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气吞大明 > 第两百一十二章 关门打狗

气吞大明 第两百一十二章 关门打狗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立极,周延儒,温体仁三人出宫了。

三人没有一个能平静的,哪怕是黄立极,此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在崇祯的强大压力下,由东林党引起的小小波澜,迅速被控制住。

尤其是韩癀被赶出京,躁动的东林党,仿佛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京城里,有人出,有人进。

第二天中午,东直门外,在温体仁送韩癀离京,怅然有千言万语,无语凝噎的时候,孙承宗朴实无华的马车,悄悄驶入门内。

温体仁与韩癀自然看不出来,等孙承宗进城不久,杨嗣昌的马车紧接着出现了。

杨嗣昌撩起窗帘,看着依依惜别的两人。

驾车的千总回头看了眼,道:“中丞,这两人您认识吗?”

杨嗣昌看了一会儿,神色冷清的放下窗帘,淡淡道:“这两人,你记住了,以后要离的远一点。”

千总一怔,又看了眼,低声道:“中丞,这两人,看上去就是非富即贵。”

杨嗣昌道:“前任大东家留下的人。”

千总登时一脸我懂了的道:“那是要换了他们,新东家,肯定要有新气派。”

杨嗣昌坐在马车里没有说话,略过这茬,心里都在想崇祯传诏他入京的原因。

在杨嗣昌的马车入了东直门,温体仁与韩癀的送别到了最后一刻。

韩癀目光都在这偌大京城,满脸怅然若失的道:“长卿啊,我这一去,你我怕是没有再见之日了。”

温体仁看着韩癀好像突然老了十岁的沧桑模样,心里十分难受,连忙道:“老师说的哪里话,学生逢年过节,还得给您拜寿……”

韩癀只是看着东直门,默默良久,一声无力长叹,道:“长卿,伴君如伴虎,能走就早点走吧。”

“是。”温体仁轻声道。他不是不想走,他最擅长观风向,心里早就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偏偏脱身不得。

韩癀心里凄凉,万般复杂滋味难明,最后化作无声摇头。

温体仁目送韩癀上了马车,渐渐远去。

温体仁孤傲的脸角,罕见的出了一丝惘然之色,心里则都是兔死狐悲的不安感。

他与周延儒不同,周延儒热衷权位,会被遮蔽,会冒险。但温体仁不会,他深深的懂得明哲保身,趋利避害的道理。

这是他躲过阉党一劫的重要原因。

在温体仁伫立许久,转身回城的时候,孙承宗与杨嗣昌被接到宫里,沐浴更衣后,在内阁等待传诏。

次辅张瑞图满面笑容,与孙承宗客套。

“稚绳,我们有段时间没见了吧?别来无恙。”张瑞图坐在主位之上,看着左手边的孙承宗笑呵呵的道。

稚绳,孙承宗的字。

张瑞图其实比孙承宗小七岁,但官场上,历来不以岁数分尊卑。

孙承宗的分量可不简单,天启座师这一条,就足够压倒当今朝野绝大部分人。

孙承宗微笑,道:“张阁老风采依旧。”

张瑞图见孙承宗客气,瞥了眼坐在两手边的袁可立,孙传庭,杨嗣昌,脸上笑容不减,心里却悄悄转念。

那七卿的王永光,毕自严,李邦华等人入阁是指日可待,这孙承宗,袁可立同样都有资格入阁,而这孙传庭,杨嗣昌,很可能就是六部尚书的备用人选。

‘无声无息间,陛下就准备的这么长远了吗?’

张瑞图心心念念的首辅宝座还没坐上去,就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了。

张瑞图见几人的目光都打量他,与一众人含笑示意后,忽然笑容微微收敛,端起一丝丝架子,与孙承宗道:“稚绳,到了这里,你该给我漏了个底了吧?总能事事瞒着内阁,日后有人问起,我这个次辅,一问三不知吧?”

在座的,除了杨嗣昌不知情外,其余人多多少少都是能猜到一些的。

孙承宗故作沉吟,道:“兵部,没有禀报内阁吗?”

张瑞图侧过一点身,道:“稚绳,你就不要给我打马虎眼了,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崇祯与朝廷近来做了那么多事,哪怕再迟钝的也能感觉到,这里面必有大事!

孙承宗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响起。

众人转头看去,就看到李邦华与王承恩进来了。

李邦华还好,王承恩这样的大太监,谁敢小觑,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李邦华脸角如铁,神情冷峻,与一众人无声抬手见礼。

王承恩微笑着道:“诸位大人,皇爷请你们过去。”

张瑞图连忙道:“我也要去吗?”刚说出口,他就后悔了。

王承恩看着他,神色如常的道:“回张阁老,兵部议事,皇爷未宣您。”

张瑞图笑呵呵的道:“那是那是,稚绳,既然是陛下宣召,那就快些去吧。”

众人都能感觉到张瑞图的尴尬,跟在王承恩身后,转向乾清宫。

王承恩走在最前面,随后是李邦华,孙承宗,其次是袁可立,孙传庭,杨嗣昌,六个人一路无声,心里各有想法。

哪怕到了现在,实际上他们都还不明白,崇祯究竟是要做什么。

从秘密筹建新军,查禁边镇走私,到调整辽东将领,毛文龙,黄龙对建虏的持续性侵扰,再到斩杀建虏使者。

这一步步,清楚的被他们看在眼里,他们都明白,宫里这位陛下,是在有计划的针对建虏,这与辽东大略的‘整军备战,以待时机’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驰。

‘是为了什么?’这是李邦华等人心底共同的问题。

六个人畅通无阻的来到东暖阁,刚要见礼,就见坐在桌内椅子上的崇祯,面色平淡的看着他们,道:“免礼。王承恩,关门。”

“是。”王承恩应着,转身出去,关了门,他向前走了几步,静静站在门外。

李邦华,孙承宗,袁可立,孙传庭,杨嗣昌五人纷纷色变,心头暗自凛然。

崇祯在这五人脸上挨个扫过,暗暗点头,从身侧拿过一根蜡烛点燃,而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条,递向前,道:“都看看。”

李邦华神色肃然,第一个上前,拿过纸条,一眼扫过,瞳孔骤缩,猛的抬头看向崇祯。

旋即,他深吸一口气,退回去,将纸条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注意到他的表情,心下疑惑,接过来看去,继而就要张口,又拧眉硬生生闭口,递给身旁的袁可立。

袁可立见着孙承宗都失态,面无表情的接过来,只是匆匆一扫,就大惊失色,忍不住的道:“陛下,这……”

“看完再说。”崇祯打断了他。

袁可立强压震惊,将纸条递给孙传庭。

孙传庭面相木讷,伸手拿过来看去,即便猜到了事关重大,看过后也只是平静的审视了一会儿,缓缓递给了杨嗣昌。

这里,位分最低的,就是杨嗣昌了。

他一直小心谨慎,眼见前面几个人的神态,不敢大意,极力的稳住心神,待看到纸条上的内容,顿时神情惊变,又旋即恢复如常。

目光思索的闪动着,在所有人的注视中,他拿着纸条上前,在崇祯桌上的蜡烛啥啊点燃,看着要烧到手,这才扔到火盆里。

崇祯一直注视着他们所有人的表情,尤其是孙传庭,杨嗣昌的,令他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这张纸条的内容很简单:建虏总兵力六万三千人,假意奔向辽东,实则空留大营,暗中由蒙古科尔沁部领路,绕过狭长辽东,转道奔向蓟镇。

这样一个消息,足够震惊所有人了。

建虏一直以来都专注的攻打辽东,所有人都认为,与建虏的战事,都集中在辽东,从未想过,建虏会绕过辽东!

须知,绕过辽东,抵达蓟镇,要绕行千里,穿过蒙古各部落的地盘,草原、沙漠,荒原,极容易迷路,十分危险。

长途奔袭,对统帅的控制力,对士兵情绪的维持,有着重大考验!

现在,可是十一月了,寒冬腊月!

是最不宜出兵的时间!

更何况,建虏的粮草肯定不多,一旦战事不顺,后果不堪设想!

五个人,全部没有说话,一个个神情凝肃,都在极力冷静的思考对策。

经过这段时间,李邦华想的更多。

‘原来如此……’

他心里暗自长松一口气,他心底很多的疑惑得到了答案。

‘这样的情报,应该是绝密,除非是建虏内部的人……陛下从继位不久就开始布置了杨嗣昌等人,应该是,有建虏大人物,暗中投诚了陛下!’

李邦华心里飞快思索,得出了这个想法——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难怪陛下去年说,这个回答,要在明年给我们,想必建虏在宁锦之败后,就有了这个想法,那么,投诚陛下的人,位置定然不低,或许是那黄台吉的心腹!是那几个汉奸,亦或者是某个争位失败的人……’

李邦华悄悄抬头,见崇祯古井无波,从容自如,嘴角挂着的一丝微笑,直觉猜对了,想着近来的一系列布置,深吸一口气,抬起手,沉色道:“陛下,蓟镇疲极,关口破败,若是建虏奇袭,猝不及防之下,蓟镇可能一败涂地。蓟镇是拱卫京畿最重要的边镇,蓟镇失守,京城就失去了屏障,对建虏来说,便是一路坦途,最多三日便可打到京城!”

崇祯微微点头,他研究很多天的地图了,对这些熟烂于心。

孙承宗沉思了好一阵子,抬起手道:“陛下,按照路程来算,建虏想要抵达蓟镇外,那么最短也需要二十天,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十二月七日前后,还有十几天时间,臣认为,需要加紧准备。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眉头一挑,微笑道:“还是孙卿家老成谋国。朕的意思,很简单,建虏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朕打算,将建虏放入关,关门打狗。”

袁可立神色微惊,立即道:“陛下,若是建虏入关,臣恐不好控制,而且必将威胁京畿!”

一旦建虏从蓟镇入关,南下可直入京城,西去山西,东往山东,以建虏骑兵的机动性,以明朝现在的军备,根本拦不住。

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可怕了!

崇祯笑容微微收敛,看着一众人,道:“这就是朕召集诸位卿家前来的原因。现在,朕有些事,可以告诉你们了。第一,朕在蓟镇,藏了三路兵马,分别有杨嗣昌,卢象升,曹文诏率领,各一万五人。朕从关内调集的赵率教,吴襄等人,领兵三万,目前在通州。另外,遵义巡抚王元雅,拥兵一万,保定巡抚曹鸣雷领兵八千,保定总督刘策领兵五千,宣府总兵侯世禄领兵一万五,天津卫巡抚孙传庭一万五千人,还可从大同,登莱,辽东,再抽调五万人,总数超过二十万兵马!”

哪怕是身为兵部尚书的李邦华,听着崇祯细数,不由得也是心里一惊。

崇祯细数之后他才发现,这京城附近,不知不觉间,居然有了这么多军队!

孙承宗等人闻言,同样暗感震惊。

大明武备废弛,能战的兵马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北方,几乎就辽东还能打一打,其他地方,简直形同虚设。

可听着崇祯如数家珍,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崇祯不管他们怎么想,道:“朕打算,将此战的具体战略,战术部署交给你们,这二十万兵马,由你们调遣,朕不做干预。但有三件事,你们要听明白。”

李邦华,孙承宗等人神色一凛,齐齐抬手,沉声道:“臣等恭听圣训!”

崇祯面色威严,注视着他们,道:“第一,朕要关门打狗,但底线在三河,建虏决不能越过三河!往东,不能越过迁安!”

三河,在通州以北,离京城不过百余里!

而迁安,离山海关不过两百里。

京城不能有失,山海关同样不能!

众人神色越发严肃,没有一言。

“第二,”

崇祯道:“朕要你们部署周密,尽可能的消灭建虏,最好一个都走不脱!”

以往,崇祯还顾忌建虏落败,会让蒙古的察哈尔趁机坐大,现在林丹汗大败,不知道逃到了哪里,是以无需顾忌了。

众人没有说话,认真听着。

崇祯深吸一口气,道:“最后就是,建虏倾巢而出,朕想试试,有没有一举平辽的可能。”

众人听着‘平辽’二字,本能的色变。

但仔细想着眼下的局势,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异动起来。

建虏倾巢而出,那沈阳必然空虚,若是能一举荡平沈阳,那灭掉建虏……不是没可能!

李邦华猛的抬头,双眼通红,沉声道:“陛下,臣认为,大可一试!”

最为持重的孙承宗面色沉吟,旋即语气果断道:“陛下,臣调满桂入京备战,等建虏入关后,立刻命黄龙,毛文龙,袁崇焕,三路兵马,直扑沈阳!”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