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88章 老朱一家看《功夫》,租界?老朱暴怒【求追订】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大概讲的是什么?”电影播放前,朱元璋问了句。

“回陛下,电影名《功夫》,仍是一部喜剧片,讲的是一个本性善良的街头混混改邪归正,最终变成一代大侠的故事。”

朱元璋听了微微皱眉,道:“街头混混就该送去充军,若犯了罪更是该按律法惩处,这种人就算改邪归正又哪里值得宣扬?”

“额···”刘宽听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他想了想,才道:“陛下,若是洪武年间这般太平盛世、律法森严的光景,自该按陛下所说的办。”

“不过,这部电影背景是乱世,朝廷、官府威严不存,律法几如空文,帮派横行。”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本性善良之人迫于生计成为帮派混混,若是行事始终有底线,不曾真正犯过罪,那他迷途知返并最终改邪归正也是好事。”

朱元璋并没有被刘宽说服,哼了声,又想说什么,马皇后却先一步道:“重八,俗语有言,浪子回头金不换,又有‘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流传至今。”

“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因为人犯过一次错,就不给改正的机会。”

“历朝历代的律法都是量刑而用,不曾说对任何罪犯都一律斩首的,这便是给犯小错之人改邪归正的机会。”

说完这番话,马皇后便对刘宽笑着道:“宽儿,直接播放电影吧。”

刘宽见朱元璋并没有说什么,便应了声是,触屏播放电影。

片头过后,《功夫》第一个经典剧情就来了。

冯裤子饰演的黑帮头目因姨太太被抓到警局,便大闹警局,将警局长官打得不成样子,甚至吐口水侮辱,可警局其他人都看着,竟无人敢插手,那长官更是一个劲儿的向冯裤子赔不是。

看到这里,朱元璋眉头大皱,忍不住道:“这种事便是在王朝末年都不可能发生吧?看电影中科技似乎已接近后世,怎会发生这种事?”

刘宽不得不暂停电影,解释道:“陛下,这电影拍摄的是略有点夸张,但绝非瞎编——陛下忘记之前那个介绍广东碉楼的视频了吗?”

“后世新朝建立前的历史中,曾有贼匪打入县城掳走知县的事,那么一个有背景乃至武力都超过警局的黑帮头目,视官府为无物自然也是可能的。”

朱元璋一时不说话了,但仍皱着眉头。

刘宽便继续播放电影。

第二个剧情:冯裤子刚出警察局,就被斧头帮好几百人堵住了,当街砍死。

这个剧情既充分展现了斧头帮老大的凶残与嚣张,也进一步解释了电影背景是怎样残酷的一个乱世。

此时朱元璋反倒眉头舒展了。

因为他想起了当年做游僧乞讨那几年见过的一些事——那时虽没有像电影中斧头帮这种挑战官府的帮会,可民间却有各种犯罪团体,比如开黑店杀人卖人肉包子的、拐卖妇孺的、采生折割的毒丐等。

至于赌坊设局让殷实人家倾家破产,更是见了好几次。所以,对于电影中斧头帮的凶残、嚣张,他并未觉得多么夸张。

当然,老朱一家子中这么理性观影和分析剧情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看个热闹,也能体会到里面的一些笑点。

比如冯裤子被围后大喊跟斧头帮拼了,实际却拉小弟挡枪自己逃跑,既突出了他这个鳄鱼帮老大的无耻,又有点搞笑。

冯裤子姨太太求饶,斧头帮老大说从不杀女人,放她走。结果姨太太才转身离开,扭起妖娆的步伐,就让斧头帮老大一喷子打飞出去。

这一幕可以说又挑战了老朱一家子对帮派人物的认知——此时帮派虽然各种犯罪,但行走江湖,不少人还讲一个“信”和“义”。

而这个斧头帮头目却言而无信,毫无疑问是个彻彻底底的恶人。

接着,电影以斧头帮众人舞蹈加他们账房不停数钱的画面,来表达斧头帮已称霸这个城市,并且日进斗金。

随后更是用一段文字,交待清楚了电影背景:

“这是一个社会动荡、黑帮横行的年代,其中又以‘斧头帮’最令人闻风丧胆。唯独一些连黑帮都不感兴趣的贫困社区,可享有暂时的安宁。”

画面一转,到了“猪龍城寨”。

看到里面破烂的场景,人们又旧又破的衣服,老朱等人便明白过来,这就是刚才字幕所说的“贫困社区”。

但只有朱元璋、朱标等少数人注意到这几分钟里展现的某些细节,如力夫一人扛几麻袋粮食、裁缝店内挂衣服的铁环、面馆老板用长棍擀面。

其他人则大多被最后酱爆露半拉屁股和洗头一般突然停水,以及包租公调戏龅牙珍的剧情所吸引,并逗笑了。

当包租公脸上印着红唇印跟包租婆说自己就是出去买早点,什么也没做,结果被包租婆暴揍时,就连马皇后都被逗笑了。

然而,当看到包租公被扔下来,头上还砸了花盆,流出鲜血,一动不动,老朱一家子都很诧异。

‘这个包租婆竟然杀害亲夫?’

‘就算他丈夫在外调戏其他女子不对,他也不能杀害亲夫吧?’

‘不说喜剧么,难不成竟是破案的?或者是将官差追凶的故事?’

‘···’

就在老朱一家子感到不解时,贴在地上的包租公动了动手,用轻松的语气说没事。

这一下,众人都恍然明白,这大概又是一部如之前《唐伯虎点秋香》那种以夸张和无厘头剧情为主的喜剧了。

再之后,星爷和林子聪饰演的两个混混假冒斧头帮帮众来猪龍城寨勒索,进而引出真正的斧头帮,并让斧头帮盯上了猪龍城寨,电影也进入主线剧情···

一百多分钟后,《功夫》放完了,不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刚懂事的皇子皇孙公主郡主,仍在回味剧情,并且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没错,就是满足。

这部电影从主线剧情到里面的各种无厘头搞笑以及细节、武打动作、特效、对白等等,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令人回味不已。

大概过了近一分钟,老朱一家子才嗡嗡地低声议论起来。

“这电影里搞笑的地方太多了——包租公居然连那个龅牙女都调戏,简直饥不择食。”

“主角被城寨街坊的团结所吓到,说要单挑,结果连挑三个居然都是很能打的,也太倒霉了。”

“我看这猪龍城寨可能人人都会功夫。”

“那个火云邪神太厉害了,居然可以空手接枪弹。”

“再厉害还不是被主角的如来神掌给拍死了?”

“要是真有如来神掌这种武功,让我学会就好了。”

“你想学来干嘛?”

“我···”

前排,朱元璋笑着道:“这部电影确实好看,可惜没什么现实意义,里面也没什么对咱大明有价值的内容。”

马皇后笑道,“好看你还不满足?”

“哈哈,妹子喜欢就行。”

刘宽听了却忍不住道:“陛下,其实电影背景世界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后世清朝末年乃至清亡新朝建立前那几十年间的上海。”

听此,朱元璋、朱标、朱雄英都看了过来,显然颇感兴趣。

刘宽接着道:“因为上海在清末是租界最大的城市···”

“老师,何为租界?”朱雄英忍不住问。

刘宽:“租界指的是两个国家通过签订协议,一个国家在另一个上获得的一块拥有行政自治权、治外法权的合法居住地。”

治外法权无需刘宽解释,因为朱棡与阿拉贡签订的条约中便有类似治外法权的条款。

“历史上,从晚清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北京、天津,也即是如今的海津,上海、广州等港口城市,乃至内地的武昌、重庆等沿江重要城市,获得了一块又一块的租界。”

“其中又以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最多,地盘最大。西夷、日寇在这些租界中驻军,想怎样就怎样,可以说建立了多个国中之国。”

“并且,没有得到租界管理方允许,中国人还不准进入其中——西夷最猖狂时,上海的法租界曾在外面立下一块牌子,上书:狗与华人不得入内。”

砰!

听到这里,老朱直接红温,猛拍了下椅子扶手,怒道:“居然如此侮辱咱们,西夷当真该死!”

就连朱雄英也露出了杀气,道:“老师,建立法租界的国家应该就是如今西欧的法兰西王国吧?”

刘宽点头。

朱雄英道:“这个世界不会有法兰西了。”

代王朱桂大声道:“等我在西欧建藩,不仅要灭了法兰西,什么英格兰、荷兰、西班牙都要灭!”

宁王朱权忍不住提醒道:“十三哥,西班牙这个国家如今还没有呢。”

朱桂道:“那就灭了西班牙那片土地上的国家!”

刘宽没想到一句“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竟然让老朱一家子这么气愤,变得杀气腾腾。

趁着没人再说话,他赶紧道:“上海因地理位置优越,在那几十年间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时上海租界区域也是最大的。”

“除了各国租界外,还有公共租界——也即是各国都可以在里面定居、经商的地方,而公共租界则是由各国派人与中国共治。”

“这种情况,便让公共租界乃至其他各国租界,成为了乱世时一种另类的‘庇护所’。不仅犯事的官员、逃亡的罪犯、失势的军阀会到租界寻求庇护,就连普通百姓也会。”

“当时军阀混战,兵灾连连,很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到上海,在上海及公共租界讨生活——上海当时已算是国际知名的港口城市,商业十分繁华,因而可以提供许多工作岗位。”

“其中又以码头扛包的力夫、街上拉车的车夫最多,而这两种工作都简单,很适合刚进城什么都不会的穷苦百姓干。”

“上海在1843年成为通商港口时有五十多万人口,待六七十年后清亡时人口已激增至一百四十多万。又过二十多年,至日寇侵华时,上海人口更是增加到了三百多万!”

三百多万?!

朱元璋等人听了皆感震惊。

他们虽知后世超一线大城市有上千万人口,数百万人口的更比比皆是。

可刘宽所说的上海毕竟离清灭亡没多少年,就拥有三百多万人口,是如今京师人口的四五倍,他们想不震撼都不行。

刘宽则接着道:“当时清亡不久,科技也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再加上官场**,夷人和日寇如太上皇般压在上面,上海又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收纳,陛下可以想象下,彼时上海有多么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