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七十九章 天道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七十九章 天道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孔贞运作为圣人后裔,生平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行径,哪里会对朝鲜心存怜悯,在他看来朝鲜咎由自取是活该,朝鲜的死活关大明屁事,巴不得朝鲜国上下被建奴祸害才能解恨呢。

“孔大人,您可是姓孔啊,朝鲜国虽有过错,可其百姓又何无辜?”范复粹笑着说道。

孔贞运冷哼一声道:“圣人有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更有言道: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我大明不惩其国,已是恩德,其国今日之难乃因果注定,有其因自有其果,一饮一啄自有天道!”

这话一出,众人全笑了。

孔贞运说的有理有据,而且他这番话更是实实在在。朝鲜落到这个地步是朝鲜自己作孽,怪不得任何人,假如当年朝鲜能旗帜鲜明继续站在大明这边,如何会有今天的下场呢?

朱慎锥笑了几声,目光朝着王晋武望去,到现在王晋武并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但这件事牵扯到军事,王晋武作为军方在内阁的代表,他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对于朝鲜一事,朱慎锥心中略微纠结,虽有些想法,却不知究竟该做还是不做。

想到这,朱慎锥直接点了王晋武的名,询问他怎么看待此事。

当朱慎锥问王晋武时,在场其他人都下意识地朝着王晋武望去,毕竟作为内阁阁老,军方代表,王晋武的意见极其重要,大家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王晋武向朱慎锥拱了拱手,询问道:“刚才诸位大人的话臣也表示认同,朝鲜国之所以如此的确是与虎谋皮咎由自取,而且我大明从未有对不起朝鲜国的行径,反而是朝鲜国对不起我大明。”

“从这点来看,朝鲜国哪怕再乱,甚至举国上下被建奴屠了个一干二净,对于我大明而言算不得什么。要知道自朝鲜对建奴俯首称臣起,朝鲜实际上已不是我大明的属国了,当年太祖所立的不征之国祖训不复存在,朝鲜既然站到了建奴那边,就是我大明的敌人!”

“再者,刚才孔大人提及了锦州之围时朝鲜国还联同建奴对我大明用兵的往事,由此可见朝鲜是自寻死路,今天之事完全是自找的。但臣也有不同意见,从山东水师和锦衣卫对朝鲜之变的奏报来看,目前朝鲜之所以大乱,主要原因是建奴在朝鲜大肆搜刮物资,尤其是粮草等物,朝鲜百姓粮食被建奴掠夺,其国君臣更是助纣为虐,这才引发动荡。”

说到这,王晋武停顿了下,看向众人道:“臣是武将出身,看待事务自然以军事角度入手,既然建奴在朝鲜如此行径,那么是为何呢?臣觉得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建奴国内物资缺乏的缘故,这点首辅刚才也提及了。”

温体仁抚须微微点头,这是明摆着的,要不是建奴那边因为大明的经济和军事封锁导致物资短缺,他们怎么可能用这种方式掠夺朝鲜呢?建奴也不傻,朝鲜已是建奴的属国了,朝鲜上下早就俯首称臣,而且建奴在朝鲜王都汉城有驻军,几乎掌控朝鲜的实际朝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完善稳定的朝鲜相比一个混乱的朝鲜对建奴的作用更大。

不管朝鲜国小军弱,可毕竟朝鲜也是一国啊!从国土的面积而言相当于大明的一个行省了。而且朝鲜的人口也不少,军队战斗力再差拉到战场上多少还是有点作用的,再加上朝鲜的出产物资,也能弥补建奴部分所需。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稳固朝鲜的统治,不断从朝鲜获得补充,这是一个长期的物资包括兵力来源的渠道。可现在建奴却采用了一种饮鸩止渴方式,用如此强横的手段根本不顾朝鲜承受能力搜刮物资,从而激起民变,这里面就有点说道了。

从这点来看,也证明建奴那边物资的紧缺程度已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或者说建奴那边需要大量的物资做一些军事上的准备,而建奴在军事上的行动针对会是什么方向,这想想就能明白,除了蒙古外,也就是大明了。

王晋武继续道:“臣之前得到消息,蒙古土默特部正东进察哈尔,顺宁王阿古达木领兵已进入了察哈尔西中部地区,接下来会继续向东,最终统一察哈尔。”

朱慎锥不置可否微微点头,阿古达木的军事行动他当然清楚,腾格尔兄弟是自己的儿子,蒙古那边的谋划本就是朱慎锥所安排的,而察哈尔是漠南蒙古最重要的草原,一旦控制住察哈尔,大明北方边境就再无忧患,而且在察哈尔站稳脚跟后,阿古达木还能向科尔沁等部进军,甚至直接威胁到辽东的建奴。

这是朱慎锥北方军事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目前辽东双方形成僵持,大明还没有完全把握和建奴决战而胜的情况下,以阿古达木占据察哈尔的军事行动可以配合大明从蒙古方向占据主动。

王晋武作为军方第一人,对于这个计划也是参与者之一,所以他提及此事并不意外。

王晋武继续道:“前脚察哈尔刚有变,后脚朝鲜就出了这样的事,建奴为何这样做缘由可想而知。无非就是为筹集物资应付蒙古之变,或打着在辽东继续开战,以打破我大明封锁,从而扭转局势。”

“除去这两个结果,臣想不出还有什么可能是的建奴会这样逼迫朝鲜。既然是这样,那么建奴为了本身绝对不会对朝鲜手软,而且目前在朝鲜的豪格也正是这样干的,带兵强行镇压,根本就没把朝鲜百姓当成人。”

“王大人说这些在下虽明白了,但却有些不解,还请王大人为在下解惑。”范复粹开口对王晋武道。

王晋武笑着问他哪里不解,范复粹道:“王大人刚才分析的确有理,但这都是关于建奴的分析,虽能让我等明白为何建奴会如此逼迫朝鲜,但今天讨论的是对于朝鲜国事,对此王大人又如何看呢?”

王晋武笑道:“刚才诸位大人其实有了看法,朝鲜咎由自取,有今日结果是他们自己找的。无论救朝鲜还是坐观其变,其实都无关系,关键在于我大明如何处置朝鲜,这点尤其重要。”

“处置?王大人的意思是……?”范复粹微微一惊,若有所思试探道。

王晋武点头:“自然是处置,卖父国求荣的朝鲜既然已不是大明属国,自它同建奴同流合污之后就是敌国了。自然是敌国,不就是处置么?”

“王大人是建议向朝鲜用兵?”温体仁开口问。

王晋武反问道:“为何不可?”

“对啊!为何不可?”孔贞运接过王晋武的话也问了这么一句,他对朝鲜尤为不满,更乐于见到朝鲜国彻底覆灭的结果。而且大明之所以有着数十年的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朝鲜,如果没有当年的朝鲜战争,大明怎能会让建奴崛起,更不可能弄的内忧外患,差一点崩溃了。

假如不是朱慎锥以宗室身份靖难入京,再监国执掌朝政,现在又登基为帝的话,以当初的局势包括崇祯的那些治国手段,说不定大明已经没了。

这并非是孔贞运胡思乱想,事实的确如此,在真正的历史上,大明这个时候的确名义上亡了,由于内忧外患无法平定,大明江河日下,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流寇越做越大,尤其是李自成在高迎祥死后迅速壮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而明军在缺乏军饷和粮草的情况下,又加上崇祯皇帝的胡乱指挥,最终一败再败,导致兵临城下。

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最终结局就是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吊死,而随着崇祯皇帝的自尽,大明实际上就亡了。李自成入京后匪气不改,闹得京师乌烟瘴气,又因为纵容部下贪图美色逼反了本已投降的吴三桂,从而引发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举。

接下来是什么情况都在历史书上写着呢,北方半壁沦陷,南明苦苦支撑了数十年最终彻底覆灭,华夏衣冠不再,自此华夏大地进入了一个长达三百年的黑暗苦难时期。

这些的缘由所在就是因为朝鲜战争,大明为朝鲜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了这么一个结果,怎能不让人心寒?

孔贞运巴不得朝鲜这种国家灭国,对于王晋武针对朝鲜的意图更是表示举双手赞同,在他看来这等无耻小国根本就没存在的必要,灭就灭了,而且灭掉朝鲜对大明非但没有坏处反而有好处。

既然建奴意图从朝鲜获得物资,一旦大明控制住朝鲜,那么等于把建奴对外物资来源最后一环也补上了,就此建奴再可能从朝鲜得到半点物资,如此一来建奴想依靠自身满足需求根本就不可能,为了维护统治只能发动对大明的战争,打破封锁。

而大明今非昔比,哪怕辽东军队战力野战不如建奴,可依托城池作战只要守得严实建奴也拿大明没有办法,长久以往,根本不需要和建奴决战,困都能困死建奴了。

当孔贞运提出自己的看法后,众人不由得都动了心,如果能就此拿下朝鲜,并且最终赢得辽东战场胜利,彻底解决建奴之患的话这可是大功一件啊!作为臣子,他们都已当官当到了大明顶尖的程度,内阁阁老的身份是普通官员无法相比的,可就算这样一旦这件事做成,所有人可是能够青史留名的,这样的诱惑是谁都无法抵挡,哪怕作为首辅的温体仁也是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