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气吞大明 > 第一百四十章 酷吏

气吞大明 第一百四十章 酷吏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于汴对于这些言官的‘逼宫’,脸上没有任何异样,仿佛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扫过站起来的一群人,淡淡道:“圣人云,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察院乃风宪所在,言谈举止,定人生死,天下咸望,不可谓不重。是以,我等要学会说话,更要学会闭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看着这位总宪、台长、左都御史平平淡淡的神色,平平淡淡的语气,本来还十分亢奋的一众御史言官,忽然感觉到不对头。

席玮心里诧异了下,没想到这么快。索性就抱着手,冷眼看着这些人。

站出来的御史,给事中等言官,看着义正言辞,讲大道理的台长,感觉着气氛的安静,心里忽然莫名的有些不安。

只是短短几个呼吸之间,司狱司司狱,带着一众衙役,站到了门口,注视着堂中的人,一脸漠然的道:“我念到名字的,出来,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动粗,你们都知道我的脾气。”

众人回头看去,神色登时变幻。

司狱司,是都察院内部的监牢,司狱司司狱是主官,这位,虽然名声不显,可都察院内部人都清楚,他‘破案’的手段简单又暴力——酷刑!

兵科给事中高柘见着,顿时不满,向着曹于汴大声道:“曹总宪,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要用方式来恐吓我们吗?你就不怕我们联合参你一道?今日事情传出去,你将唯天下所不容!”

曹于汴面无表情,甚至于,拿起茶杯,平静,从容的喝茶。

门外的司狱司司狱见状,狭长的双眼闪烁一缕寒光,道:“高柘,你以为,你与霍维华的勾当,真的没人知道吗?你是出来,还是我让人去带你出来?”

兵科给事中高柘脸色骤变,这是他一直担心的事。

霍维华在针对李邦华的一系列举动中,都有他的份。虽然给事中看似位卑权重,到底位卑,对于霍维华这样的大人物,但凡有点‘上进心’,哪个不知道该讨好。

“带出来!”司狱一挥手。当即有衙役挤进去,强行押走高柘。

高柘并没有挣扎,或者狡辩什么,他很清楚,他的那些事早就暴露了,只是没想到,曹于汴会在这种时候对他出手!

一众御史言官,眼见着是心惊胆跳,面色发紧。

大明朝廷早就烂透了,尤其是在东林党、阉党相继、轮换掌权后,其中充斥着无数的龌龊,能够持身守正,清廉干净的官员,屈指可数。

也不是没有,但这些人已经在斗争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并不会贸然跳出来。

司狱见堂中很安静,便继续道:“汪尧、邵民、沈邦……王一同杀人案,你们还记得吧?出来。”

三人闻言色变,这是一桩恶性杀人案,原本已经被判处了死刑,结果在他们核查下,以‘冤狱’结案,王一同被无罪释放。

这件事曾闹出不小动静,但最终不了了之。

三人神色动了动,欲言又止,相互对视,最终没有挣扎,被司狱司带走了。

大堂内,越发的安静了。

席玮冷眼旁观,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里不断冷哼:忍你们这么久,真当我们什么都没做吗?

司狱拿下了三人,目光一扫,又道:“宋佐、王远、黄群,出来。”

这三人是刑科的给事中。

三人头皮发麻,那都给事中抬手向曹于汴,艰难的笑道:“总宪,下官……”

曹于汴面无表情,道:“刑部那边转来的案卷有一筐,你要是不服,我当众打开给你们看。”

三人神情艰难,一句话说不出来。

现在被带走,后面还有办法出来,当众打开,就等于判死刑了。

司狱司的司狱没有废话,直接挥手抓人。

他的目光,还在人群中搜寻。

哪怕堂中的人不回头,还是感觉到了后背阵阵发冷。

山东道监察御史杨维珩低着头,双腿一直暗暗的打颤。

他感觉到司狱的目光在背上,令他口干舌燥,双眼干涩。

但司狱的目光很快又移开了,在落针可闻的环境中,他的声音如同炸雷:“陈金忠……”

又是三个人名,这一次没有废话,衙役直接冲进去抓人。

大堂里,气氛压抑的可怕,不知道多少人头上冒出冷汗,心神揪到难以呼吸。

没有多长时间,一百多人挤满的大堂,居然空出了一半!

席玮看着,心头大感舒服,转头看向曹于汴,在曹于汴点头后,再次拿出一道公文,余光扫了眼很显空荡的大堂,道:“鉴于各路监察御史人浮于事,腐化不堪,经报内阁,陛下御准,对于十三道监察御史进行缩减,每路仅保留三人,各科给事中,仅保留三人。并裁撤南京都察院,以法度统一,权责归并……”

剩下本就忐忑不安的一众人,听着神色再次大变,吃惊的看着曹于汴。

每道监察御史,基本是合乎所巡省份的府县数量,每路只保留三人的话,得裁撤近六成的人手!要是南京都察院再裁撤,那裁掉的大小官吏就更多了!

曹于汴对于都察院的改革,不可谓不大,但在一击重棒之后,没人再敢跳出来反对。

与此同时,六部等也在进行着相似的动作。

吏部,最是容易,王永光将一些人,直接打发去了南京吏部,随后将上下重要位置几乎全都换了人,并对各机构进行整合,统调权责。

户部侍郎空缺,是毕自严的一言堂,哪怕毕自严不在,对于户部的整肃也是轻而易举。

其他各部相对顺利,唯独刑部遇到了一些麻烦。

倪文焕是崔呈秀推荐给魏忠贤,因此火速升官,上任刑部尚书又属于崇祯的强行拔高,是以,他的威望,资历、能力都不足以压住刑部上下,里面有众多靠山很硬的大小官吏。

刑部郎中抬着手,面无表情的道:“堂官,上书是我们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此乃太祖钦定,请堂官慎言。”

一个主事更是趾高气扬的抬手,斜着脸道:“堂官,我等做事堂堂正正,上书参劾光明正大,不惧人言,更不惧打压。”

倪文焕现在是不上不下,下面没人支持,上面又与崇祯不亲近,眼见这帮人在他头上拉屎拉尿,目光渐渐凶狠,盯着这几人,冷声道:“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告诉你们,这一次,是陛下的旨意,你们从得从,不从,也得从!来人!”

大堂外,登时冲进来十多个衙役,手持大棒,气势汹汹。

大堂内的刑部官员根本不畏惧,一个大腹便便的员外郎抱着手,不屑的道:“堂官,这件事,就是到御前,我们也是这么说。查奸除佞,是对陛下的忠心。弹劾不法,更是对陛下的忠心。你要限制我们上书,控制我们缉查,禁止我们纠劾,看似是忠心,实则是借机打压异己,培植私人,这是奸佞所为!尚书大人,下官已经想好,怎么参你一本了。”

其他人冷眼旁观,偶尔对视,仿佛已经决定,出去就上书弹劾倪文焕。

倪文焕虽然安插了一些人,但为了求稳,一直没有大动,眼见这些人抱团,简直要架空他,神情出现了丝丝狰狞,猛的站起来,怒拍桌子,喝道:“这是六部共议,内阁定案,陛下御准,谁敢抗旨?!”

一众人只当倪文焕是虚张声势,全都冷面相对。

其中一个郎中悠然的正了正帽子,道:“堂官,三年前,咱们还是同级,而今飞黄腾达,就要苛待旧日僚属,是不是有些过分?”

倪文焕登时双眼怒睁的盯着他。

这个人,曾经与他一起共事,两人做下了不少事情,一旦揭发出来,两人谁都讨不了好!

这郎中好整以暇,没有半点畏惧。

不少人脸上更是出现了看好戏的表情,倪文焕已经今非昔比,被阉党抛弃,又无圣眷,再加上一屁股屎,平日里,大家相安无事,可要是动他们的权力,那就不一样了。

倪文焕心头大恨,但转瞬又冷静下来,慢慢坐回去,语气冷淡的道:“命令,我已经宣布了,现在,谁不从,可以站出来。”

堂中的人见倪文焕变幻之快,有些犹豫了,悄悄对视一眼,一个员外郎出列,道:“下官不从,下官将上书,对这份命令质疑,请陛下收回成命。”

“我也不从,必将弹劾奸臣!”一个暴脾气,直接冲着倪文焕大声。

“下官也是。”

“我不从。”

“须敦刑科驳回!”

一连站出来了六个人,有恃无恐的说道。

倪文焕扫过这几人,目中狠厉一闪,道:“来人,全数押下去!宣文琢,给我严审,本堂要拿供状呈报陛下!”

“是!”早就准备好的宣文琢大声应是,直接挥手。

一众衙役,飞奔的扑向那站出来的六人,死死按住,镣铐加身。

“倪文焕,你敢!”有人怒吼,拼力挣扎,道:“你这是打击异己,是奸臣所为,我一定要弹劾你!”

“倪文焕,我是崔阁老的人,你也敢动!”

“倪文焕!”有人咬牙切齿,怒吼道:“你难道忘了吗?当年,你陷害的那些人,贪的那些人银子,为了崔呈秀杀……呜呜呜……”

还没吼完,就被堵住了嘴。

倪文焕冷眼看过去,又扫向堂中的其他人。

满堂众人,鸦雀无声,纷纷低头,没有人再站出来。

有几个头上出现冷汗,心中暗暗后怕,这才想起来,倪文焕可是五虎之一,手段凶狠暴戾!

倪文焕见没人说话,他冷哼一声,径直起身离开。

宣文琢见状,亲自将这些人押入大牢。

大堂中的人,相互对视,一个个神色凝重,心头惴惴,不敢多言,匆忙离开。

倪文焕与宣文琢前后脚就到了大牢,看向被挂在刑架上的六人。

“倪文焕,你为了帮崔呈秀杀人灭口,为了给魏忠贤修生祠贪渎修河款,草菅人命,卖官鬻爵,这些事情,我都有证据!”

倪文焕刚进来,就有人伸着脖子,铁青着脸怒吼。

倪文焕瞥了眼牢房里,见都是他的人,拄着拐,淡淡道:“给我用刑,往死里去,让他们将东西都交出来。”

宣文琢是倪文焕的心腹,知道倪文焕的意思,阴狠的的道:“堂官放心,这些人,没一个是硬骨头,最迟到晚上,我保证,他们三岁时尿过几次床我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倪文焕面无表情,在椅子上坐下,将拐放在身前,脸色平静,双眼都是冷静的凶狠。

“倪文焕,我要跟你同归于尽!”有人听着,气急怒吼。

“啊……”

突然间,六人先后不一的大声惨叫。

他们胸口,有着一块通红的烙铁,狠狠的按在了他们胸口。

倪文焕看着这些人的表情,双眼痛恨又爽快,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还没有到晚上,倪文焕想要的东西,几乎全被他找到了。

牢房里,看着一封封他的亲笔书信,由他按结的结案陈词,尤其还有一本账簿,是他原本在太常寺分赃的账簿。

倪文焕面无表情,慢慢撕开,一张一张的扔进火盆里。

不多时,宣文琢拿着一叠供状,道:“堂官,都好了,各项证据都已查实,到了哪里都没问题。”

倪文焕看着火盆里的‘证据’烧完,接过这些供状,仔细看了一遍,而后抬头,不远处的刑架上,六个人浑身是血,垂着头,进气多出气少,冷哼道:“别让他们死了,我现在进宫。”

“是。堂官放心。”宣文琢道。

倪文焕将供状揣入怀里,拄着拐,出了大牢,就直奔皇宫。

与此同时,曹于汴,王永光已经在宫里汇报了。

曹于汴肃色道:“陛下,总体上来说已经可控,日后,还需要谨慎观察,再做调整。”

王永光神情如常,道:“陛下,可以预见,短时间内会有一阵乱象,只要过了这段时间,朝廷应该能清净不少。”

崇祯站在两人身前,看着两人的奏本,片刻后,合上奏本,满意的笑着道:“二位卿家辛苦了。朕知道,二位卿家抗了巨大压力。自嘉靖以来,多少能臣干吏,倒在言官的笔下,尤其是近年,我大明多少事情是坏在言官手里,多少朝臣因为畏惧阉党而不得不辞官躲避,从内阁六部到封疆大吏,无一例外!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我大明内讧的太久了,不能继续下去。”

曹于汴与王永光深以为然,大明的言官自嘉靖以来,越来越恐怖,已经没人能控制,包括皇帝,是一头疯狂可怕的怪兽!

这种失控的言官体系,已经造成了大明无数可怕后果。

但是两人欲言又止。

崇祯注意到两人的表情,笑着道:“朕也知道,言官是制衡朝局的关键,有很多事情上,言官起到了正面作用,言官制度有利有弊,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平衡,咱们边改边看,慢慢找出一个合适的分寸来。”

曹于汴连忙抬手,道:“陛下圣明!”

崇祯稍稍思索,看向王永光道:“国政的败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权力的分散。朝廷掣肘太多,需要归拢向上。地方上的失控,巡抚,总督只能临时解决一些,并不是长久之道。朕的看法,一个是要权力收拢,政令统一。二是对三司制度,进行反思与必要的调整。”

这些,都是大明体制的弊端,从朱元璋建国时,就已决定了。

王永光刚要说话,这时,倪文焕被内监领到了门口。

倪文焕见曹于汴,王永光已经在了,连忙进来,道:“陛下,刑部有些人抗旨不尊,臣已经收监,做了审讯,这是供状,请陛下御览……”

刑部的事,崇祯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摆了摆手,道:“你刑部的事,自行处理。”

说完这一句,崇祯继续与王永光道:“朕知道,这有些艰难,不要着急,慢慢来,咱们一步步的试探,走出一条合适的路来……”

“臣领旨!”见崇祯说的这般通透,王永光心头振奋,连忙抬手沉声道。

倪文焕没有听到之前的话,也不在意崇祯现在说什么,见崇祯不在意刑部的事,心头一松,原本准备好的说词,通通咽回了肚子里。

------题外话------

先更后修。

求订阅,求订阅,求两个全订~~~跳订太严重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