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66章 战后余波,再见沐英【求追订】

朱桂要建立藩国,也很需要钱。别的不说,他之所以能训练出如此能战的西海扈从兵、法兰西扈从兵,不就是因为给士兵的待遇够好,装备也足够精良吗?

所以,他是不会嫌钱多的。

听了约翰的话,朱桂便摸着下巴上的短须,玩味地问:“哦,那你说说,你父亲究竟肯付多少赎金赎你?”

约翰听了译者的翻译,稍稍冷静,道:“五万金法郎。”

“才五万金币?”朱桂露出大失所望的神色,扬声道:“来人呀,将约翰公子拉去找军医阉了,给萨兰做伴!”

译者很精准地翻译了朱桂的话。

约翰听了满脸恐惧,见帐内侍卫真要来拉他,忙喊道:“十万金法郎!我至少价值十万金法郎!”

金法郎朱桂见过,一枚大概价值半两黄金,所以十万金法郎大概相当于五万两黄金,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但朱桂却很贪心,他走下来俯视着瘫在地上的约翰,道:“二十万,至少得二十万金币才能保你性命。”

“二十万金法郎?”约翰听了呆住,随即赶紧道:“我父亲拿不出那么多钱呀,即便拿得出,只怕也不会用来赎我——我最多值十二万金法郎,不能再多了。”

朱桂:“你当这是市场买菜,还能讨价还价呢?这样,你写一封书信给菲利普二世,让他先派人送来五万金币,就当你在我这里的生活费。”

“至于放你回去需要多少金币,咱可以跟你父亲再商量,什么时候商量好,完成交易,什么时候放你走。”

听朱桂说什么五万金法郎的生活费,约翰很想说,他的生活费不需要这么多,但他到底知道,这只是朱桂索要钱财的手段,为避免受罪,还是识趣的答应了。

却说另一边,路易二世也派人参与了打扫战场,并派人打听了下那些骑兵来历。

待得知那些骑兵也都来自晋国和大明帝国的四位亲王,路易二世终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原本,晋国的“平夷卫”和“四王雇佣军”加在一起就已经膨胀到了三万人的规模(他被告知有三万多人,实际不止)。

此番在克莱蒙攻防战中出现的大明骑兵恐怕就有一两万。

另外,那三座军寨中的大明雇佣军似乎也不止三万之数。

他虽然没派人去仔细调查,可通过多年的领兵、战事经验,还是能大概估算出,如今克莱蒙的大明雇佣军怕是五万人都不止!

也即是,可能比他麾下的军队还多!

这让路易二世隐隐产生了不安,便让人将当做总联络官的房珪找了过来,询问一番。

“房先生,你们这次究竟调来了多少军队?”

房珪微笑着道,“这个嘛,其实我也不清楚——我们晋国的平夷卫应该只有一万余人(两个卫的规模),但那四位亲王殿下听闻了大公您的遭遇,都很气愤,因此私下里调来不少兵马。”

“说起来,若非那四位亲王殿下调来那么多骑兵,大公您想获得这场胜利还没那么容易呢,您得好好谢谢他们。”

路易二世也想见见大明的几位亲王,顺便试探下他们的调集如此多兵马来法兰西的真实意图——他可不相信大明亲王真会出于气愤就调动大军来帮他。

···

···

几天后。

克莱蒙攻防战的主和派一方大败的消息传到了巴黎。

菲利普二世呆在他奢华的大办公室中,听闻这个消息,只觉得头脑一阵眩晕,险些昏倒。

那可是十万余大军,号称十二万,不仅没能攻灭波旁公国,竟然还大败,最终只有两三万人逃了回来,就连贝里、约翰都被俘虏了。

这让他怎么接受得了?

随即,菲利普二世就想到了这场大败将会带来怎样可怕的政治影响。

‘完了,之前多数主战派贵族都在观望,如今见路易二世获得大胜,只怕都要站出来支持他了。’

‘我辛苦多年谋画,才得到一个跟英格兰缔结二十年停战协议的局面,只怕要就此终结了。’

‘只是,以波旁公国的实力,哪怕得到一些主战派贵族暗地里的支援,又怎么可能击败贝里率领的十二万大军?’

‘难不成,真是那些大明雇佣军在其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菲利普二世想不明白,便派一名得力之人,去溃败回来的军队中调查情况。

又过了两日,他才得知克莱蒙大败的真正原因。

“战场上出现了至少五万大明雇佣军?并且还有射程是原来两三倍的神秘投石器?”

“五万大明军队,路易二世怎么可能雇用得起?”

“难不成他向那些大明军队许了什么别的好处?”

隐约间,菲利普二世觉得法兰西接下来所要面临的风暴,可能比他之前预估的更恐怖。而法兰西接下来的局面,也可能比他预估的更加坏···

···

临近过年,大明京师这边也收到了四位藩王及晋藩从海外发回来的电报。

这日朝会后,朱标专门将刘宽留下来,一起分享此事。

“十三弟他们协助那波旁大公在一座叫克莱蒙的城池下,取得了对法兰西主和派军队的大捷——这是他们发回来的电报,里面有此战较为详细的叙述,妹婿看看吧。”

说完,朱标让太监将电报递给刘宽。

刘宽对代王等人在欧洲的发展确实颇感兴趣,当即津津有味儿地看了起来。

待看完后,他笑着道:“代王殿下虽然上学时顽劣了点,但对建藩之事倒是挺上心的。这先挑起法兰西全面内战,再灭法兰西王室统治,最后据地建藩的三步走策略,还算是靠谱。”

朱标道,“他们四个手底下多少有些谋略之才,能想出这一计不足为奇。我担心的是,待十三弟正式建藩后,西夷会不会因统治者来自大明,又非信仰那天主的国家,群起而攻之?”

刘宽道:“如今欧洲教会势力本就分裂成了两方,对各国影响力也明显下降。若代王建藩,即便不信仰天主,可只要不像奥斯曼那样大力宣传儒家,应该不至于引起太多欧洲国家的敌意。”

“当然,这也只是臣的推测,具体如何,估计还得等代王正式建藩后才能知晓。”

朱标点了点头,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讨论了。

他话语一转,道:“距离过年也没几日了,今年父皇还是会回京师过年,待年后初三叫上众人一起观影。”

“妹婿那里应该还有不少资源吧?最近可要为观影宴会做准备了。”

刘宽:“陛下放心,臣已经在准备了。”

文隆二年的最后几天一转眼就过去,到了文隆三年的初三,刘宽如约带着一大家子人来到了皇宫大善殿。

跟去年一样,朱元璋等人早早在里面等着了。

徐达、汤和、李文忠也在,而让刘宽意外的是,蓝玉、沐英竟然也回京师了,同样出现在这大善殿中。

待刘宽一家子向朱元璋、朱标、朱雄英等行礼后,又与徐达等人见礼。

等最后跟沐英见礼时,刘宽心中十分感慨。

历史上,沐英原本就因为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病逝而悲伤咳血,落下病根。

待洪武二十五年,与其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朱标也突然病逝,沐英又一次遭到打击,于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上。

那时,沐英才47岁,算是壮年而逝。

理性地看,沐英壮年而逝,除了连续两次遭受亲人早逝的打击外,大概也有受云南水土、气候影响的缘故,说到底还是原历史上大明医学水平不够,大明文臣、武将对身体健康不够重视。

但在这一时空,马皇后是洪武二十几年才去世,且病了多年,不论是对朱元璋、朱标等,还是对沐英来讲,都不算突然。

朱标更是好好活着。

再加上朱元璋、朱标也一再嘱咐沐英注意身体,定期让大夫给他体检,又调养身体,故而如今沐英不仅活到了五十几,而且看着精气神也不错。

当刘宽想起原历史上沐英的人生时,沐英也回忆起十几年前“仙桥”突现,他和蓝玉陪着朱标一起在大桥上初见到刘宽时的情景。

因为在那后不久,他就开始镇守云南,虽然偶尔会回京师述职,但跟刘宽见面的次数却不多,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

那时,他万万没想到,与蓝玉一起从“仙桥”上带回的古怪青年,会给大明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回过神后,沐英不禁拍了拍刘宽的胸膛,笑道:“江宁侯,你可比前年相见时又胖了点。”

“哈哈,”刘宽尴尬一笑,道:“黔国公倒是没什么变化,老当益壮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