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八十七章 傀儡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八十七章 傀儡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汉城的豪格心慌的不行。

当时带兵攻进王宫,屠杀朝鲜王室,豪格可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可等到他事后冷静下来后,豪格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

朝鲜不是辽东的普通部落,更不可能和当年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时期打垮并吞并的野女真部落一样,仅仅靠着强大的武力干掉对方的首领,然后强行吞并其部如此容易。

朝鲜之国虽比邻辽东,君臣之间大多也说汉话,写汉字,可问题在于朝鲜不仅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朝鲜的情况和辽东完全不一样,再加上朝鲜立国已久,先不说李氏王朝在朝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上推到新罗、百济、高丽这些王朝,这历史就更悠久了,算起来有千年了。

对付辽东的野女真部落,豪格这么干没有问题,可在朝鲜就不行了。等到豪格把朝鲜王室几乎杀绝,又处死了一大批两班贵族后,豪格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这一次闯了大祸。

由于汉城的巨变引发了朝鲜全国的大乱,再加上阿济格见情况不对主动带兵撤往辽东,在汉城的豪格一下子就坐蜡了。

眼下豪格手中的那些兵力控制汉城还算勉强,要平定朝鲜乱局根本就不可能。其实不仅是豪格,哪怕阿济格不跑,加上他的部队也是远远不够的。朝鲜可是有三千里江山,人口更是众多,仅仅靠豪格和阿济格两部加起来不过上万人的军队要控制这个国家简直就是做梦。

豪格冷静下来后不由得后悔自己的冲动,但事都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想办法弥补,和部下商议后先给盛京那边去了奏折,说明了汉城之变的缘由,并且在奏折中为自己开脱,把责任推给了朝鲜一方。

接着,豪格下令汉城戒严,派兵掌控住汉城内外,同时控制住在汉城的朝鲜军队,通过威胁利诱把这些朝鲜军队遍成自己的附庸部队,在八旗的带领下让其负责治安。

随后豪格收拾起了王宫的残局,虽然朝鲜国主、世子、王后、王妃、王子死了一大堆,可幸运的是还有一个崇善君李澂侥幸活了下来,崇善君李澂虽然年幼,也并非嫡出,但终究是正儿八经的朝鲜王子,有他在,至少朝鲜王室还有后人。

至于被抓获的两班贵族大臣们,豪格也下令进行安抚,并亲自去见了几人。在他的威胁利诱之下,几个贪生怕死的家伙为了保命表示愿意和豪格合作,就此豪格把这些人放了出来,在自己的监视下让其接手政务,再加上所控制的朝鲜汉城军队和各衙门的衙役等,这才使得汉城渐渐稳定了下来。

可汉城一地稳定不代表着整个朝鲜稳定,汉城的巨变消息传开后,朝鲜各地一片大乱,更因为豪格所作所为使得朝鲜上下同仇敌忾联合了起来,掀起了一股反抗大清的风暴。

就在这个时候,豪格接到了盛京传来的旨意。当忐忑不安的豪格以为自己这一次要完蛋的时候,没想旨意并没让他回盛京,更没直接派人拿下自己押送自己回去。

反而,这道旨意是封自己为朝鲜总督,大清钦差大臣的,而且同时还来的还有另一道旨意,是册封朝鲜新君,也就是崇善君李澂为朝鲜新国王的圣旨。

见了这两道旨意,豪格心中的大石一下子就落了地,同时疑惑为何多尔衮没有借着这个机会处置他?要知道他和多尔衮向来不对付,两人势同水火,如果他是多尔衮绝对不会放过整治自己的这个机会,完全可以因为朝鲜乱局的原因为由问罪豪格,直接以辅政亲王名义对豪格革职,并押送回盛京。

“王爷,太后娘娘让奴婢给王爷带一句话,只要王爷戴罪立功,能稳住朝鲜,掌控住朝鲜军政大权,娘娘自然会替王爷说话。”正当豪格对此疑惑不解的时候,前来宣旨的太监轻声对豪格说了这么一番话,豪格定睛望去,觉得这个太监有些脸熟,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了。

“你是……?”

“奴婢是吴忠,是大总管的干儿子,早些年随着大总管伺候先帝见过王爷两面。”吴忠笑着回答道。

豪格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确见过这个吴忠,吴忠口中所谓的大总管就是大太监吴良辅,吴良辅当初是皇太极身边的太监首领,皇太极驾崩后吴良辅没多久更进一步,成为了大清皇宫的总管太监,是皇太后哲哲的亲信,看来这个吴忠是哲哲派来提醒自己的。

结合刚才的圣旨,豪格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知道自己这一次侥幸没事是因为哲哲替自己说了话,出力保下了自己。不过哲哲借着吴忠的话也告诫自己,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住朝鲜局势,平定朝鲜的叛乱,只要掌控住朝鲜就算戴罪立功了。如果朝鲜乱局一直持续下去,豪格没有能力做到这点的话,那么就算是哲哲也是护不住他的。

明白了缘由,豪格轻松了许多,知道最麻烦的问题总算过去了,自己总算逃过一难。同时豪格也暗暗感激哲哲,要不是哲哲帮自己说话并且护住了自己,恐怕自己这一关就难过了。

想到这,豪格还有些羞愧,虽然哲哲这个名义上的母后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大,自己也一向没拿哲哲当回事,更看不上这个女人先当了自己父皇的皇后,现在又成为大清的皇太后。可没想到,在自己遭遇大麻烦的时候,反而是哲哲帮了自己,一想到之前自己的所为和对哲哲的轻视,豪格不由得无比感慨,心中对哲哲感激不尽。

很是客气地谢过了吴忠的提醒,并让吴忠给自己带话,让他回去后告诉太后自己一定会依照太后的吩咐处置好朝鲜的事务,让哲哲尽管放心,他豪格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既然哲哲帮了他自然铭记在心,以后但凡有什么事,只要哲哲吩咐,他豪格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送走了天使后,豪格立即召集部下商议,并告知了朝廷的打算。豪格的几个部下七嘴八舌讨论了一番,乱七八糟的想法和建议都有,不过却根本没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来。

看着这些部下,豪格也不免有些头痛,他的这些部下要论打仗根本没有问题,一个个全是骁勇善战之辈,可要做政事就有些难度了,一介武夫弓马娴熟却不代表能精通政务,相比这些人,反而他豪格在皇太极时期算是在政务上历练过,比这些人强了不少。

靠这些丘八是没办法的,豪格无奈只能退而求次,把目光盯上了投靠自己的朝鲜两班贵族大臣中,经过挑选后,豪格选中了一人,这人是朝鲜先右议政姜硕期之侄姜成贤,姜氏乃高丽王朝名臣姜邯赞的后裔,但李氏王朝时期姜氏并不出名,虽然家族中出了几个官员,但大多官职并不高,姜硕期作为右议政已算是姜氏这些年最高级别的官儿了。

而且姜硕期能当上右议政是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王世子,成为了世子妃的缘故。但如今王世子和世子妃都在攻破王宫时遇难,就连王世子的三个儿子也全死了。

按理说姜成贤作为姜家子弟,对豪格应该是痛恶欲绝,可问题在于姜成贤不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家伙,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在豪格攻入王宫后,同时又对反抗的两班贵族大臣们下手的时候,姜成贤是第一批为了自保投降豪格的人之一,之后又为了讨好豪格保全其性命,更是极行谦卑之举,哪里还有点姜氏名门望族的半点尊严?更在之后豪格在俘虏中挑选人手,收编汉城的朝鲜军队和各衙门衙役稳定汉城秩序中,姜成贤更是表现的极为上心,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就此入了豪格的眼。

姜成贤是小人不假,贪生怕死也是事实,可要说能力却也不差,而且他的出身也算得上不错,虽然姜氏比不上那些世家大族,可在朝鲜也算是赫赫有名,所以挑来选去,豪格就选中了姜成贤,准备让他成为帮自己稳定朝鲜政局的帮手。

就这样豪格把姜成贤找来谈话,起初姜成贤还以为自己这些日子哪里做的不对,豪格要处置他呢。吓得这个家伙面如土色,可当听完豪格的打算后,姜成贤瞬间就来了精神,他立即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当即姜成贤毫不迟疑地就伏拜在地,朝着豪格连连磕头,大表忠心,表示自己唯豪格马首是瞻,豪格让他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必须要帮豪格安抚住朝鲜,压制各地的叛乱。

见他如此知趣,豪格也很是满意,就这样原本仅仅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判官的姜成贤摇身一变,就成了新的领议政,并兼任吏曹判书之职,加正一品大匡辅国崇禄大夫。

朝鲜的官职分为九品十八级,但相比大明的官职更为复杂些,但许多官职依旧是参考大明官职来设立的。比如姜成贤所担任的领议政就是议政府的一把手,而这个议政府等同于大明的内阁,也就是说所谓的领议政就是朝鲜的内阁首辅。

至于吏曹,这是朝鲜依照大明六部所设置的六曹,所谓的吏曹就是吏部,判书等同于尚书,吏曹判书就是吏部尚书。

如此一来,姜成贤从一个普通小官直接就成了朝鲜王朝的重臣,其官职更是姜氏两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高职,这让姜成贤笑逐颜开,简直和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走马上任后,姜成贤很快招纳了一批臭味相投的家伙,在禀明了豪格后分别把这些人安置在各重要职务上,就这样没多久,一个看似完整的朝堂结构重新搭建了起来,不管所用人如何,至少能让原本无法运行的朝政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