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620章 太师“高论”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620章 太师“高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八月的桂树,花繁香盛。

半垂的苇帘拦下了秋阳,拦不住风卷香浮,明明喝的是茶汤,莫名却觉得有股子香甜浸入喉咙,芳期不由想起她一次走进风墅,时光仿佛已经隔得久远,已至于回忆时已经无法再体察当时的心境。

只现在看着祖父,他是真的又老迈了,清减了许多,倒是让她生出一种奇异的亲近感。

仿佛过去的她,也曾经依偎在祖父怀里撒过娇,肆无忌惮的嬉闹。

有种时光里留存美好的错觉。

“我那时明明知道鄂举若被处死,将致覃门伏祸,而唯有晏无端才可能挽救鄂举,我还看出来了无端涉登权场,必是为替东平公复仇,你道我为何起初并没有用莫须有名单,与无端交涉的想法?”

覃逊问出这话,却根本不等芳期回应,他摆摆手,继续道:“最根本的原因是,凭我这双眼睛,虽能勘破无端的几分心计,同时也能看透,我不是他的对手,你的父亲和叔父更无法和他匹敌。

可唯有让鄂举免死,覃门才有一线生机,当时我并未想到无端竟有弑君之图,我以为他无非是想对付冯莱、周全等帮凶,你也知道,高仁宽和你的舅公也涉及谗害东平公事件,高仁宽就罢了,他的死活我其实并不在意,可是你的舅公,我当时还是想保全他。

莫须有的名单,我无意当真提供给无端,所以我若出面与他交涉,结果又食言,那便是与他结仇,同样会使覃门伏祸。”

“所以翁翁那时就是为了利用我。”芳期顿时觉得刚刚生出的亲情又烟消云散了。

覃逊笑了笑:“你不受家族看重,所以才可能瞒过无端,至少不能让他确断你是听我之令行事。我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竟然有可能达成与无端姻联,不过我承认直到那时,我仍然图的是功利,直到先帝驾崩,今上登基,我才大彻大悟,我还是小看了无端,他从来没有打算放过元凶主谋,但凡谗害东平公的人,他必杀之。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说实在,其实我还挺钦佩无端的气骨,不管东平公待他如何恩重如山,相信他善待东平公的遗孤,除杀冯莱等帮凶,只不过复仇之剑不向帝君,天下人谁都不会责备他忘恩负义,因为谁都清楚,弑君冒着多大的风险,无异于以卵击石。”

“可是翁翁仍在包庇高仁宽为王尚书。”

“人活于世,为私己而求人情,终归也得还偿人情,才能真正利于私己。”

芳期默然。

她不如祖父活得长久,但也算见经了不少人事,世上将别的人事置于首重的固然不多,甚至不少因利欲熏心而忘恩负义之徒,可这些人多半也没落得好终局,如高仁宽,哪怕她的祖父不曾以莫须有名单诱诈晏迟,他照样也会想方设法利用高蓓声攀交,高蓓声还是会向晏迟泄露高仁宽与赵公间的“情谊”,晏迟能不动疑?动疑则会深究,必然能够察明赵公不曾有负高仁宽,高仁宽却恩将仇报的真相。

只变数无非是,王烁兴许能够成为漏网之鱼。

因为在原生世界,覃门应当败于高、王二族之先,晏迟不会因为她树敌洛阳王氏,高仁宽也不会醒悟他的败亡是因东平公此件旧案,没想到出卖王烁保命,而覃、高二族相继败亡,洛阳王氏更加难以东山再起,晏迟说不定根本就会留意到王烁这么个人。

芳期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祖父曾为王太傅赏识青顾,才得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而要不是祖父取得高官厚禄,她又哪里来的锦衣玉食?她并没有资格指责祖父照抚洛阳王氏。

“翁翁明知王尚书将有大祸临头,为何不阻止晏郎的计划?”芳期再问。

覃逊一笑:“岳父大人于我有恩,你的祖母,待我有情,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报偿岳家妻族,就说高仁宽和小舅的行事为无端察觉,我也已尽力劝阻他们了,并非是我背叛出卖,这一点我问心无愧。

可我同样欠了无端的人情,他是看在你这丫头的情面上,助我在与向进生死相拼时成为胜出一方,无端对我覃氏一族有恩,我阻止他的计划,无异于恩将仇报,更不要说东平公对我也有举荐之恩,我只惭愧不得相报的机会,反而……谗害东平公的凶手,竟然还有我的亲族,如果我再将无端陷于危境,上天当也容不下我,容不下我的子子孙孙。”

覃逊捧起茶盏,半晌却又放下。

“我今日跟丫头你说的这些话,都是从心窝子里掏出的真言了,你信我,再听我接下来的这番分析。”

芳期点了点头。

她今日既来,其实已经完全解消了从前对祖父的成见和心结,她并不是来兴师问罪,是因有许多的不安,她希望能通过今日和祖父的一席谈话,得以平定。

“无端有弑君之图,我相信他不是想不出办法借他人之手,他肯定能做到全身而退,继续留在临安,甚至还能把控朝政大权,但无端却早有准备成事后远走,说明他现在虽说没有公示他与害杀东平公的凶手乃不共戴天,无非是为了最终的弑君大计,将元凶帮凶都一网打尽,最终,他会宣告天下,东平公就是为这些人谗杀,他已经为东平公复仇。”

芳期很信服,这太是晏迟能干出的事了。

“我要还无端的人情,势必就不能留在临安,虽说这大半生的奋博都如付之东流,不过到底还能使你的父亲、叔父,我覃门的子孙换取个平安,要说来,这淮何之南,大卫社稷,朝堂之上若没有无端这样的谋略之臣,多半是气数将尽,迟早会崩亡于辽军的铁骑之下,届时我恐已不在人世,我一族子孙,也难逃亡国之奴的命运。

所以,不如随无端远走,听由他的安排,西夏也好,高丽也罢,虽是异邦但至少非大卫的敌仇,我一族子孙,也可为友邦之臣,也许还能挽救大卫于水火之中,如此无论是私己之利,还是人情之义,甚至于报国之忠,都算俱全了。”

芳期:……

我翁翁还是我翁翁啊,真是算计得面面俱到。

“你还记得我上回提醒你的话否?让你万万不可因为舒丫头和无端生隙,上回我不及与你细讲,今日也没什么好再隐瞒你了。无端承认弑君,当今太子哪怕不曾被官家废位,也没有臣公愿意让一个稚子继承皇统,因为到那时,卫国发生这样的大乱,辽国势必趁虚而入,皇位之上需要一个长君,才有可能平定内忧乱患。”

“那太子……”

“有徐准、辛怀济这样的臣公在,太子不会有性命之忧,太子虽是舒丫头亲生,不过已经过继给官家,太子的嫡母就是陈圣人,所以哪怕是臣公力谏另立长君,无非也是废太子为王爵而已,后族本就非强势之族,梁国公陈瑛的野心也不到置生死不顾的地步,他那人尚识进退,不可为之事绝不会为,太子失了势,与皇后无异于孤儿寡母,不再成为新君的威胁,且据我推断,臣公们多半会推立汴王继位,汴王仁厚,必会善待太子。”

芳期想起晏迟卜断汴王子将夭折,虽然说是应汴王之求,为的是保全两个孩子的性命,不过既有这样的卜断,其实也有与汴王划清界限的用意,那么当晏迟“宣告”弑君,兴许世人就会质疑汴王也乃同谋。

汴王曾经是皇太孙。

若立长君,汴王尤显名正言顺。

“舒丫头若能打消妄念,汴王必然也不会为难她,她虽难以与太子母子相认,不过身边有薇儿相伴,也能得个安稳,三丫头,若无端不是对你用情至深,他必不会为舒丫头及太子考虑周全,他的计划就势必更简单,所以我才劝你……人和人啊,端的是各有机运,就像我,如果不是因为过于感念你祖母当年那般待我的情分,不至于大事小情上都一再的姑息,说不定洛阳王氏也落不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小舅他……泰山公的儿子中,其实唯有小舅有望走名士之途,可命运却逼诱他一步步的贪念权场,偏偏又没有在权场博弈的智谋,洛阳王氏本已大厦将倾,他这根顶梁柱再崩塌,片瓦难存,唯有断壁残垣罢了。”

覃逊的最后一段话,夹杂着叹息七、八声,一声更比一声重地落在了芳期的心头,也不知那些不安平定没有,横竖觉得心胸上沉甸甸的。

四周里仍是桂香浓郁,被清爽的秋风一阵阵的卷涌着如暗潮。

碧天白云,朗日晴穹,这季候是一年里很是惬意身心的时光,芳期喝着茶汤,却又不觉得香甜浸入喉咙了。

一点点苦咸,渐次弥漫。

祖父说只要芳舒能够放下。

可是他们甚至不能劝一声芳舒从那盘迷局般的棋势脱身,一个人的机运,又怎是拿起和放下这样的简单,正如她自己的那一世,什么都不争,只图个自在快活,却难逃被白绫绞杀,眼睁睁的被推进了鬼门关。

争与不争,又哪里是必然正确的决定?

今天芳期没有去冠春园见王老夫人。

王老夫人正在招待客人——王烁的长媳马氏。

马氏笑得见眉不见眼,如同嘴里含着口浸透了蜂浆的饴糖,甜滋滋的汁水像要从腮帮子里溢出来,说的却是最狠毒的话。

“妾听外子说了绵谷发生这件事,正是大娘娘安排,显然大娘娘说不放过淮王,这回必定就要把淮王置于死地了,淮王都难逃一死,那覃氏母女两个必然也会人头落地,姑母可算是消了气,不用再计较覃氏那日的口出狂言了。等覃氏上刑场那天,妾再雇些人手,观刑时狠狠嘲弄覃氏一番,就算先拿瓦砾把她砸个头破血流,也没人管的……要是处腰斩就更妙了,妾听说,被腰斩的人一时半会儿死不彻底,人成了两截儿,还能感觉到痛,比五马分尸还惨些,也等如被千刀万剐了。”

王老夫人病了好些日,听马氏这话才觉恢复了精神。

“甚好,不如你就去拜见大娘娘,如此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