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83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83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眼下有件“头等大事”必须要办:陪元春吃饭,尽量让她多吃点。

昨天她生下女儿,可不是疲惫至极直接睡了过去而是……晕了过去,后来更是不出太医意外地……见了红。当时听到消息,赵之桢终于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眼前一黑”和“耳中轰鸣”。

元春生过孩子,当然明白苏醒后下半身又痛又沉,完全不能挪动是什么意思。不过王爷没说起她的身子,她也就干脆先装个傻。

抱琴和傲梅在王爷“殷切”的目光示意下,搬过小炕桌,又一一摆上各式菜蔬……光粥就四种,而汤足足有六样。

花样多倒还罢了,赵之桢从没在衣食住行上亏待过家人,不过至少两样粥和四种汤里都飘散着丝丝的药味儿,元春一闻就有点倒胃:可怜她肚里没食,吐无可吐……光剩干呕了。

赵之桢赶忙轻拍她的后背,“你得好生将养,吃不下也尽量多用一点。”

元春呕了一会儿,正想坐直身子,忽然扯动伤口……当即痛得不想说话。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她缓过劲儿来,才有气无力道,“知道啦。”再说自己的身体,哪里就一点谱都没有了:自己这回恐怕是伤了元气。

元春喝了点蜜水,轻轻捏了捏身边女儿的嫩脸蛋,“娘生你吃了不少苦头,将来不孝顺我,我就偏心你哥哥去。”

小女儿抿了抿嘴,“哇”了一声。

元春扑哧一笑,“脾气不小,真不知道像谁。”

赵之桢抱起了小女儿,左晃右晃,女儿又抿了抿嘴,随后便好似心满意足地靠在了父亲的怀里……赵之桢也笑道:“像谁呢?宝贝闺女……不如就叫宝儿吧。”

元春一怔,旋即微微垂下了头,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瓜:前世韩王妃,也就是以后韩皇后的儿子乳名才是“宝儿”!

前世赵之桢登基时,长子赵晗已经病病歪歪,他便十分疼爱韩王妃所生的儿子也是常理。

不过这回女儿“抢”了人家的乳名,元春也是一片坦然:女人比起男人真是诸多不易,正该让孩子的爹好生宠爱。

却说赵之桢逗着女儿,余光一直落在元春身上,眼见元春整个人舒缓下来,他赶紧放下女儿,交给乳母照顾,自己则坐到元春身边陪着她用饭。

饭足汤饱之后,元春想稍微挪动下身子,可下半身意料之中的痛意传来,还是让她微微皱了眉头。

赵之桢什么也没说,只是搂着元春的肩膀,让她枕在自己胸前。

话说前世赵之桢那面对她时冷冰冰又公事公办的模样,距离元春已然太遥远,在她心里二人光剩黏黏糊糊和无话不谈了……因此靠了一会儿,元春就不满意了,“不舒服。”她想换个姿势……

赵之桢不敢轻易搬动她,只问,“要不再躺会儿?”

元春道:“您都陪我一上午了,没有公事要办?”

赵之桢也不生气,“怎么还赶起我了?”

“您先去书房待会儿,”元春作势推了推他的肩膀,“快点儿啊。”

赵之桢叹了一声,“一会儿我就回来。”说着,还真带着自己的内侍出了元春的院门。

元春把王爷打发走可不是毫无缘由……她估摸着……这会儿得上药了:伤处疼得有些厉害。另外,王府已经烧起了地龙,房中温暖如春,她虽然不能乱动,也可以招呼丫头们好歹给她擦洗一下――生孩子出汗出到虚脱,她闻起自己来都特别……不怎么样,难为王爷又搂又抱,十足耐心不说还一点都不嫌弃。

上药自有做熟了的妈妈操持,而元春就靠在引枕上,目视抱琴和傲梅两个,“说说吧,我这身子怎么回事,太医都说了什么,王爷又说了什么。”

抱琴和傲梅齐齐着头,元春可不连两个好丫头的眼睛都瞧不见了,她不禁语气稍重,“你们都不肯说,难道要我揪着太医来拷问不成?!”

却说此时赵之桢也已经坐进外书房,正跟这几日都住在王府的二位太医说话。

太医们这几天也是殚精竭虑,全力而为,自然当得起赵之桢的一番招待。

赵之桢谢过两位太医,便问起韩续和元春的身子,以及他小儿子和小女儿的情况。

王妃韩续身子无碍,但元春气血大亏虚――恐怕数年都不易有孕,而还没满月的三爷顺儿身子还不如二姑娘宝儿……

别忘了韩续怀着顺儿的时候,连保胎药都没用上,至于元春可一直小毛病不断。

再次听到这番诊断,赵之桢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忍了又忍才扭头吩咐身边侍立的王府大总管,“侧妃那儿留心些,谁也被多嘴。”

大总管膝盖登时一软,嘴上只能再恭敬不过地应了,“是。”

心中难免腹诽:奴婢们能管得住自己的嘴,王爷您……侧妃要是非要您说实话,您可扛得住?

其实赵之桢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送走两位太医,他又派人去打听一回:看看元春拾掇好没有。

趁着这点功夫,他又叫来了王府长史,写了贴子,请元春的娘家亲戚们在洗三时好生聚一聚,让元春高兴一回。

长史备好贴子领命而去。

话说元春迎来送往还管跑腿的管事,跟赵之桢长史的手下们肯定不是一拨人:身上挂着的腰牌都不一样。

荣府女眷们收到贴子,自是十分欣喜不提;林府的贾敏正照顾着染了风寒,有点咳嗽的宝贝女儿,乍一听王府来人,也是吓了一跳:她就担心元春生孩子出了岔子,虽然明明当时便已听说母女均安。

等她收到王府二姑娘洗三的贴子,她就哭笑不得了:这送帖子的仗势以及帖子格式,都跟王爷给自家老爷送信一模一样……

黛玉靠在母亲肩上,笑嘻嘻问,“母亲也带我见见这位表姐吧。”

贾敏如此偏疼贾珠和元春除了侄儿侄女与她很投脾气之外,何尝不是给自己的一双儿女留份人情。她怎么会不乐意女儿跟元春多亲近,“你身子还不自在,暂且别去王府添乱。等你表姐出了月子,我再带你专门瞧她。”轻抚着女儿的后背,又问,“怎么?没你那些表姐妹们作陪,闷了不成?”

黛玉点了点头。

以往隔三差五便能和表姐妹们相聚,这回病了小半个月,母亲又忙于正事,弟弟用心读书,她还真是有点寂寞――自从父亲升任户部尚书,父亲还是老样子,母亲要主持和应酬的事情却多了许多,甚至没空经常回娘家陪外祖母说话了。

若不是怕过了病气,贾敏早把娘家的侄女们都请来做客:在荣府,在少爷姑娘们看来,姑父姑妈可比舅舅舅妈面子大了太多。

想着女儿也好得差不离,不好出门还不好待客吗?贾敏因而笑道:“这就打发人去请。”

黛玉忙道:“舅舅如今在家呢。”她瞧得明白:大舅万事不管,可二舅赋闲,大事小事听说了就爱过问一番,他不喜女孩儿经常出门走动。

贾敏一笑,“不碍的。”

她那两个娘家哥哥,只要不掺和朝政,唠叨几句家事她又哪里会在意。

二哥猛然发觉自己在王爷,甚至是妹夫眼中都是“不靠得住,还兴许拖后腿”之人,这些日子自然很是郁郁,万一儿女惹到他了……可谓飞来横祸。

惹不起总躲得起……她还是赶紧把侄女们请来玩耍散心吧。

转眼到了宝儿洗三,也就是赵晗放定的那天,王妃韩续和侧妃元春全都没出月子,赵之桢倒是毫无不满,坐镇外书房,诸多事宜自有长史管家操办……横竖他照顾长子长大,也是既当爹又当娘得习惯了。

早先李家觉得七皇子忒“实诚厚道”了些,并没动过跟七皇子这边“亲上加亲”的念头,无奈圣上的心思和朝堂的动向,李家也未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还好有机会亡羊补牢。

如今,两家结了亲,贵妃自是十分欣慰,李家……当然比以前谦虚也恭敬多了。

为此,赵之桢想也不想地奔回了后宅,想跟元春好生“显摆”一回。

这会儿宝儿的洗三宴也已经散了,元春的娘家人哪敢没眼色?跟她闲话一阵过后便再不敢闹她,因此赵之桢忙完长子放定以及处置过少许公事,再来找元春时,元春连衣裳都换完了。

赵之桢惊讶道:“这么利索?”

他有此一问,也是因为上午起身时,还是他抱着元春,丫头们则紧锣密鼓地收拾和为元春穿脱衣裳――主要是下半身的衣裳。

元春道:“我时常跌跤啊,您忘了?”

言外之意,自己受伤受得早就皮实了,再说她早已不用非要靠王爷悉心照顾,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

赵之桢搂着元春的肩膀,一言不发。

他心中横生愧疚:女人生产犹如闯鬼门关……他还记得抱着宝儿喜气洋洋之际,无意瞥见元春房中的嬷嬷端着一盆血水出来,登时觉得入坠冰窖,险些把女儿丢在地上。

元春正靠在赵之桢胸前,发觉王爷这心怎么越跳越快:王爷这是后怕了?想起抱琴特地跟她说的“王爷听说您气血两亏,今后生育得再精心些……那脸色大家连偷看都不敢了”,元春赶紧道,“您进门时一脸喜气,遇上什么好事儿啦?”

既然赵之桢深感愧疚,自然绝不会再给元春添堵,也立即换了副表情,“李家可真是……”他思量了片刻,方道,“恭敬。”

元春眨了眨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四五年间,王府向来安生,哪怕换了王妃,也始终波澜不惊,可赵之桢本人则从冷灶彻底转变成了热门。

话说,当初皇子之中有堪为~派系之首~的太子与大皇子,也有赵之桢这样前程不坏的尚武之辈,最多的还是哪怕母族显赫或是生母位尊仍然不温不火的小皇子们。

那些向来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世家重臣,本就不会对每位皇子都真心礼敬有加,倒是刚领了差事的小皇子们更需要这些人家的支持,至少不能轻易得罪。

对于那些日思夜想地让家族更进一步的人家,显然赵之桢这样“前程不坏”可不足够,于是李家对赵之桢不冷不热,而韩家干脆选择借着七皇子这道桥,搭上太子。如今看来,这是昏招无疑,但当时却是无可厚非。

可如今为了修复关系,不仅李家放低了姿态,韩家更是为了讨好赵之桢焦头烂额……而且似乎还又拍到了马腿上。

元春轻捏赵之桢手背,“时也命也。您不妨也挑挑拣拣一回?”

赵之桢闻言,也难免自嘲一笑:仅靠“一回”二字,他便听出了元春的意思,如今不是能意气用事的时候。

除了十二弟十分机灵,已经“投靠”了庆王叔,其余几个弟弟固然娶妻,但具体差事父皇尚没定论……自己也算是好运道,几年之间凭着军功和机缘,彻底掌握住了北面大营――他站得够高了,底下可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嫉妒和额度之心,打算把他“打回原形”。

赵之桢笑了笑,“我可沉得住气呢。”

元春沉默片刻,又道,“王爷心里有数就好。您在京中,我们才更安稳。”

她刚生完孩子,都时刻不忘提醒赵之桢费家野心不小――实在是前世这家子人不仅敢想还很敢为!他们最后的确作乱犯上了,而太子是否自愿参与,她倒是不大清楚。

“李家要跟您做亲戚,这般作态倒也罢了,可年初大皇子特地请您把他那位庶出妻舅安排在北面大营里,我……总觉得事情不止于此……”

赵之桢认真道:“我在大营里留了后手,总归不会吃亏。”

他这会儿还只是防着费家甚至他那位大哥趁乱夺取他的兵权,真没想到费家能如此“胆大包天”。

却说元春还没出月子,一纸轻飘飘的军~报~传来,赵之桢直接彻夜未归:他留在北面大营的心腹爱将李靖带着数千精兵出关去追击北狄骑兵,数日杳无音讯,而大营之中几位~将~军正各怀心思……尤其是大皇子那位妻舅更是坚持再出兵寻找。

元春的侄儿贾蓉也跟着李靖将军出战,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而这会儿王妃韩续更是在半夜时分,带着人来“探望”元春,她进门的时候,厅堂中王府长史连忙请安,他身后两个面色疲惫,又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也齐齐行礼。

里间元春正坐在床上,身边一左一右两位内侍嘴角紧绷……韩续知道这两个内侍都是王爷亲自指给元春的能人伶俐人。至于元春身前更是站在王府的大总管。

却说元春见韩续到来,正要起身――身为侧妃坐月子的时候,王妃前来看望,她还真不用早早迎接,便被韩续伸手拉住,“侧妃无须多礼,我来也是求个定心丸……”

韩续也有自己人传递消息,知道王爷缘何进宫,她这一晚上都是胸中狂跳: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娘家也牵涉其中。

元春摇了摇头,“我依稀猜个大概,正商量着进宫送个消息。”二人再怎么井水不犯河水,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元春绝不会本末倒置,“王爷只是被捎着一回,应对不好……也不好说。”

她从自己身边拿起了个脏兮兮的信封,郑重递到大总管手中,“我侄儿这封信请务必送到王爷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