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深宅十年,师傅除了教她做点心,还教她一件事:少说话,祸从口出,她谨遵师傅教导,闭口做事,练得技艺娴熟,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十年,可也因此,十年里没有一个亲密的朋友。
此事不同彼时,没了顾忌,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且身边都是至亲的人,更是有话从不憋在肚子里,隔天一早,便把刘康二人路遇杨家商行的二掌柜,免了一场祸事的事跟文氏说了。
文氏听了,也是震惊不已,“还有这种事?这两个,也不说,可还伤到别的地方?”如果真伤到了,那他们更过意不去了。
看出文氏的意思,李珊连忙摆手,“没有,李明我也问过了,杨家的人一露面,对方见人多,又个个身强力壮的,大概是心虚,没敢再动手就跑了,再说他们两个皮糙肉厚的,挨个几下还能怎么地。”
文氏放下心来,神情里的愁绪却越发深了,“秦家要的东西不多,又是容易保存的,这一趟差不多就够了,可咱们这儿不行,天天开张做生意,总不能没东西卖,这一些也就能撑个大半个月。可下回去,连个做伴儿的都没有了。要不让你家刘康歇一天,明天陪我去趟朱台镇魏家庄。”
她突然提起这个,李珊一时不解,“去那儿干嘛?那可是不近,差不多能去一趟青州城的工夫了。”
“前几天咱不是打听过了吗,魏家庄有一大片果园,香柰多一些,看他们这回收回来的,想必是山里香柰不多,咱们去那边买一些也行。”
“那可不行!”李珊明白了文氏的打算,却不赞成。“那里的果子一斤少说也要贵两文,两筐差不多就得多花二百多文,多不合算?还得往山里去,咱们还能回回这么倒霉不成?不行下回让大哥二哥一起去,人多了收的也多,顶多两三天就回来了,省下那好几百文,给他们俩发了工钱都值。”
文氏觉得李珊说的也有些道理,但她的本意是不想麻烦李明,刘康还好说一些。李明不过是看在李珊的面子上过来帮忙,如果真遇上什么事,谁都不好说话。更别说把李丰和李顺也拉过来了。
她正想着怎么说服李珊,李珊却先她一步开口道:“这事儿咱也别商量了,就这么定了,晚上我就去和大哥二哥说,让他们腾出空来给帮几天忙。他们给我这个当妹妹的帮忙,还不该当的,别说他俩,秀芝有了身子,又是头胎,怎么也得让她歇一阵子养养身子。咱这儿又要开始做果脯,哪儿忙得过来,我还想让大嫂二嫂过来帮一阵子忙呢。咱还是商量商量这事儿吧。”
“你不说,我倒忘了,昨晚上和你二姐商量了两件事,你听听成不成。”文氏也想起昨晚和白氏的一番商议来,“第一件事。也是与秀芝有关的,她是歇着了。李明却见天的没少帮忙,我和你二姐商量着,以后也不用给工钱那么麻烦了,干脆从我们那四分里分出一分来,算是让他们入个人股,你觉得怎么样?”
“我想的不如你俩周到,这事儿还是你俩说了算。”李珊不甚在意的挥挥手,“只是分给他们的这一分,该从我那一份里出,哪能分你们的。”
文氏轻笑,“既然你说我俩说了算,这分谁的当然也是按我们说的,你还多说什么。”
“那可不行,我这儿就几样点心,还占个最大头,我娘非骂我不成。”李珊把孙氏搬了出来,“要不咱让老太太来分?”
“你个狡猾的!”文氏好笑地拍了她一下,找孙氏说,那结果还不是明摆着的,老太太早就认定了文氏白氏是李珊的福星,她能有今天也是托了她二人的福。
李珊露出几分得意,“也别在这儿争了,干脆一边儿出半分,谁亏了谁占便宜也不计较了。”
文氏知道争不过她,也不再坚持,“那这第二件,也和你大嫂二嫂有关。”
李珊突地一拍手,“你看看,咱们可不都想到一块去了?”
文氏乜他一眼,仔细分说道:“如今不比以前,不止芳桂斋那边不能断了,咱铺子里更不能缺了货,也不能只卖这一季,怎么也得存一些货,至少能卖到明年开春,少不了要赶着这两个月多收一些鲜果,多做一些。而且,红果子和大枣差不多也该收了,我这边人手,还真不大够。”
“我和你二姐商量着,多找些人来帮忙,去皮去核的不是多麻烦的活儿,但一定要心细,干净。工钱按天算,耽误不了家里的活。”
李珊想都不想便说:“这个不难,二嫂娘家人多,让她帮忙找几个知根知底的,这时节地里的活计差不多都忙过去了,闲着的不少。”
文氏不由失笑,“我算看出来了,在你这儿就没有难事,行,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明儿让你家刘康和李明在外面巷子里跟我搭个顶,支两张案子。”
后门巷子出入只能往东走,西头有一堵墙,墙上原来有一扇小门,但在他们搬来之前就堵死了。后来才知道,过墙便是镇上最好的酒楼得福楼,那扇小门原来是得福楼运送蔬果用的,后来从别的地方开了门,便把这里堵死了。
得福楼占地不算小,墙那边是他们存放东西的库房,前边的声音丝毫传不过来,他们也是住了好一阵子才知道墙那边是得福楼,得福楼不仅是酒楼,还兼备客栈功能,巷子另一边的墙都属于他们的地盘,听说还有独立的小院儿供给客人暂住,难怪只开了后门,平常也没见开过呢,估计是从内侧锁死的。
听说得福楼之前也只是一家单纯的酒楼,是现在的主人改造成现有的规模的,得福楼面西,除了南北和东侧带铺子的房子留了下来,其他的都被纳入了得福楼的范围。得福楼的主人这么大的手笔,到底谁却很少人知道,镇上流传的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青州城某个大富豪,其二是镇南杨家。究竟是谁,真正关心的人不多,到底与自己的生活没多大关系。
留兰倒是有些兴趣,上林镇往西南去是青州城,西北则是广丰城,往东北去过朱台镇是寿阳县城,往东南则是东宣府城,平时经过这边的客商不少,但大都多走几十里往朱台镇落脚,那也是因为之前上林镇没有符合他们要求的中高档次客栈,如今有了,倒也能截留部分客户,如此看来,得福楼的主人确实有些生意头脑,上林镇借此能慢慢发展成朱台镇那样的规模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只是留兰一时的想法,也没往心里去。她原打算借这个死角打造一个小花园,但一直没顾得上,前几天就听文氏白氏发愁要找那么多人来处理鲜果的话太挤,也不方便,便提了把死角利用起来的建议,文氏白氏这回听了她的想法,竟然没觉得奇怪,反而把任务交给了她,还按着她的要求分别让李成文和梁怀全帮忙准备道具。
这是正儿八经的培养她了。她的努力也算是得到了阶段性的胜利,因此信心倍增,能不能争取“参政权”就在此一举了。
虽然有些洋洋得意,留兰还是没忘了赶紧把她刚才捕捉到的一个细节讲出来,“文姨,珊姨,杨家的商行在青州城,为什么要把鲜果运到镇上来呀?”
李珊满不在乎地说:“天黑了赶不过去了吧,又下着雨,大晚上的路不好走。”
文氏却因此低头思虑起来,半响才道:“要我说,他们收来的鲜果应该都存在镇上。”
“存在镇上?”李珊明显不解,“那再运到青州去,多麻烦呀!”
“杨家不是有冰窖吗,看来藏冰也不是为了夏日消暑了。”
留兰在一旁差点儿拍手叫好,果然还是文氏脑子好使,经她一提醒,立马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杨家修建的不是冰窖,而是用来存放鲜果的冰库啊,这个杨家,果然是生财有道。不过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单看杨子澄那人中龙凤的外在表现,也知道他不可能窝在这么个小镇子上甘于平凡。
不否认,她也是外貌协会的,讲究的是一个赏心悦目。不管是人还是点心,唔,还有果脯。
“他们把鲜果放到冰库里?”李珊也很快明白过来,“那岂不是能多放好些时候?怪道的收那么多鲜果,我还以为他们生意做的大,卖得快呢!”
“原来放进冰库里鲜果就坏的慢呀!”留兰故意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那咱们的果脯放到冰库里是不是也不容易坏了?”
如果能行,别说是存下卖到开春的货量,卖到下一季鲜果成熟季都成。
文氏经留兰提醒,很快也想到一些事情,低着头想了一会儿,抬头笑道:“这回杨家帮了忙,怎么说我们也得上门说声谢谢,你看,要不要先给杨小姐送个信儿,如果能和杨家老爷谈一谈就更好了。”
李珊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但不等她开口,门外传来一道清亮的嗓音,却是杨子绘:
“师傅有什么事要找我爹?不过我家的事,找我爹不好使,得找我哥哥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