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10章 辛九郎“正名”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10章 辛九郎“正名”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徐姨母的忧愁,并没有向徐明溪夫妇二人泄露。

而嘉定三年,又是人间芳菲尽的季月,枝梢上已无红桃白李,梅子正青,湘王府的饯行酒就摆在了碧娇亭,明溪夫妇约着明皎夫妻共来,落后了辛九郎一步,说起辛远声,他却已是先往南剑州一步了。

芳期本是给辛远声下了帖子的,却不知辛远声也去了南剑州,她问辛娘:“这是几时的事?”

“昨日突然才领的差遣,昨晚就动身了,阿兄想着横竖我们今日也能代他道声缺席,所以没有再回辞帖。”辛娘道。

明皎就道:“差遣?那是长任南剑州官职还是只为短派啊?”

“应是短派吧,所以才走得这样急,否则怎么也得等吏部下正式的调令,不至于朝令夕行,只是阿兄究竟是奉何公务,他并没有跟我们详说。”辛娘又道。

“这件事我倒知道。”忽有亭子外传来的一声。

芳期跟辛娘回头的一瞧,就见晏迟正迈进亭子里,手里还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匣子,朴实无华得一笔画饰雕纹都没有,做为主家比宾客来得更迟,湘王殿下也没有解释半句,赔礼致歉的意识更加没有,大剌剌往芳期身边一坐,把匣子往桌上一搁:“南剑州变乱,一伙子乌合之众,竟然打得州城官衙毫无还手之力,战斗一开始就立时结束了,虽说邵武、兴化二军无令不得发兵,可南剑州地方有保甲制,甲兵见官衙被攻,本应平乱却坐视不理,说明地方保甲已经名存实亡。

官家虽然赦免了北复军,可因为此回变乱,已知地方保甲制失效之弊,当然忧虑若不革改仍伏忧患,可保甲制涉及的是兵部、户部之责,到底是兵部还是户部担负革弊的职责,朝堂上争执了一番,终于兵部没争过户部,遥之呢,又是兵部唯一一个不嫌事多职艰的官员,所以这件事最终落在了他的头上,别人推脱尚且不及,他却求之不得,所以朝令夕行,都是往南剑州,却连三两日都等不得了,否则倒是能与二郎同行。”

这个时候其实酒菜还没完全呈上,桌子上只有蜜饯果子和各式杂嚼,晏迟一边说,一边抓了把葵瓜子,但他只剥不吃,把瓜子仁放在乌瓷碟里,累积了二、三十粒的样,才将乌瓷碟往芳期面前一挪:“今日只吃这些,不能贪嘴,这东西吃多了火重。”

明皎看了,先就笑道:“怎么湘王现在倒是管起阿期的饮食来?”

“管了有一阵了。”晏迟道:“妇人有妊在饮食上必须讲究,某个不学无术的人半点不谙医术,吃什么不吃什么只按她的喜恶,也只有我能管了。”

“我说呢,今日阿期竟像只长了眼睛没长嘴,这样多的杂嚼,她光看着我们享福了。”辛娘也笑道。

“可既然葵瓜子吃了易上火,为何不干脆禁食呢?”徐明溪问。

晏迟笑了一笑:“最好是禁绝的,不过她不是嘴馋么?且我研究过了,葵瓜子少量食用对促进胎养也有益处,王妃的体质也不属热性,就是妊期必较往常更讲究罢了,偶尔少量解个馋也是有益的。”

芳期没想到话题因为晏迟的到来,就转至她的身上,虽这段时间她受湘王的照顾已经成了习惯,可众目睽睽下依然有些不自在,脸都热了,就赶紧又岔开话题:“这是什么?可是你给徐二哥备的饯行礼?”

依湘王的一贯作派,木匣子里装的莫不是千金印吧?

“我写下的一些南剑州的时弊,以及如此革改的看法,或许能对徐二郎有几分助益吧,还有我上回往福建,也察知了几位乡绅,他们久居福建,对于当地时事深知谙熟,且颇有如何革弊务新的见地,名单已经在这匣子里了,待二郎赴任,或可请见他们几个,共讨治策。”晏迟又见木匣子往徐明溪面前一推。

徐明溪连忙双手捧起,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急着看阅的,交给一旁的婢女:“收放妥当了。”

等酒菜呈上,众人先敬了虽是客人却也是主角的徐明溪,辛九郎因为并不能和赵瑗相傍近坐,看着这张酒桌上的其余人,都是成双成对,唯他一个还要掩藏真情实意,明明已知晏迟是日后的大舅兄,但辛九郎因为婚期无着,还要作态的缘故,偏就要挑衅挑衅大舅兄。

他就先举杯直冲晏迟:“今日湘王既是东道主,却无故迟到,理该罚酒。”

辛九郎这一举杯,徐明溪等等都愣了。

今日其实对于此等亲友间的私密聚会,有辛九郎在座大家多少都觉得颇为奇特了,就连辛娘,也在暗暗诧异:大兄虽和湘王是幼年相交,早成挚友,可湘王从来与辛家其余子弟并无过密的交道,九哥今日获邀,虽是阿期下的邀帖,但九哥与阿期应当并无交谊,本九哥今日在席已是咄咄怪事了,看此时的情境,仿佛九哥对待湘王,比我们更加无惮,这……是怎么个缘法?

晏迟没端杯子,轻哼一声:“阿瑗,你这未来夫婿,我现在越看越是碍眼了,要不然你还是再多思谋吧,世间好儿郎甚多,横竖你也不急嫁,日后我与王妃再替你多留意。”

就这一句话,辛娘尚好,明皎差点没打翻了酒盏,多得童崖眼疾手快扶稳了半翻的酒盏。

芳期和赵瑗尽都大觉意外。

只是芳期还能跟众人一起发呆,赵瑗被点了名,就不得不回应,她垂着眼,小声道:“婚姻之事,既无高堂父母作主,瑗只顺从兄嫂之命。”

辛九郎就急了,连忙把一杯酒先干为敬,长身玉立着就是一揖:“三哥三嫂,我错了,还请三哥三嫂勿怪。”

徐明溪已经大抵明白了这其中的隐情,他下意识看向芳期,却正见晏迟也笑看着芳期:“三嫂意下如何?”

徐明溪想起了很久很久之前。

那时年岁稚拙,他因着在外头得了一件称手的球杖,兴冲冲想拿去送给芳期,隔着一个花障,听见芳期和明皎的只言片语。

“父亲不喜我的小娘,我也不喜小娘,是小娘明知父亲已经娶妻,非要为妾室。”

“姨丈也不是一心只有姨母,我看来姨丈更喜周小娘呢。”

“所以母亲也挺可怜的,父亲也着实风流。”

“不能这样说,我爹和我娘就挺好的,但我不也有小娘么?”

“唉,不说了,横竖我要心悦一个人,是绝不会容许他喜欢上别人的。”

他的三妹妹……

容不下和别的女子共侍一扶的三妹妹,原本他还以为随着年岁增长,三妹妹不会再那样任性,可现下看来,确然世间有三妹妹期许的姻缘和良人,所幸,确幸。

晏迟并不等“三嫂”真说意下如何,他执酒,自饮一盏:“这件事瞒得久了,也有不得不瞒的因缘,但今日在座者,都是王妃的亲朋,同样也是晏迟的亲朋,我想有一件事还需实告诸位亲朋,湘王府里,姬妾众多,但除阿瑗跟我是兄妹之外,其余人都是家仆,我只有妻室,并无姬妾,从前如是,日后如是。所以诸位日后若听闻,辛九郎与阿瑗结发同卺,不要太意外。”

明皎先冲芳期道:“好啊,阿期你居然连我也瞒着!!!”

“徐娘子,这是我的错。”晏迟冲明皎举了举杯,又是一饮而尽:“阿瑗因被父族连累,没为官奴,我若明示我与她只有兄妹之情,必引官家忌惮,所以这件事除了对诸位亲朋,一直隐瞒,只阿瑗既已有两情相悦之人,将来我势必设法成全他们两个,借今日一聚,干脆挑明,也免得他们二人日后大喜,连一个恭贺的亲朋都没有,喜宴办得冷冷清清。”

徐明溪和童崖都会意了,也举杯道:“湘王放心,此事我们仍会守口如瓶。”

晏迟陪饮了一杯,又道:“只是辛九郎,你说我无故迟到该罚酒,这又是瞎说了,早前我是因为接见宫中来使,才耽延了片刻。”

“宫中来使的话,是否又有突变?”徐明溪既为朝廷命官,未免关心。

童崖虽说此时未获实授,不过也已经得了官衔,而眼前朝堂形势纷扰不宁,他虽在权场之外,可也大是关注时政,此时也停了杯箸,洗耳恭听。

晏迟既主动提起,就不会故弄玄虚,道:“辽国遣了使臣,应是质疑南剑州变乱一事,不过才至南阳,即受伏刺。使臣虽大难不死,但据说刺客为山东义军,这件事先于使臣抵达临安前密报至御前,官家已让皇城司负责暗察此事,遣内臣来告之我一声而已。”

“南阳?那岂不是尚属辽境?辽使在辽境遇刺,为何官家要令皇城司察判?”童崖大不是不解。

徐明溪却蹙紧了眉头:“并非事故发生在辽境,我朝就能隔岸观火,毕竟赦免北复军并准其入山东,必然有碍辽廷统一淮北,辽使既称这回遇伏乃山东义军所为,恐怕更将会问罪于我朝。”

“这件事既然交给了司马修,那就由他督办就是,其实不算是一件险难,就看他有无才干平定了。”晏迟也算是交待了他为何迟到,不再说这一件无关饯行宴的“琐事”。

而几人酒足饭饱,不急着尽兴而归,尤其“身份”在小众中得到认可的辛九郎,肯定得趁此时机和阿瑗继续增进感情,他们两个先在亭子里开始了对弈,明皎和芳期还有阿辛去另一个小馆歪在软榻上说闺房话,童崖问得湘王有不少藏书,自去书房里找阅他还无缘拜阅的着述去了,晏迟因有些关于福建尤其南剑州弊利的时事要提醒徐明溪,两人倒是往茶斋里说正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