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韩三爷的认同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韩三爷的认同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周的时间没到,易青只用了五天就完成了剧本,直接从记忆当中拷贝,就是简单,而且这一次易青没往剧本里加私活。

以前易青写剧本,总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其中的漏洞,消减槽点,就是他第一次写的《渴望》,也改了人物的结局,让刘慧芳真正开始为了自己而活。

但是这一次,易青一字没改的将《战狼》整个剧本写了下来。

这部电影,易青前世看过十几遍,里面照样有值得吐槽的地方,还曾被键盘侠一二三四五的罗列出来作为《战狼》的罪证。

有些地方,易青在看的时候也觉得尴尬,比如,吴晶演的冷锋出任务的时候,还背地里调戏对象龙小云,在看的时候,那是真心觉得尴尬。

可这些地方都不是关键点,如果这部电影讲的是龙小云和冷锋的爱情故事,还可以吐槽一下,但电影演的是什么,难道不知道吗?

前世连这些都拿出来说事的人,纯属于鸡蛋里挑骨头。

《战狼》就是一部成功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观众在看的时候,侧重点应该是电影本身表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要紧的东西表现出来,就是成功的,盯着一些不重要的东西,然后放大,用来证明自己有多牛掰,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剧本搞定了,易青没急着拿给赵保刚,而是直接去了中影集团,面呈韩三爷。

孟石还没退休,不过现在中影集团这边主持工作的已经成了韩三爷。

将剧本奉上,韩三爷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看完了。

“小易,这就是你说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

“没错,韩总,咱们国内的主旋律电影是什么?就是弘扬意识形态,伟人也说过,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您也看过剧本了,核心价值观突显出来了,这当然就是主旋律,只是经过了商业化的加工。”

韩三爷没急着做出评价,而是笑着调侃了一句:“我还用得着,你来给我上课!”

????????作为业内人士,他能不知道什么是主旋律?

“你刚才的解释还不够完整,主旋律电影的定义,应该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嘿!这咋还显摆上了。

“知道您学问深,大课等咱们闲下来,您再给我上,咱今天就说说这个剧本,您看……”

“小易,你要拍主旋律,可你知不知道主旋律电影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咋滴?

上课都不过瘾,还要一起互动?

????????“弘扬国家意识形态、传递社会正能量、并适时地对观众进行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这才是一部根正苗红的主旋律电影,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你觉得你这个剧本具备了?”

这是不满意?

易青心里有点儿含糊,其实他也知道,和当初的《官司》比起来,《战狼》这部电影是经过了深入商业化的,尤其是在内容方面,没那么深刻,所展现出来的军人誓死捍卫国家领土的内核,也因为要满足电影本身的商业特质,显得流于表面。

“你要是单纯的拍个商业片,就像《十面埋伏》那样的,别讲什么内核,大场面,大制作,我没意见,但是这次你想拍主旋律,我个人是认可你之前说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但是,步子迈的太大,你光想着票房,如何去迎合观众了,我担心会出问题。”

相较于易青这个主旋律电影商业化,韩三爷其实更愿意拍单纯的商业片。

不用考虑那么多问题,单纯的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就可以了,哪用得着这么劳心劳力的。

说起来,韩三爷的想法就很现实,中影集团现在要紧的任务就是赚钱,要让所有的电影投资者看到,拍电影是能赚钱的。

先想着怎么生存下去,然后才是电影的艺术性,使命感什么的。

商业片显然更合他的胃口,立项之本便是赚钱,而想尽办法制作出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才能获取更高的票房。

至于影片质量、思想内涵以及艺术高度,都只是商业片在追求高票房道路上的附属物,有则喜,无则命。

“韩总,您说的没错,担心的我也能理解,不过,咱们总得尝试吧?现在压在孟总办公桌上的那张纸还在呢!”

韩三爷闻言,脸色也是微变,不禁摇头苦笑,易青要是不提醒的话,他还真给忘了。

全国一盘棋,集中优势资源,拍摄中国老百姓喜欢的类型片。

当初的《官司》是怎么来的?

就是因为那张纸。

韩三爷也是被最近这几年《英雄》和《十面埋伏》带来的高票房给迷了眼,居然把那个文件给忘了。

现在和当初的情况又不一样了,以前没有中影集团呢,完成任务指标,自然有上面的人去头疼,可现在,那些工作都压在了中影集团的身上。

完成指标,还要争创效益。

韩三爷突然发现,原来这些问题,易青居然全都考虑就去了。

“你想的比我多。”

“韩总,我就当您是夸我了。”

韩三爷也笑了,又拿起了那个剧本。

????????内容方面确实是有些单薄了,不过如果从场面上来看,倒是挺不错的。

故事一开始就是大场面,一次缉毒行动中,身为狙击手的冷锋违抗军令,打死了恐.怖.分子,要被开除出队,却意外得到了神秘部队战狼的接纳。

紧接着故事又进入了第二个小高潮,痞性十足、不喜按牌理出牌的冷锋,在演习中发挥出色,帮助战狼中队在演戏中取胜。

岂料尚未收队享受胜利的喜悦,几人却意外遭遇了一队行动力超强的雇佣军的伏击。

这是整个故事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了,雇佣军的步步紧逼和挑衅、战友的牺牲,无一不刺激着冷锋以及其他具有血性的中国军人的神经,一场激烈的丛林交锋就此展开。

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也相当简单,主线明确且坚定,因此无论普通观众能不能说出故事中那些花样繁多的军事器械的名称,能不能看出狙击手拿的到底是“JS7.62狙”还是“88狙”,都不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以及感受故事中两派人物生猛对打时的酣畅淋漓之感。

故事的节奏明快紧凑,开头围剿毒贩时所营造的紧张氛围一下子就能将观众牢牢地按在了座椅上。

整个故事的第一个爆点便是毒.枭在点烟时,想要阻止的外国警察被超远距离射击打断了手臂,只是看剧本,就能感觉到那支断臂飞过来的紧张刺激感。

从头到尾又把剧本看了一遍,韩三爷对这个故事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抛开对主旋律电影的固有思维,按照易青对于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解释。

显然,这个故事在两者兼顾这方面,确实做的非常不错。

“《官司》里你写了一个谷子地,现在又写了一个更刺头的冷锋,你这是生怕没人对着你挑刺啊!”

打破传统主旋律电影里对英雄的定义,换成别人的话,还真不敢做这个出头鸟,但易青不到敢,还接二连三的挑战,谷子地和冷锋,一个比一个更不像英雄。

易青听着笑了:“韩总,那种模式化,样板化,脸谱化的英雄,您觉得现在的观众还会喜欢吗?”

角色必须的创新,打破人们对英雄的固有思维,这样才会让观众有新鲜感。

至于故事本身,前世曾有人说《战狼》这部电影是一部“抗日神剧”,说这话的人显然是被某些制作粗糙、逻辑混乱、脑洞通天的“抗日神剧”荼毒得思维紊乱、该吃药了。

而《战狼》之所以被定义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主要就因为这部电影确实做到了,弘扬社会正能量、增加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要满足这些要素,这就不得不在影片中掺杂进“讲道理”环节。

但是,道理显然并不是那么好讲的。

要讲道理,就必须经过充分的证据铺垫、事实论证,才能打动人心、令人信服的。

道理讲得好了,便能令观众共鸣,而讲得差了,就变成了泛泛空谈,枯燥涩然、叫人厌烦。

因为要“讲道理”,就必须得“端架子”,端得好了就显得“高大上”。

然而大部分主旋律影视作品,则往往犯了架子端得太过的错误,最终的作品往往难以贴近普通观众的现实生活,自然无法在感情上触动观众。

这类影片的典型代表就是后来那些有着类似“手撕鬼子”这般不知该称为玄幻,还是奇幻情节的作品。

《战狼》本身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它又绝非是一部根正苗红、有板有眼的主旋律电影。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非典型”的主旋律电影。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部电影显然在“高大上”和“接地气”之间努力做着平衡,这从片中偶尔出现的粗口,以及稍显不雅的小段子便可以看出一二。

虽然这样的融合和尝试并不够彻底,影片中好几段台词仍然略显“端着”,好几处稍过的煽情,仍然不免叫人尴尬阵阵,但是这种努力和改变的勇气却是值得称赞的。

将主旋律电影做商业化的处理,以此来迎合大众口味,符合普罗大众的欣赏水平。

这点来看似乎与“高大上”的主旋律电影有着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云泥之别。

倒也不是说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低,而是好多不牵扯到普通观众自身利益的民族大义、国之危亡,并不在刚脱离了温饱线奔向小康的普通观众的关注范围之内。

在易青看来,主旋律性和商业性,看似对立,实则并不互相矛盾。

不能对纯粹追求视听享受,以及精神娱乐的商业片趋之若鹜,同样也不能对肩负着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宣扬爱国情怀的主旋律片避之不及。

易青要做的就是找出将两者完美融合的途径,这才是中国电影人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战狼》就是易青看过的带主旋律性质的电影中,最具商业大片气息的影片。

就像影片中不时强调的战狼中队在学习西方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这部电影显然也在向好莱坞类似风格的影片进行着模仿和学习。

影片中加入了许多能将观众牢牢吸引住的商业元素。

生猛直白的打斗,惊险刺激的枪战和爆炸场面,主角痞气反叛的性格特征设置等等,伴随着快节奏的情节推进,适时的煽情,以及遍布全片的视觉刺激,无疑给观众呈上了一碟爽辣开胃的好菜。

且不说这盘菜营养如何,最起码在食用的过程中还是叫人舒爽快乐的。

当然,也必须要承认,这部电影与好莱坞那些军事动作题材电影的距离,就好似差了一个时代那么远。

但这是当时刚起步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已经相当成熟和精密的美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差别,并不能推责到任何一部电影和主创团队之上。

中国电影人现在能做的,便是学习和模仿西方先进的电影技巧,努力拉近双方的距离。

????????但是,学习也不能盲目的学,学好莱坞只能学到技巧和技术,而属于中国电影的精神气,则必须要从本土的电影中自己酝酿和生发出来。

前世,《战狼》这部电影在模仿好莱坞商业片的同时,对于本土文化、中国国情,以及触动中国人感情方面的把握,无疑都是准确和成功的。

这种成功的尝试也可以给中国电影人,对于类似影片的处理指明了道路。

尽管纵观全片,仍旧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战狼》这部电影对于主旋律电影商业化,以及娱乐化的尝试,仍旧值得称道和鼓励。

????????作为国内罕见的军事动作题材电影,《战狼》的成功探索和尝试,也给这类电影开辟了新的道路。

因此无论如何,《战狼》都将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一定意义。

影片结尾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用得虽略显矫情和生硬,但无论何时读来都叫人豪气万丈,想来这便是所谓“民族的自豪感”。

易青所说的这些,韩三爷接受起来非常快,毕竟,前世中国电影开始发展,并且进入快车道,就是从他开始执掌北影厂开始的。

如今,韩三爷所处的位置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易青提前将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抛出来的原因。

他还有很多想要做的,必须加快节奏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认可,这部电影,你打算什么时候开机?能赶上今年的春节档吗?”

“贺岁片有冯晓钢的《大腕》,《战狼》的前期准备需要一些时间,男女主角这次我打算用新人,把钱用在电影的制作上。”

韩三爷闻言,虽然有些担心,但是也没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真的按照剧本,把那些枪战场面都拍下来的话,制作费用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如果像《英雄》和《十面埋伏》那样,请大明星的话,制作费用肯定就得占去一大半,实在不划算。

而且,《战狼》这部戏算是一次尝试,韩三爷也不敢豪赌。

成了自然皆大欢喜,可一旦观众不接受,市场反应不好的话,可就麻烦了。

这个责任,韩三爷也得含糊。

易青接着说:“男女主角我和赵保刚已经选好了,男主角已经送去部队体验生活了,为期半年,女主角紧跟着也得下部队,两个月的时间。”

韩三爷听得一愣,好家伙的,半年,女主角都得去锻炼两个月,这也太狠了吧。

“去部队半年,还有时间揣摩角色吗?”

易青笑道:“如果不是找不到合适的,我都想直接拉个特种兵来演这个冷锋了。”

韩三爷闻言,也跟着笑了,他明白易青的意思,冷锋这个角色,只要身手好,军事技能过关,其实演起来很简单。

“行,就按你说的办,剧本我这边负责送审,你抓紧把预算做出来。”

韩三爷说着,其实心里也在盘算,这个戏到底要投入多少。

“小易,你估计一下,大概其这个戏得多少投入?”

中影集团这几年也借着大片计划赚了不少,可那些钱不是赚了就能落袋为安,方方面面都指望着中影集团的收益养活。

还有各种扶持计划,全都需要钱。

太多的钱,韩三爷还真拿不出来。

易青闻言,也大概其估计了一下:“最少8000万。”

卧槽!

韩三爷差点直接骂出来,8000万,就这么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出来了。

就算是一家投资一半,中影集团也得拿出来4000万,这么多钱……

“小易,要不……咱们再拉一家进来,你觉得呢?”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