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明内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明内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紫禁城的文渊阁。

这里是大明内阁中枢所在地,早在永乐时期,内阁日渐权重后就由最初的皇帝秘书机构转换成了大明政治中枢决定机构,等到仁宣时期,内阁真正成型,文渊阁也成了内阁的正式办公场所。

大明内阁除去内阁首辅、次辅和其他阁老外,还有不少内阁属官在这办公,这些属官一般都是以编修、检讨、讲侍等身份在内阁进行一些辅助工作,此外还有负责抄写和传递文件的低级官员,这些都是必备的。

要知道大明内阁等同于后世的中央政府,全国上下大小政务每日送至内阁的不知有多少,这些政务都需要内阁进行整理后分别处理,然后交由司礼监递交皇帝后最终批红行文决定,假如仅靠内阁几位阁老来处理这些政务,恐怕阁老们早就活活累死了。

在文渊阁的办事房中,除了一楼的大办事房是公用,由属官等进行初步整理外,还有其他一些包括二楼的办事房。这些办事房都是内阁阁老的专用办事房,其中首辅、次辅一人一间,其他几位阁老是两人一间,由东到西连着。

在靠最里面的一间,是首辅洪承畴的办事房,房间并不大,相比普通的书房还略小些,而且里面的设施也很简单,除了几个书柜和一张较大的书桌外,就没其他多余的家具了,此外靠近里面的位置有个盘坑,冬天时候可以生火取暖,再有就是堆了不少文件和档案等等。

可就是这样一间普普通通的房间,却是大明中枢内阁首辅的办事房,大明许多重要的政务决定大部分都是在这间房间中产生的。

当年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都曾经是这里的主人,而如今洪承畴也成为了这新的主人,走上了他人生仕途的巅峰。

洪承畴以进士出身,早年在刑部任职长达六年时间,从刑部主事一直干到员外郎,直到天启二年才外放为官,因为在浙江提学佥事的职务上做出成绩,被朝廷所器重,随后步步高升,先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后在天启七年升陕西督粮参政。

天启驾崩后,崇祯皇帝继位,对阉党进行了严厉打击,导致朝廷上的局势大变。这时候的洪承畴因为早就外放幸运地没有卷入其中,之后又因为陕西民变,三边总督杨鹤被包围,洪承畴以参政身份出兵救援,击退流寇斩杀对方三百余人,就此崭露头角。

之后洪承畴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延绥巡抚,令其平定叛乱。由于洪承畴平叛有功,几年后再次升官,坐上了三边总督之职,等到后来朱慎锥靖难入京,大明就此变天,洪承畴是个聪明人,并没卷入朝堂之争,更没介入皇权更替,在他看来只要大明还是那个大明,皇帝换来换去只要还是朱家人就没问题,他忠于的是大明而不是某人,何况这种事当年朱棣已有先例,洪承畴熟读史书,当然清楚置身事外的道理,何况他当时已是封疆大吏,大明内部流寇四起,无论谁坐在皇帝这个位子上,只要他洪承畴自己不作死,皇帝必然会重用他。

之后的情况也正如洪承畴所想的那样,朱慎锥上位后非但没有动洪承畴,还对他多有倚重,而且在之后朱慎锥不仅给了洪承畴不少赏赐,更给了他足够的信任。

洪承畴也以他的才能回报了朱慎锥,和孙传庭合作一举歼灭了高迎祥,接着再按照朱慎锥的战略计划举兵南下,联合中原明军各部对流寇进行围剿,最终一举解决了大明的内患。

大明内患平定后,洪承畴因功升官,由陕西调任湖广担任总督之职。大明设置湖广总督这个职务和之前的三边总督不同,三边总督是临时职务,仅仅负责大明陕甘三边的军事,而湖广总督却是湖广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比布政司和巡抚还大,直接向皇帝负责,妥妥的封疆大吏。

在湖广任上,洪承畴一干就是三年,成绩卓然。之后朱慎锥因为福建的郑氏集团原因,特意把洪承畴调任新设的闽浙总督职务。去了闽浙后,洪承畴很明白皇帝把他放在这个职务上的用意,更清楚郑氏集团的危害,洪承畴到了福建后也没辜负朱慎锥的厚望,三下五除二仅仅一年时间就彻底瓦解了强极一时的郑氏集团,为朝廷稳定地方,解除郑氏武装立下大功。

可以说洪承畴这些年来立功无数,官也是越做越大,但他却没想突然首辅的这个位子会从天而降突然落到自己的头上。虽说洪承畴很有自信,更觉得自己终究可以入阁和位极人臣,可却从没奢望到一进内阁就当首辅的地步。

要知道洪承畴虽功劳不小,但和他功劳差不多的人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暂且不说,就说辽东总督孙传庭就丝毫不差于他。洪承畴虽比孙传庭科举早了一届,但两人的仕途相差不多,而且孙传庭无论从政绩还是军事方面就连洪承畴也是佩服不已的。

洪承畴和孙传庭共事过,深知孙传庭的能耐。两人的功劳接近,官职也相当,更重要的是孙传庭和皇帝的关系却不是洪承畴能比的。大家都知道王晋武的妻子是孙传庭的妹妹,而王晋武又是当今圣上的表弟,而且据说孙传庭早在多年前就认识皇帝了,那时候皇帝还只是区区一个宗室呢,如此来看,孙传庭简在帝心,是皇帝未起事的班底之一。

哪怕洪承畴自认天下英才,却也不敢说在这方面能压住孙传庭,所以洪承畴一直觉得自己入阁问题不大,可要当首辅恐怕要一点点慢慢升上去了,至少也要等孙传庭先成为首辅,任期满后才能轮到自己,可洪承畴万万没料到这一次内阁换届,皇帝居然让自己直入内阁当了首辅,反而呼声最高的孙传庭却连内阁都没进。

一步登天,让洪承畴意外之余更是惊喜,同时也对皇帝感恩无比。当了首辅后,洪承畴自然兢兢业业,力求能成为名臣而留名青史,但他进入内阁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内阁和自己所想的略有区别,相比之前内阁,现在的内阁的权力不仅被削弱,更被分权了。

在之前,内阁一直都是朝廷的三驾马车之一,而这三驾马车分别是内阁、皇帝和司礼监。可自朱慎锥登基后,就不断调整大明的政治结构,不仅削弱了司礼监的职权,同时也削弱了内阁的职权。

首先就是内务府的设置,内务府当初设置的时候是作为皇宫内廷机构来的,并不同外朝直接联系,而且内外朝泾渭分明,相互不统属。

但在这些年来,皇帝不断增加了内务府的职权,渐渐通过内务府拿走了关于工部、户部的部分职权,再加上皇家银行的设置和借着贸易和开海的便利,内务府的地位渐渐提升,内务府又从最初的总管转为设置专门的大臣,由朝廷重臣兼任,现在内务府大臣就是徐宪成,徐宪成不仅为内务府大臣,更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职务,再加监察司一直由徐宪成管理,他的职权真要论起来可比六部尚书还大。

除去内务府外,还有新设置的总理衙门。皇帝用总理衙门承担通商口岸的筹建和海关的设置,在总理衙门内设置了多个部门,这样一来不仅有些部门职能和六部中的不少部门重叠,再加上通商口岸的设置不归于地方管辖,直接由总理衙门负责,如此更给总理衙门增加了权力。

此外,海关方面还取代了户部的职能,等于把税赋中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总理衙门手中。另外还有铸币司的设置等等,这些都是从原有部门中整合和重新归属的,而它们的职权却又不在朝廷六部中,不是在内务府就在总理衙门,又或者其他新设置的机构中,如此一来也影响到了内阁原本的权力。

洪承畴在政治上的眼光是绝顶的,之前他没入内阁时或许没在意这些,但现在当了首辅后洪承畴瞬间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私下里,洪承畴不得不感慨皇帝的手段之高明,之前大明历代皇帝都是通过内阁、皇权和司礼监三者之间大搞平衡,以此来驾驭朝政。

可偏偏他们现在这位永明天子却是不一样,直接颠覆了原本三足鼎立的现象,在原来的基础之外增设了内务府和总理衙门这些机构,从而来分内阁包括六部的职权,再以皇帝的身份进行操控,把这些权力理所应当地归于皇帝手中,这样一来内阁和六部的职权就大大减弱了。

当洪承畴看明白后,心中感慨之余也不由得有些黯然,因为这样的话他这个内阁首辅的权力就大不如从前,这对于一心想成为名臣的洪承畴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聪明如洪承畴当然不可能去和皇帝夺权,作为臣子的他很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而且当今圣上可不是崇祯皇帝,更不是当年的天启皇帝和万历天子,这是和成祖朱棣一样通过军事手段上位的狠人,在这样的君王手下,洪承畴可没这些心思,而且他也知道朱慎锥是一个英主,哪怕内阁的职权削弱,以目前大明蒸蒸日上的情况,自己依旧有机会成为名臣。

这一日,洪承畴和往日一样在内阁办公,在他面前摆着厚厚的文件,这些文件都是从各地送来,并先由属官进行整理过的。正看得聚精会神呢,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洪承畴下意识抬起头,半开着的门那边只见一人匆匆进来,急切就对洪承畴道:“首辅,刚加急送来的消息,云南那边出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