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332章 徐宿终乱

归义非唐 第332章 徐宿终乱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烽火连天照九州,铁衣寒甲映吴钩。”

“莫道草莽无豪杰,乱世英雄出寒流。”

咸通五年正月初十,当河淮两道兵马频频调动时,曹州冤句县内的黄巢也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叔父,这王仙芝当年不过是个私盐的杀才,如今都能拥众十万,这世道真是不对!”

黄存坐在书房内的椅子上,面露不忿。

几日前,王仙芝兵乱北上,在肃州招抚盗寇,号众十万的事情便在河淮两道流传起来。

与此同时,忠武军、宣武军、义成军、淮南军等军兵马都开始调动起来。

黄存看不上王仙芝,但却依旧担心道:“叔父,这战事不会打到冤句这边吧?”

冤句县距离宿州不过三百里,倘若战事真的爆发,那黄家恐怕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难说……”

黄巢将墨迹吹干,随后背负双手走到窗台前。

新春刚过不久,院内的积雪还堆在角落。

如此寒冷的天气,若是爆发战事而不得不举家迁徙,这实属不是黄巢想要看到的。

“叔父,这王仙芝都能号众十万,若是以您当初的善名,恐怕振臂一呼,便有数十万众随从了!”

黄存不知是什么心思,竟然用这种事情打比喻。

面对他的这番话,黄巢微微皱眉,但并未打断,而是缓缓道:“阿耶年迈,你是想让他与我们东躲西藏?”

“怎么会是东躲西藏呢?”黄存不忿道:

“如今中原都乱成什么样子了,若是有人在北边作乱,与南边的王仙芝南北呼应,届时说不定能横扫诸镇,让……”

“你这是异想天开!”黄巢打断了黄存的这番言论,随后与他解释道:

“昔年我在长安科举时,曾见过不少藩镇留在长安进奏院的兵卒。”

“且不提陇右、河西及幽州卢龙等强军,单说宣武、忠武等军便不是好相与的。”

“河淮两道八镇兵马,合兵几近十五万,即便仅有六成披甲,也足有九万甲兵。”

“即便振臂一呼能有数十万众,但也不过是数十万血肉之躯罢了。”

“你那拳头及农具,难不成能洞穿铁甲乎?”

当年黄巢在长安时,可不少与陈瑛、杨信二人交谈。

其中不仅知晓了甲胄与战阵的犀利,更清楚官军的大致情况。

“叔父,您还与陇右军有过关系?怎地没听您说过?”

黄存被挑起了兴趣,而黄巢眼见他来了兴趣,便随即说道:

“也算阴差阳错有了联系,昔年他们曾邀请我去陇右,只是我自持清高,未曾前去。”

“后来陇右军的刘节帅渐渐做大,各州亦有不少庶族子弟前往投靠,我便更不出众,未能舍下脸皮前去。”

黄巢在心底叹了口气,只觉得昔年的自己太要脸面。

倘若自己当初去了陇右,如今也不会被冤句县的小小县令威胁呵斥而不敢发作。

“您要是去了就好了……”

黄存听后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道有个在陇右军担任官职的叔父,便是冤句县的县令都得与他黄家好好说话。

黄巢没有出声,只是微微颔首。

“郎君!郎君!”

忽的,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唤声。

黄巢与黄存对视,不待二人反应过来,便见家仆闯入书房之中,连忙作揖道:

“郎君,家主遭急气攻心,于衙门晕倒被人送回,此刻正在正堂!”

“你说甚?!”

二人怒目圆睁,慌张着往正堂跑去。

十几个呼吸后,二人急匆匆跑入正堂,堂内主位坐着黄父,脸色惨白,胸脯起伏间还能听到如风箱般的粗重呼吸声。

黄父四周尽是家仆奴婢,还有医匠在为其诊治。

衙门的人已经不见,黄巢顾不得询问,急忙上前:“我阿耶如何了?!”

医匠没有着急回话,而黄父则是闭着眼睛,呼吸沉重。

虽是醒着,却不敢开口说话,好似担心自己一口气上不来。

良久之后,医匠收回诊脉的手,开始在药箱里捣鼓起来。

“按照这个方子去抓些安神的药,黄公乃是气急攻心,眼下当服用些安神的药汤。”

医匠话音落下,随后看向黄巢:“黄郎君,请随某出来。”

黄巢不语,只是跟着走出了正堂。

他虽然不懂医术,却也知道气急攻心服用安神药汤只是治标不治本。

二人走到正堂外的耳房,随后医匠才与黄巢作揖道:

“恕某直言,黄公年迈,又经此事,恐难调理……”

闻言,黄巢尽管有了准备,心里却还是抽搐了几下。

“若是能好好调理,兴许还能安心渡过此关,但刚才某听衙门的几名直白抱怨,这恐怕……”

医匠不知道该不该说,黄巢却急忙作揖:“还请先生教我!”

“黄郎君乃善人,这可使不得。”医匠连忙扶起黄巢,随后才将衙门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黄巢。

事情前因乃是诸镇因王仙芝作乱而加派赋税,而黄家被加上了三千斗官盐。

除此之外,此前答应下来的官盐价格也有所改变,每斗从五百钱,增长为六百钱。

只是两句话的事情,可黄家需要付出的钱财却要从三千五百贯,增长为六千贯。

黄家世代贩盐不假,可应付官吏和支付盐户的耗费也不少。

一口气拿出六千贯钱财,黄家唯有卖地这一条路。

黄父与王县令争辩,结果王县令却让黄家与衙门借钱。

“郎君您也知道,衙门的钱,向来不是那么好借的。”

“黄公不愿意,王县令便摔案辱骂了几句,这才导致黄公气急攻心……”

医匠叹气说着,黄巢闻言却浑身冰凉,直到片刻后才胸中隐隐燃起怒火。

王县令辱他,他可以接受,因为他这些年科举,确实耗费了家中不少钱财,也确实没有拿出成绩。

但是王县令辱他阿耶,这口气他咽不下……

“多谢先生指点,此事某已经知道了,劳先生为某阿耶跑一趟。”

黄巢作揖行礼,医匠闻言也就退出了耳房。

他素有医名,冤句县内几大庶族,每个月都有钱粮支给他,自然不用什么诊金。

“叔父!”

医匠才走不久,黄存便气冲冲的闯入耳房中,急得面红耳赤。

“王怀德那只老狗!竟然如此侮辱耶耶!”

“又怎么了?”黄巢眉头紧锁,黄存则是说道:

“他刚才遣人送耶耶回来时,与黄掌事交代,让耶耶秋收前筹够官盐所需钱粮,不然便要以贩卖私盐的罪名,对付我黄氏全族!”

“秋收……”黄巢呢喃着,脸色阴沉:“还有三个半月,来得及……”

“叔父,您不会要支给钱粮吧?”黄存心里有些慌张,接着说道:

“家中仅有四千余贯余财,若是要凑足这笔钱粮,必然需要卖出田地。”

“我们……”

黄存还想再说,黄巢却抬手打断:“他要钱粮,我给他,就看他拿不拿得住!”

不等黄存询问,黄巢继续看向他:“你且派人支取五百贯,派人去城外采买私铁,另募工匠去城西的庄子。”

“私铁一并运往庄子,我自有用……”

黄巢没有明说,但黄存也不是傻子,年轻气盛的他有些激动:“叔父,您是准备……”

“你去做事便可,莫要问话!”

黄巢冷眼看向黄存,黄存这才把话咽了下去,随后道:“可耶耶他们……”

“我知道。”黄巢眉间升起忧愁,接着才道:

“此事暂不与耶耶说,待那秋收时,且瞧那王怀德是何态度。”

“好!”黄存应下,随后便按照黄巢的指示,派人分批采买私铁,并招募三十余名工匠前往城外庄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巢安分守己,只是时不时派人打探南边的消息。

与此同时,随着各镇兵马调动,由长安发来的圣旨也送到了令狐綯手中。

“门下,以淮南节度使、司徒令狐綯……”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臣接旨!”

杨复恭将圣旨交到了令狐綯的手中,而令狐綯也接旨起身,对杨复恭作揖道:

“杨监军到来,某稍显怠慢,请杨监军勿要见怪。”

“某自然不会见怪,但某只想知道,为何诸镇兵马都已经抵达宿州边境之地,使相为何却止步于临淮?”

杨复恭面色如常,但他的话音却带着火药。

临淮县是泗州的治所,背靠白水塘(洪泽湖)。

倘若有贼军前来进攻,令狐綯便能从容乘船而走。

当然,这种事情,他是不可能告诉杨复恭的,因此他只能说道:

“此前担心监军跑空,故此在此地停留。”

“如今监军来了,某也该动身北上了。”

谈话间,令狐綯侧过身子,示意杨复恭查看衙门正堂。

杨复恭看去,却见硕大沙盘被摆在堂内。

他走入堂内,随即观摩起了沙盘内容。

沙盘囊括河淮两道,插有上百支黄旗,另有数十支黑红旌旗插在宿州境内。

“黄旗为我官军,黑红为乱军。”

令狐綯随从走入堂内,接着与杨复恭交谈起来:

“眼下诸镇兵马都已经在宿州境外集结,义成、忠武、宣武三军驻兵二万于宋、亳前线,天平与平卢六千官兵驻沂州。”

“淮南分兵三支,各驻濠州、泗州、楚州,三州所驻之兵近万五之数。”

“此六镇兵马,包围十面,可谓十面埋伏。”

“如今只等某军碟送抵,各镇兵马便会齐头并进,将贼军围剿于宿州!”

令狐綯侃侃而谈,杨复恭闻言眉头微皱,但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他算了算,河淮两道在册官兵近十五万,但如今六镇遣派官兵不过四万之数。

如此看来,各镇在册官兵的虚额恐怕不少。

不过他没有心思讨论这个问题,毕竟各镇皆有虚额,他想管也管不了。

这么想着,他便与令狐綯继续讨论道:

“四万兵马还是太少,理应让诸镇继续增兵,尤其是宣武、忠武、义成及天平四军,最少再增兵九千,凑足五万之数。”

“好!”令狐綯不假思索的应下,毕竟这又不是征召淮南的兵,与他利益不相干。

答应过后,他又与杨复恭讨论了其它细节上的事情,直到夜半才各自离去。

几日之间,诸镇便都接到了令狐綯要求增派兵卒的军碟。

一时间,诸镇不断调遣兵卒赶赴前线,而宿州的王仙芝与庞勋也自然得了消息。

此时王仙芝将各部散往宿州各县,亦或者打造甲胄,亦或者劫掠村寨,裹挟百姓,麾下部众虽然没有他所号称的十万之众,却也有六万之数。

龙脊山的庞勋在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四人的帮助下,召集了龙脊山四周的银刀军逃卒与部分盗寇。

如今他光明正大的在龙脊山下扎营,内外有近三千银刀、门雕、挟马等兵卒,以及五千多缺乏军械甲胄的盗寇。

诸镇兵马将宿州包围后,王仙芝便派人邀请了庞勋。

正月十四,庞勋率部八千南下,王仙芝则是率军北上,两军主力于宿州治所的符离县外会师。

从天空俯瞰,符离县被数万大军层层包围,其中最为醒目的,便是城外营盘的“银光”。

三千银刀军与补员过后的千余天平军在营盘内对峙,每个人都身穿扎甲,配有鄣刀及长枪弓弩。

银刀军的数量更多,气势更强,但天平军却也不差。

“簌簌……”

春风吹拂,营盘内的天平军与武宁军旌旗猎猎作响,两军将士分立两侧,气氛虽不紧张,却隐隐透着一股微妙的较量。

牙帐外,王仙芝与庞勋率部与对方会面,同时相互打量着对方,彼此的目光中都带着审视与试探。

王仙芝身后站着尚君长、尚让、柳彦璋、曹师雄、毕师铎等将领,个个身材魁梧,气势逼人。

庞勋身后则是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张琯等银刀军将领,虽凶名在外,但因长期躲藏在龙脊山中,身形不免消瘦几分,气势上略逊一筹。

王仙芝目光扫过庞勋,见他模样普通,却目光炯炯,显然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

庞勋也在打量着王仙芝,见他虽外貌中人之姿,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心中不禁暗自点头。

片刻后,王仙芝率先打破沉默,作揖示意道:“庞节帅,请入帐一叙。”

庞勋作揖回礼,语气沉稳:“王节帅客气了。”

两人并肩走入牙帐,众将紧随其后,并未发生什么矛盾。

帐内早已摆好席位,众人分宾主落座,而王仙芝麾下精锐虽少,可部众却多,自然坐于主位。

庞勋倒也识趣,没有争夺主客,而是甘心坐于客位。

其余将领见状,银刀军跟随庞勋坐在左侧,天平军尚君长等人则是落座右侧。

待众人坐定,王仙芝率先开口,语气略带凝重:

“庞节帅,如今我们虽人多将广,但甲胄军械及粮草皆匮乏,军中善战者唯有你我手中这四千多甲兵。”

“如今义成、忠武、宣武三军驻兵数万于宋、亳二州前线,天平与平卢等官兵也驻兵于沂州。”

“若是加上南边的淮南军分驻濠、泗、楚三州,我们已被团团包围,官军之数不少于六七万。”

话音落下,王仙芝观察了会庞勋等人态度,眼见几人没有怯场,这才继续说道:

“如今我们手上还能用的,便是宿州境内的通济渠漕运。”

“两都数百万军民依赖漕运漕粮,若是官军敢于进攻,我们便可以攻下符离县,切断漕运,逼迫朝廷招安我们。”

王仙芝话音落下,帐内一片寂静,都在等待庞勋回应。

只是庞勋尚未开口,他身后的许佶却便面露不喜的站了起来:“王节帅,此计恐怕不妥!”

王仙芝眉头微皱,他并不认识许佶,但也知道能越过庞勋开口的,必然是银刀军中重要的人物。

因此面对许佶的反驳,他并没有轻易生气,而是询问道:“都将有何高见?”

王仙芝的询问,让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许佶,而许佶也毫不怯场,直言道:

“若是等到官军进攻我们才动手拿下宿州各县,那我们于平原上无险可守,官军凭借精骑和马军不断袭扰,我们唯有惨败一途!”

“那都将觉得,我们两军应该怎么对付官军?”

王仙芝没有反驳许佶,因为许佶的话确实有道理,而许佶也趁机道:

“要我说,朝廷都已经把你我之流打作乱兵,如今又调派兵马围剿我们,这局面根本就不是招安,而是围剿!”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在这里讨论什么?小心什么?”

“既然是乱兵,那就做些乱兵该做的事情!”

许佶目光扫视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庞勋身上。

他有计划,但却不能经他的口说出来。

不然日后朝廷招安时,必然会因为他此番提议而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感受到许佶的目光,庞勋心里暗骂,但还是不得不站起身来,目光扫视众人:

“许都将说得对,乱兵就该做些乱兵该做的事情。”

“某提议,即日攻打符离县,以符离为治所,向外攻掠徐宿二州诸县,切断漕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