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 第七十二章:拈花一笑

盂兰法会,**台。

**僧皆能口灿莲花,引经据典,所讲之法围绕五性九识为核心。

以入定,参禅为路径。

尊佛性天成,本自具足,行诸戒律压制人性劣根,挖掘自身佛性抵达彼岸。

金山寺**僧金池,继空明寺、大慈寺后第三个上场。

爬上十米高的**台,站上法台俯瞰,声音如洪钟回响:“五性: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无性。”

“身闻之妙,在于…………”

金池讲完佛陀五性九识妙境,开始宣讲佛性,继续开口道:“欲见佛性,需行戒律,首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杀生使人…………”

讲经台下。

身穿锦衣华服的贵人侧耳倾听。

时而疑惑,皱眉思索,时而点头,恍然大悟。

伪法,亦有一套合情合理,能完成逻辑闭环的理论。

不是修行者,以古代人掌握的知识,很难堪破这一场骗局。

够格被骗的都是读过书,家境不凡之辈,平民根本没有被骗的资格,只是来凑个热闹,蹭一蹭不知道有无的福气。

陈景也在台下听经,明知是伪法,却依旧听的津津有味。

“金池以戒律见佛性,学说倒是比金山寺完善不少。”

陈景作为金山寺经堂常客,本身也是一名**的高手。

和其他唯识宗僧人不同,并没有对伪法有半点轻视之心。

能够击败真法的伪法自有可取之处。

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解析伪法,不仅充分去理解伪法,还对修持有几分感悟。

伪法:佛性修持法门。

境界为真,修持法为假,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人体就是一座巨大宝藏,只需要不断向内挖掘潜能,就能具备超能力,进化飞升。

佛性法门和这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挖掘潜能的前提是有潜能,人类又不是被封印的仙人。

祖上没有阔过,或者说现在就是人类最阔的时候。

物种之间竞争何其残酷,根本容不得半点留情,哪会有现成的财宝埋起来等待被挖掘?

不过人体是宝藏这句话也不算完全错。

只是关键并不在于宝藏,而在于开启宝库的钥匙。

修仙,挖掘的宝藏并非已有的宝藏,而是通过修持法,破限法,让人类某项弱小的特质变得强大起来。

亦或者寻找到存在感微弱被人类忽略的能力,然后再重复上诉步骤,让弱小的特质变得强大。

修行更像是种田,寻来合适的种子在土地种下,挖地,浇水,施肥,除草,挖地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项而已。

伪法盲目的挖掘潜能,就像是在一片适宜种庄稼的沃土,疯狂挖地,想挖出石油一夜暴富一样荒诞。

**如此,精神如此,性亦如此,不破限不管怎么挖掘,终究只是一名凡人。

“…………”

然而,伪法却有着真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法门简单易懂,只要是个读过书的正常人,都能听懂,知道该如何修持。

其次容易执行,无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只要有一定控制力,就能轻松达成目标。

最后没有危险,只需要坐枯禅就行,不会有精神异变成疯子的危险。

法门简单,修持容易,还没有半点风险,却能成为大神通的佛。

啧啧……这恐怖的投资收益比。

哪怕是最有勇气骗子,也不敢给出如此夸张的回报。

他们顶多也就装装秦始皇,给颗长生不死药,装装阎罗王,厂家直消生死簿名字而已。

可以说,伪法除了假以外全是优势!

“…………”

“身为唯识法脉传人,听闻佛性伪法竟然能怡然自得,难怪能成为金山寺主事。”

陈景耳边响起一道声音,回头便见到大慈寺跟在玄明后面的大和尚。

身为唯识法脉传人,对伪法的鄙夷溢于言表。

看向陈景的眼神,带着几分怒其不争,还有几分对愚昧之人的怜悯。

昨日,已私下找到法济要说法,但是对方含糊其辞,并不解释迦兰法脉弟子成为此行主事的原因。

而唯识法脉成为主事,讲经台金池却依旧在宣扬伪法,其罪责自然归于主事之人,让法恒忍不住出声喝问。

陈景没有半点被抓包的自觉,顿了顿回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心中无伪法,听一听伪法又何妨?”

“若没有动摇,何必舍真经而学伪经?”

“伪法有吞真法之心,真法却没有容伪法之量,为何不能在伪法中寻找答案,有容乃大,说不定兴盛之道就在其中。”

“你可记得四戒,谤菩萨藏,信相似法。”

“四戒不吝法不也无人持,同样是舍一戒,后者若能换来宗门兴盛,幽而复明,何乐而不为?”

“诡辩!法济怎么会把唯识真法传给你?同意以本届盂兰法会辩法输赢,决出唯识宗主脉也是因为你?你到底用什么妖言蛊惑法济?贫僧宁可犯诳语戒,也绝对不会将传承给你!”

浅聊几句不欢而散,陈景看着法恒愤然离去,依旧一脸平淡自语:“你若想让唯识宗兴盛,会将传承给我,你若想盗唯识宗真经,亦会将传承交给我。”

谈话结束。

金池从**台安全下来。

**,无人会质问,金池有几十年**经验,不会有任何问题。

唯一所需要担心的是金池年老体衰,从讲经台失足掉下来。

“…………”

盂兰法会第二日:**,在黄昏时分结束。

晚霞漫天,一名中年富态和尚,拿着一卷画轴走上法台:“诸位同门请看,此画中内容便是法会明日辩题。”

说罢,画轴缓缓打开,清晰展示给台下的众人。

只见画中佛祖手作拈花状,两指捏住一名僧人呈上的盂兰花瓣。

四周诸罗汉菩萨疑惑,唯有一名僧人露出微笑。

“明日辩题,竟是拈花一笑?”

法台下,不少辩法僧变了颜色,今年辩法的难度一下提升了好几倍。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将心印心,不落文字之法,传给了大弟子迦叶。

此为禅机源头,岂是等闲之人所能辩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