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压榨朝鲜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压榨朝鲜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多尔衮的这番话打动了哲哲,封奇塔特为多罗郡王,如此一来科尔沁无论在蒙古还是大清的地位就完全不同了。而且腾格尔兄弟已被大明封王,既然大明可以册封蒙古亲王、郡王,那么大清皇帝为何就不行呢?

一旦奇塔特成为多罗郡王,那么他在蒙古的地位就急剧提升,而且也能直接代表大清在蒙古的意志,这对于大清而言是件好事。同时这对科尔沁包括奇塔特本人也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哲哲本人就是科尔沁出来的,自己娘家人的地位提升,她的脸上也有光彩。

“睿亲王的这个建议不错,范先生以为如何?”哲哲心动之余朝着范文程问道,范文程哪里不明白哲哲的心思?当即表示赞同。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范先生替哀家和皇上拟一道旨,再由睿亲王以辅政亲王名义正式下诏,册封奇塔特。”

“嗻……。”

范文程应声道,目光朝着多尔衮看了一眼,见多尔衮没有反对的意思他来到一旁,研磨提笔很快就写了一道圣旨,然后念给了哲哲和多尔衮听,两人听完后微微点头表示没有问题,范文程这才把圣旨先给哲哲,哲哲取来玉玺盖上,随后交给了多尔衮。

“睿亲王,后续的事就由你去办了。”

“娘娘放心。”多尔衮笑着点头。

哲哲又道:“虽察哈尔一事暂且依睿亲王所说如此处置,可目前我大清的物资缺乏问题却要尽快解决,不知睿亲王有何办法?”

多尔衮正色道:“以往这种情况无非以战养战,但如今大明那边换了皇帝,眼下的新皇不是泛泛之辈,继位后整顿军务,稳定内部,出手颇有章法。现在辽东的明军也不同往日,自锦州之战后做了多番调整,眼下祖大寿、吴三桂等人在辽东严阵以待,防范我大清。”

“如这时候开战,以我大清军力虽能胜明军于野战,可如果大明坚守城池不出,这仗就有些难打了。当年先皇围困锦州就是如此,如不是没好办法攻下锦州,先皇怎会仅施以围困之策呢?而且别忘了,皮岛现在也在大明手中,如我军进攻辽西,皮岛的明军包括其水师必然蠢蠢欲动,到时候两边夹击,势必无功而返。”

“尤其是现在我大清物资不足,更无法支撑长久之战,首要的就是要解决这个物资问题,再想办法突破辽西走廊,进攻明军薄弱之处,以点破面,这样才有几分胜算。”

“既然娘娘问起本王对物资缺乏的问题,本王也没太好的办法,所以本王想来想去也能有一处可缓解我大清……。”

说着,多尔衮抬手朝着东方指了指。

“睿亲王指的是朝鲜?”

“正是!”

多尔衮点头道:“目前从大明获得物资不太可能,从蒙古下手也非正途,毕竟蒙古各部是我大清盟友,蒙古人自己物资本就不足,一旦发兵掠夺蒙古非但弄不到什么东西,反而会使得蒙古各部离心离德。”

“所以唯一可下手的也就东边的朝鲜国,当年先皇派兵攻占朝鲜,其意也是看上了朝鲜国能为我大清所用的缘故。而且之前先皇谋划再攻大明的策略中,朝鲜同样是重要一环。”

“以朝鲜国力补我大清所需,以朝鲜物资充我大清之不足,如此一来就能缓解我大清目前问题。只要物资问题解决,那么我大清就没了后顾之忧,接下来无论是联合蒙古各部和阿古达木开战还是继续进攻大明,都多了几分把握。”

多尔衮的建议让哲哲连连点头,对他这个办法还是很认可的。而且多尔衮说的也没错,当年皇太极还在的时候就几次从朝鲜搞来物资,以弥补大清的物资不足。

既然皇太极当时可以这么干,为何现在就不能做呢?而且朝鲜一国已被大清打断了脊梁骨,臣服于大清了。大清在朝鲜汉城还有驻军,朝鲜国的君臣都在大清的控制之下,大清要在朝鲜干些什么,这些朝鲜人保证半个屁都不敢放,至于献出些物资粮草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一旁没有说话的范文程却微微皱起了眉头,范文程不否认朝鲜对大清的作用,当年皇太极进攻朝鲜并受其所用,的确是存着以朝鲜国力补大清不足的打算。

毕竟在大明的封锁下,大清没有太多选择,所可以选择的突破点无非就是三个,一个是大明,一个是蒙古,最后一个就是朝鲜了。

至于大明,假如能打赢肯定是要打的,大清的建国和崛起不就是建立在和明军的多年战争之中么?至于蒙古,这可是大清的盟友,拉拢蒙古人为大清所用,驱使蒙古骑兵为大清作战,这是努尔哈赤时期就确定的战略手段,而且这个手段从目前来看一直实施的不错。

而最后一个朝鲜就更不用说了,朝鲜国三千里江山,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都不算少。而且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一直有小中华的称号,朝鲜李氏立国两百多年,国家相对比较稳固,再加上朝鲜虽土地贫乏,可无论从生产力还是耕种等各方面来看,却要比大清强上许多。

这么一个小国就在大清边上,大清怎么能视而不见?何况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早些年一直跟随大明和大清交战,双方本就是对手,从朝鲜下手不仅能斩断大明在辽东的一条臂膀,更能打服朝鲜为己所用,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就这样,皇太极盯上了朝鲜,在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皮岛明军不足为患的情况下果断派军队征服朝鲜。

由于没有大明的插手,征服朝鲜的军事行动很是顺利,朝鲜很快投降称臣,大清就此控制住了朝鲜,并借朝鲜之地拿下了毛文龙曾占据的皮岛,还收降了一大批明军为己所用。

朝鲜臣服后就成了大清的属国,皇太极派人在汉城驻军,控制住了朝鲜上下,这些年从朝鲜那边弄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朝鲜对大清的作用是极大的。

现在继续向朝鲜伸手,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大清物资来源就这么几个地方,朝鲜是最好的选择。但范文程担心的是之前皇太极已经搜刮了一次朝鲜,那一次搜刮让朝鲜元气大伤,朝鲜可不是大明,朝鲜国小民弱,自己就没多少家底,几次三番的搜刮朝鲜,朝鲜人承受得住么?假如继续压榨朝鲜,万一……?

想到这,范文程心中不由得担心起来,但当他目光悄悄朝多尔衮和哲哲望去后,原本想说的话却又强按了下去。范文程又不傻,在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不是扫兴么?而且他当的是大清的官,拿的是大清的俸禄,朝鲜管自己何事?就算这样干估计会激起朝鲜民变,可以大清的军力要压制民变并不难,只要能解决目前大清的物资问题,朝鲜人的死活管他屁事?何必自找麻烦?

多尔衮建议从朝鲜那边弄物资,这个办法得到了哲哲的认可,商议之后哲哲决定此事由多尔衮安排处置。

这一次召见仅仅过了两日,多尔衮就以辅政亲王的名义下令,着手从朝鲜搜刮物资,并且表示朝鲜虽然有大清的驻军在,但也要考虑到这一次物资搜刮的重要性。为确保这点,大清必须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防范皮岛那边的明军插手朝鲜事宜,所以多尔衮提议由豪格领兵去朝鲜办这件事,一方面压制住朝鲜君臣,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大明那边的反应。

多尔衮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八旗勋贵们对于大清目前的情况也都心知肚明,眼下大清的物资缺乏的确迫在眉睫,通过这种手段从朝鲜搞物资是大家全都赞同的。

至于派谁去,既然多尔衮提议豪格去这也没问题,豪格身经百战,打仗方面是一把好手,而且他的身份和地位又高,坐镇朝鲜完全有这个资格。此外大家心里也明白多尔衮对豪格的不待见,觉得多尔衮是想借这个机会把豪格打发出盛京,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豪格同样也是如此,在盛京呆着他浑身不自在,这些日子多尔衮三天两头找自己麻烦,豪格虽然不怕他,可也难受的很。现在有外出领兵的机会,而且是去朝鲜这样的地方,豪格怎么可能拒绝?就这样豪格以大将军的名义领兵前往朝鲜,现驻扎汉城的阿济格及其部下拨归他指挥,再加豪格所率的精锐八旗,抵达汉城后直接就成了朝鲜的“太上皇”。

豪格到了朝鲜后第一时间就找上了朝鲜国王李倧,提出了大清的要求。得知大清开出如此离谱条件后,李倧心中暗暗叫苦,要知道之前皇太极驾崩前已经搜刮了一次朝鲜,那一次把朝鲜折腾的够呛,要不是李倧强压,朝鲜内部就大乱了。

眼下不到两年的时间,朝鲜元气还没恢复了,大清又要来搜刮了,以朝鲜的国力如何能承受得起这样三番五次的搜刮?这不是要了自己老命么?

可面对豪格,李倧却丝毫兴不起反对的念头,只能窝窝囊囊表示会按照豪格的意思尽量去做,而豪格对李倧的态度不仅强硬,更是蛮横,丢下几句威胁的话后扬长而去,等豪格走后李倧更是暗暗叫苦,又不敢违背豪格的命令,只能召集臣子商议此事,尽量满足大清的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