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832章 一网打尽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832章 一网打尽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芳期先从杨氏口中听悉了闵妃母子三人已经确定安全脱身的消息。

她知道杨氏是因晏迟的叮嘱,才一再的强调闵妃并没有遇害,她想其实她并不需要证实闵妃的生死,汴王与闵妃谁都不是晏迟的死仇,晏迟根本没有一定要让他们死于非命的必要,而晏迟对她的所有许诺,至今没有哪一件言而无信。

所以为什么呢?为什么晏迟反而在意她会不信任?

晏迟,冷静沉着的湘王殿下,素来处事果毅甚至可称狠辣,他一贯不行多余之事,但近来却如此在意她的想法,是他先不信任她了,担心她怀疑闵妃已经惨死,他应当还会有更多的辩解。

芳期不愿意求证,但让她不安的是,晏迟果然又再主动画蛇添足。

夫妻两相见时,已然夜色幽沉,这一晚阴云遮蔽了明月,偶有星光为阴云遗漏,暧昧闪烁,看久了,竟有几分像含泪的眼睛,芳期正在讥笑自己怎么犯起了多愁善感的毛病,就看见晏迟往亭子里来,他手里拿着一盏琉璃灯,身边没有仆婢跟随。

灯被随手放在了案桌上,在两人之间,多了一盏暖色。

芳期看他的眉眼间,似乎一如多少年前,平静得不露半点端倪。

“宋国公父子二人是真死于血蚕蛊,落毒之人也的确是大理乌西一门毒师,不过此毒师并非听令于大理国主,早在十余年前,他就已经为我掳获。”

芳期只能安静地听晏迟说下去。

“这其中有些恩怨,要一一阐述话就多了,王妃不明大理国内况,也难以参悉,宋国公虽说跟羿青一样,并没有参与构害赵叔的阴谋,但宋国公父子若然不死,我就必须要让无辜之人死于蛊杀,才能以三具尸骨,替闵妃母子安然脱身,日后隐姓埋名在高丽国求个安稳。

先是宋国公父子,被蛊杀于朝议,众多朝臣,尤其是葛时简亲眼目睹,当闵妃母子也被蛊杀,葛时简才会疏忽验尸,汴王府三具尸骨其实是伪造,是用兽骨拼凑而成,没有人因此遇害。

更重要的是羿承昭若活着,他毕竟是大宗正,日后我们脱身临安,这父子二人必然会以宗长之名干预军政大权,新君年弱,陈后及其父族难以独当一面,因此羿姓宗室与徐公、辛公甚至鄂公之间,必然会直接相争,为了杜绝后患,他们也必须死。

接下来,我会以提防羿姓宗室再为大理毒师加害为名,将所有宗室召返临安,而羿承昭的孙子,均非嫡出,就算由其长孙袭承了爵位,可论辈份以及与先宗血缘远近,大宗正之位必会旁落,这是羿姓宗室之间的内争,他们相争不下,于徐公、辛公等掌握辅政大权才更加有益。”

突然,晏迟就沉默了。

这沉默了许久,芳期才反应过来她应当有所反应。

“血蚕蛊,终究是太霸道了些。”

“大理国的毒师,不是那么容易被掌控,我当初涉险往大理国擒获乌西一门毒师,便是因为血蚕蛊极其霸道,没错,我当初本欲利用此一蛊术干脆将羿承钧等等死仇蛊杀,哪知,倒是我想得简单了。”

说到这里,晏迟竟然自嘲般的一笑:“那时毕竟年轻,行事还是浮躁,耗了不少力气好容易才擒获一名乌西毒师为我所用,一问之下,才晓得原来血蚕蛊竟要耗废十年之久才能养成,得其蛊卵,耗十年之久,也不过两枚,根本杀不了那样多的人。

且养成血蚕蛊,务必于阴瘅之境,纵然当时我有手段将蛊师安插于内廷,他也无法养成蛊卵,如何落蛊,还不能假手于人,若这时把毒师安插在羿栩左近,虽然可立取羿栩性命,却是大材小用,全然没那必要了。”

羿栩已成瓮中之鳖,必死无疑,且无论怎么死,湘王肯定难逃嫌疑,明明一刀就能解决的事,那是完全没必要再安插个毒师入宫了。

倒是让宋国公父子死于蛊术,借机征灭大理国,斩断辽国一支手臂,才不枉了湘王殿下当初耗废这多力气冒险擒获这么一个毒师。

“葛大尹已经答应了非常之势行非常之事,不再坚持等有罪证确凿才将裘南事等处死,又哪怕是这回必须用兵,有清箫在内配合,不难取获兵符圣令,只待辛将军征大理告捷,就到了……咱们离卫之时。”

晏迟又再沉默。

芳期这回倒是反应敏捷,她伸手,握住晏迟一直置于案桌上的手:“我知道了,我已经准备周全。”

这座临安城,除了某些人,并无让她留恋的事物。

而与那些难舍的人,终将离别,这于她而言也是早下了决断。

世事难两全,终究是无论何人都将面临着取舍,离别并非猝不及防,有时却也在所难免。

芳期未曾有过犹豫。

当她决定相信面前的男子时,当她有了长相厮守的意志,当她生下了婵儿,她就从来没再犹豫过取舍,非她如是,这也本应是世情俗理,所以芳期才不解,才疑惑,为何晏迟会如此不安,如此忧愁于她会有别的抉择。

越是疑惑,越是不敢直问,因为答案的重量,也是必然的。

一日之间,大大小小共五位宗室惨死,虽然朝廷飞快地将凶徒锁定为大理毒师,并火速将参与这起阴谋的内奸逮捕入狱,然而关于那极度阴狠的血蚕蛊毒,仍然让临安城中的万千贵庶震悚,议论纷纷的皆是,曾经与大卫交好秋毫无犯的大理国,甚至一度还有大理国的高僧不远千里前来大卫交流佛法,因此在百姓们的印象中,那个崇尚佛法的边陲小国似乎与如此阴毒霸道的蛊术毫无联系,可百姓们却又极为信任以湘王殿下为首,兼且得到了葛大尹认同的判断,他们并无怀疑,仅只不解,当然也会心存惶恐。

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元夕佳节刚刚过去,还未曾迎来春暖花开的临安城上空。

险患的逼近,也暂时打破了贵庶阶级之间原本的隔阂,有不少的士人,竟也愿意与主动围上来询问的布衣平民解惑。

“大理国一贯确然崇信佛法,甚至曾有不少位国主当储君能够独当一面后,竟主动禅位予子弟剃度参禅,然而自从上一位大理国君段白旯登位,便开始征伐其临近的蛮族,意图开疆扩土 ,但大理毕竟兵寡力弱,大理王室逐渐重视召纳毒师,便是打算把蛊术利用于战争。”

“可大理国当然不敢向我大卫宣战,所以无论是段白旯,还是现在这位大理国主段怀森,本是意在继续与我朝维持邦交,奈何辽国势起,逼迫大理国君将其嫡长子送往辽国为质,对辽国称臣,便是王位的继承,都需得经辽主允可,辽国从来不死侵我河山的野心,作为辽之属国,大理国自然也不再礼敬于我朝。”

“大理国中,不少乃阴瘅之地,那些崇岭深山里,本就易生毒虫,据说早在千百年前,那些生活在深山野林里的土人就掌握了养蛊驱蛊的毒术,并土人之族,素来也争斗不断,他们可不是靠大理国君凭着佛法禅理就能服顺的,大理王室虽可兵讨这些土人,然而土人为了报复王廷,当被征服后,暗中也不乏利用蛊术毒害宗室、贵族的阴谋,大理王室起初培养毒师,实则也是为了震慑这些土人,但世事往往如此,手中久握利刃,就生出用这利刃杀伐的念头,大理王室中人,也不是个个皆为心怀慈悲的,权术的诱惑,同样会让大理王族同室操戈,如那段白旯,便是发动政\/变才逼其伯父禅位,夺得了权椅。”

百姓们听了这些话,越发悬心吊胆了:“大理国已与咱们反目,一门心思的要和大卫为敌,要他们再往遣派更多的毒师潜入,那些蛊术,可是防不胜防的,不知还要害死多少人!”

“先在还不仅仅是这一件忧患,据湘王殿下探知,大理国听令于辽国,已经设计遣派毒师去西夏了,要是西夏的宗室也被毒害,西夏国主岂能不埋怨我朝如裘南事、王镜杰等些党逆为辽国出谋划策,说服辽主令大理毒师谋害西夏宗室?若连西夏也与我朝生隙,不再维持友邦之好,辽国恐怕立时就要兴军侵伐!”

百姓们顿时大哗——

“别说战祸一生,咱们就难得安稳的日子,这要是真让辽国攻入江南,恐怕咱们连性命都保不住!”

“那些杀千刀的奸细,就该立时把他们五马分尸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知道胳膊肘子不能朝外的道理,亏姓裘的和姓王的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还都是朝廷的高官重臣,居然串通了辽贼要卖国求荣,真真是连畜牲都不如!”

“湘王殿下究竟有没有办法化解这起子险患啊,可不能让辽狗侵入江南!”

“便是朝廷缺兵短粮,只要湘王殿下有办法抵御辽狗,我们家中的青壮后生都是可以从军的,便是粮草不足,咱们也愿意省下口粮都捐给朝廷!”

就有官宦门第的士人安抚道:“父老们也不必太惶恐,湘王殿下已经向官家请谏,兴师问罪于大理,以示我大卫虽出了裘南事等居心不死的党逆,但宁肯与大理开战也绝不姑息放纵此国有毁卫、夏之交,我朝大军兵临大理国境,攻灭大理国,就算大理毒师已经潜入西夏,料定实施阴谋后也无法安然脱身,多半便不会再自寻死路了。”

战争有时也不失是颗定心丸,尤其当民众们听闻攻灭大理国甚至不需扩征士兵后,战火既是在卫国疆域之外,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而言并无多大影响,一时之间,竟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又当然,不再有人对刑场上又是百余人头落地的血腥事件震惊质疑,就连大丞相龚佑,明知被押赴刑场者无一不是当初构害过东平公的人,同样是湘王晏迟于朝会上公然声称必将处死者,但他也紧紧的闭上了嘴,甚至不再寻祁诚问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