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85章 王妃要“偷见”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85章 王妃要“偷见”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虽然说覃翁翁给了芳期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接触孟获,可芳期自己知道这个理由其实只能糊弄他人,让孟获息事宁人,只需要晏迟安排,哪里至于真让她去“说服”?所以跟孟获的接触还是需要瞒着晏迟进行的,需要用到梁启。

正好这段时间住在无情苑,距离韶永厨不远,梁启现今已经从酒博士升任了韶永厨的掌柜,芳期让他送帐薄来无情苑,问一问经营情况符合常理,这点子小事晏迟根本不至于留心——芳期是这样以为。

梁启领命,很顺利就跟孟获接触上了。

他这天又来无情苑复命,芳期看他大热天的从韶永厨过来,脑门上全是热汗,就先让八月端了一碗凉水给他,并不急着说正事,而是问起梁启的妻小来,今年新旦,梁启携同家眷往苏夫人的府邸拜岁,那日芳期也在,见过梁启的妻小,他们一家五口人,小女儿才三岁大,看着虽瘦小,性情却活泼,两个儿子体格却健壮,如今也在学习打马球,应是想从操他们父亲的旧业。

芳期一问,梁启心中很是感慨。

“那年草民巧遇殿下与王妃,着实家境已十分艰难,孩子们都还小,家母卧病在床,拙荆又一贯体弱多病,草民焦头烂额,真真是逢了机缘,有幸得殿下和王妃的关照,家母虽说已经病故了,可拙荆却渐渐养好了身子,这才有了小女。

现草民的两个小子,在球社为学徒,大郎明年就能赚薪酬了,虽说现在家里的衣食用度也不需他的薪酬帮衬,只是我们这样的门户,大郎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日后才能被能干的女家相中,娶个勤俭持家的媳妇,日子大有盼头。”

“我听说你还有个弟弟,他们一家子现在富安庄子里为佃户?”芳期记起来似乎听薛姬提过一句。

梁启就更是感激了:“是,草民那时受了伤,在球社里待不下去,一度反而要靠弟弟接济,家母一场病,把弟弟的家底也掏空了,还向主家告了贷,弟弟本是别家田庄里的佃农,苏夫人听说舍弟因要还债,三年都要白干苦工,着实是难以糊口,就替舍弟先还了债,舍弟转为苏夫人在富安田庄的佃农,虽也要以收成抵偿债务,不过苏夫人仁善,延长了债期,不让舍弟一家为衣食发愁,这几年我也帮着舍弟还了些钱,债务已经是清偿了,如今舍弟一家靠耕种所得,亦能够丰衣足食。”

“难得你们一家,兄弟手足竟这样齐心,经历贫苦时也能相互照济,你可问问令弟,他若有意,我可将富安田庄的五十亩良田低价折卖予他,一时筹不够钱款也不要紧,按期交偿钱款便是。”芳期笑道。

惊得梁启险些把水盏都砸了,好半天才回神,就想行大礼拜谢,芳期忙道:“不需如此,这些年来你在韶永厨兢兢业业,将酒肆当作自己的产业管持,你家娘子还时常去韶永厨帮杂,一文钱的工钱都没要,我还听吴娘子说,你们夫妇二人节衣俭食,省下的钱,竟常拿去供给善堂,直说也要尽尽心,你们并不富裕,却有照济贫苦的志意,所谓好心有好报,当得起大王与我的赏识。”

五十亩良田啊,虽不能靠这些良田发家致富,但弟弟一家从此就能在富安安居乐业了,梁启从不敢想靠他们两家,有朝一日竟能在富安买置下田产,一时间竟完全忘记了说正题,只道不尽的感激。

芳期想的是日后。

当临安事毕,晏迟跟她是要离开临安的,必然不会将母亲舍在此处,那时韶永行怎么处置她还没有想好,但韶永厨却是要直接交给梁启了,吴娘子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子,没了湘王府这个后盾,经营酒肆多有不便,还是交给梁启更加适当。

但现在说这话为时尚早。

她才主动问起孟获一事来。

梁启举手重重一拍,差点没将额头给拍肿了:“草民受宠若惊,竟忘了正事!那位孟郎君,倒并不难结交,尤其一听草民是韶永厨的掌柜,他恨不能反过来结交草民,一连几日主动往韶永厨去吃酒,装模作样要付酒菜钱,草民略一推辞,他就赞草民大方磊落,收起了酒资。”

芳期:……

听上去这个人很爱占小便宜,就这样的人能影响晏迟?

又继续听梁启讲:“草民问都不曾问,孟郎君就主动说起了他检举王迁舞弊之事,原来他替王迁拟写那篇诗文时,还留了点心眼,草民因不通文墨,听了个半懂,大意是诗文里有一句诗,用的一个‘存’字,其实犯了平仄,本该用‘据’,只是孟郎君之父的名讳里有‘据’,孟郎君为避讳,就用了‘存’。

而这一句诗,孟郎君曾经在一场文会上采用过,当时就被另一个士子指出过错谬,他当众解释了为何明知错谬却故犯,王迁不知这事,照用了此篇诗文,所以孟郎君就有了证据证实这篇诗文为他所作。”

芳期笑了一声。

她没有文采,不会写诗,但因为身边有不少“诗人”,经过耳濡目染,也知道便是要避讳,何需偏要采用过不合平仄的字呢?孟获当时故意让人指出谬错,他又当众解释一番,博一个不忘孝道的美名,这个人啊……不仅爱占便宜,还是个钻营博巧的心性。

就这样的人哪里可能得晏迟的赏识?恐怕做湘王殿下的棋子都不够资格。

“孟郎君也知道让他揭发王迁的人是殿下,对殿下赞不绝口,说什么殿下贵为亲王,却能为寒门士子主持公允,难怪受到臣民钦敬,为官家赏识信任。又大骂王迁,说逼占了他的诗文不说,还逼得他不得不离开临安,他是来临安游学的,为的是拜得名师,日后能够考取功名报效君国,无奈之下,唯有栖住在临安下县,可幸的是如此一坚持,就盼得了殿下的青顾。”

芳期扶着额头。

真是哄鬼的话,孟获想考取功名不假,因为这样的寒门士子想要入仕,只有走科举这条路迳,但他不是临安籍,为什么一定要赖在临安?拜什么名师啊,这人还没入仕呢,就打算攀交权贵,为日后的仕程铺路了。

晏迟这回没瞒着孟获,就是他想要让王迁身败名裂,是因晏迟目的就是要敲山震虎,让王烁知道王老夫人再度触怒他,孟获居然就自说自话,称晏迟对他青眼有加?

再听梁启接着往下说:“不过孟郎君又讲,接他回到临安的人是付长史,他并不曾有幸见过殿下的真容,只望日后能有幸运,亲耳听殿下教诲。”

他怕是没这样的机会了。

“付长史叮嘱孟郎君,王迁被国子学革名就罢了,让孟郎君不需再上告,孟郎君又是大赞殿下仁慈,不曾因为洛阳王氏子弟的些微过错,就针对王尚书严办,这是君子之风。”

芳期:……

她觉得有些恶心,都不想再和孟获接触了。

“草民已经按王妃的嘱咐,告诉了孟郎君,称时常光顾韶永厨的一位官眷夫人,因读了他的那篇诗文,很是欣赏孟郎的文采和志向,于是打算款待孟郎一席酒,孟郎喜不自禁,连连追问是哪家官眷,草民不肯实说,他才罢休了,也欣然答允下来必会赴宴,就看王妃哪日才有空闲去一趟韶永厨了。”

芳期见梁启已经“不辱使命”,也只好憋屈自个儿,想想道:“三日后吧。”

三日之后,晏迟答应了某个“党徒”的邀请,要去“寻欢作乐”,她正好有机会见一见孟获。

这天一大早,晏迟果然准备出门,已经是打扮妥当了,却还在磨磨蹭蹭,非要看婵儿吃饱后他才肯外去,把芳期闹得又是羞又是窘——昨日这人也说要看婵儿吃饱,结果呢,婵儿吃饱了,他却喊“饿”,闹得她直到午时才能出寝房,刚迈出寝房,迎面就见常映,这丫头嫁人后也没见多懂事,张口就问她——王妃连早饭都没吃,眼看着午饭都险些错过了,饿了吧?

不饿,王妃饱着呢——晏迟在后头说。

芳期现在是既听不得“饱”字,更听不得“饿”字。

“湘王殿下,咱们现下可是在无情苑不是湘王府。”

“那又怎样?”晏迟难得的错谔了。

芳期忍着气:“你今天要去的可是凤山园,再磨蹭,可就迟了!”

“婵儿又不是我,吃饱哪里需要这样久,王妃真是夸大其辞。”晏迟挑了眉,伸手去拨芳期的衣襟:“我今日只是单纯想看婵儿吃饱,特别单纯,王妃多虑了。”

芳期抬脚就往晏迟的膝盖踹上去,看上去凶猛,挨着膝盖去轻无力道,她也早预料见“厚颜无耻”的某人不会躲避。

晏迟却趁势往榻上一倒,抱着膝盖:“腿断了。”

他这样低喊一声,婵儿却像听懂了似的,仿佛也当了真,竟然立时“哇哇”大哭起来——这回不是假哭,真哭出了两串泪珠子。

晏迟先着了慌,连忙起来跳了几跳,又凑上去摸着婵儿的小脸蛋:“别怕啊宝宝,阿爹骗你娘的,没想到骗不着你娘,却骗着了你这傻丫头,哎呦你可真是个小人精,这么小就知道心疼阿爹了?快看快看,阿爹一点事都没有,你娘样子凶,其实也是舍不得阿爹被伤着的。”

芳期哭笑不得,瞪着晏迟:“大早上的非要闹得孩子哭一场你才满意是不是?有你这样当爹的么?行行好就快点出门去吧,等婵儿吃饱了,我还要去看薇儿呢!”

因为她今天还要出趟门,去韶永厨,一下子就好像忙碌不已了,芳期真是嫌晏迟“调皮捣蛋”,巴不得念声咒,立即把晏迟先变回临安城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