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67章 蓝玉问后事,沐氏真忠烈【求追订】

沐英笑道,“老当益壮称不上,但有赖于江宁侯的提醒,还有大明医术水平的提高,我如今身体还算康健。倒是江宁侯,闲暇之时也该多锻炼。”

刘宽道,“我每天都有锻炼,只不过强度及不上你们这些武将罢了。”

刘宽确实有每天跑步、做操锻炼身体的习惯,但人到中年,饮食营养丰富,再加上有娇美的一妻一妾伺候着,他难免有些发福了。

至于身体健康,他也定期体检,目前并无什么疾病。

蓝玉则过来拍了拍刘宽肩膀,笑道:“你这身体确实缺乏锻炼,不如跟陛下请一段假,到日国游玩,于我军中锻炼一番,我保证你瘦下来。”

说到后面,蓝玉竟然冲刘宽使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眼色。

刘宽很无语,没想到蓝玉都五十七的老将了(他比沐英大五岁),竟然还这么不着调。

不过说起来,蓝玉如今头发只是略有花白,脸上皱纹也不多,且身材保持得也不错,当真称得上老当益壮。

蓝玉如今自然比十几年前又沉稳很多,但有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如今镇守日岛,为日岛最高武将,怕是暗地里没少做一些逾矩之事。

至于朱元璋、朱标是否知道,知道了心里又是如何想的,却不是刘宽所能探知的了。

念及此处,他苦笑道:“我倒是想请假,只怕陛下不肯允啊。”

朱标笑道,“妹婿如今身兼天工院院正及军机大臣之要职,朝廷哪里离得开?不过,待到今年踏春时节,我倒是能多允几日假,妹婿可以带着家人到应天府外稍远的地方游玩一番。”

刘宽,“那臣就先谢过陛下了。”

众人闲聊一番后,便像去年那样,分坐几个大圆桌。

今年主桌多出了沐英、蓝玉二人,但依旧够坐得下。

饭间,蓝玉忍不住道:“早就听闻江宁侯每年都会播放视频供陛下观看,没想到今日我等也能看到,甚是荣幸啊。”

“此外,听闻江宁侯后知五百年,却不知能否说一说我等后事?”

刘宽很意外,没想到蓝玉竟然会在这个场合问这个问题。但想一想,这不就是蓝玉的性格吗?

他下意识看向朱元璋、朱标,却见朱标面带忧虑,朱元璋则平静地道:“凉国公既然好奇自身后事,江宁侯便给他讲一讲嘛。”

刘宽听老朱称呼他为江宁侯,而非姓名,便知不是让他讲真的。

于是道,“凉国公于大明有大功,虽有些小过,但经太上陛下训戒之后有所悔改,本是可以安享晚年的。”

“可惜凉国公跟其他武将一样,因多年征战本就伤了身体,上了年纪后又不注意调养,因此不到六十便病逝了。”

蓝玉隐约怀疑刘宽所言真假。

但他刚才问出那问题后,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冒失了,也有点后悔——当年北伐残元之战,朱元璋提前告诫他别犯错的事可是让他印象深刻。

因此,他有时就会想,是不是原历史上他北伐残元后犯了什么大错,以至于下场不妙。

但这种事他又不能问。

今日是气氛到了,他才忍不住向刘宽问一嘴。

刘宽的话虽不知真假,但对他好歹是个安慰,于是笑道:“咱们征战沙场多年,身体落下疾病很正常,能活五十好几不错了。”

“而且,咱如今身体可是好着呢,想必定比原历史上更能活!”

朱标此时提醒道,“凉国公在日国领兵时主要多注意养生,别搞些乱七八糟的事,再有名医定时体检及调养,今后的好日子定然长着呢。”

蓝玉听了却道,“陛下可莫要听人闲话,臣在日岛做的都是正经事,绝没有搞些群乱七八糟的。”

朱标,“凉国公心里有数便好。”

沐英见气氛有些怪,同时又好奇自家后世,便问:“江宁侯可否也讲讲我的后事?”

刘宽道,“原来世上,黔国公几年前便病逝了,但如今却是活得好好的,说明黔国公之命运已如大明般改变了。”

“那我的后人呢?”沐英忍不住追问。

这让一桌子人都有些紧张起来。

徐达、汤和去年便想问后人之事,但他们通过其他一些事旁敲侧击,已经知道自家后人多半没能对朱明忠诚到底,所以就不敢多问。

如今自然担心沐家也如他们两家一般。

如果刘宽把这事儿说出来,那气氛可就更尴尬了——虽然刘宽不大可能说,但他们担心呀。

刘宽叹道,“其实原历史上,沐将军因为病逝较早,再加上西南局势与如今不同,所以并没有在生前得封黔国公,而是在死后获得追封。”

“后来,沐将军的两个儿子沐春、沐晟都是在西南军中担任主要将领——沐春继承西平侯爵位后,三十多岁就病逝于任上。”

“后沐晟袭爵,参与了大明收复交趾之战,因功获封黔国公,沐家由此世袭黔国公,替大明永镇云南。”

“明末,最后一位黔国公名叫沐天波,因清虏势大,被迫随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进入缅甸。”

“缅王为讨好清虏朝廷,以约永历帝到咒水之畔饮咒水盟誓为由,将永历朝廷文武官员三千余人骗至咒水,以大军团团围住,俘虏了永历帝。”

“当时沐天波见状,夺刀反抗,连杀九个缅甸卫兵后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亡,其子沐忠亮亦死于咒水之难。”

听完刘宽这番话,沐英一时愣愣出神。

最先出声的居然是蓝玉,只见他怒道:“缅人当真可恶!太上陛下、陛下,臣请出兵尽据缅地,攻灭一切不服!”

因为国策缘故,如今大明仍只是据有偭北,缅中、缅南虽受大明影响,但并未被大明纳入统治。

另一边,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三个也有点出神,没想到沐家竟对老朱家忠贞至斯——他们可是知道,原历史上徐家、汤家之后代都成了酒囊饭袋,后来更是降了清,只不过没像那什么成国公一般出卖老朱家罢了。

因此,原以为沐家后代多半也会如徐、汤两家般,成了酒囊饭袋,直接降了清虏。

没想到那最后一位黔国公沐天波竟如此忠烈,可以说陪老朱家的皇帝走到了最后一程了。

同时,他们也通过语气确定刘宽讲的都是真事,没掺假。

回过神后,朱元璋叹道:“没想到沐氏对咱老朱家竟如此忠贞,沐英,不枉咱和妹子当初待你如亲子呀。”

沐英闻言想起马皇后,虎目微红,道:“太上陛下和太后娘娘对臣的恩德,臣永不敢忘,沐氏亦永不敢忘!”

朱标则叹道,“是咱朱家后世子孙不争气,没能守住这大好河山呀,竟让沐氏随咱家一起绝于咒水。”

沐英沉默——这话不好接。

刘宽此时却道,“其实沐氏并未因咒水之难绝嗣——当年沐天波早就看出大明大势已去,南明也时日无多,他虽决心为大明殉难,但也念着沐氏血脉传承的责任。”

“因此,还在云南时,他便将一个儿子入赘给当地土司。”

“到了清代,因为沐氏曾坐镇云南两三百年,影响力巨大,因此沐氏入赘土司后,该土司成为了云南影响力很大的土司,沐氏血脉也得以延续不绝。”

听此,朱元璋、朱标点头,显然并未因此不高兴。

朱元璋评价道:“看来那沐天波确实是个聪明能为之人,可惜南明局势太坏,天倾难挽呀。”

徐达、汤和则是在想,若是他们的后代真降了清虏,却不知在清代过得什么日子,估计能当个平民,使血脉不绝便算不错了吧?

蓝玉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却不知他的遭遇跟别人完全不一样。

朱雄英觉得跟蓝玉、沐英这些人讨论原历史上明末之事不太好,不希望刘宽多谈,见话题告一段落,便道:“皇爷爷、父皇,咱们快些吃饭吧?饭菜都要凉了。”

朱元璋看出朱雄英的心思,当即跟着示意众人快吃。

半个小时后,众人都吃完,吕氏便让宫人们来收拾。

待碗碟之类的都收拾走,宫人又将桌椅摆成了“家庭影院”的模式,朱元璋便带领众人次序入座。

说起来,徐达、汤和当初还用平板看过后世军演视频,故而去年并非头一次观影。

蓝玉、沐英却是实实在在的头一回,故而哪怕两人都是曾统帅数万大军的将军,征战沙场数十年,可此时也难免激动起来。

不过两人还算“年轻”,位置就没徐达、汤和那么靠前了,被朱元璋安排在第二排。

刘宽待众人都坐好后,便用平板电脑,先调出准备好的歌曲视频合集播放。

因为之前几次怪雾出现的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刘宽几乎没下载歌曲视频,存货早就用完,所以这六首歌曲视频都是曾经播放过的,只不过被刘宽重新排列、剪辑了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