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32章 周小娘的醒悟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32章 周小娘的醒悟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徐准显然对孙儿十分了解。

“我知道你说要什么,你啊,也是受到了谤辞的影响,当笃定周途疏确为男宠,就认定他是奸侫,但其实这两件事并无因果关联,周途疏有一点,他是通过科举正途入仕,他甚至是先帝时期进士科的探花,他确有学识,并不是依靠男色获重,先帝更加不可能知道今上与他之间的隐交,否则先帝早已处治周途疏。

这说明什么?说明哪怕官家确然与周途疏有隐癖之情,不过先帝根本不曾察知,所以所谓今上因为龙阳之好的隐癖暴露,不得已弑父弑君之说是谤辞,显然是逆臣利用此事意欲篡权,而周途疏可曾行为任何奸侫之事?

他只是起居舍人,哪怕常伴御侧,可官家登位至今,其实并无行为任何有损社稷之事,周途疏生活简朴,也没有进谗言的证凿,唯一的罪状,就是涉嫌刺杀程御史,可经三司审察,凶犯虽确定乃冼峰,然而冼峰并非为周途疏指使也能肯定了,周途疏无罪,官家对他有情,怎肯因为无罪而将周途疏贬黜的奏劾,吾等臣子,也应当体谅官家之难处。”

徐明溪大彻大悟,随之而来的是惭愧:“孙儿,枉读十年经史,而今业已获职,却仍然易受谤辞左右,着实是辜负了亲长督望。”

“经史书本,确然让你明智,知理,不过要想洞谙世情,可不能只靠书本上的文字,有的事啊,本就不会记载在书本上,慢说你还需要历练了,你阿翁我胡子都白了,有的事其实还是看不穿。”

徐砥不由看了父亲一眼,又很快压下眉。

他清楚一件隐情,其实一直压在父亲心头,那就是……

今上虽不可能因为周途疏弑父,但会否因为别的事弑父!!!

然而先帝已经长眠泉下,在位之人已经是为国君,这个时候太后及其亲族党羽意欲夺权,眼看大卫社稷,将陷外有敌夷窥觎,内生阖墙之乱的祸局,为臣子,是察究既事,还是着重现势,是为一人尽忠,还是为万民谋安,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仿佛如何抉择都不能心安理得。

但徐砥今日听父亲这番话,他知道父亲已经有了抉择,而且,至少对明溪,不愿让他再直面这样的抉择。

这个幸运的小子。

又相比起徐相邸来,过去的覃相邸而今的太师府可平静多了,已经告老的覃太师成日间就过着逗逗笼中雀,修修盆中花,陪老妻唠几句家长里短,考孙儿几大本经史课业的生活,仿佛当外头的风风浪浪无觉无知,一派大隐隐于市的清闲。

可是到底还是家里有人当官,到傍晚时分,父子祖孙在风墅里难免一场谈话,不过这样的谈话,已经是把覃敬给排除在外了。

覃牧想说话,覃逊摆了摆手,直接问覃泽:“大郎对朝堂这起风波,怎么看?”

“孙儿在风波之外,所以不问风波之事。”

覃逊点了点头,一笑:“这态度是对的,不过认识不对,你可不是在风波之外,但我也不想跟你分析这场风波,你能琢磨明白固然好,就算一直蒙昧也未必不好,出去和文捷下局棋吧,我跟你二叔有话说。”

覃泽满头雾水地下棋去了,一枚白子居然直接放进了纵横交叉间的格子里,文捷也没提醒,也没应着,两人就这么对着只有一枚棋子放在格子里的空棋盘沉默着。

屋子里终于轮到覃牧直抒己见:“这盘局,也许是无端安排,所以周全应当没有胜算。”

“你总算看透了一些微妙,不过无端这盘局,网罗的可不仅仅是周全,这是极险之局。”覃逊蹙着眉头:“周全固然是棋子,官家也陷进了局中,这小子啊,这盘局想要捕杀的人,不仅仅是周全。”

“难道无端还想要……”

“弑。”覃逊只说出一个字来。

覃牧顿时吓得面色苍白。

“但不是现在,我想咱们应当庆幸的是,当初让三娘嫁给他,而且三娘也确然争获了无端的情意,否则他行此大事,绝对不会将我们家摒除局外,所以这桩风波啊,其实泽儿说的也在理,不在风波外不问风波事,就这一点而言,他可比他那老子强多了。”

要说起覃敬来,未久前覃芳姿出事,他不在临安,后来收到信报赶了回来,居然也只是把已经大归的嫡女痛斥一顿,覃芳姿不服,顶撞了覃敬,覃敬气得想体罚,胳膊挥起来却扭了腰,卧床两日,闹得一家人都哭笑不得,也只有覃逊一双火眼金睛,看明白覃敬其实并不敢责打覃芳姿,装作扭腰让自己下台罢了。

教训女儿的胆子没有,听说外头这起风浪,他居然还想写一劄子,交丁九山上呈御前,气得覃逊把年纪一大把的长子给禁足了,只让周小娘服侍他,别的人哪怕是覃泽都不让见,然后周小娘逼不得已听覃敬给她说了番忧国忧民的大道理,居然都琢磨着再劝夫主纳上一房良妾,她是真受不住这聒躁了。

自然也把亲儿子覃治支得远远的,不愿让覃敬的迂腐思维影响了儿子的正常观念。

凭什么丁九山说的话就是真理啊,虽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也没见夫主对太师如此信奉,至少也该一视同仁是不是?

周小娘都无比不耐覃敬对丁九山的“愚孝”了,有时听着覃大夫喋喋不休对丁九山的尊崇,为此不满亲女婿晏国师“助纣为虐”的论调,她都有些想回嘴了,忍啊忍的这天终于忍不住,小声道:“要不妾身使人替夫主带话,请晏国师来见,夫主当面劝诫晏国师?”

覃敬顿时泄气了:“多余,连三娘这逆女都不听我教诫,女婿还能听我教诫吗?”

周小娘:……

厉害还是三娘厉害啊,合着在夫主心目中,三女婿是听三女儿的话,他也清楚在三娘跟前端不稳尊父的架子,在女婿跟前就端不稳岳丈的架子啊。

“就看这两日吧,岁除日前若西夏的使臣再不来临安,谁也拦不住群臣谏劾法惩祸国者,届时,官家就不能不顾社稷兴亡,世人肯定也会明白,荣国公及丁公等忠臣,才是为百姓敬崇的栋梁。”覃敬蹙着眉头表达他的胸有成竹。

可周小娘一点都不盼着是个这样的结果,她是个妇道人家,不懂得那些天下兴亡的事,她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亲朋失势,荣国公和丁九山得势对太师府能有好处么?不能,尤其丁九山,跟太师府可结了死仇的,他的那孙女可是想把三娘给害死,结果害人不成自取灭亡,丁九山哪还能指着太师府得好?

所以周小娘这日,从奴婢们口中听闻消息,特地还去李夫人口中落实了,一时欢喜,就没顾及覃敬的态度,赶紧把消息告知了因为父权限制还在禁足的覃大夫:“西夏的使臣还真赶在新岁前抵达了临安,使臣不是别个,是当年随长公主和亲的属官,而今任西夏的礼部尚书,这回作为特使访卫,因为祛罢宫那场对赌,官家便将西夏使臣的来意告之公众,说西夏王前一段受晏国师寄书提醒,加强了宫卫,竟察获了王宫里居然潜藏着辽国的细作,而且他们正在设计暗害王后。

诡计当然未成,西夏王为了阻止辽国仍然会使阴谋危害大长公主,这回也遣使往辽国,申明夏与大卫永结盟好,不会受任何离间损毁盟约,大卫永远是西夏王后的母国,大卫若受侵伐,西夏必不会坐壁上观。这可不就是警告辽国,就算大长公主有个万一,西夏王要寻仇,也会针对辽国绝对不是大卫。”

覃敬整个人都听得木讷了。

周小娘仍然不自觉:“所以说啊,那个嶂间散人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卫夏之间哪里会生兵祸,非但不会有兵祸,西夏王还说了要是谁敢兵犯卫国,西夏必会出兵支援呢,哪里来的社稷崩亡之祸,说到底还是晏国师能耐,怎么知道辽国会暗害大长公主离间卫夏之间的盟好?这下子百姓们可都相信了晏国师的卜断,来年将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不会有兵祸也不会有灾异,星相的异变,什么帝王崩祭庙毁,预示的根本不是外敌入侵社稷崩亡,而是有逆臣作乱。”

“什么逆臣作乱,你这无知妇人别乱说话!”覃敬吼出一句。

周小娘委委屈屈地住了口,垂着眼手里捏着帕子,第一次有种未遇良人的怨气,鼻尖顿时就红了。

“丁公只不过误信了道士的话,可发心仍然是忠正的,罢了,天下太平社稷无殃当然是件幸事,然而官家宠信癖交总归是应当谏阻的,难道说西夏不兴兵,程御史光天化日之下被行刺就可以不惩凶徒了?光是罪惩冼峰怎能正朝纲明律法,明眼人都知道,没有周途疏的指使,冼峰一介武官哪来的胆子刺杀文臣!”

周小娘不搭腔,心里委屈得要命——逆臣作乱的话是官家告之于众,她只是复述,怎么成了她在乱说话?官家说的话她能不相信么?大郎君这脾气可真是越来越古怪了,丁九山没给他吃没给他喝,没服侍他一日三餐端茶倒水,结果大郎君为了维护丁九山冲她撒气!她再是个妇道人家,也明白不能和天子对着干的道理,难怪太师公要逼着大郎君致事,还得把这年过五旬的老儿子禁足呢,要不这样,大郎君肯定会被丁九山摆布,惹火烧身还得牵连家门!

所以这日,周小娘就拉着覃治好番教育——今后可别学你爹,学学太师公学学大郎,学学你的三姐夫、四姐夫,擦亮眼睛看人,别因为教你了知字读书的老师,就六亲不认。

覃治摸着鼻子,倒也明白他家小娘这回可算是被他的亲爹给气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