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波兰的困境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波兰的困境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鸿逵的这番话让王夫之哑然失笑,仔细想想他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自己倒是钻了牛角尖了。

不管波兰王国究竟如何,议会的权利是否凌驾于王权,可瓦迪斯瓦夫四世却是实实在在的国王。而且来到欧罗巴这么久,王夫之也亲身体会欧罗巴政体和大明的大不相同,相比东方,欧罗巴诸国并没有中国那样的高度中央集权,这些国家基本都受到宗教的影响,教会在各国的力量极其强大,再加上贵族体系的根深蒂固,国王的权力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更没有中国君权天授的说法。

在欧罗巴,君王的权力来自于神授和贵族阶级的拥戴,同教会、贵族们联手治理国家。君王在通常情况下仅仅只是一个代表罢了,所受到的限制不少,这种情况更类似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却在宗教方面却又有着不同。

就像波兰国王,国家政权基本全控制在议会手中,此外就是教会的影响力。国王作为吉祥物虽是国家的象征,却没太多实权。可不管怎么说,国王毕竟还是国王,一旦国王在外交上做出承诺,也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态度,至于最终能兑现多少虽然要看后续议会的态度,但为了国家,想来瓦迪斯瓦夫四世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促成,这个难题不应该王夫之来考虑,而是对方考虑才对。

再者,大明毕竟离欧罗巴实在太远了,如此遥远的距离大明实际能对欧罗巴产生的影响很是有限。他们出使欧罗巴的目的不是其他,而是在欧罗巴找寻能遏制沙皇俄国并同其进行军事打击的国家,同时也从欧罗巴带回大明所需要的工匠、学者还有关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信息罢了。

从这点来看,无论波兰王国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满足一部分就是成绩。再说了,这一路上王夫之对波兰也有了不少了解,清楚波兰王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重重矛盾,两国本就地域上接壤,而且因为波兰王国向东扩张和沙皇俄国意图向西进军的缘故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十几年前因为波兰王位的更替缘故,两国还爆发了一场持续三年之久的战争,在这场斯摩棱斯克战争中波兰王国最终获得了胜利,沙皇俄国的主力部队投降并签署了波尔亚诺夫卡条约,条约中沙皇俄国无奈承认波兰立陶宛联邦对斯摩棱斯克的主权。

这场战争波兰一方的统帅不是别人,正是这位瓦迪斯瓦夫四世国王陛下,当时的瓦迪斯瓦夫四世刚刚登上波兰王位不久,而那时候的沙皇俄国觉得波兰王位更替,再加上新王还没坐稳王位,而且波兰的政体又是议会制度,国内必定混乱,趁此机会举重兵向西发动战争,从波兰手中夺取斯摩棱斯克的主权,成功的概率极大。

而事实沙皇俄国也是这么干的,在战争爆发后波兰王国猝不及防,被沙皇俄国的主力大军直接突破了边境防线,一口气就打进了立陶宛境内。而且在沙皇俄国的强大攻势下,边境的波兰军队根本没还手之力,节节后退丢失了大片领土。

见战事顺利,俄国人气势如虹,不再满足开战前意图仅仅染指斯摩棱斯克的主权的想法,进一步扩大战争意图一口吞并掉整个立陶宛地区。而这个时候,波兰议会的议员老爷们全都慌了,他们根本没想到战争会突然爆发,更想不到会短短时间内打成这样。一旦波兰丢掉了立陶宛,那么名义上的联邦就不复存在,而作为议员的众人也将丢失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刚刚登基的瓦迪斯瓦夫四世表现出了坚决抵抗的态度,挺身而出说服了议会,以国王的名义召集大军整军再战。在之后的战争中,瓦迪斯瓦夫四世亲临前线,指挥各部顽强抵抗,身先士卒率领刚刚组建的援军增援。

组建援军的时候,瓦迪斯瓦夫四世以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军队模式进行整编,召集了由波兰人、哥萨克人、德意志人、立陶宛人为核心,共计21500人的大军。

这支军队瓦迪斯瓦夫四世编为24旗队翼骑兵、27旗队轻甲骑兵、10中队德意志式手枪骑兵、7个立陶宛骑兵团、7个大龙骑兵团、和20个步兵团,再加10000名步兵按先进的西式管理方法管理,这种军队结构在当时的联邦军队中是从未有过的,而正是因为瓦迪斯瓦夫四世的魄力和卓越指挥能力,终于扭转了战局。

最终瓦迪斯瓦夫四世率领军队击败了强敌,逼迫对手签署条约,赢得了斯摩棱斯克战争的胜利。当时这位国王在波兰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被所有波兰人称为“英雄”而无比爱戴。

可就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之前惶惶不安的那些议员老爷们却一个个跳了出来,他们生怕瓦迪斯瓦夫四世因为战功的缘故威胁到议会对国家的统治,更担心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议员老爷们开始拖前线的后腿,并私下同沙皇俄国表示议和的态度,这使得原本能够反击沙皇俄国的瓦迪斯瓦夫四世因为议会的缘故无法继续执行后续的军事行动,为了避免由胜转败,再一次失去战场主动权,瓦迪斯瓦夫四世只能退而求次,接受了沙皇俄国的投降。

从战争的势态来看,波兰王国是打赢了这场仗,但从实际情况下来,反而是沙皇俄国虽输掉了战争却在外交上获得了成功。

由于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威望太高,使得议会对这位国王忌惮太深,进一步限制了这位国王的王权。而之后沙皇俄国又鼓动南方的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王国爆发了边境战争,进一步削弱了波兰王国的军事力量。再之后,明明赢得了战争,波兰王国却没在战争中获得更多好处,也没能彻底压制住沙皇俄国,更因为议会的一番操作使得瓦迪斯瓦夫四世组建的新式军队在战争后遭受了压制,甚至被拆解,这让瓦迪斯瓦夫四世很是绝望。

正是因为如此,瓦迪斯瓦夫四世当时就私下感慨过,这场战争虽然赢了,可实际上却是波兰输了,而且真正的战争并没有结束,仅仅只是开始,未来沙皇俄国一定会继续同波兰再一次爆发战争,而到那时候波兰是否还有之前的好运气?能否再赢得战争呢?对此这位国王表示深深的忧虑。

除去这点外,还有一点是瓦迪斯瓦夫四世最为无力的,那就是沙皇俄国和波兰议会的议员老爷们相互勾结,居然逼迫自己主动放弃对俄国皇位的继承权。

要知道瓦迪斯瓦夫四世虽然是波兰国王,但他的真正头衔却是:波兰国王,立陶宛、鲁塞尼亚、普鲁士、马佐夫舍、萨莫吉希亚、利沃尼亚大公,与瑞典人、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的世袭国王,莫斯科的当选大公。

欧罗巴诸国的王位继承权很是复杂,以血脉延续和王位继承而言,往往许多高级贵族都拥有一个甚至几个王国的继承权。就比如瓦迪斯瓦夫四世一样,他除了自己本就是波兰国王外,还拥有其他各领地大公的头衔再加上瑞典、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的世袭国王头衔。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莫斯科的当选大公头衔,这个头衔代表着瓦迪斯瓦夫四世还拥有合法的沙皇俄国皇位的继承权,只要拥有这个头衔,在适当的时候瓦迪斯瓦夫四世甚至可以登上俄国的皇位,成为新的沙皇,这对于目前的沙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而通过波兰议会和其他渠道,逼迫瓦迪斯瓦夫四世主动放弃对俄国皇位的继承权,这等于断绝了未来波兰王国染指沙皇俄国的可能。瓦迪斯瓦夫四世自己当然不想这样轻易放弃,可问题在于国内议会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再加上他身为波兰国王首先要为波兰利益考虑,最终权衡利弊之下,瓦迪斯瓦夫四世无奈同意了这个条件,就此丢失了俄国皇位继承的可能。

公布了放弃俄国皇位继承权之后,瓦迪斯瓦夫四世心灰意冷,对波兰议会制度深深失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期瓦迪斯瓦夫四世身为波兰国王却搬到了瑞典居住,他这个国王成了彻头彻尾的吉祥物,国家政权全部落到了议会手中,而那些议会的议员老爷们为了各自的私利一直争斗不休,把整个国家弄的乌烟瘴气。

这一次回到华沙,并且以十万分的热情接待来自大明的使团,瓦迪斯瓦夫四世真正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和大明的联盟再一次提升自己在波兰的声望,从而想办法从议会手中夺回应有的权力。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哪怕他是国王也没那么简单。波兰议会是由贵族和商人们组成的,他们把持这个国家已经多年,在波兰势力根深蒂固,当年战争时期瓦迪斯瓦夫四世都没能成功,何况如今呢?可不管怎样,瓦迪斯瓦夫四世总得尝试一下,他早就受够了这些议员老爷,但凡有机会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王夫之仔细琢磨后终于明白了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想法,在搞清楚对方的打算后他也放下了心。既然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又有互利的可能,为何不能试一试呢?再说了,波兰最终如何,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对大明而言没什么太多影响,只要王夫之能在其中周旋,游刃有余达到大明的目的,无论是同瓦迪斯瓦夫四世合作或者和波兰议会合作,都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