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总理衙门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总理衙门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现在要做的仅仅只是初步的改变,在不影响国家政权稳固,和皇权控制力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大明从最初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当然为了避免之前党争和资本主义新兴阶级过于膨胀的野心和意图争夺政权的可能性,一些必要的措施甚至限制也是需要的。

此外,如今的大明已同之前的大明不一样了,随着最早在北方的对外贸易展开和之后出使欧罗巴的举动,大明已经迈出了朝向世界的步伐。接下来大明的开放性会是全面的,以彻底改变之前大明保守的态度。而且从实际也能证明,仅仅依靠以农业为主,闭关守国是不可取的,在确保农业基础,以高产农作物保证大明百姓生活必须前提之外,大明必须要朝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获得更多的财源税赋,这才能不局限于之前的情况之下。

为此朱慎锥准备新设置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未来会负责大明对外的诸多事务,比如朱慎锥准备着手在大明沿海各城市适当地进行商业开放,选定一些城市作为对外开放港口,以供大明对外贸易所需,同时也吸引外国人前来大明进行贸易和物资交往。

这些港口初步可以定为北方的青岛、江南的上海(松江府)、宁波、福建的泉州还有广东的广州这五个城市(地区)。

相比后世的大清所签署的《南京条约》,大清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不同,这是大明主动对外开放的五个城市。而在这五个城市开放之后,大明会通过这五个城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朝廷的引导和限制之下的,也是朱慎锥即将所设立的新部门的管理之下。除去负责这个五个城市之外,这个新部门还要负责大明的海关业务。

也许有人觉得大明是没有海关的,甚至以为大明从未有类同海关的衙门。可实际上大明海关的建立非常之早,早在大明开国之初的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就设置了专门的海关机构。等到永乐时期,这个海关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再到洪熙元年,朝廷又下令设置了专门的海防司、税务司和海道司,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海关条例。

嘉靖年间,海关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成为了大明正常税赋体系中的一环。可后来因为文官集团的权力不断增强,再加上江南士绅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进行了官商勾结,使得之后海关渐渐成了摆设,虽在天启年海关得到了一定恢复,可到崇祯年后海关彻底沦为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货色,大明一年下来海关收上来的税赋少的可怜,根本没人在意这个衙门。

这种情况直到朱慎锥上台后才得到改变,而且朱慎锥采取的方式是直接撇开之前的海关机构,以内务府和大明皇家银行为基础组成的负责外贸的机构来进行相同于海关职能进行收税。

但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且从效果来看也算不错,可问题在于这种手段并非正途,毕竟内务府不属于外朝,不是大明的正式衙门,由内务府取代海关名不正言不顺,在短时间内可以暂时替代,但长久下去却是不成的。

而且内务府的权力太大也不便于后续的发展,仅仅一地还算勉强,可随着之后五大通商口岸的开放,再加上后续大明宗室外封的政策推行,总不能一直让内务府来替代海关吧?

所以海关的重设是非常必须的,这点朱慎锥心里很是清楚。所以新建立的这个部门不仅要负责五大通商口岸还要承担起重建海关的工作,另外未来的海关不仅要负责关税的征收,确保货物和税赋稳定,还要承担大明沿海的缉私任务,避免出现地方士绅、商人和官员勾结,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走私的行为。

之前郑芝龙的水师不一直做垄断南海,收取过路费的勾当么?靠着这些手段郑芝龙不仅捞足了银子还用这些银子养了这么多战船和兵员。目前随着郑芝龙的垮台,郑氏集团在洪承畴的手中开始重组,一方面紧锣密鼓准备进攻小琉球,驱逐占据小琉球的荷兰人,另一方面也在朱慎锥的授意下继续延续之前郑芝龙掌控南海从中获得利益的手段。

但后者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的措施,未来这样的做法包括权限肯定是要收回的。而这个新建立的部门就会承担起这个职责,朱慎锥打算从郑氏集团中割离出一部分来,直接把这部分船只包括兵力交给新设置的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一个拥有战斗力和强悍实力的缉私舰队,以确保海关,杜绝走私现象。

除去这些外,这个新部门未来还会承担大明和外藩的沟通乃至部分外交任务。从这些情况来看,这个新部门等于后世的发改委加海关加渔政加类似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大臣类似的职务。

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部门的重要性,而且这个部门未来的职权之大和范围之广不容小觑。当然在目前来看,它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要想成为这样的格局至少要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而到那时候,恐怕早就因为实际情况这个部门会直接被一拆为二甚至为三了。

张锡钧离开乾清宫的时候,脑海中一直回响着朱慎锥给他说的那番话。原本回京的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部尚书,然后按部就班等着入内阁。可没想今天和皇帝一番谈话,皇帝却突然决定建立一个新的衙门,而这个衙门还有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这名字叫作“大明海关边境总揽事务及海外理藩事务总理衙门”,简称为总理衙门。

这个总理衙门级别等同于六部衙门,设总理大臣(尚书)一人,由张锡钧担任。下设左右侍郎作为他的副手,内部设海关司、税务司、防务司、市舶司、理藩司、贸易司、庶务司这七司。

这七个司中,海关司主要负责大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关务具体工作,税务司进行货物的申报、核定、纳税、放行。防务司负责缉私、巡逻、和武力震慑。市舶司负责五个通商港口城市的日常管理,并和当地知府(知县)有着双重管辖权。理藩司负责对外沟通,解决纠纷,依律处置,还包括对外封藩王的联络和其他事务。至于贸易司负责贸易具体工作并协调同内务府、皇家银行方面的业务,确保配合其他各司的工作推行。至于庶务司就更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其他各司顾不上的或者一些不在职权覆盖之中的全部由庶务司来负责,此外还需复杂总理衙门内部的一些事务工作等等。

总理衙门的建立是今天朱慎锥临时提起的,而且所提出的七个司的结构也仅仅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后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和调整,这件事朱慎锥交给了张锡钧去办,谁让张锡钧是这个衙门的第一位总理大臣呢?

对于这个衙门的设立,实在有些出乎张锡钧的意料之外,但张锡钧却没任何推辞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张锡钧太了解朱慎锥了,虽然朱慎锥今天是临时起意,可在张锡钧来看这件事恐怕朱慎锥早就盘算过了,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决定组建这个总理衙门。

而且张锡钧从朱慎锥的讲述中也了解到了这个总理衙门的重要性,一旦这个衙门建立后对于大明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未来这个衙门的权力是极大的,虽然不像六部那样,但作为之后中枢的常设机构,可谁能保证未来这个总理衙门也不会如此?只要对外贸易的不断开展,再加上大明政策的调整和体制改革,未来总理衙门不仅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甚至还能起到影响大明财政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总理衙门还承担着对所封外藩的一些工作,甚至还有取代礼部和鸿胪寺对外交涉的作用,这点就非常不简单了。如果能在这个总理大臣位置上做出成绩来,不仅能在史书上重重留下一笔,至于未来入内阁为阁老,甚至成为首辅的可能性更大,张锡钧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就这样,张锡钧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决定去当这个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锡钧一直在自己的府邸里呆着,忙于编写未来总理衙门组建详细内容包括各司职权范围和职权划分。

半个多月后,几乎瘦了一圈的张锡钧终于拿出了一个完善的方案,在看过张锡钧的方案后朱慎锥很是满意,张锡钧很明白自己的想法和用意,在这个方案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张锡钧还调整了一些细节,使得衙门的组建和结构更为完善,为此朱慎锥高兴之余更对他大力夸赞。

之后,朱慎锥召开内阁会议,很容易就通过了组建总理衙门的提案。得到了内阁认可后,再加上大明本就有海关等各级衙门的存在,按照张锡钧的建议这个总理衙门仅仅只是对之前所设各衙门的合并整合,这样一来便于解释和通过,而后续的发展也证明了张锡钧这样建议的便利,没遭到什么阻碍就在朝会通过了此事,就此总理衙门正式组建,大明也在六部之外多了一个新的部门,张锡钧也正式成为了大明第一任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