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12章 朱标继皇位,阴森研究所【求追订】

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式退位。

太子朱标即位,十二月依旧用洪武年号,待次年正月改元文隆。

是年,朱标四十岁,自其洪武元年被封为太子算起,已当了二十七年的太子。

文隆元年正月初八,大明各衙门开衙,朱标也以文隆帝的身份颁布了一系列诏书。

如册封嫡长子朱雄英为太子,册封吕氏为皇后。

又册封二皇子朱允炆为虞王,册封三皇子朱允熥为越王,册封四皇子朱允熞为衡王,册封五皇子朱允(火煕)为徐王,册封六皇子朱允炏为陈王。

也即是说,除朱雄英之外的朱标五个儿子都依照朱元璋当年的例子,被册封为亲王。

但按照如今的大明宗藩规矩,凡是留在大明国内的藩王,跟那些勋贵一样,都是三代之后便降等承袭。除非立下大功,朝廷给了世袭罔替的恩旨,爵位才能不变地传下去。

另外,亲王只有一个儿子可以袭爵,其他儿子不再册封。但对亲王的其他儿子在从军、从政、经商等方面的限制也会宽松很多。

所以,朱标虽然一口气封了五个儿子当亲王(比原历史上多一个儿子),却也不必担心国库因此开支太多。

事实上,他作为老大儿子算少的——如今兄弟中比他儿子多的已经有好几位了。

一转眼过了正月十五,朱元璋便“闹着”要搬去凤阳皇宫住。

“父皇,凤阳皇宫的修缮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您就再等一段时间,等到二三月天气彻底回暖再去,免得您和诸位娘娘冻坏身子。”

乾清宫中,朱标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劝朱元璋。

朱元璋皱眉道,“哪里就能冻坏了?暖气管没架设好,咱们不会烧炭吗?以前京师皇宫没架设暖气管前不都是烧炭取暖,也没见谁冻坏了!”

朱标见这招劝不住朱元璋,只好出另一招,道:“父皇,您不是想要带着照相机去游览咱大明河山吗?据儿臣所知,天工院那边应该快有结果了,您何不在京师多等些时日,带着照像设备一起去凤阳?”

朱元璋听了眼睛一亮,问:“你说真的?没骗咱?”

朱标无奈道,“儿臣怎么会拿此事骗父皇呢。”

其实他只是听刘宽提过一嘴,合用的照相设备是否能在二三月份搞出来,他也不敢肯定。

但只要能让朱元璋在京师再停留一个月,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照相设备的事可以再解释。

朱元璋想了想,道:“咱最多在京师待到二月中旬,届时无论天工院是否拿得出合用的照相机,咱都要去凤阳。”

朱标点头,“可以,到时候儿臣必不再阻拦父皇。”

等朱标回到奉先殿,便见朱雄英正在殿内左侧一张大书案前处理奏本,就好像二十年前的他,一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雄英却是起身行礼,随后问:“父皇劝下皇爷爷了?”

朱标笑道,“拿天工院的照相机做引诱,才让你皇爷爷答应留到二月中旬。”

“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够了。”朱雄英点头,随即话语一转,道:“父皇,若是天工院真拿出合用的照相机,咱大明的户籍制度就该改革了。”

朱标道:“有照相机和照片后,户籍制度是该进行一些改革,但不必着急。咱们可以先将照片应用于官吏委任文书、官吏档案以及军中。”

“一则,建立拥有这些人照片的档案更加重要;二则,可以为日后改革户籍制度积累经验。”

“况且,天工院就算研制出了合用的照相机、照片,要量产估计也需要不短的时间。甚至可能像无线电报机一样,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量产。”

朱雄英道,“不管怎样,尽快研制出合用的照相机、照片都是好事——不如儿臣抽时间让老师督促下相关研究所的工作?”

朱标一听就明白,朱雄英其实就是想催促刘宽。

他并没有问朱雄英为何会如此想,而是道:“科研之事急不来的,况且天工院还有其他事,就不要去催促你老师了。”

朱雄英听了忍不住道:“老师他如今上职一日,有小半日都在看报刊,哪里忙了。”

朱标好笑道,“照相机又不是他亲自在研制,你催促又有何用?”

听此,朱雄英才罢休,随即却道:“下午儿臣要去外科医学研究所视察,估计需要两三个小时。”

外科医学研究所就是朱雄英为革新医学办的——当初他本是想搞全面的医学改革,最终朱元璋、朱标却听从了刘宽的建议,在继续推进传统医学发展的同时,以科学的方法从零开始发展新医学。

而新医学的发展,则是从外科开始。

但朱标知道,说是外科,实际目前那个研究所的主要项目就是解剖人体,进行各种医学方面的研究。

虽然被解剖的都是死囚尸体,但朱标依旧对那种地方反感,甚至觉得那地方“不吉利”。

此时闻言,朱标便不由皱眉道:“外科医学研究所那地方血腥气太重,且所行之事到底有违人和,你还是少去。”

“儿臣若不去,如何能了解各项研究的实际进度?又如何能督促那些研究人员?”

朱雄英先反驳了一句,随即又笑着道:“父皇放心,儿臣如今身体好着呢,又有大明国运护身,不惧区区血腥气。”

实际上,作为受刘宽自然科学思想影响严重的人,朱雄英根本就不信那些神鬼、气运等说法——他如今大概是一个比朱元璋还讲究实际的人。

朱标虽然也有点倔脾气,但性格并不强硬,闻言便没多劝,只让朱雄英早些回宫···

···

下午,朱雄英带着侍卫等随从人员,来到了栖霞山。

没错,朱雄英虽然不觉得解剖人体进行医学研究有什么,却也知道此事挑战普通百姓的认知,为以防万一,这才选在栖霞山中。

其实在他看来,钟山最为合适。

但钟山是孝陵所在,他再胆大,也不敢将外科医学研究所设在那里。

栖霞山早年间是有仙人传说的,在某些时节,山中景色也渺渺好似仙境般。

可如今栖霞山既有“三酸两碱实验区”,又有其他一些化工相关的研究所,去年又多出一个“外科医学研究所”,若非外围常年有一个卫的明军站岗,建立了禁区,只怕不知情的人在夜晚闯进来后多半会以为误入魔域了。

栖霞山守卫森严、门禁严厉,即便朱雄英如今已是太子,可还是带着腰牌经过多重关卡,才来到“外科医学研究所”。

此所位于栖霞山深处,名为研究所,实际是占地几十亩、拥有十几座独立院子的一片建筑群。

因为在此处同时展开的研究项目已多达十几个!

每天都有死囚尸体,乃至活着的死囚被运往此处,同时又有废弃掉的人体器官被运送出去。

再加上地处山中,而今日下午又是天阴,跟朱雄英一起过来的郑和等侍卫、随从进入谷中后,竟明显产生一种阴冷的感觉。

朱雄英却昂然无畏,跟出来迎接的研究所官吏说了两句,便挨个进入一个个院子了解各个项目组的研究进度。

郑和跟着进入头一个院子中,在宽敞的地下室中瞧见了一个个不小的纯透明大玻璃瓶。瓶口都密封着,瓶子中装着不知名的药液,然后便是一个个器官。

如心、肝、脾、肾、肺,大肠、小肠、盲肠···

郑和等侍卫虽素质极高,甚至大部分都上过战场,杀过人,可此时仍有不少人觉得胃里一阵抽搐。

负责这个项目组的研究员则在旁满脸兴奋地介绍着,“太子殿下请看,目前我们已经解剖出了传统医学上已知的所有人体器官,并对各器官的内外构造进行了极精细的描绘!”

“除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传统医学未曾提到过的器官。又或是提到过,却描述不明的器官或人体构造!”

朱雄英背着双手扫视一个个装着人体器官的玻璃瓶,俊脸上神色平静,实则心里也颇为不适。可念及革新医学的宏愿,他却强忍住了。

听研究员连提两次传统医学,他忍不住皱眉道:“本宫让建立这个研究所,便是要从零开始建立新医学,才能摒弃所有传统医学的糟粕。”

“你们开口传统医学,闭口传统医学,如何能不受其影响?若受其影响,焉知不会被糟粕引入歧途?!”

这研究员一愣,大概是没想到朱雄英如此生气。

回过神后,赶紧解释道:“太子殿下勿怒,我等只是借用传统医学的名称而已,绝不敢将传统医学的理论当做研究依据。”

朱雄英神色稍缓,道:“你们明白这一点就行——本宫可是顶着莫大压力才建立起这座研究所,你们当尽快出成果,莫要让本宫成了笑话。”

“是!”

待将谷中十几个项目组都视察完了,将要离开时,朱雄英才想到什么,对送行的官吏嘱咐道:“眼下天气渐渐回暖,研究所需格外注意卫生及防疫。若是让此处诞生疫病,本宫唯尔等是问!”

负责研究所管理工作的几名官吏闻言都打了个寒颤,忙应道:“微臣(卑职)谨记!”

当朱雄英走出这山谷后,忽然下起了小雨。

整座栖霞山都笼罩在一片氤氲之中,而朱雄英身后的山谷却更显阴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