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七回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七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淑妃能在后宫立足,靠的就是小心谨慎,温柔和顺,连她自己都承认,自己压根没有霸道专断的底气。只论帝宠,那些鲜花一样的美人才人在圣上耳边吹上几句枕边风,兴许都比她管用。

她能封妃,除了因为她是皇后曾经的女官,更是因为她生了三个好儿子:要纯是因为肚皮争气,小十二出生就该晋位了,可她当上一宫之主,足足是在老大笼络了一群臣子,以及老七立下战功之后!

怎么看,她这份尊荣风光,都是圣上为了老大和老七的面子着想。

就在七皇子妃正听心腹献计的同时,淑妃这边也自有一番思量:给儿子挑的继室,她自己也挺后悔,可惜木已成舟。

这事起因还是落在淑妃的嫡亲弟弟身上。

话说淑妃的亲弟弟是个言官,听说太子的门人夺人产业,便兴冲冲地写了折子,打算参太子一本,结果折子到了上司左都副御史那儿,当即就被扣下了。

淑妃的弟弟可是大皇子与七皇子的舅舅,他出头参太子……别说一向的沉稳老七,就连急着把太子拉下马的老大都不会做这样授人以柄的蠢事。

这事儿经由进宫探望姑奶奶的娘家嫂子,传到淑妃耳朵里,她登时就是一身冷汗。说白了,将这位左都副御史的女儿指给老七,便是为了酬谢这位三品大员及时出手相助。

淑妃至今不能忘怀,当初她跟圣上推荐左都副御史之女时,圣上的眼神――简直就像刀子一样在她身上剜了好几下。

虽然最后圣上给了她这个体面,但听说老七婚后与继室“感情平平”之后,淑妃便再不敢多管“闲事”,李贵妃替老七挑了侧室,淑妃更是当众谢了贵妃好几回。

吴淑妃固然心思往老大和小十二身上偏了偏,但也不会盼着老七过不好。就算她读书不多,见识有限,也明白一个掌过兵的儿子在他父皇心里的分量。

淑妃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跟老七修复一下母子关系。因此这时,七皇子妃进宫拜见过她这个婆婆,寒暄过几句便开始告状之后,淑妃真是从心底恼了起来:本宫就这么傻,让你一直糊弄?

但是跟儿媳妇当场翻脸,也就不是淑妃了。她慢悠悠地吃了半盏茶,直到七皇子妃忽然意识到自己干说了这么半天,婆婆也没个回应。

淑妃都没正眼再瞧儿媳妇,只能她讪讪地住了口,才柔声道,“老七纳侧,你也回去准备一番。”

指了个女史,与放个女官到皇子跟前,可不是一个概念。女史都有拿得出手的出身,做侧室可是要正经摆酒庆祝一下,尤其这个侧室还是贵妃指过来的,看在养母面儿上,老七八成得为这侧室上表,请封侧妃。

七皇子妃无奈,只得起身听着婆婆吩咐。淑妃教导她时刻记得贤良淑德,七皇子妃等了好一会儿,才又不甘道,“她可是贵妃指过来的。”

当年,七皇子赵之桢的原配便是由贵妃选定,如今又给他添了个侧室……七皇子妃真是满心愤懑,却无处可发。她在娘家乃是唯一的女儿,极为受宠,嫁给皇子本是极得意之事,本以为能大大施展一番才干,可进门就得向原配执妾礼,还得好好照看原配留下的嫡长子,而宫中更有两座大山压在她头上,闷得她连喘气都不舒坦。

她自觉娘家对淑妃一家有恩,淑妃总要多照拂一下,谁知她在淑妃宫中嘀咕几句贵妃,淑妃竟然都不搭话。

她觉得淑妃这个婆婆可够窝囊。

七皇子妃今年刚刚二十,年轻气盛又磨砺不够,她这点小心思露在脸上,淑妃如何看不出来?窝囊?

这宫里的女人有哪个活得不窝囊?唯一过得稍微恣意一些的也只有贵妃一人,贵妃有头脑,有手段更有厉害的娘家,可她又没儿子……

七皇子妃告退之后,淑妃脸色越发阴沉,吓得跟前伺候的心腹大丫头都没敢上前劝解。

淑妃坐了好一会儿,才恨声道,“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对她这个婆婆都是这样的态度,可以想见她在贵妃那儿出了多少丑!只是贵妃一句话都没提过。越琢磨,吴淑妃越觉得脸皮发烫,老七媳妇这个轻狂的样子,只怕圣上也心知肚明了。

淑妃思来想去,就怕这胆大的儿媳妇在纳侧的酒宴上闹出点什么,连忙叫来了心腹,让她盯住了儿媳妇那里。

却说淑妃已经见过元春,印象中这是个稳当安静的姑娘……不过这个时候,随便挑出个姑娘都比她那不省事的儿媳妇要强!

为了怕老七多心,这位淑妃跟前极为得用的妈妈更是亲自向七皇子解释了一番。

生母的态度让七皇子赵之桢舒坦了一些:若是一味护着生母亲选的继室,他也就只好再多“敬”着生母了――敬而远之嘛。

不过关上门在家里闹,赵之桢也懒得搭理:跟妇人斗嘴斗个没完没了,传出去也太难听了。但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再不知轻重,就别怪他赵之桢动手了。

却说元春这边站好自己最后的一班岗,圆满卸任,谢过贵妃,再谢过淑妃,就此家去待嫁了。

自从重生以来,变化一个接着一个,几乎个个都影响到她的前程。只是元春没有半点不满与不甘,她自认哪怕再活一世,也没本事跟赵之桢和贵妃这样的人物斗心机。

等她回到荣府,老祖宗、母亲、两位嫂子都是一脸喜色,而邢夫人那股子酸劲儿……元春都是一概装看不见更听不出。

父亲贾政不掩忧色,忍了又忍还是问她,为何要写信给姑妈求援,这种小事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天地良心,元春只是想姑父姑母都能长寿一些!姑父姑母看在他们兄妹“送良医南下到家”的情谊上,好歹也能护着点娘家!

送女入宫讨好太子……原来父亲您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好事儿吗?

元春想了又想,还是憋住了什么都没说。

从父亲那儿出来,元春就让哥哥贾珠拉到了他的书房。

妹妹脸色不好看,贾珠也大致猜着了老爷都说了些什么。贾珠拉着妹妹坐下,亲自给她倒了杯茶,隔着氤氲的热气,贾珠的神情越发温柔,“老爷这回可是吓着了,太子妃娘家那边说老爷想两边讨好。”

元春反问道:“难不成还要参老爷一本?”

可不就让元春猜个正着?

当初,贾政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一门心思跟着太子走,结果半截儿让贵妃和七皇子截了个胡……

说实在话,元春真没有那么重要,贵妃跟前的女史又不止她一个,太子也没把她当回事儿:这姑娘没伺候自己,荣府也照样要投效他。

在太子妃父兄看来,也就是面子上有点过不去罢了,言语间挤兑贾政几句也挺寻常,可架不住太子妃娘家周边也有不少忙着上前讨好的“闲人”……太子妃父兄也没想到真有人拿着鸡毛就当起了令箭,并写了折子交到了都察院里――又让七皇子妃的亲爹扣下了。

这种写满“鸡毛蒜皮的破事儿”折子也要往圣上眼前递,究竟拿圣上当什么人了?

左都副御史他闺女让他宠坏了,凡事儿不爱动脑子只爱冲动,可他光京官就做了将近二十年……也正是因为这位老丈人很是通情达理,七皇子赵之桢对他老婆的恶感也只限于一人,没有牵连到老婆的娘家身上。

不过贾珠和元春兄妹当然也想不到,元春嫁给七皇子之后,七皇子妃手头现成的把柄就是源自他俩的亲爹贾政。

只是元春前世已经知道了赵之桢是什么人,因此也没什么幻想和期待就是,她嫁进去也不是为了在后宅里拈酸吃醋。

她若是知道七皇子妃在全力效仿太子妃,想把丈夫死死握在手心,甚至时时处处都要压丈夫一头,肯定会暗笑这位七皇子妃太异想天开。

话说元春上辈子封妃的时候,这位七皇子妃都已经去世了,因此元春对她了解都停留在别人的言谈之间,但知道她不是很得赵之桢的欢心,日子过得……显然也挺不痛快的。

不过元春在娘家的日子,过得也挺不痛快。老祖宗、母亲仔仔细细地嘱咐了好几回,话里话外多是替她着想,那份真的不能再真的关切之意,元春自然感觉得到。

偏偏她爹不知怎么又“想不开了”,反复板着脸教训她不许淘气。

前世她直接进宫,其后除了那次省亲,便再没回来过,想来她父亲就算有话都找不到机会去说,这回……贾政其实焦虑又不安,他知道自己请托太子妃娘家太过莽撞,如今贵妃指了婚,他又怕女儿嫁过去过不好,在自责和担忧之间他不会恰当地表达,谈心解释他也做不出来,说来说去又惹得女儿越发厌烦,他自己还一无所觉。

这个时候,元春也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祖父遗表一上,圣上见过父亲之后直接给了个官儿做,而不是让父亲继续读书科举。若是没有祖父的情分在,父亲怕是连这个员外郎都做不成吧。

显而易见,父亲不怎么扛得住事儿,只这一条,就做不成高官了。

有父亲让元春伤神,她就更没兴致搭理幸灾乐祸的邢夫人了,至于赵姨娘,在家的时候,元春压根都没见着她。

元春捏捏弟弟的小嫩脸――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姐姐即将嫁人,小大人一样的宝玉也跟着长吁短叹。

元春安抚好弟弟,便对着专程来陪她说话的贾珠道,“大哥别担心。”

这会儿她也知道了,贵妃把她指给七皇子,赵之桢本人似乎……还挺情愿。可想起他那张俊俏却始终全无表情的面孔,元春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有个抽风的父亲,临出嫁前的这段日子元春简直就是生生熬过来的,甚至有那么几天,她压根不想再见父亲。

到了出门的那天,看着老祖宗、母亲和嫂子们半是笑半是泪,元春带着她选定那几家人,乘着一顶小轿,踏进了前世从没“染指”过的七皇子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