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二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二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夫妻俩相拥而眠,这一夜二人睡得都挺沉。

上辈子贾敏可是病了许久,病中也没机会跟丈夫如此亲近。还阳后,她见到正值壮年风姿翩翩的丈夫,言谈举止之间便带着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浓浓依恋。

林海感觉得到,却没多想:只觉得妻子有孕,娇气一点黏人一点,都再寻常不过。而且这样的妻子,他很是喜欢。

第二天清早,林海起床时妻子也没醒,他轻手轻脚地撤出手臂,发觉妻子依旧睡得“深沉”……他就更不舍得惊动她,梳洗更衣后独自吃了早饭,准时出门去了。

贾敏睡足睁眼,桌上座钟时针都指到八了。

肚里有个小的,现在偷懒都懒得理直气壮。她笑眯眯地坐起身,红纹伺候着她梳洗,青结则轻声禀报:姑娘打发人来,问太太您用饭没有。

贾敏笑道:“难不成黛玉为等我,一直饿到现在?还不快让她过来。”

那倒没有,黛玉大病初愈耐不住饿,等母亲起身的时候还是吃了块点心的。

贾敏正换着衣裳,黛玉到了。小姑娘见到母亲,勉强行了个礼便忙不迭地扑了过来,抱着母亲的胳膊轻轻摇晃,“母亲,你看我好多啦。”

贾敏捏了捏女儿的小脸,“就这么想出去?”

黛玉一个劲儿地点头,“嗯,母亲就答应了吧。母亲答应,父亲一定会答应的。”

贾敏大笑,“就你心眼儿多。”

如今一家三口过日子,姑娘亲近母亲,说话也随意,哪里有人会因为这个跟老爷胡乱多嘴?当年家里人口可没这样简单。

林家固然是勋贵,但族规却跟最讲究的书香门第相似。贾敏嫁过来的时候,林海身边便没有通房。夫妻两个又一直十分融洽,只可惜贾敏的肚子多年没有动静。

林家子弟三十无子方可纳妾。林家又数代单传,无奈之下林海便纳了妾,怎料姨娘们还没如何,贾敏先怀了黛玉,生下长女之后不过一年她便又怀了一胎。

当时贾敏那一胎怀相就不太好,整天里有大半时间都得窝在床上养胎。偏偏两位姨娘又“按规矩”日日上门向太太请安,林海撞见了一回,便大手一挥,直接封了笔银子,把两位姨娘全打发了,同时府里两个嬷嬷也因为年纪大了回家养老去了。

自此之后,家里再没哪位管事或者嬷嬷敢借着自己伺候过老爷,跟太太讲究什么“规矩”。

这时候,有的是人家乐意迎娶大户人家的姨娘和丫头,更别提还带着丰厚嫁妆的了。这两位姨娘都算有些心机,知道林海主意已定,半点都不纠缠。

她们离府之后都嫁了人,听说小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贾敏上无公婆,内宅之中全可做主,都吃过这等小人物的暗亏,看着一派天真烂漫的女儿……不如先找几个姑娘给女儿作伴:听听姐妹家里的故事,多少也是个借鉴。

甄家有自家有旧,金陵与扬州往来又十分便利,请甄家姑娘前来游玩,不过一封信的事儿。甄家如今做主的甄应嘉将在诸皇子夺嫡时失势,且此人为人油滑又太过重利,贾敏便不想跟他家走动得太过频繁。

其余勋贵之家不知根知底还不如不咸不淡地处着,这么一思量,能跟女儿作伴的只剩读书人家的姑娘了――看来还是得请老爷出手。

贾敏主意已定,跟女儿一起用早饭还多吃了小半碗粥。

饭后黛玉抱着她的胳膊并不肯走,贾敏乐了,吩咐红纹取了左传来――她家老爷拿左传教女儿认字,那她就干脆给女儿讲讲左传吧。

她随手一翻,正是僖公二十三年。这段没什么生僻字又内涵丰富,很有得讲,她吃了口茶,揽着女儿便说起了故事。

午后,太阳正好,黛玉也犯了困。打发走女儿,贾敏本想歇一会儿,正要躺下,就听大丫头青结在外间禀报:老爷回来了。

贾敏刚从床上下来,林海便已经迈进门来。眼见老爷一身官服,贾敏抬手刚搭上他的腰带,便被一双大手牢牢按住。

林海笑道:“你且歇着。”

贾敏也不坚持,甩开手便倒了杯适口的茶,看着林海自己换着衣裳,“老爷怎么回来这么早?”

“今天衙门里没什么大事,”林海忽然扭头看向妻子,“我不放心,便想着早回来多瞧着你。”

贾敏莞尔,端着茶盏走进,“尝尝合不合口。”

林海一口气吃了半盏,又耐心道,“我打发人给你娘家送信去。先问安再报喜,然后建议珠哥儿来东林书院读书,多结识些士子总没坏处。”

不光是看在妻子的面子上,他对贾珠也的确起了爱才之心。贾珠在京城若是无人引荐,仅凭他的出身,往来结交的不过是些纨绔子弟。真正成才的勋贵子弟要么在大营,要么在书院。

贾敏侄子好几个,只有珠哥儿一个好学又博学,为人机变又不迂腐。贾敏时刻记着祖父的吩咐,多看顾娘家:其实只要看好珠哥儿,宁荣两府的前程便不用她来费心了。

于是她笑道:“多谢老爷。”

林海亦笑,“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对了,薛家……可与你相熟?”

虽然贾史王薛同为金陵四大家,但娘家和史家比较亲厚,而王家与薛家往来更多。

薛家固然是皇商,但说起递帖子求见,若不看在绕了一圈的亲戚关系上,未必见得到巡盐御史林海的真容。

水镜中的片段一晃而过,贾敏脱口而出,“不熟。我二嫂的亲姐姐嫁到了薛家,不然也就是互送节礼的交情。”顿了顿又道,“薛家这个皇商位子许是不稳了,宫中无主位,又族中无子弟做官。我估摸着,他这是想借着老爷的东风,往盐商这边偏一偏?”

林海笑道:“夫人明鉴。”

贾敏轻锤了丈夫一下,“这不用费脑子便瞧得出啊。”说完,便发觉老爷一直笑盈盈地瞧着她,她心中恍然道:这是要我拿主意不成?

于是她也不假惺惺地谦让,“该如何便如何。若是老爷顺手,便拉上一把,结个善缘。他们要是想攀上京里的哪位贵人……咱们就真帮不起了。”

这里的贵人专指诸位皇子。

林海笑容渐深,拉着妻子的手认真道,“都听夫人的。”

贾敏顺势倚住丈夫的肩膀,“老爷,给黛玉挑个老师吧。女儿孤单了些,也没个年纪相仿的姐妹们作伴。”

话音刚落,听说父亲回府的黛玉也带着丫头赶了过来。黛玉见过父母,便让她父亲抱起来并放到腿上。

林海搂着女儿的小肩膀,“黛玉这两日都不咳了。再养一养,咱们就该回京城了。”

贾敏好奇道:“老爷莫非有旁的什么打算?”

林海是扬州府内品级最高的官员,再次便是扬州知府了。

盐商的家眷倒是能在佳节时分见到贾敏和黛玉,但平时走动往来却是不用想了。至于扬州知府,那是太子的心腹,林海不想妻女跟这家人亲近,省得让旁人“浮想联翩”。

林海坦诚道:“盐务牵涉太多,我是想着见好就收。”

巡盐御史可是出了名的肥差。林海年纪轻轻便为圣上钦点为巡盐御史,摆明了他已经“简在帝心”。那些与林家有旧的人家都很是看好他,相当乐于锦上添花。

因此调任于林海而言,十分简单。而且他让出了肥差,肯定会有“贵人”觉得他有眼色识时务。

贾敏听得分明,又试探着问,“老爷属意回京?若是再多个外任呢。”她也不卖关子,又往东一指,“那位对江南盐务势在必得。”

江南的大盐商各个都是太子的钱袋子,而太子前世被废的诏书上,插手盐务还是他的罪责之一。

贾敏与自己的两个哥哥不同,她从来都不看好太子。

圣上与太子生母先皇后少年夫妻,相伴度过数次危难,因此十分恩爱。太子幼年丧母,圣上便把对皇后的思念和愧疚全转移到了太子身上,可以说太子完全是让圣上宠坏了。

她那个侄儿宝玉,何尝不是让母亲和二嫂联手宠坏了,养废了……须知宝玉还是天人下凡呢。

林海听得出妻子的未尽之意,他也不觉得太子有机会登上大宝:圣上儿子十几个,本事不凡的皇子一只手都数不过来。最关键的是,圣上刚过五十,身体还很是康健。

林海点了点头,“也是,容我再想想。”

黛玉此时忽然道:“重耳在外而生。”

林海大笑,“黛玉可真聪明。”

第二天,林海休沐。早上,一家三口齐齐坐上马车,一起到郊外的大明寺……转一转。以前来大明寺,林海都会去找住持下棋,贾敏则必吃这儿的素斋。

这回她有了身孕,又是借着“求心安”的名头前来,林海棋都不下了,而是全程陪伴:林家数代单传,只要能得个壮实的胖小子,他心甘情愿地把妻子供起来。

等斋饭的功夫,贾敏忽然困意袭来。反正肚里有个小的,丈夫又在身边,她也是无所顾忌,说睡就睡,脑袋一歪就靠在了林海的肩上。

贾敏也不知道自己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总之当父亲贾代善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她直接美滋滋地扑了过去,“父亲!”

贾代善笑道:“你倒是聪明,知道在佛寺道观里见我容易。”

天地良心,我真是误打误撞!贾敏抱着父亲的胳膊,问道,“以后只要想您了,就能这样相见是不是?”

“阴阳相隔,你说见面容不容易?不管是咱们这样说话,还是你想全家安康,顺利生几个胖小子,都需要功德。”贾代善继续道,“你要多子多福,可就得成全旁人的天伦之乐。”

“比方说那骨肉离散的,让他们父子或是父女团聚成不成?”

贾代善颔首道:“当然。”

贾敏立时有了主意:好歹把水镜景象尽收眼底,她记得薛家太太身边的那个小丫头香菱,好像是甄家一个绕了不知道多少弯儿的亲戚的女儿!

这人也是有些本事,更是颇有些家产。前世他丢了女儿之后求到了本家,甄应嘉也的确派人帮忙找过,可惜无功而返。

正巧薛家打算上门拜访,若是那小姑娘已然到了薛家,她就把人要过来,再送人家家去。

贾敏把自己的主意一说,贾代善都笑了,“你这运气啊,真是没得说。想起我为地府打生打死才攒了多少功勋……”

贾敏眯了眼,“父亲嫉妒啦。”

“不过,”贾代善又道,“只凭这一桩还差得远呢。”

贾敏一点都不意外,“我就知道不会这样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