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08章 被泼出去的水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08章 被泼出去的水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筝儿是我大宗的嫡长女,她能犯七出?”王老夫人冷笑道:“枉费我对兰汀你的一番教导,竟教出个毫无气节的软骨头来,徐家人忌畏晏迟,可你可是洛阳王氏的嫡女啊,难道夫家丧节背德,你就只能跟他们同流而污?”

徐姨母是真的不耐烦自家姑母这类混淆是非的狡辩了,瞪着王玉筝道:“筝娘还不自己说明白,你在巩家究竟犯了什么错?!”

王玉筝一脸的泪,要不想承认过错吧,又怕真落得一封休书,半晌才嗫嚅道:“我是想着,阿家她脾气太软,执管中馈,却连家里的仆妇都难约束,我是想替阿家分担,帮着把家规立起来……”

“筝娘你要还说这些狡辩的话,你的事我也管不了了。”徐姨母气结。

王玉筝才不敢再遮掩了,哭道:“我见阿家性情柔和,先是不耐烦晨昏定省,就说陪着夫郎读书更重要,回门礼之后,我就没有去阿家面前问安了……嫂嫂说我太不像话,我还借机去她屋子里闹了一场,砸得嫂嫂屋里一片狼籍,阿家闻讯来劝,我推了阿家一把,阿家摔倒了,扭了脚……我敢这样闹,是我故意告诉翁爹,湘王妃也算我长辈,定会护短……可而今湘王被曾姑祖触怒,跟沈中丞说了,我从前撒的谎被拆穿了,翁爹拿着我逞凶殴打阿家妯娌的罪柄,要出妇。”

“可就算如此,就算如此……”王老夫人才是真铁心要护短的人。

“姑母,筝娘做出的事,被休弃我们根本就没法和巩家理辩,且湘王之所以要胁姑母,论来姑母也确然不该一再为难三娘和董娘,是姑母理亏,整个洛阳王氏理亏,姑母若真要固执下去,筝娘就只能拿了休书归宁,可她虽犯了错,作为尊长我们都有失教之过,我愿意代表洛阳王氏,向巩家大娘子赔罪,且向他们担保筝娘必不敢再不孝不敬婆母,今后也必会友睦妯娌,听从婆母、长嫂的教导。

可姑母也不能再为难董娘了,否则湘王不肯宽恕,巩家人就容不下筝娘,她虽与巩二郎是新婚,但夫妻两却还称得上恩爱,还望姑母多为后辈着想啊,莫要一错再错。”

王老夫人紧紧地闭上眼,终于是沮丧窝在了椅子里,好半晌才道:“来个人,让董氏回她自己的居院去吧,今后她也不用再来冠春园晨昏定省了,我眼里瞧不见她,更加舒坦些。”

徐姨母摇了摇头,这才又陪着王玉筝去了巩家,终于是让巩泱收回了休书,她又转头回了一趟娘家。

王烁有五子二女,两个女儿都是嫡出,徐姨母上头本有个姐姐,二十出头就亡故了,马氏是她的嫡亲长嫂,现今也执掌着这一房的中馈,姑嫂二人过去的情谊倒也还算亲睦,只是近些年,洛阳王氏一族渐向衰微,马氏当见小姑,未免流露出央求徐家能够带携丈夫儿子仕程的意思,只一来王烁在未经高仁宽游说唆使前,听从姐夫覃逊的话淡出权场,并不赞成让子侄攀附姻亲谋求禄位;再则徐准父子也着实不是那种热衷功名的禄蠹,当然不会答应利用官职特权为姻亲谋获利益。

徐姨母对于娘家的照济,只能是钱银上给予部分支持,她还尝试着劝说侄儿们潜心学问,坚持洛阳王氏之前的家风,走科举正途,维持家族基业,这当然与颇有些急功近利的马氏心中所求有点不一样,姑嫂间的情份也逐渐淡了,渐生龃龉。

当王老夫人商量马氏逼迫芳期时,她们自然不会同徐姨母商量,还是王玉筝险些被休跑去向徐姨母求援时,徐姨母才知道王老夫人和马氏又干了糊涂事,她想来想去,若再不加劝束恐怕今后还会生事,所以这天她回娘家,并未直接跟嫂嫂交谈,而是先见了父亲王烁。

又正好,王烁和长子王樟正在议事。

“父亲、大兄可知姑母与长嫂逼迫湘王妃纳马四娘为孺侧一事?”徐姨母开门见山就问,又看着父亲顿时尴尬的神色,她已经知道了答案,心情就越发沉重了:“姑母近年来性情越发急躁,只顾着一己的喜恶,凡是她觉得逆耳的话都当作砒毒,只信奉承话,全然不察那些谄媚投机的人,是要利用她为非作歹,这样下去恐怕姑母自家的子孙,个个都会与她离心了,父亲不提醒着姑母,远离高家那起子居心不良的小人,怎能也信了小人之言再被利用?”

王樟正庆幸父亲终于再生了起复的雄心,决定借助高家之势再登权场,非但不再拘束他也跟着着书立说,尽做那些身后才有望争得功名之事,反而有若醍醐灌顶般,刚才说到要重振洛阳王氏一族,关键还是得靠他这嫡长子能为朝廷砥柱,争取在高家、龚家之后,拜相称宰。

对于妹妹的话,王樟当然就觉得极其刺耳了。

“兰娘,你这话才是荒唐吧,我们的祖母就是高氏女,兰娘怎能指责亲族尊长是居心不良的小人?且更莫说高世父,乃真心实意想要照济我们家……”

“我就知道没有大兄的认同,阿嫂再是如何急功近利,也不能在湘王府的谢恩宴上,做出逼迫湘王妃这种违礼失德之事,高相公他是政事堂重臣,竟为己私,使纵家眷行为内宅阴私之事,他若不是居心不良的小人,这世间还有谁够得了卑鄙二字。”徐姨母也是气极了:“大兄你仔细想想高相公是何为人?要不是姑丈,他当年怎能起复为成都知府?又哪来的机遇职调临安。

可高相公自来临安,除了对姑母极尽利用,对姑丈更是心怀怨恨,他受姑丈恩济尚且不思报答,父亲兄长对他并无恩助,他哪里会真心实意照济?”

“兰娘你不用埋怨你兄长了。”王烁长叹一声:“长男他不过是听从我的意思罢了,我知道你的翁爹,和你姑丈看法一致,洛阳王氏传到你大伯和为父一代,是我们无能,自己尚且不能经正途谋功名,既不能使子侄再享家族福荫,又不能教引小辈出类拔萃,才致家业凋敝衰微。

我不埋怨你翁爹,对你姑丈更无不满,我已是风烛残年,原本早被磨灭了雄心,明白这些年若非姻亲照济,洛阳王氏连这最后一分基底恐怕都已败葬。

兰娘,你也经历过家族兴盛的时年,你应该体谅为父和你兄长的不甘心。我们洛阳王氏,因早开罪了湘王妃,为湘王所记恨,他公然称视洛阳王氏为死仇,且湘王晏迟,居功跋扈,倘若我们一味退让,你的兄长,你的侄儿,今后就永远只能为晏家凌辱。

你也许看不上高家人的手段,因为你虽是女子,自幼也曾饱读经史诗书,你崇尚的是君子正人之道,可你毕竟不谙权场上的人心,没有哪一个是明月满怀的君子,人有私欲,必藏阴浊。

正如你的翁爹,你的夫郎,他们不为伤天害理之事,却也难免会因身于权场,步于仕途,有取舍,有权衡,有明知谬弊而失谏的避让,有祸殃临门而明哲保身的机心。”

“父亲便是有志振兴族业,依附高家必然也是歧途啊。”徐姨母真是又气又急。

“这是我的抉择。”王烁摇摇手:“兰娘,你早已出嫁,不再依赖洛阳王氏福荫,你为徐氏一门宗妇,有两个孝顺争气的儿子,洛阳王氏的兴衰荣辱,于你并非生死攸关了。”

徐姨母听明白了父亲的言下之意。

不说决裂的话,其实就是楚河汉界,各自为安的意示,分明父兄已经铁心要和高家结盟了。

她回家,见两个儿媳都等在二门处,徐姨母揪着的心终于松了一松。

岑娘和辛娘今日虽没在现场听王玉筝的一番哭诉,可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事关婆母的本家,她们两个都悬着心,可婆母没让她们插手,她们肯定不能自作主张,都担心着经这一场闹,覃家那位老夫人况怕更会埋怨婆母了,妯娌两个就商量着等婆母回来,贴心安慰一番。

“你们两个都好孩子,有心了。”徐姨母不等两个儿媳把安慰话说完,打断了,她就问小儿媳:“二郎妇是常与湘王夫妇来往的,在你看来他们两个是否记恨王家?”

辛娘因这话怔了一怔,忙道:“儿媳不大了解湘王,只是从前听兄长说,湘王行事出人意料,甚是不羁礼俗,可要是说湘王记恨王家……肯定是为三妹妹的缘故了。阿家,三妹妹不好欺,可极重情义,别人待她五分好,她会以十分好回报,过去覃家姨母几番陷害三妹妹,三妹妹确然也还以厉害,可覃二娘之所以能免牢狱之灾,还是多靠湘王和三妹妹庇助。

这都是三妹妹一直念着覃家大表兄的情面,既是如此,三妹妹又哪里会因为嫡母的缘故,迁怒整个王家呢?这回筝娘的事,湘王确然对巩家施压,可并非是针对筝娘,只覃家太婆……对董娘着实刻薄,三妹妹敬重大兄,怎会不顾长嫂,儿媳以为,这件事是覃家太婆不占理。”

徐姨母之所以单问小儿媳,她其实还是有些不放心明溪曾经与芳期相悦的一段旧事,担忧明溪和阿辛夫妇间的相敬如宾只是表象,明溪一直不曾真正放下芳期,而女子的心思总是更加细腻敏感,夫郎心不在自己身上,必有觉察,做娘子的久而久之会生怨恨。

可往往女子的怨恨,会加诸夫君心上的那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