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收复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收复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了赫尔曼,雅各布继续劝说起了卡隆,这让原本就有意投降的卡隆更倾向于这个选择。

但是卡隆最为关心的还是明军方面的承诺,而且他需要一个强力的保证,那就是希望如果要自己投降,交出手中的热兰遮城的话,必须要拿到大明方面书面的承诺。

为此雅各布也无法确保明军是否会答应这件事,只能表态他会返回城外把卡隆阁下的意思带给明军统帅,询问对方的要求。既然是这样,卡隆就催促雅各布尽快出城询问此事,就此雅各布从入城后短短几个小时,连饭都没吃就匆匆离开,返回了城外施大瑄的大营。

见到施大瑄后,雅各布转达了卡隆的要求,并希望施大瑄能够以大明将领的身份给他们一个书面保证,以确保卡隆提出的条件。

听到这番转达,施大瑄表面神色不动,心中却对洪承畴暗暗佩服,雅各布包括卡隆在内并不清楚,早在施大瑄出兵之前洪承畴就对他进行了交代,其中就有一点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出对方承诺,甚至以闽浙总督授权和对方签署协议,确保收复小琉球,驱逐所有荷兰人。

但这个承诺是建立在明军无法轻易拿下对方驻守的城堡前提之下的,假如小琉球的荷兰人不堪一击,那么这个承诺根本就不需要。施大瑄完全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攻下热兰遮城和安东尼堡,然后俘虏所有荷兰人,强行驱逐对方。

但现在虽然明军占据了很大优势,可仅仅拿下一个安东尼堡就费了不少力气。而热兰遮城无论城池坚固程度还是兵力、人口包括城内的补给都比安东尼堡要强不少,而且现在距离施大瑄登陆开战后已过去半个多月了,一旦时间拖的过久,等荷兰人从巴达维亚的援军抵达,那么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时候就很难说了。

此外就是明军的补给问题,虽然洪承畴提前做好了准备,确保战争的顺利,可渡海作战补给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小琉球距离福建足足七百里的海路,舰队不仅要顾及现在的战争,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前来的荷兰援军。

在这种情况下,补给只能从海上而来,而两万五千多人的补给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战争持续越久对明军越不利,所以现在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按照洪承畴之前的安排,签署协议确保对方要求并不为过。

在略微考虑之后,施大瑄没有马上给出答复,毕竟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被人珍惜的。所以当天施大瑄让雅各布先下去休息,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就这样拖延了一日,等到翌日下午时分,施大瑄这才让人把雅各布带来,告诉他如果热兰遮城能够马上投降的话,大明方面可以同卡隆签署协议,确保他的条件,结束这场战争。

得到了施大瑄的承诺后,雅各布欣喜若狂,在他看来有了这个承诺一切就没问题了。就这样,雅各布当天傍晚就进了热兰遮城,并带去了施大瑄的答复,而早就在城中翘首以盼的卡隆闻讯后大喜,决定投降。

虽然之后的投降过程略有波折,主要是因为作为军事长官的赫尔曼少校的反对缘故,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卡隆直接就剥夺了赫尔曼的职务,并让人把这位军官给看守了起来。

别看卡隆没什么本事,更是胆小如鼠,可作为贵族搞这样的手段却驾轻就熟。没花多少力气,仅仅只是一道命令招赫尔曼来开会,就轻易用卫兵控制了对方,然后解除了对方一切职务并把他关押。到这一步时,赫尔曼再想反抗已晚了,何况卡隆作为最高行政长官本就是他的上级,面对上级的命令他就算不愿也无可奈何。

等解决了赫尔曼这个刺头,卡隆就让雅各布再出城通知施大瑄热兰遮城准备投降,但前提必须先签署协议,确保自己的利益。

就这样雅各布成了两边临时的沟通使者,忙忙碌碌来往于城内城外,三日后双方对协议的内容经过几番修改最终成型,并选了一天在热兰遮城门口,由双方各派出十人的代表进行正式签署。

这一日施大瑄以明军统帅的身份带着亲兵在热兰遮城外同卡隆会晤,会晤进行的很是顺利,双方在友好气氛下正式签署了协议,等协议签署完毕后,施大瑄笑眯眯地站起身来,朝着卡隆伸出手,而卡隆也彻底放下了心,笑容满面地和施大瑄伸手相握,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协议签署第二日清晨,热兰遮城大开城门,荷兰人正式投降,明军正式开进了城内,标志着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

而随着卡隆的投降和战争结束,明军也遵守承诺,没有对岛上的荷兰人进行秋后算账,更没有进行任何报复行为。同时,明军还交还了被俘虏的荷兰人两艘战舰,让卡隆和雅各布等人同他们的部下携带自己的财物登上这两艘战舰离开小琉球。

当然,这两艘战舰的舰炮什么的基本都被施大瑄拆除了,除留下两门自卫炮外,其余的舰炮都成了明军的战利品。至于热兰遮城储备的大量粮食和其他军械补给也全归明军所有,至于财富方面,除去荷兰人带走的自己私人财物,其余部分也都是明军的缴获。

收复小琉球一战,从厦门出兵到战争全部结束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甚至等卡隆他们离开小琉球的时候,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才刚刚接到求援消息,还在讨论如何增援小琉球呢。

相比历史上郑成功收复此地,动用了几乎相同的兵力却花了前后足足八个多月的时间而言,施大瑄所用的时间不仅少了许多,而且明军的战损和消耗也是天差地别。

其中关键的原因有几点,一来现在的荷兰总督不是揆一而是卡隆,相比能力不弱,出身普通的揆一,卡隆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贵族,从一开始就没坚定的守城信念,他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安全。

二来,无论是热兰遮城还是安东尼堡,由于战争爆发提前了十年左右,两处的坚固程度不是后来能比的。

三来,这一次明军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洪承畴虽是读书人,也是正牌子进士出身,但他却不迂腐,很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开战之前并没有和郑成功那样搞得大张旗鼓,更没有先通知对方自己要开战了,给了荷兰人做好准备的机会,而是直接从厦门出兵,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了澎湖和台江,而不是像郑成功那样失了先机,明知道台江更为合适但因为荷兰人已有防备没办法正面攻打,只能选择水域复杂危险的鹿儿门,假如不是运气好,说不定郑成功连登岛的机会都没呢。

至于其四,就是这场战争的灵活运用了。洪承畴作为总指挥在开战前就考虑了诸多问题,并向施大瑄做了交代和安排。而施大瑄因为第一次受如此重用,再加上他的谨慎和执行力,很好地贯彻了洪承畴的意志,这才有现在的结果。

反观郑成功,郑成功不仅失了先手,不仅在攻打澎湖列岛的战斗中就和荷兰人硬碰硬先打了一场海战,虽然战胜可自身也遭受了损失。然后因为没办法从台江登陆,只能选择鹿儿门,虽然很幸运碰上了鹿儿门涨潮完成了登陆,可其中也耽搁了些时间。

等到郑成功登陆之后,热兰遮城和安东尼堡两处的荷兰人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严阵以待等着他到来了。

在之后的攻城战中,缺乏火器火力的郑成功虽然兵力占优,可却始终没能达到压制性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成功的部队不仅损失不小,还因为后勤的缘故遇到了许多麻烦,再加上之后巴达维亚的荷兰援军赶到,双方又在海上展开大战,最终郑成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击退荷兰援军,重新集中力量继续进攻热兰遮城和安东尼堡。

在之后的战争中,郑成功越打越是心急,最终用人命填出了一道缺口,拿下安东尼堡。虽然拿下一城,可当时的郑成功的战损极大,面对这样的战损郑成功大怒,根本不顾部下的劝说否决了借这个机会劝降荷兰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要乘胜追击彻底打破热兰遮城,叫嚣着要杀光所有的荷兰人。

原本能通过外交手段就能逼迫荷兰人投降的,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逼的热兰遮城的荷兰人为了自保只能和郑成功拼命。就这样,前前后后打了大半年,热兰遮城始终拿不下来,郑成功的损失越来越大,也越发烦躁。

在这种情况下,渐渐冷静下来的郑成功也反应过来自己的错误,明白依靠武力强行攻破热兰遮城短时间是不可能了,就算最终打下来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从而得不偿失。

鉴于这个情况,无奈的郑成功只能和热兰遮的荷兰人展开谈判,而这时候筋疲力尽的荷兰人包括最高行政长官揆一也清楚知道继续战下去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既然郑成功愿意网开一面,那么他也不会拒绝这个机会,就此双方在进行了一番谈判后最终达成协议,确保荷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礼送他们离开小琉球,揆一下令放下武器投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