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八回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八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世今生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元春本以为自己该忐忑不安,可实际上等她坐到了床上,静等赵之桢归来时,她最真切的感受是……哎呀,真饿。

身为侧室,不能身着大红,母亲王夫人倒是为此神伤了一阵儿,可前世在宫中“尽享”无边寂寥的元春看来,这都不算什么!

人总得活着,才能进一步有体面地活着,不能本末倒置。尤其是嫁给皇子,还是嫁给了“潜龙”,总归都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还纠结忧伤个什么劲儿呢。

有这功夫自怜自哀,还不如琢磨着怎么站稳脚跟。为了有精力好好对付七皇子,元春决定先吃块儿点心。

元春默默吃完,有些意犹未尽,又要了一块……随着肚皮填满,她好像心神也跟着安定了几分。

就在她喝水漱口的时候,就听抱琴的声音门外响起,“见过王爷。”

元春眨了眨眼,她手上的点心渣还没来得及擦干净呢……算了,嘴边干净就行了。

赵之桢做事一向专注,当他看中什么人,也能在挺长的一段时间里抱持着相当的兴趣。这个侧室他上了心,于是前面酒宴还没散,他借口醒醒酒漱漱口,然后跑到后宅里瞧一瞧他的小老婆……

这姑娘真没让自己失望!

吃点心垫肚子,吃得嘴上的胭脂都淡了不少,见他跑来看她,也没有意外和惊喜,反倒是因为被撞见吃东西而略显尴尬。

果然有趣!赵之桢其实挺高兴,只是他脸上什么也瞧不出来,点了点头,便又出去了。

一直伺候七皇子的王府总管郑公公,见状也琢磨着要“偏一偏”这位新来的如夫人了:自家王爷对女~色~向来就是那么一回事儿,这回却如此上心,可见这如夫人显是真正入了王爷的眼啊。

话说这种纳侧的酒宴,哪位宾客也不能没眼色到真把新郎官往死里灌。赵之桢跟大皇子这个亲哥哥态度有些微妙,与三皇子则是脾气天生不合,而弟弟纳侧,太子露面意思到了也就走了。

兄弟几个没滋没味儿地喝了几轮,也先后告辞,赵之桢送走兄弟们,便直奔“新房”,看看那小姑娘是不是又要闹出点新笑话。

他进门时,元春身上的两个大丫头居然还在服侍她吃东西……

赵之桢便笑道:“真是好兴致。”

元春一愣,记忆里赵之桢似乎就没怎么跟她和颜悦色地说过话,“一天都怎么吃东西。”前世的元春说话相当“婉转”,可这辈子见识了石家姑娘之后,她也觉得装模作样一点都不讨人喜欢。顿了顿,她又道,“晚上出丑就更不妙了。”

赵之桢乐了,不过“行事”之前他很愿意和元春聊一聊,好歹培养下感情,顺带也彼此熟悉一下。“点心味道可好?看你吃得香。”

元春道:“不好吃,没味道。”讨个好彩头的生点心她已经啃过了,如今吃得好歹都是熟的,“饿了都不觉得好吃。”

以赵之桢对元春的了解,这姑娘不仅不傻,还挺有心计:想在贵妃的承乾宫过得滋润,本身就是种本事。可真和她相处起来,却又有种莫名的娇憨之气……总之,他挺喜欢。

话说赵之桢的继室是个很高傲的人,就算是和丈夫相处之际,也依旧高傲,这就让夫妻俩很难心平气和地说话。

这一点赵之桢也有些想不通:论出身他仅次于太子和大皇子,而他媳妇也就是三品大员之女,那份高高在上的底气究竟是从哪来的?

不过赵之桢也是将近三十的人了,这辈子也没少遇见他“琢磨不透但又完全没必要琢磨”的奇人。不懂媳妇,在他看来一点损失都不会有。

就在这二人有说有笑之际,王府正房里的七皇子妃又气得砸了东西。

七皇子妃,姓刘单名一个娡字。她的母亲也是继室,还是个庶女,不过却是宗女。

刘娡的父母成婚后处得不坏,而且她父亲儿子好几个,嫡出庶出都有,唯独女儿只有一个,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她有个厉害的亲妈,刘娡的母亲因为庶出多少有些自卑,便立志要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名门贵女。爹宠娘爱,刘娡可不就底气很足了?

只是一通溺爱之下,刘娡就成了这副模样:目中无人且不能容人。当然,刘娡长得极美,这也是她始终骄傲的重要原因。

可男人固然都爱好颜色,但也不是说只要是个大美人,就能把皇子往泥地里踩……至少赵之桢不是有了美色什么都不计较的人物。

而为了收拢丈夫的心,刘娡又用了很多手段……反复装病啦,为难王府伺候赵之桢的老人啦,甚至连原配留下的嫡长子她都撩拨了几下,害得这身子骨本就不怎么样的孩子直接躺倒了几回——这孩子是真病。之后赵之桢便把长子挪到了前院。

如果说脾气合不来,日子还能凑合过的话,对自己的嫡长子起了心思,赵之桢怎么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夫妻俩自此便渐行渐远,如今赵之桢已经不怎么踏入正房了。

刘娡除了成婚第二年生下个女儿,之后肚皮便再没动静。因此贵妃指个侧室过来,她十分不满:我又不是不能生!

可除了刘娡的娘家人,整个王府加上宫中的贵妃和淑妃,都知道刘娡怕是不会再有机会怀孕了,除非肚里的孩子不是老七的。

正因为赵之桢是个专注的人,他能一直专注着对你好,更能长久地专注对你坏。

可惜大家都看得出的事儿,刘娡自己是真的参不透。她在娘家的时候,犯了错只要求一求爹娘,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这种人搁在后世就是公主病末期,深信地球始终都是围着她来旋转。

谁的闺女谁知道,刘娡的父母未必不明白女儿的短处。可他们就是深信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沉稳起来,且行事知道分寸……

可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刘娡若是下嫁,找个门第略低,乐意一直巴结左都副御史的人家,日子肯定过得下去,可这对父母偏偏把女儿弄进了皇家。

因此究竟是刘娡病得重,还是她父母更没救,还真挺难说。

却说刘娡气得半宿没睡,而赵之桢和元春这边倒是一派和谐。清早起床,元春还得向正室敬茶,至于进宫拜见两位婆婆,元春还没有这个资格。

而刘娡原本就准备在敬茶时好好拿捏一番……丈夫就坐在旁边,她笑眯眯地接过茶却一口没喝,直接撂在桌上,“听说你父亲那儿惹了些麻烦?”

元春听了,都没什么太大反应:出嫁之前的这段日子,足够元春对父亲的糊涂有了真切的认识。父亲似乎一生都在惹麻烦,关键是他自己又不会化解,万幸,都是小麻烦,靠着姑父和舅舅帮衬,日子还过得去,自己那时也有尊位,等两大靠山先后去世,而自己也咽了气,自家可不就倒了?

因此元春很想问上一句,“王妃,你指哪个麻烦?”

她这一脸淡定,让刘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这位王妃便又怒了,一时也管不了丈夫就坐在一旁——反正夫妻俩已经僵了许久,一天到晚也见不着人,还怕关系更差?说什么今天我也得把这小狐狸精拍死!

刘娡冷笑道:“你父亲被人参了!若不是我爹,你爹就得在家写自辩的折子了。”

元春闻言有些迷茫,“那……多谢王妃襄助。”然后就不说话了。

谁的爹谁知道。也不是元春小瞧父亲,她爹纵然想闯大祸,也得有那个本事。

二人这一通交锋,看着好像刘娡占足了上峰,实际上……赵之桢眉头也皱了起来:若是大事,岳父那边不至于一声都不知会。至少当初,生母淑妃的弟弟莽撞上表,岳父扣下折子,便将此事悄悄告诉了他和他的大哥。

这房里一时静得只能听见刘娡的喘气声:她的哮喘有些发作的征兆。

只是赵之桢完全没有怜香惜玉的心思。刘娡等了半天,也没听见丈夫半句关切之言,她勉强绷着脸又教导了几句贤良淑德,便放元春离开了。

元春边走还边想,父亲教导我的时候,文采还是不错的。

赵之桢看着元春那张平静的脸,忍不住道,“别放在心上。”

想不放在心上都不可能,刘娡好歹也是正室,元春得每天上她这儿拜见——好在侧室更相当于贵妾,在本朝不必伺候主母起居坐卧,毕竟她还是贵妃指婚,刘娡不能对她动粗……但气急了,这位王妃怕是什么都做得出。

其实元春心底还是有些担忧,她不怕王妃胡言乱语,但真要是动手,她除了吃亏,也似乎没什么好办法……不是她不往好处想,刘娡若是发狠,吩咐人专冲她腹上招呼,这辈子恐怕就子嗣有碍了。

对元春来说,跟赵之桢能不能和谐美满一生都在其次,她却是真心想要个孩子,男女都好。

她想得有些出神,自然眼神也略有变化。虽然始终是跟在赵之桢身后,但不防这位皇子一个骤停,元春果然就撞上了他的后背。

元春瞬间就双目含泪,捂着鼻子,一脸无辜地望着赵之桢。

赵之桢一下子就被镇住了,他赶忙伸手端着元春的小脸。周围人见状立即对元春在王爷心里的位子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会儿立即有人小跑着去请府里的大夫。

元春泪盈盈地松开了手,还努力吸了吸气,“好像又出血了,王爷。”言毕,一缕鲜血顺着鼻孔流出,一直滑过人中和嘴角,最后还延伸到了下巴上……

这是什么缘分?

赵之桢想笑,也知道忒不厚道,便绷着脸拿了帕子,给元春把脸擦干净,还弄了个洁净的棉球堵住了出血的鼻孔。一切弄完,才肯松手。

而赵之桢收回双手,元春便低下头,一阵摆弄:想把那棉球弄得舒坦一点。边上抱琴和傲梅都不知道该劝什么好了:姑娘,您在家时不这样啊!

在赵之桢面前最好别装模作样,以前她贤惠安静,标准得就像庙里的泥胎,又何尝得了赵之桢的青眼?这辈子最起码她要活出个“真”字。

元春的举动一切都落在赵之桢眼里,这回他终于忍俊不禁,“不必担心你父亲。”

元春收回手,正色道,“妾身知道啊。若是大事,左都副御史也压不住吧,又何以小事化了呢。”

赵之桢点了点头:这样最好。小事糊涂一点更觉有趣,但大事心里又全都有数。

等赵之桢回了书房,特地嘱咐了家里的大总管,还有内宅总管凡事多照应元春几分。其实不必王爷吩咐,这些早已经成了精的人物便知道该如何对待如夫人。

却说原先王爷身边也有两位伺候的宫女,先王妃也安排了个丫头,可这三人出身不成,也不得宠,又无所出,于是连个姨娘都没捞着,如今一个干脆去了,另两个还在王府里安生度日……

不过府中上下都觉得这两人过得都比王妃舒坦:有大总管时刻留心,不会短了用度,而且王爷对这二位的态度也算和蔼,最起码比对王妃好了太多。

王府里女人有数,王妃再想管得紧,也知道府里的女人若是都不在了,宫里必会出手安排。刘娡这会儿也正在思量,贾元春还没自己有姿色,怎么就入了王爷的眼?

正好刘娡所生的女儿到来,她只得哄了会儿孩子——女儿年纪还小,但有个溺爱她母亲在,不难想象她将来的品行。

可也正是因为年纪还小,赵之桢觉得不能急于把母女分离,一方面不好让孩子失于照料,二来最好名正言顺,省得将来孩子再生怨怼。

这会儿赵之桢也正琢磨着,再看看元春的言行,若她真是个妥当人,便把儿子女儿一起交给她抚养。

他自己便是由贵妃养大,心里不止一次想过,若是亲生母亲教导,他未必能有今时今日的本事和地位。

刘娡还不知道丈夫的打算,可这不影响她接着想主意,好打压元春的“气焰”:元春毕竟是宫里出来的女史,估计过些日子贵妃会召她进宫说话,这个时候动手只怕纸包不住火。再说元春娘家虽然不如自家,但若是弄出人命,自家也不好收场……

为今之计,只有分宠了!

刘娡极不情愿地从陪嫁过来的丫头之中挑了个人出来,容貌不及自己,但也比不上元春——可惜自己出嫁,带来的人手没有颜色太出众的人物。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刘娡也算当机立断,选好了人,便让她到前面王爷的书房传话,结果这丫头刚出二门便被侍卫拦了下来。

赵之桢知道后只是眉毛一挑,忙完公事干脆去和刘娡说话。

他倒是开门见山,“我那里不短使唤的人。”

刘娡道:“看不上?就再换一个。”

赵之桢耐着性子道:“不用。”

刘娡笑道:“不知好人心。”顿了顿,又道,“忠顺王长史这些日子给父亲递了好几次帖子。”

赵之桢垂了眼,“这种事不必告诉我,岳父只有主张。”

刘娡这回可是真的喜笑颜开,“他家倒是大方。父亲没准儿和那位王爷也说得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