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三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三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世的这个时候,黛玉还躺在床上咳个不停,贾敏还没意识到自己有孕便小产了……妻女的状况都相当不妙,林海的心啊就跟被一群人胡乱踩踏过一样,愁容满面之际哪有精力细思前程。

现在嘛,女儿不咳不喘,妻子这一胎虽然不是太稳,却并不大妨事,林海自是心情大好。

此刻,望着母亲歪在父亲身上,黛玉还小声问道,“父亲,给母亲盖一盖?”

巡盐御史一家到来,大明寺自然准备了最好的房舍:温暖干净不透风都是必须的。林海心知妻子也就是打个盹儿,给她盖条薄被的功夫足够吵醒他,却还是先夸女儿贴心懂事。

父亲不好挪动,黛玉起身到门边招呼丫头拿被子,等她坐回来又好奇地问了父亲,“母亲怀我的时候也这样吗?”

贾敏忽然在此时睁开眼睛,她唰地坐直身子,发现父女两个带着如出一辙的笑容地盯着她瞧。贾敏下意识地抹了抹嘴巴:没有口水呀。

黛玉还没反应过来,林海忍不住放声大笑。

贾敏在丈夫手臂上狠狠掐了一把:让你笑,笑也就算了,还笑个没完。为了生下咱们的儿子,我都快愁死了。

林海一噎,旋即笑得越发畅快,最后干脆歪倒在靠背上,上半身“哆嗦”个不停。

黛玉冷眼瞧了半天,终于道,“父亲,你笑出好多褶子。”

林海一噎。

贾敏大喜:真不愧是我姑娘!伸手便把女儿揽进了怀里。即使女儿身子大好,抱起来仍没几两肉。

按照父亲所说,她送香菱回到父母身边,这点功德撑死能让她平安生下肚里的孩子,如今黛玉身子大为好转还是沾着父亲的光呢。

父亲已然够偏疼她了,哪还能理直气壮地让父亲继续贴补?

她拼命回忆前世黛玉到荣国府之后结识的姑娘们,还有哪个她能帮得上忙。

湘云父母早亡,这个……她实在无能为力。宁荣两府里的侄女儿们又都不缺爹娘,再说那些女孩子也不是人人品行端正,真误帮了一个白眼狼,倒扣功德又要找谁喊冤去?

贾敏忽然灵机一动,修建大观园后来到荣府的妙玉,倒是颇有“可为之处”。

贾敏正在思量,林海忽然捏了捏她的手背,她抬眼便见丈夫一脸关切。

她佯怒道:“你笑够了?”

“怎么生气了?”林海问道,“想什么呢?有愁事说出来我都帮你办了。”

送香菱回她父母身边,不过自己一句话的事儿。但妙玉的身世不凡,帮她当真需要丈夫出手。

于是贾敏道:“吃完跟你细说。”

用过素斋,林海便陪着贾敏在寺中转了转。

黛玉总是病病歪歪,出来的机会不多,又有父母在场,她便想逛个够本。

看着女儿小脸微红,明显意犹未尽的神色,贾敏便道,“以后咱们该多出来透透气。”

黛玉听见,眼睛便越发亮闪闪的。

若是没有外人在,林海一点都不在意规矩,“还真是疏忽了,女儿总闷着更不好。”说着,抱起女儿笑道,“黛玉想去哪里,父亲都答应你。”

黛玉勾住父亲的脖子道:“秦淮河。”

贾敏眼睁睁地看见丈夫笑容一僵:秦淮河边还有夫子庙呢……女儿三个字就戳中心事啦?

林海瞄了眼幸灾乐祸的妻子,对女儿诚恳道,“那地方父亲不敢去。”

黛玉“哦”了一声,“父亲会丢官吗?父亲不陪着也没意思。”

林海无奈道:“黛玉真乖。”

女儿让丈夫吃瘪,简直是一句一个准儿。贾敏顿觉大快人心,于是连走路都轻上两分。午后又歇了会儿,觉得时候差不多,一家子打算乘车回府之时,林海在寺外巧遇同僚。

来人是扬州府治下泰兴县的县令韩琦,跟林海同科。

只是林海殿试之后点了探花,入了翰林,之后仕途更是一派坦途,不过三十六岁便已是四品的巡盐御史;韩琦却是二甲末名,外放做了七品县令,时至今日……依旧是个县令。

好在韩琦为人并不迂腐,遇到林海也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林海又是出了名的好打交道,因此二人很是聊了两句才彼此告辞。

贾敏坐在马车上,微微的颠簸让她昏昏欲睡,眼皮已经万分沉重的时候,她一个激灵就坐直了身子:韩琦好像就是妙玉她爹啊!

她还记得水镜里映出的景象:有个婆子绘声绘色地解释妙玉带发修行,乃是因为体弱多病,用了多少替身皆不管用。

体弱就该在家调养,哪里听说出家就能求个身子安康了?这种话一听就知道是托词,怎么可能相信?

在贾敏的印象里,前世韩家便是跟错了“贵人”,丢官破财,嫡系的牢狱之灾样样都免不掉,之后一个庞大家族被赶出京城,落魄回乡。

想来韩琦也是被家族拖累,在发觉不妙之前把女儿交托给某位世外高人。

想成全妙玉一家,实在不大容易,但也……大有可为。想想自己拼命积攒功德,老爷和儿女全都长命,那么皇子夺嫡可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坎儿,早作准备才是正道。

就凭韩琦夫妇知道提早送女儿离家避祸,这家子的眼光和手段已经说得过去。

等自己这一胎稳了,贾敏心道:该请韩家太太带女儿常来坐坐了。老爷和韩琦同乡又同科,真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亲近理由了。

回到家里,贾敏过了几天吃了睡睡了吃的舒心日子,薛家夫妇带着一双儿女前来拜访。

薛家大老爷薛桓这回来也没想着见面送礼,就能让林海替他引荐大盐商,进而能把买卖做成。薛桓是个难得的明白人,琢磨着奉承一二好生讨些口信儿就很是心满意足。

薛家能跟林海攀上关系,也是靠着绕了一圈的姻亲,因此妻子儿女则是必须带来,跟贾敏亲厚一下……双管齐下也许能有意外之喜呢。

话说林海对薛桓亲近说不上,但还算客气。与一个位子都不大稳固的皇商攀交情,对林海而言好处实在不多。若不是碍于亲戚情面,他完全可以不见的。

林家数代单传,偏偏每位单传的子孙又都很争气,于是家里一点都不缺钱。扬州多少财大气粗的盐商用金山银山来利诱,都没讨得什么便宜,更别提薛桓了。

不同于外书房里丈夫的坚定,后宅厅堂之中高座的贾敏,看着下手的薛家母女二人,心情稍微有点复杂。

既然要积攒功德,那就得把心放平。

女儿前世的凄苦经历,贾敏知道不能算在这母女俩身上――只要他们夫妻活着,女儿就没人敢欺负。

她只是在犹豫要不要提点她们一下,可转念一想此时她说了人家怕是也不当回事儿:她是内宅妇人嘛,言谈间涉及朝政涉及丈夫的仕途,可真是太大胆太不贤惠了。

这可是她那好二嫂的调调。

眼前这个丰润又明艳的小姑娘为了迎合二嫂,也得做出一副贤惠大度的模样。其实这小姑娘的野心比谁都大。

只是商家女却有一番凌云壮志……这路可难走了。

贾敏笑了笑,“宝钗比我们黛玉大两岁,小姐妹间正好说说话。我们黛玉……到底孤单了些。”说着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

一句话就把宝钗打发到了女儿的院子,剩下她和薛家太太。薛太太可没她姐姐心眼儿多,却也知道~戏~肉来了,精神不免一震。

贾敏先问道:“王家哥哥可好?”

这可不是孩子都在那会儿,敷衍似的互道“你好我好大家好”了。薛家太太谨慎道:“我娘家二哥这些日子走了几趟东宫。”

贾家王家和薛家三家比较亲近,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同在太子麾下。而史家是唯一的例外,也是新君登基后金陵四大家族里唯一一个更胜往昔的。

贾敏闻言便立即下了决心:咱们以后还是往来“淡如水”吧。

她口中却道:“那可该恭喜啦。”

薛家太太的确俱有荣焉,只是孝敬也得更上一层楼,让她有些~肉~疼。

想起丈夫有心送宝钗入东宫,她得跟贾敏结下份情谊――如今周边亲戚之中有资格入宫,又相对靠得住的诰命只有贾敏一个。

而且他们薛家还是商户,女儿此时入宫只能参加小选,丈夫这会儿不惜大撒银钱,也是想尽早谋得个官身。在引荐一事上,林海的手书绝对比贾王两家更管事。

因此林家夫妇真是必须结交的人物。

姐姐说过她这小姑子自小备得公婆宠爱,是个大小姐脾气,很不好打交道……薛家太太倒没觉得贾敏傲气霸道,就是话忒少了些,让她心里有点没谱。

贾敏哪里知道对面太太这一番纠结,她正在思量:这薛家是来做说客的?这就开始拉拢她家老爷了?只是背后究竟是太子的意思,还是王子腾私心呢。

回头她可得跟老爷好生说道说道,不过眼前还是先把香菱这小丫头要过来。

贾敏笑道:“表姐身边这小丫头我瞧着面善。”香菱额头一点朱砂痣,瞧着分外可爱,她把小丫头叫到眼前,又问,“几岁啦?可认得字?”

但凡涉及朝政和丈夫的仕途前程,贾敏都比较谨慎,但是讨要个小丫头她却是连半点弯儿都不拐――甭管是在娘家还是嫁人之后,她开口要人就没遇到过谁敢驳上半句的。

薛家太太讶然,旋即收敛了神情,立即道,“既是表妹喜欢,干脆就留下伺候您吧。也是这孩子得了缘法。”

贾敏点了点头,吩咐大丫头红纹把香菱带了下去,这才露了个稍微真诚点儿的笑容,“宝钗这姑娘我瞧着好,你们若是还在扬州盘亘些的时日,不如让她来跟黛玉作伴。”

不提宝钗为人如何,这姑娘的才学真是没得说。

薛家太太大喜,“这是自然。”

其实她心里更希望贾敏开口,给儿子荐个书院。也得亏她没露出这番意思,不然贾敏脸上的笑容绝对绷不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