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汤秀才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汤秀才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说的没错,黔国公一脉不算真正的勋贵而是自家人,毕竟沐英最初可是叫朱英的,当年太子朱标、晋王、秦王等更是以兄长待之,感情深厚,从这层算起来,沐天波可是朱慎锥的晚辈。

拉着沐天波坐下,朱慎锥和颜悦色同他闲聊了起来。

聊天的内容起初大多都是些家事,这让沐天波心情放松了不少,聊了片刻,沐天波突然想起什么,对皇帝说自己从云南来京给皇帝带了些礼物,不过云南比不上中原,只是一些土特产。

把随身携带的礼单递上,朱慎锥笑盈盈地接过翻看了一下,里面的确都是些云南的特产,当然还有沐天波特意准备的其他一些东西。

“这些年云南各司可稳定?”

“回陛下,云南各司情况还好,有臣在云南,这些土司对朝廷不会有问题。”沐天波略有骄傲地回答道。

云南一省和大明其他省份有些特殊,自前元起,云南就形成了半独立的状态,由于前元的政策再加云南特殊的地形和民族结构,地方势力极其强大,等元末明初时期,逃入云南的元朝梁王在此盘踞,不仅不投降还杀了太祖派去的使者,挑动地方少数民族对抗大明,最终还是太祖派傅友德为主帅,蓝玉和沐英为副将,统兵三十万进攻云南,最终解决了梁王问题。

可等到前元在云南的政权被灭后,云南的根本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境内各地少数民族叛乱时有发生,之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云南统治特意让沐英带兵留在了云南,这也是沐家世代镇守云南的由来。

而在这两百多年中,历代黔国公都在做稳定云南这件事,采取军事和安抚并用的手段压制云南各族,再加上大明前后陆续向云南移民三百万,从而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

虽说如今云南的汉人经两百多年的时间繁衍生息,再加上和当地土族多有通婚,情况大为好转,可要真正解决土族问题却没那么容易。所以鉴于这个情况,大明在云南的统治是采取朝廷设立的布政使司和地方土司结合的方法,云南一地除朝廷设置的官府外,还有被朝廷认可的地方土司政权存在,而后者在地方相当于土皇帝的存在,手中不仅有地有人还是有兵,表面上对朝廷恭敬,但实际上这些人却没太多谦卑和敬畏,一旦有事,或者利益驱使,这些土司往往就会爆发叛乱,这么多年中类似情况不少,被历代黔国公处置和灭掉的土司也不知有多少呢。

朱慎锥刚才所问的各司自然不是承宣布政使司,而是当地的各土司情况。见沐天波谈及此事神态轻松,言语中对土司不屑一顾的表情,心中轻叹了一声,微微摇头。

“陛下?”见此,沐天波有些疑惑,这些年相比中原云南因地理位置风调雨顺,并没遭受什么天灾,而且他以黔国公身份坐镇云南,手中掌控军权,各地土司对朝廷也是恭恭敬敬,可皇帝的表情却明显对自己所言不以为然,这又是为何?

“你看看这个。”朱慎锥从一旁取出个折子递了过去,沐天波连忙接过,翻看后一看才知道这个折子是锦衣卫的密折,但里面的上折人姓名已被糊去。

仔细看里面的内容,看了没一会儿沐天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凝神想了想开口询问:“陛下,此折……?”

“此折正是如你所见,是锦衣卫前些时日送来的。”朱慎锥淡淡说道,伸手朝着折子点了点:“折中所言之事,你难道没有半点察觉?”

“这……。”沐天波迟疑了下,开口道:“武定土司吾必奎臣早就有所防范,此人的确桀骜不驯,依仗自己实力在各土司中最强,对朝廷并没多少忠义可言,前些时日臣的确得到消息,吾必奎似有异心,臣已调集兵马严加防范,一旦此人真敢起兵作乱,臣定叫他有来无回!”

说到这,沐天波顿了顿,面露疑惑道:“但这沙定州却一向对朝廷恭敬有加,臣来京之前还见过此人,不瞒陛下,吾必奎的异动最早就是沙定州举报给臣的,以此可见他对朝廷的态度。但要说他也有异心,会不是搞错了?”

微微摇头,朱慎锥问道:“你离开昆明来京师之时是怎么安排沙定州的?”

沐天波当即回答了这个问题,告诉皇帝他让沙定州严密监视武定土司吾必奎的举动,同时还安排了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等部配合。

这些土司和蒙自土司沙定洲一样都是云南地方较为汉化,而且也比较忠于朝廷的土司,而且还都算是沐天波这边的亲信土司。他们的实力不弱,手中的兵力也不少,沐家能坐镇云南这么多年,除了作为黔国公和征南将军掌控兵权,实任云南总兵外,靠的就是所收服的这些土司的帮助。

云南情况特殊,要有效统治仅靠官府是根本不行的。土司的力量在云南当地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云南地形高山丛林密布,不比中原,朝廷想完全靠武力征服也不可能。一旦朝廷出兵,这些少数民族直接往山中一躲,朝廷的兵马几万人进入大山别说打仗了,连生存都是个难题。

所以大明要真正掌控云南,是没办法离开这些土司的。只有以夷制夷才能稳定云南,通过这些土司的影响力对云南进行统治,这也是大明两百多年来的在云南的特殊政策。

“其他人暂且罢了,但这沙定州你需小心防范。此人可用,却不能大用,尤其是不能给他趁虚而入的机会,一旦有异常,需果断下手处置,千万不可大意!”朱慎锥认真提醒道。

沐天波连连点头,口中称是,但朱慎锥却看出来他的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而且觉得锦衣卫对沙定州的判断有误,在他看来沙定州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有问题。

对于他这个反应,朱慎锥心中实在是有些担忧,他认真交代沐天波不可大意,需小心才是。而且根据锦衣卫的汇报,沙定州去年刚娶了一个妻子,他这个妻子来头可是不小,是阿迷州土司普名声的遗孀万氏,万氏改嫁给沙定州后,普名声生前掌控的阿迷州土司的土地、部属全归了沙定州,由此一来沙定州的势力大增,手中掌控了两个土司的部属和地盘,成为了云南地方土司实力最强的一支。

这也就罢了,关键在于万氏有个妹夫叫汤嘉宾,此人乃临安府的生员,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居然去了云南,还娶了万氏的妹妹。这个汤嘉宾虽只是一个区区读书人,但其人却不简单,而且在沙定州娶了万氏之后,汤嘉宾摇身一变就成了沙定州的谋臣,一直帮着沙定州出谋划策,极为受其信任。

按照锦衣卫的密报,这个汤嘉宾不是泛泛之辈,在沙定州身边所图甚大,这些日子一直不知在暗中谋划什么,而沙定州也对汤嘉宾言听计从,信任有加。假如两人分开的话,朱慎锥倒不担心,沙定州虽是土司,可说白了也就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头领罢了,区区一个土皇帝哪怕就是土司见识也不大,凭其能力和眼光做不出什么事来。

至于汤嘉宾,一个生员,他这样的人在大明可以说多如牛毛。而且常言说的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汤嘉宾一个手无博鸡之力的读书人想要靠自己也做不出什么名堂。

但两人如此一结合就明显不对了,一个能武,一个能文,一个有地盘有兵,另一个有想法,何况现在沙定州实力大增,汤嘉宾又有野心和谋划能力,双方在一起的效果远大于一加一,不得不让人心生警惕。

读书人投效异族为祸的例子可是不少,名气最大的有三人。

第一个就是西汉时期投靠匈奴的中行说,中行说虽是宦官,却同样也是读书人,因为被汉朝指定作为和亲的一员送往草原,本就不想去塞外生活的中行说无奈,怀恨在心的他为了报复汉朝主动投靠了匈奴,并成为了两代匈奴首领的谋臣,帮着匈奴进行改革制度,完善军制,更多次出谋划策攻打汉朝,采取武力掠夺政策和占领,使得匈奴成为了中原的心腹大患。

第二个人就是唐初的赵德言,这人在大唐郁郁不得志,为了出人头地主动投靠了突厥,并被颉利可汗看中,成为对方的心腹。

在突阙,赵德言用其所学帮着颉利可汗强化中央集权,把汉人的一套行政体系搬到了塞外,从而使得突阙在短时间内强盛。甚至赵德言还建议颉利可汗称帝,利用儒家学术来影响突阙各部,妄图和大唐争夺天下,以取而代之。

至于第三人就是前不久因沈阳被破自杀的范文程了,同样作为一个汉人,而且是名臣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主动投靠建奴,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和福临三朝的元老亲信。

相比普通建奴,范文程在辽东给大明带来的危害更甚。也正是因为范文程的出谋划策,使得建奴在崛起后飞速发展,帮着皇太极完善了八旗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最终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领兵攻进长城,这些事背后都有范文程的影子。

有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对于汤嘉宾这个人的出现和在沙定州身边的身份和地位,如何能不谨慎?在朱慎锥看来,一个好好的生员,而且还是临安府的生员不在家乡安分读书却不远千里跑到云南,成为沙定州的谋臣,这个人绝不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