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六百二十六章 探班三国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六百二十六章 探班三国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年》这部戏建组不急于一时,先把演员都联系好了是要紧的,至于导演的人选,孟石最后推荐了黄坚中,这位在京影厂也是老资格了,60年就在京影厂实习当场记,82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作《如意》,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拍了一些作品,只是影响力不怎么样。

易青前世知道这位老导演,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那件轰动了全国的张玉录像带事件,也就是从那件事开始,行业内讳莫如深的潜规则,直接被曝光在了台面上,一时间,舆论哗然。

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看似花团锦簇的娱乐圈,竟然是个藏污纳垢之所。

而作为当事男主角的黄坚中虽然一直喊冤,冤不冤的没人知道内情,毕竟那种事也不会找一帮人过来参观,可说到底,还是坏了名声,黄泥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成了屎。

孟石推荐他来做导演,易青倒是没有意见,私德什么不能和水平放在一起评论,没亲眼看到的事情,易青从来不做评价。

单论执导水平,黄坚中还是很有一套的,《龙年警官》、《我的1919》都是非常不错的电影作品。

剧组技术部门的组建,黄坚中来负责,易青只要联系好演员就行了,这部戏要拍的话,怎么着也得等到入冬,东北下过雪之后,才具备条件。

毕竟,过年不下雪,那还有年味儿吗?

尤其是东北的新年。

大雪,秧歌,鞭炮,雪堆里的年货,特点鲜明的东北新年。

易青这边先后确定了刘培,魏惠丽,葛尤,马晓晴和丁佳丽,正打算去趟河北找赵丽荣老师,却被王福林一个电话给打乱了行程安排。

三国剧组,易青也是好些日子没关注过了,结果王福林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就得乖乖的过去,说是要讨论剧本。

讨论剧本和老子有个毛的关系?

剧组养着一帮历史专家,学者,还有文学界的大牛,他一个半吊子,就仗着前世记忆混文艺圈的嘴炮,能帮得上忙?

估计还是之前在红楼剧组的时候,掺和周陵改编后四十回时,给老王头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了。

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不一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稿子遗失,虽然有各种版本的狗尾续貂,可编剧在改编剧本的时候,为了补全故事,可以不用照搬原著,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三国演义》呢?

传承了数百年,老百姓都这个故事的熟悉程度要远超《红楼梦》,剧本根本不能做太大的改动。

能做的也就是以演义为基础,结合史料记载,完善一下人物性格,或者根据民间传说再给某些重要人物增加一些戏份。

易青去掺和这个?

他还没狂妄到不自量力呢,可王福林的电话都打过来了。

没办法,去呗!

易青提前一天找李承儒的朋友借了一辆车,转天早上收拾好,开着车就过去了,一起去的还有何情。

她要演小乔,在剧中也是个分量颇重的女性角色,之前一直没空来剧组上课,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就一起过来了。

付艺伟还是懒得动弹,再说了全都走的话,孩子丢在家里也不放心。

半个小时的路程,车到了圆明园招待所门口,离得老远就看见一帮猛男在练身段,一侧的小马场,张山正带着刘关张练习骑马。

“易青!”

吴晓东看见易青,就跟见着亲人一样,一路小跑的就过来了,他看上去胖了不少,毕竟要演孙权,像之前那么瘦撑不起东吴大帝的人设。

“呃?何情!你也来啦!”

之前在拍摄《绝代双骄》的时候,俩人都在组里,并不陌生。

何情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不寻常的红晕,这一路上俩人可没闲着,也就是社会风气还挺保守,不然的话,这干柴烈火的凑到一起,非得在车上荡悠悠不可。

打过招呼,吴晓东就开始朝着车里看,一双眼睛跟雷达一样,来回扫描。

他在找什么,易青自然知道。

“别瞅了,都在后备箱里呢,找人过来搬。”

吴晓东这才笑了,之前拍《红楼梦》的时候,每次易青过去探班,总少不了带上一大堆好吃的给大家改善伙食,现在档次上去了,直接拿车拉。

“好嘞!张山,张洸北,来几个人搬东西,易老板下乡慰问来了。”

一听这话,呼啦过来一帮壮汉,按说三国剧组的伙食标准可是比当初拍《红楼梦》的时候强多了,怎么也不至于这样。

之所以有这想法,主要也是因为易青不了解情况,三国剧组的伙食确实提高了不少,至少不用每天吃白菜土豆,但也就是多点儿鸡蛋什么的,提供这个,主要还是为了让演员们增肥,肉类食品还是不充裕。

“嚯!”

张洸北打开后备箱一看,里面全都是成扇的猪肉,还有宰杀好的鸡鸭,另外香肠什么的不可计数。

“这位易导够敞亮啊,带这么多东西过来。”

张洸北发出了一声感叹,这些日子在剧组,可是把他给苦坏了,他现在已经出演了好几部电影,在组里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腕儿了,结果没有半点特殊待遇,都是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张山抱着半扇猪肉,笑道:“我以前就听说过这位易导,出手特大方,看看这一后备箱吃的,都够咱们几个月的工资了。”

“别叨叨了,赶紧搬,回头中午咱们炖肉改善伙食。”

吴晓东除了演孙权之外,还是剧组的导演助理,平时负责管理男演员,还是挺有威信的。

果然,他这话一说,大家全都安静下来,抄起一片猪肉就往厨房送。

易青贡献了劳军的物资,剩下的就不管了,带着何情去见导演王福林,一路上不断招呼着未来中国影视界响当当的腕儿们。

这些日后可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啊,只可惜,仅有少数的几位演员彻底摆脱了三国人物带来的桎梏,大多数人,在拍完《三国演义》之后,虽然依旧活跃在影视圈,可到底没能走出来。

“鲍老师!”

招待所门口的台阶上,鲍国安正拿着《三国演义》的原著在看,聚精会神的,易青走到他面前都没发现。

鲍国安听到有人在叫他,连忙抬头,见来的是易青,立刻笑了,俩人之前在试镜的时候,已经见过一面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角色是易青推荐的。

前世,鲍国安在出演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之前,已经演过了山东版的水浒传,凭借着宋江这个角色,在业内名声鹊起,而现在,他只是中戏的老师,虽然也出演过电影,但却没什么名气。

能够出演曹操这个角色,他是非常激动,对易青也是十分感谢,但是在激动之余,他也不免感受到了压力。

《三国演义》这部书虽然是抑曹扬刘,可是要说角色的重要性,曹操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男主角,从黄巾起义开始,征战中原,兵伐徐州,官渡之战,征讨西凉,赤壁之战,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形象比之刘关张要丰满的多。

演得好了,声名鹊起,演不好的话,怕是要遭受许多非议。

易青也看出来鲍国安很紧张,但是,他也没法开解,这个只能自己去适应,调节,别人帮不上忙。

俩人简单的聊了几句,易青就带着何情上了楼,王福林这会儿正在二楼的教室里开会,一帮编剧和历史专家顾问全都来了。

敲开门,开门的正是王福林,见着易青就想把他拉进来,接着又瞧见了跟在易青身后的何情,老头儿上次在《绝代双骄》剧组曾见过一次,印象非常深刻。

“小乔也来啦!”

被王福林这么称呼,何情还有点儿不好意思,连忙鞠躬问好:“王导,您好。”

“来得正好,一起进来吧。”

何情一怔,里面在讨论剧本,她进去干什么?易青不是说一起过来打个招呼嘛!

王福林见状解释道:“我们现在正讨论的就是周瑜这个人物,你演的是周瑜的夫人,也一起来听一下,对了,《三国演义》看了吗?”

何情点头:“看过了!”

她这些日子在家里也没有别的事,闲下来就捧着《三国演义》看,当然,重点看的都是赤壁之战这一节。

“那就好,进来吧,也说说你的想法。”

何情见推不了,只好看向了易青。

“进来吧,里面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老师,听听没坏处。”

易青都这么说了,何情也只好跟着进去了,只是这屋里面~~~~~~

“抽烟的同志都歇一会儿,咱们有女同志来了,照顾一下。”

一帮中年人外加老头儿见王福林引进来一个大姑娘,纷纷把手里的烟给掐灭了,靠窗的还把窗户打开,顿时浓烟滚滚往外冒。

易青也观察了一下,之间开会的时候,几个编剧都是见过的,还有一些不认识的,应该就是剧组请来的专家顾问了。

桌子上还摆着各种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易青还看见了毛宗岗删改版的《三国演义》。

这玩意儿也能当参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