘阳已经头对头趴在床上睡着了,文清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去了,她太过认真了,竟然一点动静都没听到。
正想着,文清轻轻推门进来,帮留念和刘阳掖了掖被角,压低了声音道:“来,娘有话和我们说。”
留兰迫不及待的出门,文清又从对面屋子里喊来了文泽和留白,一起进了正屋。
“有件事,我们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但还要听听你们的意见。”刚坐下来,文氏便开口道:“如今两个铺子里的生意你们也都知道,说起来还算不错,但生意再好,在这么个小镇子上,能赚到的钱也是有限,我原来也想着,这样的日子也该知足了,也不图能赚个家财万贯,可前些天发生的事给我提了个醒,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的,该迎着的就得迎着,所以,我们商量了,把家搬到青州城去,把生意做大,不图荣华富贵,至少得赚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到城里做生意,可不像在镇上这么容易了,单铺面租金,就比现在多两倍,其它各样成本加起来,这两年赚的钱,差不多就得搭进去了,少不了又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提前跟你们说了,也都有个心理准备。都说说吧,你们是个什么想法。”
“珊姨也要和我们一起去吗?”留兰看李珊夫妻俩还在场,心里大概有了数,但还是问了句确定一下。
李珊笑道:“你这话说的,我不去,还能让你们往城里去享福,把我丢在这儿啊,放心吧,你们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我脚快着呢,可不能让你们丢下我。”
“那咱们都走了,镇上的铺子怎么办?”文清显是没想到文氏会做这样的决定,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轻声问道。
“这些事现在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等确定了要往城里去,再仔细商量,现在只是问你们,愿不愿意往城里去,继续吃苦受累。”文氏的神情很是严肃,被她凌厉的眼神一扫,原本还有些兴奋的文泽又缩了缩脑袋,呐呐的不敢说话了。
白氏笑道:“也不是非要吃苦受累,只不过城里的生意比镇上难做是一定的,我们先商量了两个法子,一个呢,是你们还留在镇上,守着这两个铺子,我们去城里试试,如果做不起来,就还回到镇上来。另一个,则是不管生意难做好做,咱们一起搬到城里去,吃苦也好,受累也罢,都要把生意做起来才好,你们觉得哪一个好?”
留兰看看身旁的文清,再看看坐对面的文泽和留白,三个人脸上都有些茫然的神色。
文清持家有方,生意上的事关心的很少,留白毕竟还小,文泽呢,经过这次的事成长了不少,但总要给他一个转变的过程,而留兰自己,说不意外是假的,但更多的是惊喜,只说镇上的两个铺子,这个时候离开的确不是最好的时机,但好在之前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准备,也不会因为他们突然离开就做不下去了,妥善安排一下,也正好趁着淡季做一下调整,把她刚刚做的计划执行起来,估计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番,再扫一眼文清、文泽和留白,仍然皱着眉不知道该如何才好的样子,留兰才开口道:“娘,文姨,珊姨,我倒是有些想法,说出来你们听听看看行不行。”
文氏与白氏、李珊对视一眼,点头道:“你且说说看。”
留兰蹭蹭鼻尖,“这些想法也不是刚刚想出来的,之前就想过,也记下来一些,稍等一会儿我去把本子拿来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