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65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65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消息传进王府的时候,元春正跟母亲王夫人闲话。

元春这一胎大毛病没有,却时不时地不舒坦一下。赵之桢看在眼里,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是陪伴元春的时候更多了,且经常打发人回荣府,请元春的娘家人过来探望。

莫说亲娘王夫人和嫂子李纨,就连贾珠和贾敏都在百忙之中来了几回。

元春也没忘记跟姑妈和哥哥问起“帮人提亲”一事——为柳桓寻个好媳妇,家世过得去就成,关键是能和柳桓好生过日子。据姑妈贾敏说有了点眉目,出了正月便找机会跟柳桓正经提一提。

既然母女两个说起了别人家的婚事,王夫人心中一动,也有意听听元春品评下京中各家的姑娘。

却说王夫人如今出门应酬,别家的太太总是先问她家中老国公夫人如何,紧跟着就问起侧妃是否安好。这种“明示”王夫人若再听不出个好歹来,也忒对不起她掌家太太的身份。

却说,王夫人早已熄了再把王家的女孩儿嫁到荣府的心思,侄女们没有太出挑的。

至于宝钗,她瞧着不错,无奈她那个妹夫一心想给女儿谋个“大造化”,连柳桓这样的青年才俊,妹夫尚且觉得差了些……她也便收了“管闲事”的心思。

“宝玉也出息了,”说起小儿子,王夫人脸色都带了几分自豪,“他的学问老爷都夸,将来自能帮衬您和健哥儿了。如今在家里,和兄弟姐妹处得也好,表姐表妹也时常往来,又是写诗又是赏花,竟是忙个不断呢。”

元春闻言抚着小腹,微微一笑,“都是自家亲戚,就该一起多亲近,没准儿还能亲上加亲呢。”

王夫人一怔,旋即想起小姑贾敏时常与女儿见面……思来想去,她与小姑不大投脾气又如何?宝玉也要科举,林家对儿子的前程自是助力极大。她再不懂朝中事,也明白长子和长女如此亲近林家的缘由。

她却是把元春的“亲上加亲”想岔了:以为女儿跟婆婆贾母想到了一处,都是看好宝玉黛玉……

其实元春的本意不过是荣府的妹妹们到了出阁的年纪,与姑父林海的学生结亲,也是妙事一桩。

元春不知母亲心思,接着劝道,“琏二哥是武官,纵然不拘小节一些,也没人抓住不放。而哥哥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咱们家就要走文臣的路子,与各家往来乃至结亲,都得精心些,宝玉那边儿母亲也要多费心思,不要纵着他浑闹。”

元春如今在荣府颇有几个得用的人手,弟弟宝玉在前世就和秦钟……甚至还有个戏子情分不同,十三四岁的哥儿房里更是“满园锦绣”,房里人比王府大爷赵晗还多。

元春越想越气,干脆直截了当,“莺莺燕燕一大群,荣府二房的哥儿整日扎在脂粉堆儿里能是什么好名声?”

王夫人眉头一跳,连忙辩解道,“宝玉还小,还没到那个……年纪。”

弟弟宝玉是爱好颜色,但和贾琏那种“好色”完全不同,这也是元春和她哥贾珠直接下狠手管教的原因。元春看着母亲,并没说话。

王夫人只好接着道:“宝玉书读得好,人又有礼,不过是几个漂亮丫头,允了也就允了。”

其实贾珠也劝过母亲,不幸王夫人没当回事儿,贾珠若是再说下去……“罪名”都是现成的:你个当哥哥的这么留心弟弟的房里人做什么?!

贾珠这才无奈求助于元春,而元春怀孕多少有点气不顺,完全不在乎扮一次白脸。

她语气郑重,带着几分无法辩驳的坚定,“找些稳当的丫头和小厮,咱们家这些日子……跟原先那些人家比,可强了太多,我担心他们看不过去,背地里使坏。正是因为宝玉还小,脾气秉性还没定准,母亲才该费心看顾他。”

好言好语相劝,若是再不肯听,元春心道:我就把他丢进军营里去。蓉哥儿都能脱胎换骨,没道理弟弟历练不出来。

元春说话声音不大,可在王夫人听来却是声如洪钟,她微垂着头,良久后方道,“您提醒得很是。”

勋贵人家大多都走了下坡路,偏偏自家蒸蒸日上,换成她都要嫉妒几分。谋财害命他们不敢,但败坏她的儿子可一点都不难。

元春又道:“居安思危。咱们站得高,总有人想把咱们拖下来。”

王夫人正要答话,抱琴忽然匆匆走至元春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元春抚着额头,一摆手,“告诉母亲吧。这回可真是巧了。”

抱琴先行了礼,才轻声道:“宁府大老爷殁了。”

王夫人连忙起身,准备告辞回府。

元春目送母亲出门,心中一松:不用担心正月里宝玉为人所乘了。贾敬身为宗子以及上任族长,族人要为他齐衰三月。正逢新年,府中宴饮庆祝往来应酬也就不用多想了。

只可惜正在关口为王爷办事的贾蓉也不得不回来奔丧。依照前世的经历,明年平南王便会大举“发动”,此时宁府上下能安心闭门守孝,实在是再好不过。

时至今日,宁府究竟都做了哪些犯忌讳的事儿,元春依旧心里没底。按照哥哥所说,其实贾珍都不完全知道父亲究竟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只说为了太子而隐瞒收留前朝遗族之女……等太子被废之时,此事足以让贾珍降爵丢官,但总不至于没命。

却说,贾珍不过三品将军,若是再削上一回,到了蓉哥儿还能不能住在宁国公府中都是问题。

元春正披着斗篷,揣着手炉,站在门边,外面梅树的枝杈近在眼前,她甚至能看清花中微微颤动的花蕊:谁知寒风忽起,卷起无数雪花呼啸而过,而那枝杈和花朵在挂上若干冰雪之后,在阳光下更添晶莹纯净之感。

勃勃生机扑面而来,元春自嘲一笑:我这些年都在怕个什么!?就算为了健儿,她也得尽力搏一把,难道权势地位是等着靠着施舍得来的?

心中大定之下,她快步回到房里,压根都没留意身边预防她跌倒的妈妈和内侍。眼见她翩然且稳稳地回房,躲在屋角的管事更是长出了口气。

此时傲梅已经备好了麻衣——元春作为已嫁女,要为伯父贾敬服大功。

不一会儿,赵晗抱着裹得像个小肉球的健儿匆匆到来——兄弟俩同在外书房读书,赵晗午后练习骑射的时候,也会带上天性活泼的弟弟。

健儿听抱琴说是母亲娘家一个他不认得的长辈去世,他乖巧地扶着元春的腿,“娘不要难过。”

赵晗亦道:“侧妃节哀。”眼见元春也不怎么悲痛,以己度人之下,他觉得这位庶母只是在思量亲人去世后对娘家的影响,“许是……少了些麻烦呢。”

他已经知道宁府为了监视,也为了替太子挡“灾”,把那位遗族之女收下,做了儿媳妇。

元春揉揉健儿的脑袋,幽幽叹道,“借你吉言吧。”

太阳西沉,府中四处掌灯之际,赵之桢回府见到元春不免眼前一亮:俗话说得好,要想俏一身孝……

他轻咳一声,“我听说了。”

“劳王爷惦记,”元春应了一声,又慢悠悠道,“大爷大姑娘他们已经先后来过,给我道了恼。王妃没来,”她眨了眨眼,“王爷是从王妃那儿过来的?她身子怎么样?”

赵之桢心道:她看着比你还精神。

先王妃刘娡性子要激烈一些,而如今的王妃韩绪却是个不温不火的脾气,不过无论哪一个赵之桢都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差别在于,一个最后撕破了脸,另一个还能维持着几分体面。

刘娡与韩绪都是圣上指婚而来,自然极有底气:这二人自知不管王爷是否喜欢,正妃之位都是稳若磐石。若非刘娡娘家与谋反的宗室有牵连,她和赵之桢能做整整一辈子的怨偶。

至于韩绪,则是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他刚进王府大门,大总管便来禀告:王妃无碍,却推说身子不自在而歇下了……

旋即,赵之桢便听说宁府贾敬死了,他也就想明白韩绪为何如此。此时,赵之桢更是坦然道:“她挺好。你娘家出了白事,她八成是担心冲撞,才装病不起。”

元春点了点头,“人之常情,换做我也会着紧肚里的孩子。能相安无事就很好,再礼贤下士似的亲自过来安抚,还有人说她假惺惺,又是何苦呢?哪家王府的王妃还要奉承侧妃不成?”

赵之桢没说话,心里却道:这口气可不大对头啊。

元春继续道:“读书明理之余……我也晓得若是不自量力地染指正妃之位,不用贵妃出手,只怕淑妃娘娘一句话就能料理了我。王妃有圣旨傍身,根本无需在意我。”

就算是王爷您,再不喜欢王妃,还不是得和人家接着过日子?

当然这话太伤赵之桢自尊,元春当然并没说出口。退一步说,纵然是皇帝想废后,只要不是昏君,又稍微在乎些声誉,哪里能说废就废的?

在赵之桢看来,元春平素说话也称不上委婉,但今天这般掏心掏肺,甚至有些话细究起来犯了忌讳都在所不惜……究竟为了什么?

元春怀健儿的时候,身子再不舒坦也没这样发过脾气;为了伯父贾敬之死而哀痛过甚……更是无稽之谈。只怕元春如今连她这个伯父的容貌都有些模糊了。

怎知他还没问出口,元春便已然自问自答了,“我忍不了了!”她一掌拍在坐在她身畔的赵之桢腿上,“我不想让蓉哥儿回京,王爷有办法是吧?”

赵之桢毫不犹豫,“当然。”

“后发制人听着稳妥,却总是失了先机。我那侄儿媳妇总不能一直是个摆设,不管是平南王还是忠顺王府那边,谁想生事都要有人居中联络……”元春果断道,“留着家里这个隐患,吹不得打不得,总这么等着旁人出手,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们若是不肯出手,就下饵给他们,不愁他们不上钩。”

赵之桢深以为然。

贾珍什么底细品行,赵之桢比元春了解得更多。

贾珍为了这么个娇滴滴的美人跟儿子反目不算什么,赵之桢甚至以为贾珍还会让这个儿媳妇“招待”一下太子。

见赵之桢颔首认可,元春又道,“想做大事,手里没兵如何能成?”若是王爷有一丝不快,她就立即住口不说。

赵之桢也没生气,只轻声笑道,“你可真是敢说。”其实他也猜了个差不离,还是话锋一转,“愿闻其详。”

元春嘴角一挑,“还是要靠王爷,毕竟蓉哥儿在军中才好揪住他们的把柄。我猜,蓉哥儿位置越紧要,他们动手便越早。”

赵之桢答应得十分痛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