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张国师来了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六百八十六章 张国师来了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演员介绍给叶静他们,易青就不管了,毕竟不是自家的事,他就真是个打辅助的,也不能一直奶个没完。

自家的事都还没料理清楚呢,一个劲儿的帮人家出主意,易青甚至都觉得自己有点儿国际主义精神过头了。

转天到了公司,刚坐了一会儿,就有员工过来通知一一有客到!

等易青到了会议室,看到来人,也不由得一怔。

张一谋来了。

和他一同来的还有巩丽,看俩人的模样就知道是勾搭到一处去了,对此并不值得奇怪,一个男有才,一个女有貌,互相吸引再正常不过。

去年围绕着俩人的关系,还诞生了内地娱乐圈的第一条绯闻,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易青当时人在香江,也没怎么关注。

今天这俩人怎么来了?

问过之后,易青才了解了内情,敢情凭借着《红高粱》,在内地影坛一炮而红的两人,竟然因为绯闻,闹得没戏可拍了。

还有这事儿?

易青可不记得俩人还有这遭遇。

按说,《红高粱》之后,张一谋俨然已经成了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怎么也不至于被圈子封杀啊!

虽然这部电影在国内的确没什么影响力,当初拍完之后,甚至都没地方上映,张一谋不得不托人情跑去柏林电影节参赛,拿到了金熊奖之后,西影厂才卖出去几个拷贝,小范围的上映了一下,褒贬不一。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奇怪又十分正常的现象,《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引发轰动,在国内却遭受冷遇,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首先得感谢原著作者莫岩,他的《红高梁家族》,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故事,刻画出了独特的人物形象。故事里的余占鳌和九儿,都是中国和电影里从没有出现的过的人物,故事本身也是非常具有创新型的,打破了传统的善恶与美丑概念,升华到了深刻挖掘人性的高度,这都为电影创作提供的坚实基础。

其二、张国师开放的电影思维与独特的画面效果,大胆的色彩运用,使电影艺术获得了巨大的美感,并且与电影的主题浑然一体,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让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洋溢着强烈热烈浓郁的东方民族风格,轻易的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与观众。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红高梁》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作品,从《红高梁》开始,中国电影才真正引起了世界关注的目光,此后,不断有中国电影获得各种国际大奖及世界电影大奖,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以及众多国际巨星。

但是,这么一部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为什么会在国内普通观众中却引起众多非议或者排斥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首先,《红高梁》打破了中国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违逆了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在观看电影时,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不顺畅,不舒服,看不懂。

可以说,大多数观众根本没有看懂电影在讲什么?电影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拍这么一部片子?为什么要表现余占鳌和九儿这样的两个人物?

观众这一系列问号没有得到答案,看完以后产生了糊涂的感觉。

其次,电影里男女主角的形象,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美好与和谐感,让观众难以接受。

余占鳌在九儿新婚回门的路上就强行占有九儿,这是违背中国人传统道德观的,同样,九儿新婚回门的途中在高粱地里与余占鳌野.合,并且爱上了余占鳌,这一点让大多数中国人不能接受。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这就是两个坏人,狗.男女,是要被浸猪笼的反面典型,但是在电影里却被树立为男女主人公得以颂扬,所以让多数普通观众反感。

第三,电影里张一谋用大红的色彩,用强烈的艺术手法,渲染颂扬男女主角的生命活力,宣扬生命的自由奔放,生命的热烈张扬,生命的放荡不羁,这与观众的期待相反,观众认为应该谴责与批判的一对男女,却在电影里得到了颂扬,使许多观众产生了反感与抵制的情绪。

再加上电影使用了一些浪漫而荒诞的情节,比如余占鳌往酒缸里撒尿,却酿造出了香飘十里的好酒,这让观众感到荒诞以及丑陋,不能接受,抱括男女主人公在高粱地里的野.合,酒缸里撒尿等情节,都被认为是有意丑化中国人,丑化中国人的愚昧和落后,这都让观众反感和排斥,对这部电影产生了不良印象,所以引起抵制与非议。

其实,《红高梁》能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艺术上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靠丑化中国人,取悦西方国家,靠出卖祖宗才获得了国际大奖的。

这与莫岩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人的反应是一脉相承的,莫岩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很多读者和普通百姓,都骂莫言是靠丑化中国人,丑化祖宗,靠汉奸卖国取悦西方国家,才获得诺奖的。

这真是对莫岩的巨大的误解,莫岩的作品能获奖,是有着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性才获得的成功的,许多人事实上根本没有读过,或者没有读懂就开始骂莫言了。

《红高梁》电影也是一样的,许多人根本没有搞懂电影在表达什么,没有看懂电影要说什么,只看表面现象,所以产生了贬低和排斥。

应该说,电影《红高梁》表达的主题在当下来说,是非常超前的。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善恶好坏,打破了中国人习惯欣赏的大团圆结局,让故事在真实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表达了人性。

它打破了生活的寻常感,表达了生命中爱与欢乐的神圣感,颂扬了生命的自由与奔放,热烈与张扬。

男女主人公敢爱敢恨,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两个人生命的激情之花热烈绽放。

在和平生活被侵略者打破后,具有生命活力的男女主人公又投身到反抗侵略者的战斗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与英雄气概。

整部作品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物个性独特,张扬,活力四射。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多种渲染的艺术,比如民族乐器唢呐和民歌的运用,大片红高粱等大红色彩的运用,表现出浓烈的民族风格,表达了粗犷,热烈,勇敢,坚强的民族性格。

可以说,哪怕在过去二十,三十年,《红高梁》仍是一部经典的难以超越的民族电影,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也应该得到中国观众的肯定与欣赏。

只可惜,这些道理易青明白,当下绝大多数的观众,以及某些权威人士并不这么看,尤其是代表着权威的某些人,他们认为《红高粱》这部电影本身就是野路子,说白了就是个杂.种,不值得学习,借鉴,甚至应当立地毁灭。

“艺无定规,技无定法,如果连怎么拍电影都那框框给规定好了,还有什么意思,电影这门艺术,无论怎么拍都有他的道理。”

听了易青的话,张一谋激动的眼泪都差点儿飙出来,好些日子了,他耳边总是充满了反对,批评的声音,总算是有人能说到他的心缝里去了。

“我就是不想被限于一抹模式里,可现在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

张一谋说着,唉声叹气的,那张西北老农的脸有多了几道褶子。

易青见状笑了:“很正常,外界对于你们这第五代导演的期望太大了,总希望你们做的更好,却又希望你们按照他们所期望的方向走,这本身就很矛盾。”

想要马儿跑得快,跑得远,却又要给他套上笼头,拴上绳子,张一谋他们这些第五代没变成只能拉磨的驽马就不错了。

“来找我有什么事?不会是就为了找我诉苦的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易青没看张一谋,而是看向了巩丽,显然,他们俩过来是巩丽的主意,他和张一谋又不熟。

易青这话一说,张一谋也转头看向了巩丽,说起来,他们现在的处境,固然有《红高粱》离经叛道,被一些专业权威所不容的原因,可根本还是因为他们两个的恋情。

就像《红高粱》里面,余占鳌和九儿的恋情不被世人所容,进而连电影都受到民众抵制一样,张一谋作为有妇之夫,背着妻子和巩丽搅在一起,还逼着妻子离婚这件事,简直就是当代陈世美。

易青没有猜错,张一谋和巩丽来找他,的确是巩丽出的主意,因为婚外情,俩人现在的名声说是臭大街了都不为过,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张一谋没了执导新片的机会,巩丽面临毕业,可到现在都没有哪家单位答应接收她。

这次回京城,巩丽还是听她师妹金丽丽说起,易青自己创立了一个公司。

影视剧制作发行制度改革的事,巩丽和张一谋全都知道,上面刚下达新的政策,易青就成立了新画面,显然是准备要大展宏图了。

于是,巩丽就撺掇着张一谋来找找易青,看看在他这边有没有什么机会。

本来,张一谋是不打算过来的,他现在好歹也是金熊奖最佳影片的导演,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奖无数的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了,哪能拉得下脸来。

但现实总是无奈,张一谋并不知道,相比于前世为万夫所指,今生他因为和巩丽的恋情,处境要艰难百倍。

前世的张一谋在和妻子离婚之后,虽然遭到舆论的攻击,但当时因为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大奖,让他得到了香江电影人的青睐,先是作为男主角和巩丽一起出演了《古今大战秦俑情》,紧接着又获得机会执导了《代号美洲豹》。

俩人双宿双栖的在香江浪荡了两年,国内媒体对于两人的事热度下降,这才回来拍了《菊豆》、《活着》等一系列电影。

但是今生不同了,香江那边橙天娱乐集团一家独大,各家电影制作公司都忙着巩固自家地盘,谁有心思去关注一个内地的导演,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又怎么样?

有票房数据吗?

可以说,因为易青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像张一谋现在的境况,实在是一点儿都不新鲜。

张一谋低头不语,最后还是巩丽开口了。

“主要就是过来看看,你这边有没有什么机会,他~~~~~~~很有才华的。”

这个不用强调,张国师要是没有才华的话,怎么能配得上“国师”称号,再说了,要不是有才华,能吸引巩皇对他死心塌地的吗?

“西影厂那边~~~~~~”

张一谋抬起头,苦笑了一声,道:“虽然没下明文,可是基本上已经把我给禁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一谋的语气也是愤愤的,他刚刚拿了那么多大奖,算起来,也是西影厂的荣誉,可转头那边就因为他的私生活,将他给闲置了,这肯定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

易青听了,心里也盘算起来,他没想到张一谋会主动来投奔,现在人就坐在面前,真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公司能有这样一员大将加盟的话,对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大有好处的,更别说,现在还是买一送一,搭着一个巩丽。

“我公司这边,现在确实有计划在今年开拍一部电影,但是,还没找好剧本,张导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把这件事交给你,你来找剧本,建组,我呢,只负责投资。”

易青这是要大撒把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看过的张一谋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后期的商业大片,前期的文艺片没看过几部,也就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活着》这三部了。

张一谋闻言就愣住了,抬着头盯着易青看了半晌:“您说的~~~~~~这是真的?”

将一个剧组从创作到制作,全都交给他来完成,就是之前拍《红高粱》的时候,西影厂也没给他这么大的自由度啊!

“当然是真的,怎么?有问题吗?”

“没有!”张一谋忙道,“完全没有问题。”

“那好,我给你半年的时间,你来准备剧本,原创也好,改编也好,全都随你,我只要成品。”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信任了,简直就是迷信,作为投资方,易青居然什么都不管,只要最后的结果。

饶是张一谋都不免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了。

“对了!还有件事。”

易青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西影厂的章子恩导演,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