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索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索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敏澄和孙镐聊了许久,针对出海就藩的事一直谈到深夜,这才依依不舍结束了这场谈话。

经过这场谈话,朱敏澄许多被困扰的问题一一被孙镐所提出的建议所解决,仅从这点来看,孙镐虽然读书不成,但其能力却是不差,更坚定了把孙镐拉进自己手下的想法。

可惜孙镐接下来要守孝三年,暂时无法跟着朱敏澄半年后前往新大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不过朱敏澄已对孙镐承诺,只要孙镐愿意来,他的左长史之位永远是孙镐的。

翌日,朱敏澄离开了高阳,临行前还拉着孙镐的手叮嘱了对方几句,这才不舍道别。

从高阳回京花了两天时间,等到了京师后朱敏澄先去乾清宫复命,告知了朱慎锥高阳一行的情况。

事毕后,离开乾清宫的朱敏澄就急忙去找了已在总参议府挂职实习的太子,在他的请求下,太子帮他调阅了李定国的信息,但得知这一次辽东之战李定国并没参与,而他早在高杰担任蓟州总兵之前就已调任去了江西后,朱敏澄就更高兴了。

几天后,乾清宫的偏殿。

朱慎锥看着手里的两封奏折(信件)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这个世界居然如此之巧,自己的儿子朱敏澄给他老爹自己上了一封奏折,请求在俘虏的八旗中挑选部分精锐白甲给他,作为宋王的护卫使用,由他带着前往海外封地。

朱敏澄在奏折中说的明白,如今辽东战事已经结束,大量八旗兵被俘和投降,所谓的大清已经完了,朝廷目前对辽东后续的处置也即将开始进行,未来的几年中这些八旗兵包括女真人都会逐步迁出辽东打散后在大明各地安置。

其中普通女真人还好,毕竟他们的安置除了留发异服后再改名换姓,然后散到各地由当地官府负责就行了。而且现在的大明除江南外土地并不缺,由于之前流寇的缘故,西北包括中原大片地区因为人口数量跌落,大量土地更成为了无主之物,朝廷在平定内乱后就对这些土地进行了重新编册,除部分分给了回到家乡或者移民的百姓外,大部分已都成了官地。

把这官地拿出来部分分给安置的女真人,再以家庭为单位分头安排在各村各镇,这里安排几户,那边安排几户,区区数十万人如此安置很容易就打散了。可那些八旗精锐却是不同,这可是建奴最能打的军队,而且因为建奴八旗的政策缘故,这些八旗兵从当兵一日起就不再从事生产,他们所会的仅仅只是打仗和杀人,至于其他一窍不通。

如果把这些八旗兵编入军队,固然能增强大明军中的战斗力。要知道八旗的骁勇是众所周知的,新军之所以能和八旗直接对抗不落下风,甚至能胜之,靠的是严格的训练和精锐的火器而不是个人武勇,如单以武勇来说,八旗兵称雄天下丝毫不为过,假如把这些八旗兵转变为明军,朱慎锥实在担心未来有一天这些人中再冒出一个类似努尔哈赤的人物来。

这点绝对不能不防,哪怕八旗再能打朱慎锥也不可能这么安排。所以和普通女真人一样,把这些八旗兵留发易服后拆散安置是必须的,就算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不安置在地方,安置在各军中也需要打乱后才行。

但八旗兵有足足几万人,这么多人以目前大明的军队而言一旦全部安置在军中所造成的比例实在有些多,而且还会增加大明养军的负担。

朱慎锥考虑再三,决定分几步走。第一步是把能够可以生产能力的八旗兵同普通女真人一同打散安置在地方。第二步是在八旗中挑选一些人打散后加入明军,但不得集中使用而是需要分散使用进行重整。第三步是把部分八旗交给索伦部和蒙古那边,索伦部原本就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连年打击下损失巨大,人丁急缺。

这一次辽东之战索伦部贡献不小,可对索伦部的赏赐却没那么简单。毕竟之前索伦部那边皇帝就给了郡王的爵位,如果再赏总不能给亲王吧?而且区区爵位这种东西又不当吃不当用,索伦部的首领们对来大明当官也没兴趣,他们所想要的无非就是物资和人丁罢了。

物资不难,随着辽东的拿下,未来奴儿干都司会重新归大明统治,索伦部也会成为大明的子民。朱慎锥已经授意孙传庭,未来在辽东主政时要和索伦部搞好关系,索伦部人虽不多可骁勇善战,有他们在北方能为大明当好最好的屏障,同时也要确保索伦部从大明获得物资的渠道,加强双方贸易和民间来往。

至于人丁方面,大明就没什么办法了。但这一次对八旗的安置让朱慎锥想到可以适当的把部分八旗送给索伦部的主意。这样一来就能满足索伦部对人丁的需求,同时也解决部分八旗的安置问题。

而且索伦部和建奴仇深似海,送给对方一两千八旗兵和部分女真人非但不会导致什么后果,还能借用索伦部的手来解决掉这些人的后患。只要这些人去了索伦部,用不了几十年就和普通索伦人没什么两样了。

同样的办法还有把部分八旗送到蒙古去,腾格尔那边安排一些,阿古达木那边也可以安排一些,如此一来就能解决一大半的问题。

可就算这样,鉴于目前八旗的数量依旧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朱慎锥的设想,没有三五年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可现在朱敏澄却提出了一个要求,他需要这些八旗精锐,而且想挑选最精锐的白甲兵作为他宋王去海外封地的护卫军,如此一来倒是一个新的选择。

朱敏澄去新大陆的事已定了下来,之前探索航道的船只也返回了大明,可以说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半年后最适合航行出发的时间来到就出海了。

按照目前大明在海洋上的实力,虽然对近洋无忧,可远洋航行因为船只的技术问题装载不会太多,而且朱敏澄去新大陆还要带上大量必须的物资和必要的技术人员,再包括他的属官和吏员等等,所以配备给他的护卫军力只不过上千人罢了。

哪怕再想想办法,多配备一些,充其量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在大明或许不算什么,可在新大陆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

毕竟现在西方各国占据的仅仅只是新大陆的东海岸和南美地区,对于西海岸还没涉及,那边还是大量的以部落为主的印第安人生存。这些印第安人部落少则几十人,一般上百人,多则也不过几千人,一千五百人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只要没有意外足以能让朱敏澄在那边立足。

但是究竟怎么组建这支军队,并规划给朱敏澄,这点朱慎锥还没考虑好。新军是绝对不会给他的,大明的新军可是朱慎锥手中最锋锐的矛和最坚固的盾,要给也只能给他在大明边军为基础上重编的部队。

而且千里迢迢把这些人送去新大陆,这些士兵个人是否愿意?这同样是一个问题,一旦解决不好甚至还会引起军中动荡,这不是什么小事。

现在朱敏澄提出收编和使用八旗精锐的建议,这让朱慎锥仔细琢磨后倒觉得是一个办法。原本这些八旗兵就是要处理的问题,而且从内心来说,把这些骁勇善战的八旗精锐以前面所说的方式来安排固然能解决问题,可同时也未免有些可惜。

再加上用那些方法来处置,对于数量不少的八旗而言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假如把部分精锐以这种方式让朱敏澄带到海外去,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不仅能解决八旗问题,更能解决朱敏澄手中兵力战斗力不足和前往海外的士气问题。

另外朱敏澄在最后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能向自己老子索要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居然是李定国。

对于李定国,朱慎锥当然知道他是谁,可以说当初之所以同意张献忠投降,最后非但没杀张献忠,反而给了他军衔和虚职在京师安顿,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张献忠手下有四个义子,其中一个最杰出的就是这个李定国。

李定国虽然年轻,出身也不好,但他在历史上的成就远高出其他三人,更被称为大明最后的希望。这么一个杰出将领,朱慎锥自然是另眼相看,所以这些年他虽然表面上没重用李定国,而是把李定国和其他人一样编入明军中当普通将领使用,更没特意照顾,主要目的是要看看李定国的性子,并且用这个方式磨砺一下此人。

但没想还没等朱慎锥打算用李定国呢,自己儿子就看中了对方,并且直接伸手向自己讨要。不得不说朱敏澄的眼光不错,谁都不要居然点名要李定国,这臭小子是怎么知道李定国的?又是谁给他出的这个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