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31章 年关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31章 年关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晏迟并没被李祖继纠缠多久。

他与芳期会合时,立时就被通报了喜讯,芳期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仍在雀跃,扶着晏迟的手臂滔滔不绝:“多亏了辛郎,一番话打消了姨祖母对你的成见,今日姨祖母还要去访友,就先走了一步,没来得及当面邀请你,我们在年前应当能抽出时间去拜会,到时候叫了阿瑗,带上几壶好酒,我来下厨,对了当然也要约上辛郎兄弟二人,我跟你说,姨祖母也可喜欢象碁了,回回去西楼居,都会邀我对局,不过我仍然输多赢少。

我想想啊,晏郎首次拜会姨祖母,虽说姨祖母不拘小节,不过晏郎也应当备一份礼,肯定不能是金银之物,得投姨祖母喜好,要不咱们亲手造两盆盆景,这样的礼姨祖母才不会拒绝。咱们还该约上阿皎两个,姨祖母也喜欢阿皎,那日好好在西楼居热闹一日。”

晏迟看着兴致勃勃的小女子,身体往她那边一靠:“姨祖母愿意让我去西楼居,你就这么兴奋?是因你的夫婿终于能得你敬仰的长辈认同了,所以如释重负?看来我真是无用啊,让夫人过去承担了老大的压力,应该早点取悦姨祖母的,太不主动了。”

错了该怎么办?

晏迟探身就是一吻,但这回浅尝辄止。

“时日你来安排确定吧,下昼回去我们就动手造盆景,辛九郎可以请上,辛遥之就不用了,他早前还跟我说他又得出趟公差,年前赶不赶得回都不确定,我想我们既然要去拜访姨祖母,不如干脆就在无情苑住上些时日,到岁除日再回内城也不要紧。”晏迟提议。

芳期暂时才抛开吃喝玩乐的事:“那个李祖继,晏郎就撇开不用管了?他到底要不要紧?”

“他的杀伐术不要紧,也只不过是才摸到一些法门,以他现在的功力,应当必须先造成人失知觉,才能通过杀伐术抽纳人的体内阳气,我才十二、三岁就远比他能耐了。”晏迟道:“说穿了杀伐术,之所以能够造成杀伤人命,其实是通过杀伐阵,利用阴器凶物摧毁人的神智控制人的行动,除上外物,必不可少的技能是能够控制别人的神智。

李祖继现在甚至不能辩悉我的气机,否则他应当清楚我现在并没有再练道功心法,修不成长生,我的卜断之术其实不是借助道家内修,完全有耐钟离师所创的独一法门,我并不能助他修成长生之道,他对我就不会像在似的敬畏。

他的杀伐术,只能伤损普通人,还必须在普通人不能用意识反抗的情况下达成目的,对我们并不能造成威胁,不过这人既已摸到了法门,这样放着到底是个隐患,等过了这一歇,收拾了周全,我还是得想办法把他斩草除根。”

芳期对于道术玄法本就是一窍不通,听晏迟说不要紧她也就相信了,没留意晏迟眼底缓缓滑过的计较之色,眉宇间也似有阴沉聚积。

晏迟是真的没再去过祛罢宫。

嶂间散人当然也不再有那厚颜仍去祛罢宫糊弄信众借机造势,他有些着慌晏迟如此笃断卫、夏之间不可能会生变乱,担心的事乃晏迟是否真早有了准备挫毁辽国刺杀大长公主的阴谋,周全却不相信晏迟真能料事如神,就连南宗派遣来临安城的另一位道长孙九华,也不相信晏迟确有占断天机的本事。

“连本门师宗,百十一高寿,入道修行九十余载,尚且不能断测福凶祸吉,更遑论社稷之运?且师宗察天象确有荧惑犯冲之兆,天下又怎会太平?帝陵崩,祭庙毁,御侧也确然有宠臣奸馋,件件事态皆依星相伏祸,晏无端无非是遵从于御令,方才矢口否认。”孙九华眼中,和他南宗师宗相比,不足而立之年的晏迟与乳臭小儿无异,或许确然因为相随钟离矶这世外高人学了些风水勘舆,阴阳八卦,可就凭这满打满算仅仅二十年的修行,怎么可能占断得了天机国运?

一个人的生死祸福尚且会随时运更转,更何况关系社稷国祚的天机莫测?往往是一件小事的改变,就将引起运道的颠覆,这不同于注定发生的天灾,不会因为人力改变,谁能保证测断?

孙九华的话其实确有道理,晏迟也的确没那大能耐占断天机,铁口直断社稷的兴亡,国运的盛衰,但孙九华没料到的是晏迟在钟离矶那里学到的,风水勘舆、阴阳八卦还是其次,他最用心的其实是各种阴诡权谋之术,且所有的局,其实是晏迟一手布成,唯一利用的所谓“天机”,无非是真有星相的异变罢了。

天下能观星相者不独一人,空口白牙说什么荧惑犯枢是会被拆穿的。

周全又太过依赖辽廷,认为辽帝无所不能,必然会利用好这一时机,刺杀万仪大长公主嫁祸给当今天子,天子为什么要这样干?这很好理解,因为羿栩弑父,天降灾异,他饱受质疑,所以忌惮先帝唯一的胞妹万仪大长公主会替兄报仇,利用她如今是西夏王后的权威,说服西夏王廷发兵讨伐弑父之逆子,羿栩决定先下手为强,暗派刺客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但就算夏、辽联手,夹攻大卫,周全认为只要自己推翻了羿栩及时夺得主政大权,只要遵守承诺赔款,相助辽国侵吞西夏,就仍能与辽国共治天下,保得大卫偏安江南。

因为夏与辽接壤,比卫国对辽国的威胁其实更大。

周全忽视了实力大增的辽国,是绝对不会再与卫国共治天下这一事实,并不是他蠢笨没有大局观,而是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眼睛,他想活,想继续荣华富贵,就必须趁此天赐良机起事,他只有先活下来,才有继续着眼大局的基础和必要。

而祛罢宫事件,李祖继的倒戈,晏迟直接与嶂间散人对峙,无疑让周全必须提前起事,也得争取更多的舆论,等到万仪长公主的死讯传开,西夏起兵宣战,满临安的百姓都将质疑羿栩,群情汹涌,里应外合,确保起事大功告成,废羿栩,立羿均为帝,太后临朝,他周全担任宰执。

起事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利用内卫,周全也已经成功笼络了一人。

大卫负责执掌宫禁、周庐宿卫的机构称皇城司,同时皇城司还有一项职责是刺探情报,现而今刺探情报几部察子,是为司马修统管,而执掌宫禁的亲从官及亲事官等,他们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羿栩心腹,不过部下的都头,那就不能都是天子死忠了,其中有个叫卜谨优的都头,就因利益所动相信了周全的巧舌如簧,签下血书誓称助他起事。

这卜谨优在皇城司已经有十余载的资历,虽贪财,却不吝啬,因他使钱大方,人缘自来不错,卜谨优甚有自信只要周全运作得当,当禁宫之外群情激愤,禁宫之内人心浮动,他就能够发挥人格魅力,游说更多的都头加入起事,只要及时控制了天子,废立之事便将大功告成。

于是接下来,随着新岁的临近,市井间渐渐滋生了更有针对性的传言。

当今天子因有龙阳之好,且独子夭丧,先帝遂生易储的念头,天子弑父,偷换遗旨,嫁祸清河王,如愿篡位,不过先帝阴灵不安于泉下,因此造成帝陵崩祭庙毁的厄兆,提醒臣民,当今天子乃弑父弑君大逆不道,由他占据帝位,必将造成兵乱四起、社稷崩亡,而权臣司马权、晏迟等等,皆为弑君之逆臣。

这一年新岁,似乎注定临安城会笼罩在风声鹤唳的紧张气氛中,而随着这些传言四起,以周全为首的官员也加紧了弹劾,力逼天子重惩严办刺杀程钟南的凶手周途疏及冼峰,程钟南的妻室费氏,甚至还往丽正门前敲了一回登闻鼓,而程钟南因为早年将奸辱母婢的儿子亲自送上刑场一事,也使他受到了不少百姓的尊崇,又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舆情渐渐对周途疏心生敌意。

不管会不会有更大的殃劫,确定的是周途疏受到惩处就能让不少人安心,让不少人的怒火平息,出于利弊权衡,连不少并非周全同党的官员,都觉得周途疏不宜再留在朝堂,留在君主身侧,或贬黜,至少也应当外放。

但皇帝面对这些山高般的弹劾,汹涌的质疑,无动于衷。

这不是一个君王理智的做法。

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周途疏的确是君王的男宠,因为相信了这一件事,难免就觉得嶂间散人的卜断恐怕确为天机,无论是徐宰执,还是齐次辅,此段时间皆有僚属私下请见表达担忧。

又连徐明溪,最近也听了不少这样那样的说法和意见,竟然都产生了动摇,这天对祖父表示了担忧,觉着天子不应再将周途疏留在朝堂。

“虽说所谓的男色惑主社稷将崩必为谤辞,不过周途疏应当确为……阿翁应当谏言官家,远奸侫平物议……”

他越说越结巴,因为发觉不管是父亲、叔父,还是兄长,看着他的目光仿佛都充满了责备和无奈。

肯定是说错了话。

“二郎,你说的话其实无错。”徐准却没有谴责孙儿,但他也没让徐明溪继续发表见解:“龙阳之好、断袖之癖,虽说不算为君王者必忌之行,论来帝王私隐,只要不损社稷,无害国祚,臣子不应妄议更不应诽谴,可君王不该许男宠以官位,许癖交干预朝政。此风一举,难免会有取巧投机之徒或辟癖交之途,或趋癖交之势,牟取权位造成不良争夺。

可眼下周途疏一事,你当知道不是如此简单。有奸党,欲利用官家这一疏错,掀阖墙之争,所以官家即便驱离周途疏,其实不能平息物议。”

徐明溪受到了祖父的鼓励,又找回了几分自信,他决定把心中的想法全都说出来。

但他深吸一口气还没把话出口,徐准却伸手往下一压,阻止了他的畅所欲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