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83章 孟获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83章 孟获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芳期听见了几声低咳。

她连忙绕过床前设着的那张画着明月大江的屏风,和赵瑗,一人一边挽挂好青帐,合力扶起了刚刚才睡醒的姜姨祖。

因为这处养病的屋子,本就位于后一重宅院,刚才还熏着安神香,所以无论西楼居的门前才经过怎样一番喧争,都不至于惊扰姜姨祖,此时王老夫人已经因气急败坏灰头土脸的铩羽而归了,过了足两刻,姜姨祖才醒来。

老人家半坐着,只冲芳期笑:“期儿还守着啊。”

芳期这才把刚才那番事故含含糊糊说给了姜姨祖知情,自是省去王老夫人那些诅咒的话。

“你有心了。”姜姨祖神色仍是平静,只拍了拍芳期的手。

她坐了一阵,像是酝酿好精神,才让芳期跟赵瑗服侍她梳洗,披了件大氅,被掺扶着缓缓走出屋子,坐在屋檐下,看此时偏西的一轮金日,仍是生机勃勃的阳光,院子里的一棵玉皇李,将要挂果了,她就看着那柯叶又发了好一番怔。

“我不想见王煐,倒不是听不得她的话,就是我这眼里,懒见憎恶的人罢了,其实她今天怎么也进不得西楼居的门,无非你们拦着她,我更清净和舒心。期儿你也是个不怕人言议论的,你这样的恣意,倒是洒脱,我就不跟你道谢了。”

芳期听姜姨祖这样说,抿唇笑了笑:“我腰粗,再多的风言风语也折不了。”

“阿瑗听听,期儿虽写不成诗,作不得词,说的俚语却是很有趣的,也可惜了她有这灵性,却是个懒惰的性情。”姜姨祖也笑了,她拢拢风氅,看看正当年华的两个女子,突然就觉心中豁然开朗:“我比王煐有福份啊,对这人世理当更多眷念才是,婵儿我是见过了,可还未曾看着阿瑗你与九郎结发同卺呢,你们两个若有了孩子,不论男女,由我亲自启蒙很是件有趣的事。”

她想着儿子够了启蒙之岁,她和丈夫就争着要为儿子的启蒙之师,现下是没人再和她争了。

时时忆起凄凉,但她总还算个饶幸的人。

比丈夫和儿子,经遇了更长的人世之乐,那些悲欢积累着,成了诗文,却还没有写尽,其实一个人跋山涉水,身边却从来不乏友朋,她的生活,不曾冷清过,灵魂也没有孤寂过。

“期儿,让三郎替我诊脉吧,我这病若还有治,我也还想有与你们痛饮一场的机会。”

一阵风起,西天的红云渐成大片火烧的灿烂,晏迟终于才从屋子里出来,芳期和赵瑗都迎了上前,两人的眼睛都望着晏迟,迫切想从神色间探视出结果,却又都不追问。

“无妨。”晏迟先说了简洁的二字。

两个女子顿时雀跃了。

这下子一句接一句地追问。

“连龚先生都不敢确断,晏郎真确定无妨?”

“三哥,居士什么时候能痊愈?”

“晏郎可写下药方?我这就交待下去按方配药。”

“三哥的医术竟这般高妙了?”

晏迟拍着额头,拍两下又摆了摆:“我刚给姨祖施了针,老人家才歇下,咱们走远些说话。”

却也没走出太远,就在内院的凉亭里坐下来,晏迟才道:“姨祖母上了年岁,原是肝脾五脏都已衰弱了,并非什么大症候,主要还是因为内虚,普通的医者,也只有用参葺调养的办法,这着实得看姨祖是否还有幸数,自是不能确断的。

我学的是道医,当然不仅是施针就能养虚,姨祖务必还得积极配合我教给她的养气法门,如此才能健内康体,另配合我开的食养之方,只要积极自治,长则能逾百寿,便是发生了闪失意外,十载寿数亦是能保的。”

“三哥过去教我那调息之法,难道亦能益寿?”赵瑗问。

晏迟瞪了她一眼:“当然是对你大有益处的,不过你那几年心结郁集,我也知道你不会听我的话勤于内修,若是逼你,你心神不宁的反而有害无益,这就是长寿这要,在己不在人,在心不在术的道理。且阿瑗你要记住,人的体质不同,益寿的内修之法也有区差,我教给你的,你要是让辛九郎按法修练,无效还好说,或许于他大有害处,他想要益寿,不能靠你,让他自己来求我。”

赵瑗:……

半晌才醒悟过来晏三哥是在调侃她,脸就涨红了,起身就跑出了凉亭。

芳期看着赵瑗的背影,倒是笑了出声:“看来阿瑗的心结,终究是解开了,现在女儿家的情态越见越多,不似过去,倒跟晏郎像亲兄妹一样,休想从她神色里看出喜怒哀愁来。”

“都是王妃的功劳。”晏迟由衷道。

他和芳期趁着晚霞归去无情苑。

等晚间,月色在西湖的波光里弥漫,远处灯火辉煌的画舫缓缓而过,隐约的丝竹之声隔水传来,入耳便有了清润的感触,从莲荷间伸出的一截栈桥,隔着膝案对酌的夫妇,一袭凉衫,相对着青襦茜裙,琥珀杯里的琼浆,是小口小口的浅下去。

芳期的琥珀杯里盛着的其实不是酒。

婵儿未曾断奶,她就未得解禁,但馋酒却馋得眼红了,于是今日才坚持用琥珀杯装盛熟饮,取个在饮酒的意思而已。

这天入夜后,很是凉爽,晏迟断定是不远处下了雨,雨势未及临安,凉意却被卷来了,芳期不知这话真不真,但晏迟既说今晚无雨,她就放心大胆的让把宵夜摆在了栈桥上——这里离哪处亭馆都有不近的距离,真要突降大雨,无疑会被淋成落汤鸡。

“晏郎所说的还有后着是什么?”芳期这时突然想了起来。

要说来今日王老夫人落了这么大件自讨没起,几乎是在四邻的起哄声中狼狈奔回,不会再有往西楼居闹事的士气,可芳气乐见让王老夫人更受一记打击。

“王樟的儿子王迁,旧岁时终于选入国子学,却在小考时作弊,这件事被王烁遮掩了,这点小事,我本不想搭理,但王婆子既不识趣,我也不妨揭发,有沈炯明他们一起子追究,连羿承昭都抹不平,王烁自然明白是我使的绊子,他要不约束着王氏,就等着王迁被赶出国子学吧。”晏迟打蛇,从来知道何为蛇的七寸,王氏现在最在意的无非洛阳王氏这本家,王烁一支的子侄,偏王樟、王迁等等都是窝囊废,把柄不要太多。

晏迟说到这儿,放下酒杯:“王迁舞弊,借用的是个寒门士子的诗文,那人也是穷急了眼,才肯将诗文转卖给王迁采用,别说,那篇诗文中有一句,‘*******,*******’,颇有些点睛之力。”

“晏郎可知寒门士子姓名?”芳期立即问。

晏迟挑了眉,把芳期看了一阵,才缓缓道:“怎么?因此一句,王妃竟也成诗文作者的拥趸了?”

他家王妃因为看《西京遗梦》追捧辛九郎还不算咄咄怪事,毕竟这样的杂书,写的是男欢女爱,闲时翻看确是王妃的消遣,只那些士子所写的应试诗文,抒发忧国报国的情志,这样的诗文并不在他家王妃的阅读范围,而那句诗,仅论以诗意,并不算什么惊人发聩之语,只是好比徐太傅等等老臣读来,感慨写下这句诗的后生,与他们也算同道中人——但了解到“着者”竟然是王迁,都默然不语了——哪怕没想到王迁竟敢舞弊,也情知他笔下的诗文,写的不是心中的真语。

总之这句诗文离了真臆,根本就不值得颂赞传扬,虽说其实并非王迁所写,可就算是那寒门士子所写,原作者为了衣食糊口就助人舞弊,又怎是为了家国利害就不计个人祸福的赤心报国之士?诗文虽说写得是不错的,但如徐太傅,如辛相公,如闵冰澜,以他们的才华,其实都有这样的笔力,何至于关注这样的无名之辈。

晏迟不知道这句诗,对芳期而言是震耳发聩的。

因为有一回,小壹为了鼓励她以社稷兴衰为重,就引用了这句诗,而且告诉她这句诗是另一个平行世界一名官员所作,这个官员曾经行为了“虎门销烟”的壮举……总之这句诗,不应为当今时人所作,芳期立时闪过的念头是小壹已经“离开”了她,或许找到了别的宿主。

芳期不知该怎么解释,正琢磨呢,晏迟竟不计较了,道:“寒门士子姓孟名获,因见王迁因此诗文得到国子学博士的佳评,他又不甘心了,屡番向王迁讹诈钱财,王迁怎会受他无止境的勒索?反而以势威协,害得孟获连临安都不敢留了,现寄宿在新登的一间佛寺里,我让人寻他检举王迁,只不过许予十两银,他就一口应允,这人就算有些才华,却无品行,根本不值结交。”

晏迟给孟获“定了性”,芳期就不好再说“结交”的想法了,只寻思着暗中找机会跟那孟获接触接触,试探一番他是否和自己有相同的经历。

要让大卫社稷不亡,晏迟才是关键人,小壹曾经说过择她当宿主是要利用她影响晏迟,如果换孟获为宿主,说明孟获在吕博士看来也有影响晏迟的可能,不把这件事情弄清楚,芳期着实无法安心。

这件事交给谁去办才好呢?

芳期择中的人选是梁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