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和事佬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和事佬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拉一家下场?

易青只是愣了一下,倒也没表现得太过惊奇,毕竟《战狼》这个题材的电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结果怎么样,除了他这个穿越者之外,谁也说不好。

而且,因为让这部电影提前出现,就算是易青,也不敢打包票,这部电影一定会成为“爆款”,说到底,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每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

多拉一家进来投资,就能多一个人来分担风险,韩三爷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当然了,易青完全可以让新画面吃掉大部分的投资额,但是,他并没这么做。

内地的影视圈,现在的发展虽然还不是特别好,但是已经呈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电影这种全新的投资方式。

市场这么大,新画面一家根本就吃不下。

易青也没想过真的要一家独大,去挤压其他电影制作公司的生存空间。

既然,韩三爷要多拉一个投资者进来,易青也不会有异意,钱是赚不完的,一个人吃的太多也容易被撑死。

事实上,作为穿越者,易青很清楚,联合出品,多家投资,在未来,就是中国电影的主流发展趋势。

前世,随着不断飙升的票房,留心看片头片尾的观众就会发现,电影“出品”和“联合出品”栏里,出现的公司名字越来越多,出品抱团似乎成为了电影的增量。

例如2016年,周星池的爆款大电影《美人鱼》的出品方多达10家,还有《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多达15家。

到了2017年,《战狼2》、《羞羞的铁拳》、《西游伏妖篇》、《芳华》、《乘风破浪》这五部电影的出品方分别为14家、13家、21家、16家和10家。

而在2018年春节档发行的五部影片的出品公司更是达到了近100家之多,例如《红海行动》,背后有共计31家出品公司,除主出品方博纳影业外,还有华夏电影、阿里影业、咪咕文化、横店影业、大地时代等。

31家出品公司为《红海行动》的制作、宣发、排片保驾护航,为影片的票房收益提供了多重保障。

2019年表现最佳的国产电影,《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和《少年的你》的出品方也分别为16家、17家、19家,当然,这三部电影还不是最多的,前世那部超级爆款《流浪地球》的出品方高达27家,大屏幕都有点儿不够用了。

在国产大片中,类似的情况在前世电影市场进入繁荣期之后,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

如此多的出品公司,难道真的是缺钱吗?

答案显然是,NO!

以在《泰囧》之后,成为国内当红导演,出品人的徐争为例,他本身自带的资本与资源就已经不可估量,即使面对市场,徐争的票房号召力也早就有目共睹,绝对不是缺钱的三无电影。

但是在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中,除了徐争入股的影视公司外,另外还引入了13个出品方,包括京城文化、阿里巴巴影业、万达影视、优酷电影、猫眼微影等等,一起下场参与投资。

也就是说,即便作品的票房表现能够提前锁定和预测,大概率将会成为爆款,但是,抱团行为依旧不变。

为什么?

分散风险是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产大片的投资门槛也跟着水涨船高,电影的投资方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降低风险?

毕竟投资电影,就是为了赚钱,而由多家公司同时投资一部电影,也就成了电影行业内,分散风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除了规避票房不理想的风险之外,拍摄的成本也在其考量之内。

例如由万达、华艺、光线联合出品的《寻龙诀》,这部电影在拍摄时,预计投资就是1.5亿到1.8亿,最终严重超支到2.5亿。

类似的情况在业内并不少见,投资方大多只能硬着头皮追加投资,这时身边如果能有几个合作伙伴分担风险,无疑轻松不少。

其实,不光国内如此,规避风险是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共同心声,除非对自己的项目特别有信心,也有承担风险的实力,否则大家都不敢吃独食。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资源比钱有价值,投资是让利手段。

在出品方名单中,除了主出品公司,还有一大串的联合出品公司,有很多联合出品公司实际上并非电影的投资者,而是在发行等环节助力。

毕竟渠道资源的重要性在未来也会越发突显出来,例如宣传必不可少的社交平台,或者是票务平台,以及规模庞大的院线资源,都能对影片的宣发、排片做出巨大贡献,那么作为主投方肯定是欢迎来投资的。

再有就是互联网和影视公司的联盟化,前世电影行业运营的互联网化后,不仅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出现在联合出品的名单之中,甚至与影业公司已经有了联盟的势头。

例如,《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夏洛特烦恼》的出品方名单上,就可以看到开心麻花和腾迅这些公司的密切关联,而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迎来的新格局。

总之,商业模式的变化,以及多元化资本的介入,都将会使中国影视行业迎来一个爆发期。

而作为新兴的一种投资方式,电影版权投资已经不再是资深电影人的专利,投资的范围越来越大,也是大势所趋。

所以,尽管现在中国电影还远没有进入黄金时期,但是,相较于前世的同期,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虽说前世那些在业内混出圈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眼下就出来了一个华艺兄弟,还发展的不怎么样,但是历史发生了改变,如今单单是在京城,就有五家公司在和新画面竞争。

易青没想过吃独食,之前虽然没合作过,但是,除了华艺兄弟之外,另外四家公司,还是有过交流的,主要就是演员方面。

凭借着重生者的优势,易青能提前把那些未来大红大紫的明星提前签到自家公司,别人家拍戏的时候,总少不了来新画面借人。

本身就有艺人经纪这方面的业务,易青当然也不会故意把着不给,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是挺多的。

易青一直都明白一个道理,吃独食是容易没朋友的。

新画面不可能永远拥有现在这个大的优势,随着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未来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变局,彼此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到最后,新画面所能拥有的,也就只剩下先手的优势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广结善缘,易青显然没有意见。

“韩总,您想拉一家进来参与投资,我本身没有意见,就是不知道······”

韩三爷看着易青,面色突然变得有些尴尬,不过只是一闪而过,随后就很好的掩饰了,只是还是被易青给察觉到了。

“小易啊!你和王忠君······”

“韩总!您不会是想要拉拔华艺兄弟吧?”

韩三爷提到了王忠君,易青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之前华艺兄弟和中影集团之间的联系,也就仅限于电影的发行方面,然后在制作过程当中,找中影集团下属的制片厂买个厂标。

毕竟,现在国家还不允许私人的公司独立制作,更别说发行权了。

易青是万万没想到,韩三爷居然要做这个和事佬。

“也不能说是打算拉拔他们,都是一个行业领域内的,我现如今占着这个位子,还是不希望看到你们内斗。”

新画面和华艺兄弟,准确来说就是易青和王家哥俩的矛盾,韩三爷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之前徐婧蕾那只能算是一件小事。

最后,还是易青高抬贵手了,在韩三爷看来,这就是一个好的信号,可他哪里知道,易青之所以高抬贵手,那完全是看在陈虹的面子上,否则的话,违约金一毛都别想少。

作为中影集团的预备老大,韩三爷是希望看到中国电影圈子繁荣发展的,新画面自然是他最看重的头号助力,但是,也不能就一个新画面啊!

参与这个行业的人,还是越来越多的好,这一点,当初也是易青和他在讨论中国电影发展的时候,曾提到过的。

对此,韩三爷也非常认可,单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财政拨款,中国电影是发展不起来的,必须借助民间的力量才行。

所以,在新画面之外,韩三爷又看上了华艺兄弟。

别看华艺兄弟这几年发展的不咋样,主要的业务还集中在广告那一块,但是,华艺兄弟也有他们自己的优势,这优势主要就集中在人脉上。

韩三爷本身是非常不愿意划圈子的,但是,他也不能不承认,以王家哥俩,王硕,再加上叶静等人组成的圈子,确实拥有着很大的潜力。

于是与,他才愿意来做这个和事佬。

“小易,你怎么看!?”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