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抗日必胜!

我的科学时代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抗日必胜!

作者:仲渊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3: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没有国联调停,那么情况就会非常糟糕,从八月份到现在,淞沪战场集结了双方近九十万的兵力,**方面总兵力约七十万,日本方面总兵力二十万左右,战场态势逐渐向敌强我弱演变,前线部队伤亡非常惨重,各个地方部队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指挥。

以当前形势,想要实现战胜日军的作战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唯一的选择只有战略撤退——以空间换时间。

但这一退,便意味着失去绝大多数沿海地区。

蒋中正还不想撤,他还想等等国联的消息。

今天10月19号。

三天,再等最后三天。

正面有日军,侧面有各个地方部队和最让他忌惮的八路,绝对不能在淞沪战场损失过多兵力。

……

郑州火车站,一等站,陇海线与平汉线的交汇点,南北铁路网枢纽,经过四天行程,余华和林婉乘坐火车经陇海线抵达郑州,准备在此换乘,南下武汉。

火车站内外人山人海,乘客绝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情况,大多是北方地区的民众,人人皆是风尘仆仆之态,散发一股迷茫与丧气之感。

伴随着日寇占领涿保重镇,在保定城内进行惨无人寰的大屠杀之后,北方数省态势骤然变化,无数人对日军之名感到恐惧,纷纷选择离家避难。

余华默默注视候车厅内的乘客群体,相当一部分人穿着潮流,但却垂头丧气,如行尸走肉般,双目无神,呆坐于原地,从这些乘客的打扮和神态可以看出很多东西,首先这些人应该是社会精英群体,其次这些人对于正在爆发的抗战处于绝望状态。

自卢沟桥事变至今,天津抗战失败,南口会战失败,平型关战役失败,保定战役失败,石门会战失败,全国战场一败再败,山河破碎,国土沦陷,无数人沦为亡国奴,死在日寇刀下的人不计其数。

能赢吗?

没人知道。

中日两军战斗力之差距,中日两国国力之悬殊,几乎令社会精英阶层的国人绝望,掌握知识渠道的他们,非常清楚中日差距。

身处黑暗,不见光明。——这就是这个年代国人的真实写照。

余华收回目光,心中感慨但没有吭声,示意身旁的林婉向前而去。

“号外号外,旧关大捷,旧关大捷,国共合作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就在这时,一名报童忽然进入候车厅,手里挥舞报纸,朝着四周人群大声呼喊。

大捷?

这个消息犹如冷水进入油锅般,候车厅内顿时沸腾起来,周围数十人马上站了起来围住报童,以最快速度从兜里摸钱购买报纸。

“快,给我来一份。”

“我要一份,我要一份!”

“不用找了,拿一份给我!”

仅仅数分钟不到,二百余份报纸抢购一空,能坐火车逃难之人多是社会精英阶层,花钱卖报自然不在话下,最先抢到报纸的人群迅速阅读头条文章,当看到旧关战斗的标签后,不禁热泪盈眶。

《旧关大捷,全歼日寇七七联队四千二百人》——黑色加粗文字放在报纸顶端,旁边则是旧关战斗的印刷照片,尽快有些模糊,但却能看见一具具整齐摆放的日军尸体和日军联队长鲤登行一的指挥刀。

看到这张照片,不少人泪流满面,看到这些人的模样,候车厅内气氛躁动起来。

“同胞们,同胞们,我来念文章!旧关战斗历经六天,十三号日军七七联队先头部队偷袭我娘子关防线旧关阵地,千余守军阵亡,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奔赴前线,亲自指挥,我中华将士以血肉之躯面对日寇枪口和炮火,死战不退,黄绍竑将军流泪喊出‘不要伤亡数字,只要旧关’。”

这时,一名戴着眼睛的年轻学生站了起来,把行李放到,高高站起,手握报纸向四周人群呼喊,大声念出文章内容:“我26路军将士前仆后继,在八路军129师炮兵部队火力支援下成功打开旧关大门,最终以八千人伤亡代价全歼日军七七联队四千二百人,缴获一把联队指挥刀、四门完整九二式步兵炮、三八式步枪三六百余支,弹药若干……”

四周民众闻言全部投来目光,所有人紧盯这位年轻学生,仔细聆听报纸文章的内容,当听到以八千人伤亡代价全歼日军七七联队四千两百人,大多数人仿佛身临其境被瞬间感染,眼眶红润,攥紧拳头,只觉全身血液沸腾。

赢了!

终于赢了一次。

原来日本人也会死,日军也会被全歼,中日战损比达到首次达到1:1.9的高度,从曾经的1:10到1:1.9,这是无比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蒋委员长以国民政府名义授予二十七师师长冯安邦青天白日勋章,奖赏50万元法币,嘉奖八路军129师部队50万法币,并感谢友军部队的支援,表示这是一次国共合作的重大胜利,一次属于我中华民族的重大胜利,国共两军将士以血战旧关来告诉大家,抗日必胜!”

年轻学生努力控制情绪和泪水,声音颤抖,念完之后,高举报纸,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声音:“同胞们,抗日必胜!”

“抗日必胜!”候车厅内所有人全都被鼓舞,方才迷茫与绝望之感烟消云散,面容狂热且兴奋,高举右手齐声呐喊。

这是一缕胜利的曙光,一丝胜利的希望。

候车厅远处,余华驻留停步,静静注视着这一幕重新焕发希望的民众,脸上浮现一抹微笑,转头看向身旁的林婉,见到她的眼眶红润,眼角泛起泪珠,伸手轻轻拭去,柔声道:“当无名英雄的感觉怎么样?瑾瑜。”

“要说英雄,你和教授才是最大的英雄,没有你和教授,我什么都做不了。”感受到余华宠溺的目光,林婉面色微红,收拾情绪,轻声回应道。

林婉对于自己的付出有自知之明,并不邀功。

红牡丹重炮,凝聚了余华和教授的心血,这是永不磨灭的功绩,谁也无法取缔。

民众并不知道旧关大捷的真实情况,更不知道红牡丹重炮在这次战斗之中的重要性。

“真正的英雄是在前线英勇作战的战士们,不分阵营,无论老幼。”余华看着斗志愈发高昂发出阵阵呐喊声的民众们,轻声说道:“我们走吧。”

“好。”林婉点头。

两人没有继续停留,悄然离开沸腾的候车厅,在随行保护人员陪同之下进入贵宾登车通道,向月台而去,提前登车,与车上的随行保护同志对接。

待双方随行保护同志对接完毕,不多时,伴随着普通民众登车完毕,满载乘客的火车拉响汽笛,车头顶端冒出滚滚白色蒸汽,钢轮缓缓滚动,向着南方缓缓驶去。

旧关大捷的消息在中宣部和红色通讯社的推动之下,如水波般向全国纷飞扩散,以胜利激励着全国民众和沦陷区的抗日力量,尽管各家报纸对于旧关大捷的真实内容有所润色,但这种宣传是必要的。

人民需要胜利,军队需要胜利,国家也需要胜利。

以胜利推动人民的抗日情绪和支持,以胜利激励军队的作战士气和战斗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