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621章 再劝辛郎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621章 再劝辛郎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芳期回家之后,也听闻了从绵谷传来的消息。

是一个皇城司察部的察子,原本就在绵谷监督羿承杰,结果却暗潜入叛走的军户驻地,意图刺杀对平知变乱有关键作用的绵谷令耿中余,还好没得逞,他在出城时就被沈炯明派遣的人手给盯踪了,逮了个现形。

沈炯明一审,察子就招供了。

拿出淮王杜给他的密令,说自己是奉密令行事,淮王是他的直接上属,他奉淮王密令行事符合律法。

证据呈交至临安,羿栩终于勃然大怒,令司马权彻察此案,淮王羿杜被暂时软禁于府邸。

芳期因为关于辛远声那场噩梦的担忧,这天决定约辛远声往西楼居一见。

姜居士的病症已经好转,赵瑗回到了湘王府过中秋,这天芳期也正好约上了赵瑗一同去拜望居士,路上她跟赵瑗说起了自家祖父的判断,笑道:“晏郎说达成计划至多三年,我们在临安也只不过再留三年而已,到时远走,阿瑗就可与辛九郎完婚了。”

把赵瑗说得面颊飞红垂眸不语,芳期又道:“只是前不久,辛郎与晏郎间才发生了争执,辛郎不赞同晏郎的一些行为,我心里觉着有些担忧,倒不是担心辛郎因此记恨晏郎,只不过晏郎达成计划后,临安乃至地方州县恐怕都得乱了一阵,辛郎届时会因未曾阻拦晏郎而生惭悔,他们两个说是刎颈之交都不为过了,我实不愿看他们因为这件事,此生都不再见会,今日除了拜望姨祖母,也是想拉着阿瑗一同劝劝辛郎。”

“辛大哥确实事事以社稷稳盛为重,可慢说三哥不愿姑息羿栩,便连我,若不眼见他与司马氏姐弟以命抵偿,也难消心头的悲恨,一阵间我会好好配合三嫂。”赵瑗答应得十分爽快。

辛九郎也是料到今日赵瑗会来西楼居的,又怎会不和辛远声同行?当芳期和赵瑗到的时候,他已然是在西楼居门前翘首以待颇久了,不待马车停稳,就迎了向前,笑吟吟地冲赵瑗伸出了手,赵瑗没搭理他,扶着常映伸出的手。

芳期:……

阿瑗这妹子真是的,跟她的准夫婿弄情趣,却霸占了我的婢女,我怎么下车呢?总不能扶着辛九郎的手吧!!!

好在是胡椒是个稳妥人,不动声色挤开了辛九郎也伸出了手。

把辛九郎当成是赵瑗的准夫婿,并非芳期的一己之见。

辛相公现在虽还不知晏迟的弑君大计,却晓得了晏迟与赵瑗实为兄妹之间手足之情,赵瑗与他的族侄才是情投意合两相倾心,又因辛远声的说法,辛相公信了晏迟早晚会求官家宽敕赵瑗,允其别嫁,这样一来族侄迎娶赵瑗就并无犯法违礼之处了,不过婚事还得耽搁一阵而已。

辛相公出面,说服九郎之父,九郎父便再不摧促儿子成婚了,事实上已经默许了这桩婚联,像辛门这样的家族,奉信义为重,哪怕未经文定,也断然不会反悔,所以辛九郎已经算是赵瑗的未婚夫。

不过“未婚夫”今日却被排除在了交谈之外。

辛九郎很是不愤,却也只能冲姜居士抱怨:“晏家三嫂也真是的,她跟阿瑗有事与阿兄商量,还犯得着把我给排除在外么?我与他们才是一家人呢,阿兄反倒隔着一层!”

今日天气好。

姜居士一时间还不能饮酒,不过已经恢复了酿酒的体力,正亲手挑择着菊瓣,听辛九郎这话倒差点失手把花篮子给翻地上,“哈”地笑道:“亏你能把话说出口,要不是遥之,要不是三娘,你往哪里认识阿瑗去?现在竟把遥之说成外人……正好了,中秋节时邻家的小儿淘气,把我家的院墙用爆竹炸了一炸,白灰掉下巴掌大块,正愁怎么修补呢,可不用愁了,等下你自个儿打盆水来,洗洗脸,把洗脸水里的灰浆泌出来,刷墙上就好了。”

辛九郎:……

反应半天才反应过来居士这是在损他脸皮厚。

而不远处的竹亭里,说好只是配合的赵瑗却甚是有点咄咄逼人。

“父亲认罪服诛,为的是不让当时朝局生乱,使帝王威信受损,导致内乱起而引生辽国趁虚而进,羿承钧明知父亲的苦心,可他仍然……下令将兄长处死,甚至连我赵氏一门的妇孺都不放过,辛大哥是为继承父亲的遗志,以平生所学一腔热血报国,三哥也从来体谅辛大哥的志向,可辛大哥为何就不能体谅三哥呢?

弑杀羿栩,是为我赵氏一族复仇,向天下宣告弑君之罪,揭发羿栩等人的罪行,三哥将他自己的罪行记于国史,不惜承担骂名,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千百年后,世人尚还能不为羿姓君王蒙骗,使父亲背负不白之冤!

辛大哥明知三哥这样的原因,还要埋怨三哥行事太无狠绝,怪罪三哥这样做,会导致朝局大乱么?!”

辛远声先是被赵瑗质问得无辞应对,颇有张口结舌的窘迫感,又看了看芳期,发觉她似乎也呆住了,他不由哑然失笑,摇了一阵头道,才轻言细语地和赵瑗讲道理:“老师他宁担不白之冤,为的就是能让朝局稳定,大卫终有一日能够中兴,征复失土,可无端用如此激进的计划,有悖老师的志愿。”

“父亲已经不在了。”赵瑗红了眼眶:“辛大哥如何肯定父亲的亡魂,若知羿承钧食言,将我赵氏满门斩尽杀绝,而不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阿瑗,我们的确无法再知老师的志愿会否改移,可大卫这么多的百姓,他们并不是谗害老师的凶徒,却会因为无端复仇之计而受牵连,倘若大卫朝局大乱,辽军恃机而攻,大卫亡国,百姓们便都将为辽人奴役,我着实无法苟同无端的想法……”

“汴王仁厚,虽无圣主大能,却必能采纳良谏,那时朝堂之上尚有如徐太傅、辛相公等等的忠臣辅政,难道辛大哥仍然认定了大卫只不过生了一场臣子弑君的变故,就势必会亡国?”

辛远声这回是真无话可说了。

芳期也才回过神来,说道她的看法:“晏郎会先掌权,架空羿栩,趁大权在握时把沈炯明等等奸官贪宦铲除,甚至他还说过了要重用辛郎、耿令公这样的忠直之士,如此一来岂不就等如了革良官场风气,这些都是对社稷有利之事。

且晏郎还先一步让闵郎君去了山东,这是未雨绸缪,是为了挫毁辽国休养生息富国养兵的计划,寻常时,我偶尔听一番晏郎跟付英等人的计商,知道晏郎一直没有放弃离间辽国君臣,把莫为刍置于死地的想法,弑君之计与挫损辽国同时进行,晏郎就是为了避免羿栩死后,卫国时局混乱,难以平定,最终让辽国得利。

就说鄂将军,若非晏郎设计营救,当初恐怕也早被羿承钧冤杀了,辛郎若说晏郎全然没为社稷百姓考虑,是被仇恨蒙蔽了理智,这点我也是无法苟同的。”

辛远声长叹道:“三娘与阿瑗,你们明知我虽对无端的行为抱持疑议,但也绝对不会加害他,今日你们究竟是为何非要说服我,难道无端的计划,还少不得我配合不成?”

芳期刚要说话,却听远远的传来一声——

“我的计划,并不需要遥之配合。”

秋光潋滟里,一身黑衣的晏迟正从院里小径上往这边行来,他是刚刚才到,远远的就听见了辛远声的话,扬声说了一句,那狭长的眼角斜签着一丝笑意,入竹亭,坐下来,就着芳期那半盏茶先喝了一口,笑意就更是从嘴角舒展开来。

“今天我本来是应元紫东的邀,泛舟西湖赏秋叶的,哪知刚登上游舫,他的家眷就遣人来送信,说他宠爱的那个小妾,把他的嫡母给打了,他爹气得吐了一口血,人就不好了,元紫东急急忙忙赶快去料理了,我一个人也很是无趣,就正好来这里,想接王妃一同回去的。”晏迟才看向辛远声:“王妃和阿瑗的用心,我知道,接下来就让我和遥之心平气和的理论吧,你们多陪姜居士说说话。”

芳期见晏迟来都来了,自己总不能强行坚持做这说客,便把赵瑗拉了起来,笑道:“那我先去疱厨料理食材了,上回辛郎来我家,就跟晏郎闹了个不欢而散,今天可别再让姨祖母看笑话了,我做几道好菜,咱们好生聚聚。”

晏迟笑看着芳期和赵瑗走远,才又转头,见辛远声颇有些紧张地微握着拳头,拇指按着食指的关节,他“呵”地一笑:“咱们又不是第一回吵了,你这回至于这般在意么?我这人没几个真朋友,遥之里却多志同道合之士,论在意也该我在意才是,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我不会妥协退步,你既吵不赢我,又不能在我背后捅刀子,总归是无可奈何的,又何必非要跟我吵呢?”

辛远声再度哑然失笑,擂了晏迟一拳。

“王妃是心疼我,怕我失了你这好友,日后你记恨我,我们老死不相往来了。女子心软,越是重情义的越是堪不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此一至理,遥之啊,我就直说了吧,纵然我已经尽力收拾残局了,可大卫的国祚,多半是气数将尽,辽国君王及储君,他们可不是等闲之辈,羿姓这些宗室,包括汴王,并无才智勇谋能与辽主匹敌,你心里总该清楚,君主无能,将官便是再如何勇智,哪怕朝臣也能及时补供军需,种种环节都衔接紧密,配合默契,可整体作战方略,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守,往往将官之间会起争执,这就需要君主当机决断,现在的羿姓宗室,并没有谁具备此明智果决的能力。

所以遥之,我无法担保卫必胜辽,让万千百姓免受奴役之苦,你若是对我心存责备,我不为自己辩解,且我还要劝你一句,如果不能力挽狂澜,以身殉国殊为不智,或投西夏,或赴琉球,遥之你若不绝复国之志,便召集残部渡海往琉球,琉球诸岛现正处于诸侯争乱的势况,遥之大可成为一部割据势力,再缓缓图攻辽国。”

晏迟说完,伸手阻止了辛远声还没说出口的话:“你不必游说我了,我是不会为了羿姓江山献力的,我不当这救世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